第360章 民亂和海貿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右道繳稅足且速度快,讓皇帝對其他省提高了期待,希望今年是個好年頭,到時候糧足兵精,可以一轉頹勢。
但情況急轉直下,忽然各地觀察使都給皇帝上了眼藥,送上了許多欽差公公的罪證,痛斥欽差公公在當地催稅時無視國法,違法亂紀,收受賄賂、敲詐勒索不說,有一些膽子肥的甚至敢賣官。
有些地方的欽差公公連監獄裏的犯人都要插手,隻要給錢就能放出去,已經無法無天了。
皇上當然不信,覺得這是文官集團在誇大其詞,找到機會故意找欽差公公的麻煩。
表麵上是找他們的麻煩,實際上是想挑皇帝的錯,讓文官集團爭奪朝堂上更大的權力。
皇帝覺得既然是欽差催稅,肯定會遭人恨,編織罪名控告在所難免,隻要錢糧到位,別的都好說。
可是文官集團的力量豈能小視,他們準備好了物證、人證,隻要皇帝提出質疑,他們就敢一樣樣一件件都給你證明那些到地方去的欽差公公確實在倒行逆施。
安右道的於廉不就是一個好例子麽,“畏罪自殺”之後安右道的賦稅繳納又快又好。這豈不是證明欽差公公隻能添亂,不添亂的話,各地太平多了。
見這些官員拿安右道舉例說事,皇帝也是氣到,都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一個局了。
於是皇帝把文官們要求處理公公們的奏疏留中不發,就當“斷無此疏”,反正先拖著唄。
然後讓東廠下去查一查真實情況如何。
沒等東廠動身,居然各地都出現了農民騷亂。
文官們自然都甩鍋給公公們,說正是他們的胡作非為導致當地民眾不滿,現在吃不起飯要造反了。
而且各地錢糧要送達京城,當地無錢無糧無兵無力彈壓。
錢糧來了,自然要送到最前線的堡壘群中才行。因此圍繞著運糧隊伍展開的戰鬥不斷,前線開始日日都有戰報送到。
加上各地雪片一般送上的民亂報告,好幾個省都聲稱錢糧收夠了,但是運輸過程中被暴民搶了,所以皇帝的心情變得很差。
這些消息不是假的,各地的確都出現了民亂,路上出現劫匪,山裏出現山賊,連海上也出現了海盜。
這是重稅重賦導致的後果,就算欽差公公不下來亂搞,照樣也會亂。隻不過欽差公公過來添了把火而已,把一些地方的小亂變成了大亂。
隻有一些農民參加的叫小亂,連地主也受不了在後麵偷偷支持的,自然就是大亂了。
各地都有抗稅群體,當地官員沒有辦法,隻能說稅賦押解半路上被強盜給劫了。
上麵不信怎麽辦?賄賂催稅公公讓欽差作證啊。
欽差公公違法亂紀敲詐勒索引起的民亂,最終還要賄賂他們來掩蓋,就非常的黑色幽默。
天下亂了,安右道、安江道的安寧就成了一片淨土。
安江道的萬舟縣為了造船需要許多造船木材,現砍伐來不及,周宇幹脆砸錢去南方買。
南方的沿海造船業也很發達,但是麵對隻要賣一賣陰幹好的木材就能賺大錢的生意,大家當然紛紛賣木材了。
反正南方多山,山裏麵的木材多的是,砍出來陰幹兩三年就能用了。
把木材運到萬舟縣之後,南方船隻上的海員也見識到了安右道和安江道對外港口的繁榮。
南方處處的農民暴亂導致路上商路出現問題,就算送貨到過去的貨物集散地,買貨的商人也變得寥寥無幾。
這讓許多海商頭疼不已,不知道手裏的貨要銷到哪裏去。
忽然聽船員水手說安右道、安江道那邊吃得下貨物,抱著試試的心態就往安右道、安江道的港口運。
一些船老大向這些商人保證安右道、安江道已經不一樣了,商人們都不信。
畢竟安江道那可是剛剛大旱過的地方,人口估計十不存一,哪裏有購買力?安右道還靠譜點,但能吃下多少貨物他們心裏也沒有底。
要不是怕貨砸在手裏血本無歸,他們是真的不想跑這一趟,生怕貨賣不出去,又多了船費真正血虧。
但周宇早有預見性地知道海上貿易是維持安右道經濟不斷騰飛的動脈血管,不可能不要的。
外麵有巨大的市場,可以容納的下延壽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可以對延壽教缺少的原材料、商品進行補充,所以造船廠、港口都是周宇大力投資的地方。
所以來過延壽教建設過的港口的船員都會留下強烈的第一印象,走南闖北的他們將會四處把延壽教的港口當做新聞來談論。
果然,在他們的建議下,確實有商人乘船運來了貨物。
花重金重新修建的碼頭,整理過幹幹淨淨的港口,重新修理且裝飾過的房屋,幹淨免費的公共廁所,還有廉價管飽的船員食堂。
真的是讓人目不暇接,商人們甚至看到了有人乘小舟在撈港口裏漂浮在水上的垃圾,就為了讓整個港口顯得更幹淨。
船老大看著已經看愣的商人,哈哈笑道:“看看,我就知道你會看傻眼。怎麽樣,沒想到吧。”
商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如此港口,我做海貿這些年,為何沒有聽說?”
船老大攬著他的肩膀:“你沒見過的多了。不過呀也不怪你,這安右道出了延壽教也就這兩年才有的事,我以前來這裏的時候也沒見過這港口。這裏新修不到一年。”
商人有些擔心:“是嗎?延壽教我倒是聽說過。但這港口這麽新,怕本地人買不下我的貨,我都看不見幾個商賈在這裏等著買貨。”
船老大又笑了:“你別當這裏是別處的港口,商賈怎麽會在碼頭這裏呢,跟我來吧。在安右道賣貨,你不往延壽教賣才是蠢。他們就是安右道最大的商賈。”
商人仍然擔心:“我聽說過延壽教人數足有十萬,和這樣大的勢力談生意,我怕會被他們把貨低價強買了去。”
船老大根本不擔心,寬慰他道:“沒事,我說什麽你都不會信的,得讓你自己親眼看看,你才知道為什麽延壽教不會做強買強賣的事。”
他們沿著清掃幹淨的道路一起朝船員食堂走去。
但情況急轉直下,忽然各地觀察使都給皇帝上了眼藥,送上了許多欽差公公的罪證,痛斥欽差公公在當地催稅時無視國法,違法亂紀,收受賄賂、敲詐勒索不說,有一些膽子肥的甚至敢賣官。
有些地方的欽差公公連監獄裏的犯人都要插手,隻要給錢就能放出去,已經無法無天了。
皇上當然不信,覺得這是文官集團在誇大其詞,找到機會故意找欽差公公的麻煩。
表麵上是找他們的麻煩,實際上是想挑皇帝的錯,讓文官集團爭奪朝堂上更大的權力。
皇帝覺得既然是欽差催稅,肯定會遭人恨,編織罪名控告在所難免,隻要錢糧到位,別的都好說。
可是文官集團的力量豈能小視,他們準備好了物證、人證,隻要皇帝提出質疑,他們就敢一樣樣一件件都給你證明那些到地方去的欽差公公確實在倒行逆施。
安右道的於廉不就是一個好例子麽,“畏罪自殺”之後安右道的賦稅繳納又快又好。這豈不是證明欽差公公隻能添亂,不添亂的話,各地太平多了。
見這些官員拿安右道舉例說事,皇帝也是氣到,都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一個局了。
於是皇帝把文官們要求處理公公們的奏疏留中不發,就當“斷無此疏”,反正先拖著唄。
然後讓東廠下去查一查真實情況如何。
沒等東廠動身,居然各地都出現了農民騷亂。
文官們自然都甩鍋給公公們,說正是他們的胡作非為導致當地民眾不滿,現在吃不起飯要造反了。
而且各地錢糧要送達京城,當地無錢無糧無兵無力彈壓。
錢糧來了,自然要送到最前線的堡壘群中才行。因此圍繞著運糧隊伍展開的戰鬥不斷,前線開始日日都有戰報送到。
加上各地雪片一般送上的民亂報告,好幾個省都聲稱錢糧收夠了,但是運輸過程中被暴民搶了,所以皇帝的心情變得很差。
這些消息不是假的,各地的確都出現了民亂,路上出現劫匪,山裏出現山賊,連海上也出現了海盜。
這是重稅重賦導致的後果,就算欽差公公不下來亂搞,照樣也會亂。隻不過欽差公公過來添了把火而已,把一些地方的小亂變成了大亂。
隻有一些農民參加的叫小亂,連地主也受不了在後麵偷偷支持的,自然就是大亂了。
各地都有抗稅群體,當地官員沒有辦法,隻能說稅賦押解半路上被強盜給劫了。
上麵不信怎麽辦?賄賂催稅公公讓欽差作證啊。
欽差公公違法亂紀敲詐勒索引起的民亂,最終還要賄賂他們來掩蓋,就非常的黑色幽默。
天下亂了,安右道、安江道的安寧就成了一片淨土。
安江道的萬舟縣為了造船需要許多造船木材,現砍伐來不及,周宇幹脆砸錢去南方買。
南方的沿海造船業也很發達,但是麵對隻要賣一賣陰幹好的木材就能賺大錢的生意,大家當然紛紛賣木材了。
反正南方多山,山裏麵的木材多的是,砍出來陰幹兩三年就能用了。
把木材運到萬舟縣之後,南方船隻上的海員也見識到了安右道和安江道對外港口的繁榮。
南方處處的農民暴亂導致路上商路出現問題,就算送貨到過去的貨物集散地,買貨的商人也變得寥寥無幾。
這讓許多海商頭疼不已,不知道手裏的貨要銷到哪裏去。
忽然聽船員水手說安右道、安江道那邊吃得下貨物,抱著試試的心態就往安右道、安江道的港口運。
一些船老大向這些商人保證安右道、安江道已經不一樣了,商人們都不信。
畢竟安江道那可是剛剛大旱過的地方,人口估計十不存一,哪裏有購買力?安右道還靠譜點,但能吃下多少貨物他們心裏也沒有底。
要不是怕貨砸在手裏血本無歸,他們是真的不想跑這一趟,生怕貨賣不出去,又多了船費真正血虧。
但周宇早有預見性地知道海上貿易是維持安右道經濟不斷騰飛的動脈血管,不可能不要的。
外麵有巨大的市場,可以容納的下延壽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可以對延壽教缺少的原材料、商品進行補充,所以造船廠、港口都是周宇大力投資的地方。
所以來過延壽教建設過的港口的船員都會留下強烈的第一印象,走南闖北的他們將會四處把延壽教的港口當做新聞來談論。
果然,在他們的建議下,確實有商人乘船運來了貨物。
花重金重新修建的碼頭,整理過幹幹淨淨的港口,重新修理且裝飾過的房屋,幹淨免費的公共廁所,還有廉價管飽的船員食堂。
真的是讓人目不暇接,商人們甚至看到了有人乘小舟在撈港口裏漂浮在水上的垃圾,就為了讓整個港口顯得更幹淨。
船老大看著已經看愣的商人,哈哈笑道:“看看,我就知道你會看傻眼。怎麽樣,沒想到吧。”
商人一副不理解的表情:“如此港口,我做海貿這些年,為何沒有聽說?”
船老大攬著他的肩膀:“你沒見過的多了。不過呀也不怪你,這安右道出了延壽教也就這兩年才有的事,我以前來這裏的時候也沒見過這港口。這裏新修不到一年。”
商人有些擔心:“是嗎?延壽教我倒是聽說過。但這港口這麽新,怕本地人買不下我的貨,我都看不見幾個商賈在這裏等著買貨。”
船老大又笑了:“你別當這裏是別處的港口,商賈怎麽會在碼頭這裏呢,跟我來吧。在安右道賣貨,你不往延壽教賣才是蠢。他們就是安右道最大的商賈。”
商人仍然擔心:“我聽說過延壽教人數足有十萬,和這樣大的勢力談生意,我怕會被他們把貨低價強買了去。”
船老大根本不擔心,寬慰他道:“沒事,我說什麽你都不會信的,得讓你自己親眼看看,你才知道為什麽延壽教不會做強買強賣的事。”
他們沿著清掃幹淨的道路一起朝船員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