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教官,你為啥要和我們一起訓練?其實你不用和我們一起訓練,您是將軍,您還是協統大人的親弟弟,就算是打仗,您也不用上戰場。”一個新兵坐在地上滿是疑惑地問道。
王永安笑著解釋道:“你怎麽知道戰時我就會安安靜靜地躲在所有人身後?你也隻是看戲文裏麵,但凡將軍的親戚都隻會打仗躲一邊,搶功爭破頭,是不是?”
“哈哈哈……”眾士兵大笑起來,可不是嘛,戲文裏那些紈絝子弟都是這樣。
王永安道:“但是我不一樣,我可不是什麽狗少爺,我小時候全家被抄斬,僥幸活下來,在外國當過乞丐,做過學徒,吃過苦,受過罪,因為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所以才導致我身體單薄。但是我知道,我吃的苦受的罪都是值得的,因為這些磨難鍛煉了我的意誌,讓我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不放棄。兄弟們,現在我們吃點苦算是什麽,至少我們還活著,還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生活可以憧憬。可是如果我們不刻苦訓練,戰場中被敵人一顆子彈打死了,那麽我們的人生就僅限於此了。我二十四混成協的每一個士兵都是金子,你們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將軍,大帥!所以,我才會製定最嚴格的訓練將你們訓練成才,磨煉你們,錘煉你們,讓你們成為大清國最強的士兵。兄弟們,我們現在所承受的一切,隻有一個目的,將來戰場中,你們活下來,敵人倒下去!訓練你們讓你們受苦,是為了你們好,我和你們一起訓練一起吃苦,是為了告訴大家,我把你們當做兄弟,我願意和你們吃同樣的苦,也願意跟你們享同樣的福。”
王永安的一席帶有鼓噪性的語言,頓時讓校場上的新兵們沸騰起來,且不說高級將領,這些新兵們對王永安的影響更好了,尤其是那一句“我把你們當做兄弟”,若是其他軍官這麽說,士兵們心裏難免會覺得軍官虛偽,可是就看王永安與他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就知道王副官長是真的把士兵們當做兄弟了。
於是訓練場上,新兵們的訓練更加認真起來,王永泰巡視了一圈之後,居然發現這些新兵竟然比自己的老兵還要刻苦,於是他立即要求老兵們以新兵為榜樣,並安排同樣的訓練科目,還下令道:“新兵結束之後,老兵新兵舉行大比武。”
自從王永泰當眾宣布新兵結束後舉行老兵新兵大比武之後,新兵們的訓練更加刻苦了,甚至還有一些年輕人主動加練。第二階段訓練在緊張且嚴肅中開始,又在緊湊的節奏暫時告一段落,時間進入到了十二月份,新兵訓練進入到了第三階段,在體能訓練與文化訓練基礎上,加入了軍事技能訓練。
新兵訓練營的軍事技能並不多,畢竟新兵營的目的是塑造軍人性格與行為,而不是修煉軍人殺敵本領,但是為了應對最後的新兵老兵對抗賽,王永安與方鹹五特地增加了軍事對抗技能的訓練,減少了隊列訓練。
而後參謀部提出了最終的新老兵對抗賽的比賽內容,比賽分為十項,分別是:隊列隊***擊、拚刺、五公裏長跑、徒手格鬥賽、100米匍匐前進、300米障礙翻越、軍歌比賽、文字記憶、軍紀背誦。
為了贏老兵,方鹹五特地與王永安兩人仔細分析認為,方鹹五認為在這十項比賽中,五公裏輕裝長跑、射擊、拚刺、300米障礙翻越四項比賽獲勝希望較小,其他項目還有贏的希望。王永安卻不這麽認為,他認為除了五公裏輕裝長跑和射擊之外,其餘項目都有贏的希望,尤其是拚刺訓練,他並不認為老兵就一定能贏得新兵。
為了驗證老兵未必能贏得新兵,王永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以往北洋軍的拚刺訓練過於強調個人拚刺能力,而忽略了在拚刺中團體的力量。他提出,日本陸軍在日俄戰爭中總結經驗,因為日本士兵身材矮小,如果以訓練個人拚刺做訓練準則,將來在戰爭中日本陸軍會遭受重大傷亡代價。因此日本陸軍士兵在訓練拚刺的時候,通常以兩人或者三人作為一個戰鬥小組,一個戰鬥小組中隻有一人是負責進攻,其他人則負責保護隊友。日本士兵的拚刺方式先強調團體,在團體訓練之下才是個人拚刺能力的訓練,而事實證明,團體作戰雖然看起來不那麽雅觀,不那麽熱血,不能體現出個人的勇武和膽量,在記錄軍功方麵也比較麻煩,但是在戰鬥力上呈現的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為了驗證小組拚刺遠勝於個人拚刺,王永安和方鹹五各挑了一個小隊,並各自訓練了一下午,然後兩人帶隊,穿好防護服,手持木棍,木棍前方抹著白灰,兩隊各有二十八名隊員,在全體新兵麵前進行了一次拚刺演戲。
事實證明,王永安提出的小組拚刺方式遠勝於個人能力拚刺,他讓三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兩人防護一人進攻,在麵對敵人圍攻的時候,敵人始終無法攻擊到自己,而戰鬥小組反而能夠步步緊逼,一個一次將敵人“刺死”。
最終的結果讓方鹹五大吃一驚,雙方傷亡比例居然達到了28:10,而王永安隊伍裏之所以有10個士兵“陣亡”,其原因除了有配合不熟練的原因,另外與方鹹五隊伍裏的隊員出身有關。因為在方鹹五選中的小隊中,意外地發現了三名來自於豫省登封的年輕武者,隻是這三個師兄弟便“幹掉”了王永安隊伍裏六個人,但這三個豫省年輕人卻是自幼學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若不是在家鄉因為殺了一個鄉間惡霸不得不混入難民逃荒,以他們的能力再過十年必然能出師走鏢,成為一名武師。
然而即便是有三名武林高手,個人隊還是敗給了團體隊,王永安的出盡風頭。
王永安笑著解釋道:“你怎麽知道戰時我就會安安靜靜地躲在所有人身後?你也隻是看戲文裏麵,但凡將軍的親戚都隻會打仗躲一邊,搶功爭破頭,是不是?”
“哈哈哈……”眾士兵大笑起來,可不是嘛,戲文裏那些紈絝子弟都是這樣。
王永安道:“但是我不一樣,我可不是什麽狗少爺,我小時候全家被抄斬,僥幸活下來,在外國當過乞丐,做過學徒,吃過苦,受過罪,因為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所以才導致我身體單薄。但是我知道,我吃的苦受的罪都是值得的,因為這些磨難鍛煉了我的意誌,讓我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不放棄。兄弟們,現在我們吃點苦算是什麽,至少我們還活著,還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生活可以憧憬。可是如果我們不刻苦訓練,戰場中被敵人一顆子彈打死了,那麽我們的人生就僅限於此了。我二十四混成協的每一個士兵都是金子,你們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將軍,大帥!所以,我才會製定最嚴格的訓練將你們訓練成才,磨煉你們,錘煉你們,讓你們成為大清國最強的士兵。兄弟們,我們現在所承受的一切,隻有一個目的,將來戰場中,你們活下來,敵人倒下去!訓練你們讓你們受苦,是為了你們好,我和你們一起訓練一起吃苦,是為了告訴大家,我把你們當做兄弟,我願意和你們吃同樣的苦,也願意跟你們享同樣的福。”
王永安的一席帶有鼓噪性的語言,頓時讓校場上的新兵們沸騰起來,且不說高級將領,這些新兵們對王永安的影響更好了,尤其是那一句“我把你們當做兄弟”,若是其他軍官這麽說,士兵們心裏難免會覺得軍官虛偽,可是就看王永安與他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就知道王副官長是真的把士兵們當做兄弟了。
於是訓練場上,新兵們的訓練更加認真起來,王永泰巡視了一圈之後,居然發現這些新兵竟然比自己的老兵還要刻苦,於是他立即要求老兵們以新兵為榜樣,並安排同樣的訓練科目,還下令道:“新兵結束之後,老兵新兵舉行大比武。”
自從王永泰當眾宣布新兵結束後舉行老兵新兵大比武之後,新兵們的訓練更加刻苦了,甚至還有一些年輕人主動加練。第二階段訓練在緊張且嚴肅中開始,又在緊湊的節奏暫時告一段落,時間進入到了十二月份,新兵訓練進入到了第三階段,在體能訓練與文化訓練基礎上,加入了軍事技能訓練。
新兵訓練營的軍事技能並不多,畢竟新兵營的目的是塑造軍人性格與行為,而不是修煉軍人殺敵本領,但是為了應對最後的新兵老兵對抗賽,王永安與方鹹五特地增加了軍事對抗技能的訓練,減少了隊列訓練。
而後參謀部提出了最終的新老兵對抗賽的比賽內容,比賽分為十項,分別是:隊列隊***擊、拚刺、五公裏長跑、徒手格鬥賽、100米匍匐前進、300米障礙翻越、軍歌比賽、文字記憶、軍紀背誦。
為了贏老兵,方鹹五特地與王永安兩人仔細分析認為,方鹹五認為在這十項比賽中,五公裏輕裝長跑、射擊、拚刺、300米障礙翻越四項比賽獲勝希望較小,其他項目還有贏的希望。王永安卻不這麽認為,他認為除了五公裏輕裝長跑和射擊之外,其餘項目都有贏的希望,尤其是拚刺訓練,他並不認為老兵就一定能贏得新兵。
為了驗證老兵未必能贏得新兵,王永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以往北洋軍的拚刺訓練過於強調個人拚刺能力,而忽略了在拚刺中團體的力量。他提出,日本陸軍在日俄戰爭中總結經驗,因為日本士兵身材矮小,如果以訓練個人拚刺做訓練準則,將來在戰爭中日本陸軍會遭受重大傷亡代價。因此日本陸軍士兵在訓練拚刺的時候,通常以兩人或者三人作為一個戰鬥小組,一個戰鬥小組中隻有一人是負責進攻,其他人則負責保護隊友。日本士兵的拚刺方式先強調團體,在團體訓練之下才是個人拚刺能力的訓練,而事實證明,團體作戰雖然看起來不那麽雅觀,不那麽熱血,不能體現出個人的勇武和膽量,在記錄軍功方麵也比較麻煩,但是在戰鬥力上呈現的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為了驗證小組拚刺遠勝於個人拚刺,王永安和方鹹五各挑了一個小隊,並各自訓練了一下午,然後兩人帶隊,穿好防護服,手持木棍,木棍前方抹著白灰,兩隊各有二十八名隊員,在全體新兵麵前進行了一次拚刺演戲。
事實證明,王永安提出的小組拚刺方式遠勝於個人能力拚刺,他讓三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兩人防護一人進攻,在麵對敵人圍攻的時候,敵人始終無法攻擊到自己,而戰鬥小組反而能夠步步緊逼,一個一次將敵人“刺死”。
最終的結果讓方鹹五大吃一驚,雙方傷亡比例居然達到了28:10,而王永安隊伍裏之所以有10個士兵“陣亡”,其原因除了有配合不熟練的原因,另外與方鹹五隊伍裏的隊員出身有關。因為在方鹹五選中的小隊中,意外地發現了三名來自於豫省登封的年輕武者,隻是這三個師兄弟便“幹掉”了王永安隊伍裏六個人,但這三個豫省年輕人卻是自幼學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若不是在家鄉因為殺了一個鄉間惡霸不得不混入難民逃荒,以他們的能力再過十年必然能出師走鏢,成為一名武師。
然而即便是有三名武林高手,個人隊還是敗給了團體隊,王永安的出盡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