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蘇顯的書房中依舊燈火通明。
書房門緊閉,外麵有侍衛把守,搖曳的燈火倒映出兩個人的身影,如此半夜派重兵把守書房外,定是有要事相商。
卻見坐在蘇顯對麵的是一個穿著黑色鬥篷的男子,男子整個人籠罩在寬大的鬥篷中看不清他的模樣,隻露出一雙陰沉沉的眼。
那雙眼十分的奇怪,在瞳孔周邊泛著淡淡的灰色,呈現出一種異樣的色彩,那顏色由淺入深恍若是漩渦,隻消被他看上一眼便會深陷其中!
雖然他在把玩著手中的銀環——若是仔細看的話那並非是普通的銀環,而是雕刻成蛇形,頭首相交,咬尾蛇的圖案!
但卻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似乎你無論在做什麽,他都無處不在的凝視著你,十分可怖。
“聽聞府中今日出了點變故。”男子的腔調十分怪異,似是蠻夷人初學東陸人的語言,又像是故意偽裝以此來掩飾什麽。
但是顯然蘇顯已經習慣了,迴道:“不過區區一點小事而已,未曾想到竟然驚動尊上了。”
鬥篷男子聞言怪笑了一聲:“隻要與夔王有關的事,可不是什麽小事。”
想到今日趙肅在宴席上做的那些讓他顏麵盡失的事,饒是蘇顯這隻老狐狸臉上也難看了幾分,冷哼一聲道:“趙肅行事素來乖張,不足為奇。”
鬥篷男子看著蘇顯明顯沉下來的臉色,嘴角勾起了一抹趣味的笑,淡淡道:“可是本座聽說是為了府上的二小姐?”
提到蘇玉徽的時候,那一雙奇異的眼閃過了一絲莫名的色彩。
蘇顯當然知道此人無處不在的本事,雖然惱怒他盯著蘇家的動向,但是麵上卻沒有絲毫的顯露出來,道:“本是想與尊上商議此事——除去趙肅,本官已有完全的計策。”
無論是對於蘇顯來說,還是對於鬥篷男子來說,大傾皇帝昏庸,皇室已無可用之人;朝廷之中,大半的官員都是蘇顯的門生或者是蘇顯一手提拔上來。
趙家的大傾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塊肥肉,但是趙肅卻是他們瓜分這塊肥肉的最大阻礙。
再加上襄王夢枕一事他們露了破綻,在成大事之前必先要除掉趙肅!
“相爺是要利用蘇玉徽來對付趙肅?”鬥篷男子了然道。
“是。”蘇顯神色陰鬱道,“開春之後皇室皆要去驪山行宮賞花,屆時隻要他離開汴梁,就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
雖然今日趙肅的舉動讓他丟盡了臉麵,他也未能以蘇玉徽要挾到趙肅,但是今日也並非是一點收獲也無——在趙肅得了蘇玉徽在受罰趕來救人的舉動來看,他的猜測一點都沒錯,趙肅看上了蘇玉徽!
越是冷麵冷心的人,動起情來越是不易,他善於利用人心,更是深諳其中的道理!
鬥篷男子道:“此次我與相爺準備齊全,可不能像上次一樣讓他逃脫了。”
想到上次失敗的刺殺自己反而還折了不少人在趙肅手中,蘇顯麵上頓時有些不好看,道:“本官已經抓住了他的軟肋,此次行動必會萬無一失!”
鬥篷男子似是漫不經心的問道:“本座聽聞,趙肅帶走了蘇家一個侍女?”
見他又重提此事,蘇顯臉上顏色不大好看,皺眉道:“不過是個侍女而已,無非是為了給蘇玉徽出口氣。”
鬥篷男子在打量著蘇顯的神色,見他對秋意的身份絲毫不知,方才收迴了視線——這才是他深夜拜訪蘇顯的真正目的。
秋意是冥教安插在汴梁的一顆棋子,關乎著冥教一個早就布下的計劃,連蘇顯都不知曉的計劃。
二人雖為盟友,縱然目的相同,但各自肯定會留一手的。
幸好蘇顯不知秋意的真實身份,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滅口!絕對不能讓趙肅撬開秋意的嘴。
外麵傳來侍衛通傳的聲音,鬥篷男子見有人來不便久留,起身欲離開。
他走到門口忽然想到什麽一般,提醒蘇顯道:“本座提醒相爺一聲,蘇家這一對兄妹並非池中之物,相爺行事還是謹慎為妙。”
他話一說完便就離開,蘇顯聞言不禁皺眉猜度他話語中的意義——他是在意指蘇瑾瑜,還是說蘇玉徽?
這般想著,方才扣門的侍衛迴稟道:“相爺,今日二公子去了夔王府,至今未曾出來!”
在夔王府內他們安插不進眼線,但是在府外肯定有暗樁盯著王府的動向的,蘇瑾瑜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蹤跡,是以這般異動很快傳迴了蘇家。
蘇顯聞言,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冷聲道:“我養的好兒子!”
緊接著,是茶杯摔落在地上裂響聲,跪在侍衛地上的侍衛小心翼翼的看向蘇顯,卻見他神情憤怒中,卻又夾雜著一絲不知何處而來的忌憚。
此時的夔王府,趙肅沒有急於迴答蘇瑾瑜的話,而是道:“本王記得,沈氏身邊的秋意,曾是謝家的舊人?”
提到秋意,蘇瑾瑜眼中閃過了一絲憤恨道:“是,她是我母親的貼身丫鬟,在她過世後便投靠了沈憐!”
所以他一直懷疑母親的死,與秋意有關,隻是勢單力薄又苦無證據。
趙肅淡淡的笑了:“她已經被本王關押進了大理寺,大理寺的手段你是知道的,明日便可去問個明白。”
聞言蘇瑾瑜眼中有驚訝但卻並無喜色,淡淡看向那沉吟不語顯得十分高深的男子,警惕的問道:“王爺這般幫我兄妹二人,究竟想要什麽?”
他比蘇玉徽年長幾歲,又在大理寺審問過許多犯人,有著過人的眼力,雖然蘇玉徽遲鈍不知,但是自楚風樓蘇瑾瑜就看出趙肅待蘇玉徽的不尋常——素來性子清冷的夔王,怎會平白無故的捉弄一個姑娘!
趙肅見蘇瑾瑜一臉防備的看著自己,微微皺了皺眉,有時候人太聰明也不是件好事,尤其此人還是那隻小狐狸名義上的哥哥。
但是麵上趙肅臉上表情依舊絲毫未有任何撥動,習慣性的撚著手中的佛珠,在摸到一顆空的菩提子的時候頓了頓——那顆菩提子被他捏碎,應是落在了霽月居。
他語氣淡然道:“本王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你應知道,本王要查的是什麽!”
對上那清亮如雪的目光,蘇瑾瑜眼神不由得一些閃躲。
這些年來趙肅對爭權也好封賞也罷都漫不經心,唯一讓他在意的就是十年前——寧王那一場幾乎動搖了大傾根基的動亂,靖親王便是死於那場動亂中,而後王妃殉葬,靖親王府幾乎是一夕之間分崩離析。
雖然最終以血洗汴梁而告終,但是趙肅卻執著的追查著當年寧王叛亂之事——除了那些已經伏誅的罪人,暗中支持寧王的人他也要全部揪出來。
哪怕,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連徽宗都不想他再追究當年之事,可是他卻有著一種異常的偏執!
書房門緊閉,外麵有侍衛把守,搖曳的燈火倒映出兩個人的身影,如此半夜派重兵把守書房外,定是有要事相商。
卻見坐在蘇顯對麵的是一個穿著黑色鬥篷的男子,男子整個人籠罩在寬大的鬥篷中看不清他的模樣,隻露出一雙陰沉沉的眼。
那雙眼十分的奇怪,在瞳孔周邊泛著淡淡的灰色,呈現出一種異樣的色彩,那顏色由淺入深恍若是漩渦,隻消被他看上一眼便會深陷其中!
雖然他在把玩著手中的銀環——若是仔細看的話那並非是普通的銀環,而是雕刻成蛇形,頭首相交,咬尾蛇的圖案!
但卻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似乎你無論在做什麽,他都無處不在的凝視著你,十分可怖。
“聽聞府中今日出了點變故。”男子的腔調十分怪異,似是蠻夷人初學東陸人的語言,又像是故意偽裝以此來掩飾什麽。
但是顯然蘇顯已經習慣了,迴道:“不過區區一點小事而已,未曾想到竟然驚動尊上了。”
鬥篷男子聞言怪笑了一聲:“隻要與夔王有關的事,可不是什麽小事。”
想到今日趙肅在宴席上做的那些讓他顏麵盡失的事,饒是蘇顯這隻老狐狸臉上也難看了幾分,冷哼一聲道:“趙肅行事素來乖張,不足為奇。”
鬥篷男子看著蘇顯明顯沉下來的臉色,嘴角勾起了一抹趣味的笑,淡淡道:“可是本座聽說是為了府上的二小姐?”
提到蘇玉徽的時候,那一雙奇異的眼閃過了一絲莫名的色彩。
蘇顯當然知道此人無處不在的本事,雖然惱怒他盯著蘇家的動向,但是麵上卻沒有絲毫的顯露出來,道:“本是想與尊上商議此事——除去趙肅,本官已有完全的計策。”
無論是對於蘇顯來說,還是對於鬥篷男子來說,大傾皇帝昏庸,皇室已無可用之人;朝廷之中,大半的官員都是蘇顯的門生或者是蘇顯一手提拔上來。
趙家的大傾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塊肥肉,但是趙肅卻是他們瓜分這塊肥肉的最大阻礙。
再加上襄王夢枕一事他們露了破綻,在成大事之前必先要除掉趙肅!
“相爺是要利用蘇玉徽來對付趙肅?”鬥篷男子了然道。
“是。”蘇顯神色陰鬱道,“開春之後皇室皆要去驪山行宮賞花,屆時隻要他離開汴梁,就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
雖然今日趙肅的舉動讓他丟盡了臉麵,他也未能以蘇玉徽要挾到趙肅,但是今日也並非是一點收獲也無——在趙肅得了蘇玉徽在受罰趕來救人的舉動來看,他的猜測一點都沒錯,趙肅看上了蘇玉徽!
越是冷麵冷心的人,動起情來越是不易,他善於利用人心,更是深諳其中的道理!
鬥篷男子道:“此次我與相爺準備齊全,可不能像上次一樣讓他逃脫了。”
想到上次失敗的刺殺自己反而還折了不少人在趙肅手中,蘇顯麵上頓時有些不好看,道:“本官已經抓住了他的軟肋,此次行動必會萬無一失!”
鬥篷男子似是漫不經心的問道:“本座聽聞,趙肅帶走了蘇家一個侍女?”
見他又重提此事,蘇顯臉上顏色不大好看,皺眉道:“不過是個侍女而已,無非是為了給蘇玉徽出口氣。”
鬥篷男子在打量著蘇顯的神色,見他對秋意的身份絲毫不知,方才收迴了視線——這才是他深夜拜訪蘇顯的真正目的。
秋意是冥教安插在汴梁的一顆棋子,關乎著冥教一個早就布下的計劃,連蘇顯都不知曉的計劃。
二人雖為盟友,縱然目的相同,但各自肯定會留一手的。
幸好蘇顯不知秋意的真實身份,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滅口!絕對不能讓趙肅撬開秋意的嘴。
外麵傳來侍衛通傳的聲音,鬥篷男子見有人來不便久留,起身欲離開。
他走到門口忽然想到什麽一般,提醒蘇顯道:“本座提醒相爺一聲,蘇家這一對兄妹並非池中之物,相爺行事還是謹慎為妙。”
他話一說完便就離開,蘇顯聞言不禁皺眉猜度他話語中的意義——他是在意指蘇瑾瑜,還是說蘇玉徽?
這般想著,方才扣門的侍衛迴稟道:“相爺,今日二公子去了夔王府,至今未曾出來!”
在夔王府內他們安插不進眼線,但是在府外肯定有暗樁盯著王府的動向的,蘇瑾瑜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蹤跡,是以這般異動很快傳迴了蘇家。
蘇顯聞言,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冷聲道:“我養的好兒子!”
緊接著,是茶杯摔落在地上裂響聲,跪在侍衛地上的侍衛小心翼翼的看向蘇顯,卻見他神情憤怒中,卻又夾雜著一絲不知何處而來的忌憚。
此時的夔王府,趙肅沒有急於迴答蘇瑾瑜的話,而是道:“本王記得,沈氏身邊的秋意,曾是謝家的舊人?”
提到秋意,蘇瑾瑜眼中閃過了一絲憤恨道:“是,她是我母親的貼身丫鬟,在她過世後便投靠了沈憐!”
所以他一直懷疑母親的死,與秋意有關,隻是勢單力薄又苦無證據。
趙肅淡淡的笑了:“她已經被本王關押進了大理寺,大理寺的手段你是知道的,明日便可去問個明白。”
聞言蘇瑾瑜眼中有驚訝但卻並無喜色,淡淡看向那沉吟不語顯得十分高深的男子,警惕的問道:“王爺這般幫我兄妹二人,究竟想要什麽?”
他比蘇玉徽年長幾歲,又在大理寺審問過許多犯人,有著過人的眼力,雖然蘇玉徽遲鈍不知,但是自楚風樓蘇瑾瑜就看出趙肅待蘇玉徽的不尋常——素來性子清冷的夔王,怎會平白無故的捉弄一個姑娘!
趙肅見蘇瑾瑜一臉防備的看著自己,微微皺了皺眉,有時候人太聰明也不是件好事,尤其此人還是那隻小狐狸名義上的哥哥。
但是麵上趙肅臉上表情依舊絲毫未有任何撥動,習慣性的撚著手中的佛珠,在摸到一顆空的菩提子的時候頓了頓——那顆菩提子被他捏碎,應是落在了霽月居。
他語氣淡然道:“本王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你應知道,本王要查的是什麽!”
對上那清亮如雪的目光,蘇瑾瑜眼神不由得一些閃躲。
這些年來趙肅對爭權也好封賞也罷都漫不經心,唯一讓他在意的就是十年前——寧王那一場幾乎動搖了大傾根基的動亂,靖親王便是死於那場動亂中,而後王妃殉葬,靖親王府幾乎是一夕之間分崩離析。
雖然最終以血洗汴梁而告終,但是趙肅卻執著的追查著當年寧王叛亂之事——除了那些已經伏誅的罪人,暗中支持寧王的人他也要全部揪出來。
哪怕,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連徽宗都不想他再追究當年之事,可是他卻有著一種異常的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