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甜寵女主文的無名炮灰5
當滿級大佬抓個係統去快穿 作者:蜂蜜的賬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伯那憤怒的指責對於染七而言,簡直就是耳旁風一般微不足道。然而,當她迴想起大伯此番前來的真正目的時,一個巧妙的計劃便在染七的心頭逐漸成形。
盡管大伯站在一旁滔滔不絕地數落著染七的不是,但她卻始終不為所動,淡定自若地握著手機,飛快地敲擊鍵盤輸入文字:“大伯,其實我壓根兒沒想過要告發我弟弟啊,我的初衷隻是希望他能夠迴歸家族,認祖歸宗罷了。”
緊接著,染七繼續寫道:“自從我好不容易尋得弟弟的下落之後,我已經苦口婆心地勸說過他無數次了,讓他跟我一同迴到家中,拜見列祖列宗。但無論我怎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都執拗地拒絕了我。”
染七的手指在屏幕上舞動著,字裏行間透露出深深的無奈與惋惜:“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執迷不悟到寧願認賊作父,甚至還妄圖將我拐賣,以此來確保自己能永遠成為唐家之人。麵對如此冥頑不靈的弟弟,我實在是別無他法,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大伯在趕來之前,僅僅知曉染七將唐銘告進了監獄這件事,對於其中錯綜複雜的內情卻是一無所知。此刻聽到染七道出這番緣由,他不禁皺起眉頭,暗自思忖起來。沒想到這唐銘不僅不肯認祖歸宗,居然還做出這般忤逆之事,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呢!
然而,染七所說的這番話語對於大伯而言,僅僅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小小的困擾罷了,並未能成功地動搖大伯內心深處已然堅定的想法。
隻見大伯略微皺起眉頭,輕聲迴應道:“我明白了,但此事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商談解決,你如此行事未免過於偏激了些!”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繼續勸誡道:“你不妨仔細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弟弟果真被關進監獄服刑,那麽他往後的人生道路又該如何前行呢?這豈不是會毀了他一生嗎?”
麵對大伯苦口婆心的勸說,染七卻表現得異常固執,她用力地搖著頭,態度堅決地迴答道:“大伯,我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啊!我早就有了自己的盤算,除非弟弟心甘情願地同意認祖歸宗、重返我們染家,否則我絕對不會撤銷訴訟,就讓他在牢獄中好好反思自省一番吧!”
殊不知,染七此刻的言辭恰好落入了大伯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原來,大伯一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正是促使唐銘承認自己的家族身份,迴歸到染家的懷抱,唯有如此,他才能更為有效地掌控住這個年輕人,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企圖。
染七與大伯二人輕而易舉地便達成了一項協議,然而他們各自懷揣著迥異的目的,最終卻奇跡般地達成了共識。
毫無疑問,染七絕對不可能主動去麵見唐銘。於是乎,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大伯身上。大伯親自出馬尋找唐銘,並鄭重其事地向他拋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念頭——讓唐銘認祖歸宗,迴歸染家。
可唐銘呢?一直以來,他從未願意承認自己與染家有任何瓜葛。因此,麵對大伯這突如其來的提議,唐銘甚至連一絲猶豫都沒有,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斷然迴絕!
在唐銘內心深處,他始終堅信自己姓唐,徹頭徹尾都是唐家之人。況且,當下的生活已然令他心滿意足,他壓根兒就沒有絲毫想要認迴染家的念想。
要知道,對於那個所謂的染家,他不但感到陌生無比,更重要的是,家中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相較之下,唐家則顯得溫馨和睦許多,兩者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正因如此,當大伯滿懷期待地說出那番話時,唐銘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予以拒絕!仿佛這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未曾在他心間掀起半點兒波瀾。
果不其然,當唐銘斬釘截鐵地說出拒絕二字時,大伯頓時怒發衝冠,他瞪大雙眼,滿臉漲得通紅,指著唐銘大聲嗬斥道:“你這小子可別忘了,你本就是我們染家之人!那可惡的唐家將你們姐弟二人拐走,更是間接地害死了你那可憐的雙親啊!然而如今,你非但不思為自己的親生父母報仇雪恨,反倒認賊作父,與那唐家沆瀣一氣!難道你就真的不怕遭天譴、被雷劈嗎?”
大伯越說越是激動,他喘著粗氣,繼續怒吼道:“你這般忘恩負義的行徑,簡直天理難容!我看呐,就算到了夜深人靜之時,你那含冤而死的父母都會從九泉之下爬出來找你算賬!讓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所犯下的罪過!”
唐銘對此完全不屑一顧,他那時候還太小,腦海裏根本沒有自己親生父母的記憶。
反而他記得被現在的父母收養之後,他們對自己很好,甚至比親兒子還親,是現在的父母養育他成人,給了他一個完整的家。
他的養父母隻有他這麽一個兒子,他不能就這樣拋棄他們,選擇迴染家,他還要給養父母養老的。
唐銘這樣想,但是他完全忘記了,如果不是唐家人拐賣了他,他原本也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有愛他的父母,他一樣會好好長大。
養父母如今雖然盡心盡力地照料著他,但這並不能掩蓋一個殘酷的事實——正是他們導致唐銘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因此,無論養父母怎樣含辛茹苦地將他撫養長大,都無法改變他內心深處那份無法抹去的仇恨。畢竟,血濃於水的親情被生生割裂,這種痛苦豈是簡單的養育之恩能夠撫平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唐銘竟然漸漸地忘卻了這份仇恨,取而代之的是對唐家那對養父母無盡的感激之情。
麵對大伯苦口婆心的勸說,唐銘顯得滿不在乎,甚至還流露出一絲不屑:“他們才不會那樣做呢,如果他們真的把我當作親生兒子看待,就一定會尊重我的想法和選擇。”
緊接著,唐銘又義正言辭地說道:“再說了,他們更應該好好感謝我的養父母。要不是當年我的養父母收養了我,給了我一口飯吃,說不定我早就已經餓死街頭了!哪還有今天能站在這裏跟您說話的機會?”
聽到唐銘這番忤逆的話語,大伯不禁感到無比震驚,同時心中也湧起一股無名之火。他
瞪大雙眼,怒不可遏地指著唐銘嗬斥道:“好啊你,真是個冥頑不靈、不知好歹的東西!既然你如此執迷不悟,堅決不肯認祖歸宗,那你就等著蹲大牢去吧!到時候可別怪我們這些親人沒有提醒過你!”
盡管大伯站在一旁滔滔不絕地數落著染七的不是,但她卻始終不為所動,淡定自若地握著手機,飛快地敲擊鍵盤輸入文字:“大伯,其實我壓根兒沒想過要告發我弟弟啊,我的初衷隻是希望他能夠迴歸家族,認祖歸宗罷了。”
緊接著,染七繼續寫道:“自從我好不容易尋得弟弟的下落之後,我已經苦口婆心地勸說過他無數次了,讓他跟我一同迴到家中,拜見列祖列宗。但無論我怎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都執拗地拒絕了我。”
染七的手指在屏幕上舞動著,字裏行間透露出深深的無奈與惋惜:“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執迷不悟到寧願認賊作父,甚至還妄圖將我拐賣,以此來確保自己能永遠成為唐家之人。麵對如此冥頑不靈的弟弟,我實在是別無他法,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大伯在趕來之前,僅僅知曉染七將唐銘告進了監獄這件事,對於其中錯綜複雜的內情卻是一無所知。此刻聽到染七道出這番緣由,他不禁皺起眉頭,暗自思忖起來。沒想到這唐銘不僅不肯認祖歸宗,居然還做出這般忤逆之事,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呢!
然而,染七所說的這番話語對於大伯而言,僅僅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小小的困擾罷了,並未能成功地動搖大伯內心深處已然堅定的想法。
隻見大伯略微皺起眉頭,輕聲迴應道:“我明白了,但此事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商談解決,你如此行事未免過於偏激了些!”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繼續勸誡道:“你不妨仔細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弟弟果真被關進監獄服刑,那麽他往後的人生道路又該如何前行呢?這豈不是會毀了他一生嗎?”
麵對大伯苦口婆心的勸說,染七卻表現得異常固執,她用力地搖著頭,態度堅決地迴答道:“大伯,我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啊!我早就有了自己的盤算,除非弟弟心甘情願地同意認祖歸宗、重返我們染家,否則我絕對不會撤銷訴訟,就讓他在牢獄中好好反思自省一番吧!”
殊不知,染七此刻的言辭恰好落入了大伯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原來,大伯一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正是促使唐銘承認自己的家族身份,迴歸到染家的懷抱,唯有如此,他才能更為有效地掌控住這個年輕人,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企圖。
染七與大伯二人輕而易舉地便達成了一項協議,然而他們各自懷揣著迥異的目的,最終卻奇跡般地達成了共識。
毫無疑問,染七絕對不可能主動去麵見唐銘。於是乎,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大伯身上。大伯親自出馬尋找唐銘,並鄭重其事地向他拋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念頭——讓唐銘認祖歸宗,迴歸染家。
可唐銘呢?一直以來,他從未願意承認自己與染家有任何瓜葛。因此,麵對大伯這突如其來的提議,唐銘甚至連一絲猶豫都沒有,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斷然迴絕!
在唐銘內心深處,他始終堅信自己姓唐,徹頭徹尾都是唐家之人。況且,當下的生活已然令他心滿意足,他壓根兒就沒有絲毫想要認迴染家的念想。
要知道,對於那個所謂的染家,他不但感到陌生無比,更重要的是,家中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相較之下,唐家則顯得溫馨和睦許多,兩者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正因如此,當大伯滿懷期待地說出那番話時,唐銘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予以拒絕!仿佛這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未曾在他心間掀起半點兒波瀾。
果不其然,當唐銘斬釘截鐵地說出拒絕二字時,大伯頓時怒發衝冠,他瞪大雙眼,滿臉漲得通紅,指著唐銘大聲嗬斥道:“你這小子可別忘了,你本就是我們染家之人!那可惡的唐家將你們姐弟二人拐走,更是間接地害死了你那可憐的雙親啊!然而如今,你非但不思為自己的親生父母報仇雪恨,反倒認賊作父,與那唐家沆瀣一氣!難道你就真的不怕遭天譴、被雷劈嗎?”
大伯越說越是激動,他喘著粗氣,繼續怒吼道:“你這般忘恩負義的行徑,簡直天理難容!我看呐,就算到了夜深人靜之時,你那含冤而死的父母都會從九泉之下爬出來找你算賬!讓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所犯下的罪過!”
唐銘對此完全不屑一顧,他那時候還太小,腦海裏根本沒有自己親生父母的記憶。
反而他記得被現在的父母收養之後,他們對自己很好,甚至比親兒子還親,是現在的父母養育他成人,給了他一個完整的家。
他的養父母隻有他這麽一個兒子,他不能就這樣拋棄他們,選擇迴染家,他還要給養父母養老的。
唐銘這樣想,但是他完全忘記了,如果不是唐家人拐賣了他,他原本也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有愛他的父母,他一樣會好好長大。
養父母如今雖然盡心盡力地照料著他,但這並不能掩蓋一個殘酷的事實——正是他們導致唐銘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因此,無論養父母怎樣含辛茹苦地將他撫養長大,都無法改變他內心深處那份無法抹去的仇恨。畢竟,血濃於水的親情被生生割裂,這種痛苦豈是簡單的養育之恩能夠撫平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唐銘竟然漸漸地忘卻了這份仇恨,取而代之的是對唐家那對養父母無盡的感激之情。
麵對大伯苦口婆心的勸說,唐銘顯得滿不在乎,甚至還流露出一絲不屑:“他們才不會那樣做呢,如果他們真的把我當作親生兒子看待,就一定會尊重我的想法和選擇。”
緊接著,唐銘又義正言辭地說道:“再說了,他們更應該好好感謝我的養父母。要不是當年我的養父母收養了我,給了我一口飯吃,說不定我早就已經餓死街頭了!哪還有今天能站在這裏跟您說話的機會?”
聽到唐銘這番忤逆的話語,大伯不禁感到無比震驚,同時心中也湧起一股無名之火。他
瞪大雙眼,怒不可遏地指著唐銘嗬斥道:“好啊你,真是個冥頑不靈、不知好歹的東西!既然你如此執迷不悟,堅決不肯認祖歸宗,那你就等著蹲大牢去吧!到時候可別怪我們這些親人沒有提醒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