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鴻熙麵對周宇他的誌向究竟有多大的問題,他不知道,如果不是極大的誌向,是不會這麽開口說話的。


    他想象不出來,隻能說:“教主的誌向,莫非更大?”


    時間、星球如果放大到宇宙的長度上,都是如此的渺小,因此哪怕他真的把整個星球都征服了,在別人心裏或許是至高無上的偉大,可在周宇的心裏,也不會因此而膨脹。


    可就算把征服全世界說出口,狄鴻熙眼裏的世界就那麽大,說了也是白說。他能想象的誌向,和農夫想象皇帝用金扁擔金鋤頭並沒有差別。


    因此周宇把自己的誌向換成對方能聽明白的:“狄大人,這個天下很大很大,大到我們窮盡一生都隻能在有限的地方打轉。身為上層階級,我們手握權柄,可以影響許多許多人的生活和他們的命,既然我們已經到了這麽高的位置,那我們應該怎麽做呢?狄大人可能沒想過如果你當皇帝的話應該怎麽做吧。”


    “不敢,不敢。我也隻是一個武官而已。”


    “大多數人想到皇帝,就是羨慕皇帝的享受,想著如果自己當上皇帝會怎樣享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山珍海味吃個不停。卻不會去想,至高的權柄在手時,應該要為天下人做些什麽,為那些生下來就過得苦的人做些什麽,那些人過的是好還是壞,在一個皇帝的心裏,到底是在意,還是不在乎呢?”


    狄鴻熙沉默,他沒有想過這些,但他還是把周宇所說的,聯係到了興漢皇帝劉承曜身上,開始比較。


    “天下的皇帝,大多一代不如一代。因為前幾代皇帝可能還會把小民放在心中,畢竟剛奪了天下,知道前朝就是因為失了民心才被自己推翻的,所以對小民的力量仍抱有敬畏之心。然後等到後麵的皇帝,他們生來就長在深宮之中,自認為天潢貴胄,以為天下從一開始就是自家的,還會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他們一輩子甚至都看不見幾次底層民眾的樣子。他們的權柄,全都拿來維護統治,拿來剝削民眾維持他們奢靡的生活了。沒錢了就征稅,不交稅就囚禁判刑斬首,仿佛天經地義。用手裏的權勢去造福民眾,沒有,他們不會有這種想法。”


    狄鴻熙忍不住說道:“周先生你的意思是,哪一天若是你當了皇帝,你會把小民放在心中,比陛下做得好?”


    周宇搖搖頭:“整個天下都要亂了,而他身為皇帝連底下的小官往前線送木屑當糧草都管不住,可見上行而下效,總不會是劉承曜其實英明神武,但卻會輕易被身邊的人蒙蔽?”


    狄鴻熙長歎一聲,他哪裏聽不出來,周宇的話語中都直唿劉承曜的名字了,事情估計已經向最壞的方向滑落而去:“可周先生若是起兵造反,豈非照樣是自相殘殺,生靈塗炭?你口口聲聲要做個把小民放在心中的人,那在內亂中死去的小民又何其無辜?”


    “簡單。狄大人您現在不是節度使,您現在是我,是延壽教的教主。你現在已經拿下了北原,手握百萬教徒,二十萬大軍,你是否準備一個人進京見劉承曜,告訴他你是個大大的忠臣,準備解散軍隊,卸任教主之位,以換來天下太平?”


    狄鴻熙勉強地說:“隻要能天下太平,有何不可?若我立下這種大功,定能封爵與國同休。”


    “你看,這就意味著你隻在乎自己,根本沒把小民放在眼裏。這種選擇下,你要的隻是自己在史書上的清白,隻要有榮華富貴,這些跟著你的人,還有原本可以過上更好生活的小民,都要繼續在這個皇帝的麾下,受苦受難。他們何其無辜啊?”


    “任你怎麽說,造反總是不對。我不覺得換個人當皇帝,他們的日子就會好多少。”


    周宇笑笑:“你若真是我,就說不出這種話來了。因為我知道劉承曜是不可能放過延壽教的。我若像你說的這樣退讓,他身邊的那些蟲豸就會以為我和善可欺,越是會得寸進尺,最好把我逼得自盡他們才會安心。因此當劉承曜的忠臣是沒有好下場的,也是對所有人的不負責。沒了我,北原隻會死灰複燃,天下依舊會處處起義,遍地烽火。狄大人,國都要亡了,說不定你還真有機會與國同休呢?”


    狄鴻熙無言以對:“你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造反罷了。”


    “那你可想錯了,若沒有我出兵北原,侯誌新和孔家榮已經帶著兩堡投了兀裏烈,北原已經贏了。你更不知道,兀裏烈把他女兒嫁給了我,以此求我起兵反叛攻擊興漢,與他裏應外合,事後我可以封王,給我安江道、安右道、宣慶東、淮揚道四省。”


    狄鴻熙愣住了,他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一茬。


    “狄大人,若你是我,那時候你怎麽選?提兵保家衛國是麽?”看狄鴻熙點點頭,周宇攤了攤手:“那我出兵草原生擒了北原皇室兀裏烈一家,我做錯了麽?難道劉承曜做得到?若是聽到兩堡丟失,恐怕他隻會被嚇得想遷都。”


    “狄大人,你當了一輩子忠臣,所以想繼續當忠臣,全自己的忠義,我理解你。可是我從未當過興漢的臣子,我的誌向就是要改天換地。不僅我的子民要過上更公平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要富裕起來,而且整個國家的邊界也應當從海洋上拓展到更多的地方。你所知道的高麗、東瀛、安南就不用說了,都可以納入國家的版圖。還有更多你聽都未曾聽說過的好地方,物產豐饒,上麵還隻有一些未開化的野人,占了那些地方,咱們興漢人就算一家生七個八個孩子也不怕養不起。可以去海外,一人分一百頃地,就怕你耕作不過來。”


    狄鴻熙知道自己就算說再多別的,也撼動不了這位教主的想法,更甚,他真的把自己代入到周宇的角度去之後,發現人家做的事無可指摘。


    他已經幫興漢拿下了北原,除去了興漢最大的敵人。這時候再堂堂正正地和你劉承曜爭天下,已經非常公平了。周宇的確從未當過興漢皇帝的臣子,因此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都稱不上反叛。未曾效忠過,何談叛字?


    “那……周先生現在可是要說服我加入你們?”


    周宇看著狄鴻熙的眼睛,認真地說:“若我說不想,那是謊話。但我想這件事並非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哦?狄某洗耳恭聽。”


    “我自借路迴安右道去,你自做你的昭義節度使,待劉家失去了皇位,你再做抉擇也不遲。但我們可以在這裏約定互不為敵。延壽教不想迫不得已把抵禦胡人入侵的英雄們當成敵人。”


    “就這樣?”


    “就這樣。”


    狄鴻熙鬆了口氣。他當興漢忠臣太久,如果現在反叛了,那代表著他前半生的種種都成了笑話。就算他的理智知道興漢朝廷根本沒有像樣的軍隊可以對抗延壽教的大軍,感情和行動上都很難讓他做出選擇。


    而如果可以把頭埋在沙子裏,把耳朵捂上,看著事態變化,然後和所有人一樣順理成章地完成身份上的轉變,那再好不過。


    “若是……若是朝廷下軍令……”


    周宇斬釘截鐵地說:“你放心,我懂得什麽叫兵貴神速。如果開仗,我會用像拿下北原一樣快的速度拿下京城。就算有軍令,你隻要在器械糧草上稍作拖延,我幾日就能攻下京城。這也是為了不陷入持久內亂,減少戰爭中人口損失的最好辦法。”


    狄鴻熙點了點頭,沉默不語,算是默認了這件事。


    如果延壽教的實力和做下的大事不是超出了他的認知,他還真有可能像阻擋北原那樣嚐試著和延壽教作戰。可延壽教將北原打的落花流水,再親眼見過延壽教的軍容後,他愈發肯定昭義軍的士兵對上延壽教的士兵,隻會是白白送命。


    因此,且看延壽教能做到什麽程度吧。如果真如周宇所說的可以幾日就攻下京城,那還不如觀望一番,起碼能少死一些人。


    “來,嚐嚐我們延壽教的行軍餐。”


    延壽教的行軍餐是用臨時搭建的灶煮出來的。


    如果是急行軍,大家當然啃幹糧。那時候能有一碗熱水喝就不錯了,熟食加醉仙湯不是時時都有的。


    但今天不是在敵境內行動,加上有馬車輜重同行,大家就幹脆煮起了熟食,端到麵前的時候讓狄鴻熙忍不住問道:


    “周先生還帶著廚師一起出征?”


    “哈哈,和可不是為了招待你而特意做的,大家都有。狄大人嚐兩口,沒有特別的廚師,都是下麵的兵自己做的。”


    狄鴻熙吃了兩口,忍不住點頭:“下的料夠重的,味道雖然雜了點,但重油重鹽,走了一天的兵肯定喜歡這個。”


    “他們自己做的當然都是他們喜歡吃的味道。”


    當然,能端到周宇麵前的飯菜,肯定不是普通士兵做的。再怎麽樣也要杜絕下毒的可能性。


    放下了一樁心事後,狄鴻熙吃的很爽快,和周宇也有說有笑了起來,還閑聊起了家庭私事。


    閑聊下來,他對周宇的個人更是多了幾分了解,覺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場和架子不像一個要自立稱帝的人。


    兩人就這麽閑聊著,直到狄鴻熙的侍衛吃完了行軍餐之後,來到狄鴻熙身邊,他們才停止交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醜文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醜文良並收藏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