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在墊江境內的山穀中伏擊敵軍的荊州軍得勝而歸。
而龐羲和數千益州軍俘虜也同時押解了迴來,並被關押在荊州軍原來的營帳。
魏延果斷地命令劉磐所率領的兵馬迅速與其合兵一處,頓時,大軍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浩浩蕩蕩地朝著江州城進發。
因為據情報,那裏尚有近萬益州軍正虎視眈眈,同時城內還有著趙韙帶領的叛軍。
魏延知道,如若不能將這些隱患徹底解決,那麽荊州軍必將如芒在背,無法安心地前往奪取成都。
年初之時,益州軍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淩厲的攻勢,將趙韙所率領的叛軍從蜀郡一路驅趕,並死死地將其圍困在了江州城內。
龐羲等諸將心中都很清楚,江州乃是巴郡的郡城,其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
且趙韙早就已經提前命人在城內精心囤積了大量的糧餉輜重,叛軍龜縮城內,據城堅守。
這無疑給益州軍的進攻增添了極大的難度,想要迅速攻克絕非易事。
而江州這座城池,南麵緊緊毗鄰著波濤洶湧的長江,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
基於此,龐羲當機立斷,命人在江州城的東、西、北門外分別構築起了龐大的大營,供三萬大軍駐紮。
這三座大營彼此唿應,呈品字形緊密排列,宛如三顆堅實的棋子,牢牢地困住城內的叛軍,且其中一個大營遭到攻擊,另外兩處隨時可以派兵增援。
此時的江州城下,氣氛十分凝重,吳懿、吳班兄弟率領的負責監視和圍困趙韙叛軍的這一路兵馬,原本分散在江州四門外,如今已經聚集到了江州北門外的大營之中。
那天夜裏,當劉磐和傅肜率軍奪取當道攔路的益州軍營寨時,留守在那的劉循眼見著無力迴天,心中湧起一股絕望之情。
無奈之下,他隻好帶著僅存的一些殘兵敗將,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到了江州城下的吳懿大營。
一進入大營,他便急切地將當天發生的一切詳細地告知了吳懿。吳懿聽完之後,一種不好的預感在他心頭蔓延開來。
他感覺龐羲所率領的主力可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倘若這支益州軍主力被敵軍成功伏擊,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如今阻攔敵軍通往江州的大寨已被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這就意味著自己所率領的這一路兵馬,宛如孤立無援的島嶼,處境十分危險。
所以他果斷地下達命令,讓城外的近萬益州軍全部駐守在北營。
因為這裏地勢較為開闊,若形勢不利,向北可以迅速逃離戰場,撤迴成都;
也可以憑借北營的地形優勢進行頑強抵抗,等待援軍的到來。進可攻,退可守,可謂是一舉兩得。
......
當魏延率領著荊州軍抵達江州東門外之時,收到斥候稟報,益州軍的三座營帳之中,竟然有整整兩座呈現出空蕩蕩的狀態。
一種隱隱的不安與疑惑頓時湧上魏延的心頭,他心中暗自思忖:
“敵軍此舉是在使什麽陰謀詭計?還是說,僅僅隻是將兵力集中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應付我軍呢?”
這般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糾結此事。
緊接著,他便果斷地下令,讓霍峻和張合親自帶領士兵們進入東門外的那座空營之中,仔細地檢查一番。
士兵們快速而有序地衝進了營帳,他們小心翼翼地查看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蛛絲馬跡。
然而,經過一番細致的搜尋之後,他們發現,這座空營之中並沒有任何異常的情況,仿佛一切都如同往常一般平靜。
得到這個消息後,魏延那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他毫不猶豫地率領著麾下的兵馬,整齊劃一地進駐到了這座空營之中。
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激烈的作戰還是漫長的趕路,荊州軍的將士們一直處於高度緊張和勞累的狀態之中。如今早已是疲憊不堪,身體和精神都到達了極限。
而此刻,益州軍卻展現出了如此“客氣”的一麵,不僅提前幫他們搭建好了營帳,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相對舒適的休息環境。
對於荊州軍來說,這樣的舉動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們自然是欣然笑納。
待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魏延那張寫滿疲憊的臉龐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帶著沮授和陸議二人一同來到大帳之內,三人圍坐在一張益州軍遺留下來的案桌旁,派人泡上了荊茶。
魏延緩緩地端起茶盅,輕抿一口那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水,在這靜謐的氛圍中,他們要商議當前的軍情了。
“沮先生、伯言,眼下的形勢你們也知道,談談你們的想法吧。”
魏延緩緩放下手中那略顯粗糙的茶盅,一雙銳利的眼眸緊緊地盯著眼前二人說道。
這一老一小,一個是曆經滄桑的智謀之士,另一個則是聰慧過人的統帥之才。
他們皆是這個時代裏最為頂尖的智者,在這關鍵的時刻,還得依靠他們出謀劃策。
沮授微微捋了捋頜下的胡須,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道:
“將軍,益州軍在北門外的營帳內堅守不出,我們暫時束手無策。
依在下之見,不如優先解決趙韙的問題。”
沮授心中清楚,強攻敵軍營寨,勢必會導致我方傷亡慘重,而以魏延的性格,他定然不會輕易做出這種魯莽的舉動。
所以要想解決益州軍的問題,還需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而趙韙這個亦敵亦友的存在,則比益州軍更為麻煩。
魏延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怔,若不是沮授提醒,還真是忽略了此事。
他有點不滿地沉聲說道:
“哼,我軍抵達城下已過去許久,城上的守軍早就發現了,可直到現在,趙韙依舊沒有派人前來與我們聯絡。”
魏延心中思緒翻滾,雖然不知道趙韙的葫蘆裏賣著什麽藥,但他深知趙韙此人絕非等閑之輩,絕不能掉以輕心。
沮授麵露憂色,接著說道:
“是啊,趙韙坐擁堅城,手握萬餘兵馬,若沒有明確表示投效我軍,終究會成為我們奪取益州的巨患。”
這時,陸議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緩緩開口說道:
“在下覺得,我們可以派人主動去找趙韙。”
魏延和沮授皆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年輕的陸議的身上。
這段時間以來,陸議時常會冒出一些令人驚歎不已的話語,其見解往往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因如此,魏延在議事之時,都會特意將他帶在身邊,以便能夠汲取他的獨到見解。
陸議見二人都看著自己,便繼續有條不紊地說道:
“我們畢竟是受趙韙所邀而來的友軍,如今來到江州城下,派人前去寒暄一番,也是理所應當。
如此一來,既能展現出我們的誠意與友好,又能借此機會摸清他的底細與意圖。”
沮授聽罷,輕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認同的表情。
“伯言所言在理,先探探趙韙的口風,能爭取就盡量爭取一番。”
魏延亦是滿臉讚同之色,他深知此乃關鍵之舉,且在心中早已默默盤算好了前往城內的合適人選。
片刻之後,他果斷命人將那張合喚至跟前,神情嚴肅地向其詳細交代了此次任務的諸多細節與注意事項。
張合神色凝重,鄭重領命而去……
而龐羲和數千益州軍俘虜也同時押解了迴來,並被關押在荊州軍原來的營帳。
魏延果斷地命令劉磐所率領的兵馬迅速與其合兵一處,頓時,大軍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浩浩蕩蕩地朝著江州城進發。
因為據情報,那裏尚有近萬益州軍正虎視眈眈,同時城內還有著趙韙帶領的叛軍。
魏延知道,如若不能將這些隱患徹底解決,那麽荊州軍必將如芒在背,無法安心地前往奪取成都。
年初之時,益州軍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淩厲的攻勢,將趙韙所率領的叛軍從蜀郡一路驅趕,並死死地將其圍困在了江州城內。
龐羲等諸將心中都很清楚,江州乃是巴郡的郡城,其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
且趙韙早就已經提前命人在城內精心囤積了大量的糧餉輜重,叛軍龜縮城內,據城堅守。
這無疑給益州軍的進攻增添了極大的難度,想要迅速攻克絕非易事。
而江州這座城池,南麵緊緊毗鄰著波濤洶湧的長江,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
基於此,龐羲當機立斷,命人在江州城的東、西、北門外分別構築起了龐大的大營,供三萬大軍駐紮。
這三座大營彼此唿應,呈品字形緊密排列,宛如三顆堅實的棋子,牢牢地困住城內的叛軍,且其中一個大營遭到攻擊,另外兩處隨時可以派兵增援。
此時的江州城下,氣氛十分凝重,吳懿、吳班兄弟率領的負責監視和圍困趙韙叛軍的這一路兵馬,原本分散在江州四門外,如今已經聚集到了江州北門外的大營之中。
那天夜裏,當劉磐和傅肜率軍奪取當道攔路的益州軍營寨時,留守在那的劉循眼見著無力迴天,心中湧起一股絕望之情。
無奈之下,他隻好帶著僅存的一些殘兵敗將,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到了江州城下的吳懿大營。
一進入大營,他便急切地將當天發生的一切詳細地告知了吳懿。吳懿聽完之後,一種不好的預感在他心頭蔓延開來。
他感覺龐羲所率領的主力可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倘若這支益州軍主力被敵軍成功伏擊,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如今阻攔敵軍通往江州的大寨已被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這就意味著自己所率領的這一路兵馬,宛如孤立無援的島嶼,處境十分危險。
所以他果斷地下達命令,讓城外的近萬益州軍全部駐守在北營。
因為這裏地勢較為開闊,若形勢不利,向北可以迅速逃離戰場,撤迴成都;
也可以憑借北營的地形優勢進行頑強抵抗,等待援軍的到來。進可攻,退可守,可謂是一舉兩得。
......
當魏延率領著荊州軍抵達江州東門外之時,收到斥候稟報,益州軍的三座營帳之中,竟然有整整兩座呈現出空蕩蕩的狀態。
一種隱隱的不安與疑惑頓時湧上魏延的心頭,他心中暗自思忖:
“敵軍此舉是在使什麽陰謀詭計?還是說,僅僅隻是將兵力集中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應付我軍呢?”
這般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糾結此事。
緊接著,他便果斷地下令,讓霍峻和張合親自帶領士兵們進入東門外的那座空營之中,仔細地檢查一番。
士兵們快速而有序地衝進了營帳,他們小心翼翼地查看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蛛絲馬跡。
然而,經過一番細致的搜尋之後,他們發現,這座空營之中並沒有任何異常的情況,仿佛一切都如同往常一般平靜。
得到這個消息後,魏延那緊繃的心弦稍稍放鬆了一些,他毫不猶豫地率領著麾下的兵馬,整齊劃一地進駐到了這座空營之中。
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激烈的作戰還是漫長的趕路,荊州軍的將士們一直處於高度緊張和勞累的狀態之中。如今早已是疲憊不堪,身體和精神都到達了極限。
而此刻,益州軍卻展現出了如此“客氣”的一麵,不僅提前幫他們搭建好了營帳,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相對舒適的休息環境。
對於荊州軍來說,這樣的舉動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們自然是欣然笑納。
待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魏延那張寫滿疲憊的臉龐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帶著沮授和陸議二人一同來到大帳之內,三人圍坐在一張益州軍遺留下來的案桌旁,派人泡上了荊茶。
魏延緩緩地端起茶盅,輕抿一口那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水,在這靜謐的氛圍中,他們要商議當前的軍情了。
“沮先生、伯言,眼下的形勢你們也知道,談談你們的想法吧。”
魏延緩緩放下手中那略顯粗糙的茶盅,一雙銳利的眼眸緊緊地盯著眼前二人說道。
這一老一小,一個是曆經滄桑的智謀之士,另一個則是聰慧過人的統帥之才。
他們皆是這個時代裏最為頂尖的智者,在這關鍵的時刻,還得依靠他們出謀劃策。
沮授微微捋了捋頜下的胡須,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道:
“將軍,益州軍在北門外的營帳內堅守不出,我們暫時束手無策。
依在下之見,不如優先解決趙韙的問題。”
沮授心中清楚,強攻敵軍營寨,勢必會導致我方傷亡慘重,而以魏延的性格,他定然不會輕易做出這種魯莽的舉動。
所以要想解決益州軍的問題,還需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而趙韙這個亦敵亦友的存在,則比益州軍更為麻煩。
魏延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怔,若不是沮授提醒,還真是忽略了此事。
他有點不滿地沉聲說道:
“哼,我軍抵達城下已過去許久,城上的守軍早就發現了,可直到現在,趙韙依舊沒有派人前來與我們聯絡。”
魏延心中思緒翻滾,雖然不知道趙韙的葫蘆裏賣著什麽藥,但他深知趙韙此人絕非等閑之輩,絕不能掉以輕心。
沮授麵露憂色,接著說道:
“是啊,趙韙坐擁堅城,手握萬餘兵馬,若沒有明確表示投效我軍,終究會成為我們奪取益州的巨患。”
這時,陸議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緩緩開口說道:
“在下覺得,我們可以派人主動去找趙韙。”
魏延和沮授皆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年輕的陸議的身上。
這段時間以來,陸議時常會冒出一些令人驚歎不已的話語,其見解往往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因如此,魏延在議事之時,都會特意將他帶在身邊,以便能夠汲取他的獨到見解。
陸議見二人都看著自己,便繼續有條不紊地說道:
“我們畢竟是受趙韙所邀而來的友軍,如今來到江州城下,派人前去寒暄一番,也是理所應當。
如此一來,既能展現出我們的誠意與友好,又能借此機會摸清他的底細與意圖。”
沮授聽罷,輕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認同的表情。
“伯言所言在理,先探探趙韙的口風,能爭取就盡量爭取一番。”
魏延亦是滿臉讚同之色,他深知此乃關鍵之舉,且在心中早已默默盤算好了前往城內的合適人選。
片刻之後,他果斷命人將那張合喚至跟前,神情嚴肅地向其詳細交代了此次任務的諸多細節與注意事項。
張合神色凝重,鄭重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