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鐵匠鋪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延壽教的鐵匠鋪分內外,外部鐵匠鋪是老式的、本地原有的鐵匠鋪,延壽教的內部鐵匠鋪向他們下訂單訂購配件。
讓他們製作一些簡單的殼、柄之類的鐵器周邊產物,也負責一些諸如打磨刀鋒這樣的力氣活。
內部鐵匠鋪的鐵匠全是延壽教教徒,專注於提升冶煉與各種鐵匠的打造技巧,隻要有本領,待遇不設上限。
但即使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延壽教內部鐵匠鋪,麵對教主拿來的盾弩樣品,以及盾弩零件、和各種規格,依舊撓頭。
盾弩的盾還好辦,隻要用結實的木頭打造就行。實在沒有一整塊大木材來製作成盾牌的,就準備用散的木材組合之後包鐵固定。
至於盾牌上用於固定長弩和長槍的機關,問題不是很大。
技術難題全在滑輪長弩上。
鐵匠們有些搞不清楚為什麽要用偏心輪,為什麽要用金屬滑道,為什麽上弦小車還要有滾輪。
一些人覺得太複雜了,木頭滑道又不是不能用,弄金屬的,再弄個滾輪多麻煩呀。
換成當前所有的朝廷,製作方為主的情況下,絕對會為了圖方便把麻煩的製作流程簡化,還覺得他們比大頭兵聰明。
反正滑道長時間使用後磨損導致摩擦力太大甚至卡住的弊端,反正大頭兵又沒辦法報到上麵去逼他們改進。
對於出現這種爭執,周宇並沒有一言堂強行要求下麵人閉嘴按照他說的做就行。他讓鐵匠們費力氣做出對照組,然後大家拿實際效果進行比對,拿事實說話。
這是一種嚴格的科學的態度。
當兩種長弩進行實測對比之後,偏心輪、金屬滑道、帶滑輪上弦小車,就是比簡化製作工藝的長弩射得更遠,力量更強。
但仍有人認為金屬滑道、滑輪拉弦小車對整體的提升並不算明顯,而加了工序,加了零件,帶滑輪的上弦小車還有損壞的風險。
這種爭執是良性的,周宇得知之後告訴他們,真理越辯越明。既然覺得有損壞的風險,就兩組對照組不停使用,看看雙方的使用壽命如何。
哪方麵出現缺漏,就趁著實驗的時候彌補,別等戰場上出現問題再改。
兩個不停上弦射擊的長弩對照組,終於把金屬滑道、滾輪上弦小車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不停上弦上千次之後,金屬滑道雖然也有磨損,但是比起另一個對照組的木質滑道,在耐用性上已經領先了不知多少。
就算最嘴硬的鐵匠現在也不得不承認,木質滑道看似省了事,但是強大的力量讓弩矢不斷從滑道刮過,木質滑道的損壞肉眼可見。
弩矢的飛行變得不穩,飛行的力量也減弱了。
原本以為滑輪上弦小車可能會很快損壞,但直到上弦兩千次之後滑輪才出現故障。
但如果放上備用的滑輪上弦小車和潤滑油,金屬滑道的滑輪長弩射擊壽命還會更長。
經過不斷爭執和做對照,盾弩長槍兵的裝備量產也由延壽教內部的鐵匠鋪開始進行。
延壽教的廠子早就執行了流水線作業,再也不是一個師傅慢悠悠做一把弩了。
零件進行標準化不說,周宇還訂製了模具給他們參照,所有零件盡量做到放進模具裏時嚴絲合縫。
周宇這次沒有從24世紀拿成品過來。
和弓箭一樣,長弩也是消耗品,隨著不斷使用總有疲勞、損壞的一天。如果隻是小問題因為不會修到時候隻能丟掉就搞笑了。
因此讓本地可以自行生產是很有必要的。
延壽教的鐵匠鋪目前擴張沒有上限,外地的鐵匠因為延壽教的訂單豐厚,都紛紛跑來冕州當了延壽教鐵匠鋪的“供貨商”,成為了外部鐵匠鋪。
延壽教金屬農具多樣式雜人人皆知,所以就算這些鐵匠鋪打造一些看似是兵器的東西,為了掙錢也都安慰自己那是農具。
當吸引了鐵匠人才過來之後,延壽教裏鐵匠的高收入總能拉攏到已經有一定技術,但是收入不高的年輕鐵匠。
外部的鐵匠們都是大匠掙最多的錢,更是用師徒關係和教技術的名義來壓榨徒弟。
雖說在這個年代,技術、手藝的珍貴讓有機會學習就要不菲的付出,大家也都認這種模式。
但是總有些師傅真的不是東西,有了師徒關係就想著壓榨徒弟一輩子,用道德綁架著對方,讓徒弟在他這兒掙的錢隻夠吃飯的,其他的什麽都別想。
當這些年輕徒弟的師傅為了掙延壽教的錢跑到冕州來之後,這些人自然也會偶爾聽聽說書當做娛樂,也就在說書人的口中不斷聽到與延壽教相關的故事。
故事定然是好聽的,故事裏延壽教的形象也都是平和、善良、公平、正義的正麵形象。
說書人的故事裏帶著延壽教的教義,吸引了許多人,自然也包括這些鐵匠徒弟。
他們開始覺得不公平,並請求加入延壽教的鐵匠鋪幹活,還願意加入延壽教。
延壽教就這樣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鐵匠,雖然他們的鐵匠技術不算很好,但是隻要進入延壽教的培訓體係,有基礎的他們進步很快。
他們的師傅對此當然感到不滿,但延壽教用訂單,用經濟利益將他們的不滿壓了下去。
隻要他們不想失去了徒弟再連錢也掙不了,就不敢和延壽教翻臉。
鬧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延壽教不介意賠他們一筆培訓費,隻不過給了培訓費,今後就不會有延壽教的訂單了。
目前隻有一家鐵匠拿了幾貫錢的培訓費離開,然後就得不到延壽教的訂單,隻能艱難度日。
結果少了訂單之後吃不飽飯,徒弟跑得更多了。目前半歇業狀態。
不用懷疑,現如今延壽教在安右道、安江道的投資建設,砸下來的錢已經輻射到安右道周邊,無數人指望著延壽教吃飯。
延壽教的錢如雨如浪,狠狠提振了一把安右道的經濟。
當一部分人從延壽教手裏賺到錢之後就會消費,讓更多人賺到錢,然後也在延壽教的店裏消費。
占豆油、陶罐、馬車、大豆製品、糧食、鹽、金屬農具,以及延壽教從外地客商手裏進貨的商品在本地進行轉售,甚至還有地主付錢請延壽教到他們的田裏去打井的。
讓錢又流迴到延壽教的口袋裏。
當錢流動起來,促進了無數人生產的積極性。有延壽教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存在,隻要肯生產,延壽教就能花錢買得下。
在這個過程中,延壽教富有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在延壽教裏幹活可以一天兩餐吃一輩子,不幹活也能一天一餐不餓死的事,越來越多人相信了。
因此延壽教的教徒不知不覺中正在變成香餑餑。
原本被安右道歧視為外地人的延壽教教徒,已經有本地村民願意嫁女兒給延壽教了。
他們覺得把女兒嫁給延壽教的人,也能享受一輩子一天有兩頓飯的日子,是個好去處。
讓他們製作一些簡單的殼、柄之類的鐵器周邊產物,也負責一些諸如打磨刀鋒這樣的力氣活。
內部鐵匠鋪的鐵匠全是延壽教教徒,專注於提升冶煉與各種鐵匠的打造技巧,隻要有本領,待遇不設上限。
但即使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延壽教內部鐵匠鋪,麵對教主拿來的盾弩樣品,以及盾弩零件、和各種規格,依舊撓頭。
盾弩的盾還好辦,隻要用結實的木頭打造就行。實在沒有一整塊大木材來製作成盾牌的,就準備用散的木材組合之後包鐵固定。
至於盾牌上用於固定長弩和長槍的機關,問題不是很大。
技術難題全在滑輪長弩上。
鐵匠們有些搞不清楚為什麽要用偏心輪,為什麽要用金屬滑道,為什麽上弦小車還要有滾輪。
一些人覺得太複雜了,木頭滑道又不是不能用,弄金屬的,再弄個滾輪多麻煩呀。
換成當前所有的朝廷,製作方為主的情況下,絕對會為了圖方便把麻煩的製作流程簡化,還覺得他們比大頭兵聰明。
反正滑道長時間使用後磨損導致摩擦力太大甚至卡住的弊端,反正大頭兵又沒辦法報到上麵去逼他們改進。
對於出現這種爭執,周宇並沒有一言堂強行要求下麵人閉嘴按照他說的做就行。他讓鐵匠們費力氣做出對照組,然後大家拿實際效果進行比對,拿事實說話。
這是一種嚴格的科學的態度。
當兩種長弩進行實測對比之後,偏心輪、金屬滑道、帶滑輪上弦小車,就是比簡化製作工藝的長弩射得更遠,力量更強。
但仍有人認為金屬滑道、滑輪拉弦小車對整體的提升並不算明顯,而加了工序,加了零件,帶滑輪的上弦小車還有損壞的風險。
這種爭執是良性的,周宇得知之後告訴他們,真理越辯越明。既然覺得有損壞的風險,就兩組對照組不停使用,看看雙方的使用壽命如何。
哪方麵出現缺漏,就趁著實驗的時候彌補,別等戰場上出現問題再改。
兩個不停上弦射擊的長弩對照組,終於把金屬滑道、滾輪上弦小車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不停上弦上千次之後,金屬滑道雖然也有磨損,但是比起另一個對照組的木質滑道,在耐用性上已經領先了不知多少。
就算最嘴硬的鐵匠現在也不得不承認,木質滑道看似省了事,但是強大的力量讓弩矢不斷從滑道刮過,木質滑道的損壞肉眼可見。
弩矢的飛行變得不穩,飛行的力量也減弱了。
原本以為滑輪上弦小車可能會很快損壞,但直到上弦兩千次之後滑輪才出現故障。
但如果放上備用的滑輪上弦小車和潤滑油,金屬滑道的滑輪長弩射擊壽命還會更長。
經過不斷爭執和做對照,盾弩長槍兵的裝備量產也由延壽教內部的鐵匠鋪開始進行。
延壽教的廠子早就執行了流水線作業,再也不是一個師傅慢悠悠做一把弩了。
零件進行標準化不說,周宇還訂製了模具給他們參照,所有零件盡量做到放進模具裏時嚴絲合縫。
周宇這次沒有從24世紀拿成品過來。
和弓箭一樣,長弩也是消耗品,隨著不斷使用總有疲勞、損壞的一天。如果隻是小問題因為不會修到時候隻能丟掉就搞笑了。
因此讓本地可以自行生產是很有必要的。
延壽教的鐵匠鋪目前擴張沒有上限,外地的鐵匠因為延壽教的訂單豐厚,都紛紛跑來冕州當了延壽教鐵匠鋪的“供貨商”,成為了外部鐵匠鋪。
延壽教金屬農具多樣式雜人人皆知,所以就算這些鐵匠鋪打造一些看似是兵器的東西,為了掙錢也都安慰自己那是農具。
當吸引了鐵匠人才過來之後,延壽教裏鐵匠的高收入總能拉攏到已經有一定技術,但是收入不高的年輕鐵匠。
外部的鐵匠們都是大匠掙最多的錢,更是用師徒關係和教技術的名義來壓榨徒弟。
雖說在這個年代,技術、手藝的珍貴讓有機會學習就要不菲的付出,大家也都認這種模式。
但是總有些師傅真的不是東西,有了師徒關係就想著壓榨徒弟一輩子,用道德綁架著對方,讓徒弟在他這兒掙的錢隻夠吃飯的,其他的什麽都別想。
當這些年輕徒弟的師傅為了掙延壽教的錢跑到冕州來之後,這些人自然也會偶爾聽聽說書當做娛樂,也就在說書人的口中不斷聽到與延壽教相關的故事。
故事定然是好聽的,故事裏延壽教的形象也都是平和、善良、公平、正義的正麵形象。
說書人的故事裏帶著延壽教的教義,吸引了許多人,自然也包括這些鐵匠徒弟。
他們開始覺得不公平,並請求加入延壽教的鐵匠鋪幹活,還願意加入延壽教。
延壽教就這樣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鐵匠,雖然他們的鐵匠技術不算很好,但是隻要進入延壽教的培訓體係,有基礎的他們進步很快。
他們的師傅對此當然感到不滿,但延壽教用訂單,用經濟利益將他們的不滿壓了下去。
隻要他們不想失去了徒弟再連錢也掙不了,就不敢和延壽教翻臉。
鬧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延壽教不介意賠他們一筆培訓費,隻不過給了培訓費,今後就不會有延壽教的訂單了。
目前隻有一家鐵匠拿了幾貫錢的培訓費離開,然後就得不到延壽教的訂單,隻能艱難度日。
結果少了訂單之後吃不飽飯,徒弟跑得更多了。目前半歇業狀態。
不用懷疑,現如今延壽教在安右道、安江道的投資建設,砸下來的錢已經輻射到安右道周邊,無數人指望著延壽教吃飯。
延壽教的錢如雨如浪,狠狠提振了一把安右道的經濟。
當一部分人從延壽教手裏賺到錢之後就會消費,讓更多人賺到錢,然後也在延壽教的店裏消費。
占豆油、陶罐、馬車、大豆製品、糧食、鹽、金屬農具,以及延壽教從外地客商手裏進貨的商品在本地進行轉售,甚至還有地主付錢請延壽教到他們的田裏去打井的。
讓錢又流迴到延壽教的口袋裏。
當錢流動起來,促進了無數人生產的積極性。有延壽教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存在,隻要肯生產,延壽教就能花錢買得下。
在這個過程中,延壽教富有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在延壽教裏幹活可以一天兩餐吃一輩子,不幹活也能一天一餐不餓死的事,越來越多人相信了。
因此延壽教的教徒不知不覺中正在變成香餑餑。
原本被安右道歧視為外地人的延壽教教徒,已經有本地村民願意嫁女兒給延壽教了。
他們覺得把女兒嫁給延壽教的人,也能享受一輩子一天有兩頓飯的日子,是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