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聽完後,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期待和好奇的表情,特別是蒯越、伊籍、韓嵩等作為政務部的尚書、侍郎們,更是顯得格外興奮。


    他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次變革將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需要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目前,他們負責管理荊州七郡的政務,顯得遊刃有餘,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各項事務。然而,隨著主公魏延帶領征南軍不斷擴張領土,他們所管轄的郡縣數量必將逐漸增加。


    想到這裏,蒯越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激動之情:“如果主公魏延有朝一日能夠統一天下,那麽自己這個政務部尚書豈不是相當於丞相之位?”


    隨後,徐庶與廳中的眾人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並特別與變革部門的主官們溝通了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


    通過這樣的交流,眾人對於新的管理框架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這次變革帶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將軍府議政大廳中氛圍熱烈而積極,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全力支持並配合此次變革,共同推動荊州和交州的發展繁榮。


    當變革內容討論完成以後,魏延讓人端進來一些點心和荊茶,讓麾下眾人喝喝茶、吃點點心休息一番。


    片刻之後,魏延將目光注視到軍械司司丞韓暨的身上。


    他微笑著問:“公至,本將讓你製作的東西做好了嗎?”


    魏延將手中的茶盅放下,眼神充滿期待。


    韓暨恭敬地迴答道:“已經準備好了,這就讓人搬進來。”


    說完,他便起身朝著廳外走去。廳中的眾人麵麵相覷,紛紛猜測主公和韓暨所說的到底是什麽神秘之物。


    不一會兒,韓暨身後跟著兩名工匠抬著一個大木箱走進來,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木箱放在了大廳中央。


    魏延臉上露出興奮的神情,迫不及待地朝著木箱走去。眾人也好奇地跟隨著圍攏過來,想要一探究竟。


    魏延迅速打開箱子,裏麵的物品展現在眾人眼前。眾人頓時目瞪口呆,原來箱內整齊擺放著一疊疊嶄新的紙張裝訂成的書本。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西漢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造紙的基本方法。到了東漢,宦官蔡倫對造紙工藝進行了改進,製造出的紙張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然而,紙質書籍的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末年或東漢初年,當時的中國人開始嚐試用紙張來製作書籍,這一時間甚至比蔡倫發明造紙術還要早一些。


    在東漢這個時代,紙張還屬於稀罕物品,更別說裝訂成冊的書籍了。那時的書寫載體主要有素書和簡兩種,素書就是帛書,簡則是竹木簡書。


    雖然紙已經被發明出來,但由於技術和成本的限製,紙張的質量並不高,表麵粗糙不便於書寫,而且容易受潮、損壞、不利於保存,所以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主公,哪裏弄來這麽多的紙質書籍啊?”


    蒯良一臉驚訝地問道。


    他曾經花高昂的價格得到過一本紙書,可是那本紙書不僅紙質粗糙,而且上麵的文字已經發花,嚴重影響了閱讀體驗。


    更糟糕的是,後來因為襄陽潮濕的氣候,這本書竟然發黴了,這可把蒯良心疼壞了。


    “這是咱們的軍械司製作出來的,大家可以拿出來翻閱一番。”


    魏延得意洋洋地朝著眾人說道。


    聽到這話,眾人對韓暨投去了讚許的目光。徐庶、蒯良、蒯越、龐統、沮授等人紛紛上前,每人都從木箱上取出一本書籍。


    他們如獲至寶般將這些書捧在手中,仔細端詳著它們的封麵,並陶醉於紙張上散發的墨香之中。


    隻見這些紙質書籍的封麵上用隸書工工整整地“寫著”各種書名,其中包括《論語》、《孝經》、《詩》、《書》、《禮》、《易》、《春秋》等等。


    這些經典著作都是古代文化的瑰寶,如今以如此精美的形式呈現,實在讓人愛不釋手。


    當大家準備翻閱的時候,有看紙質書籍經驗的蒯良提醒道:


    “大家輕點翻頁,別毀壞了紙張。”


    魏延聽完,看著眼前躡手躡腳的眾人,心中感覺十分好笑。他心想,這些人真是謹慎得有些過分了。


    “不對,這紙張怎麽如此細膩、光滑,且比一般的紙張更為厚實。”


    蒯越驚訝地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表示對這種奇特的紙張感到好奇。


    “這字跡如此工整,且寫的一模一樣,實在是匪夷所思啊。”


    徐庶也驚歎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他們對這種印刷技術感到震驚。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字跡,每一筆每一劃都如同藝術品般完美。


    當大家翻看書籍,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起來,並疑惑地看向韓暨,希望得到答案。


    這些製作紙質書籍的紙張當然不是市麵上的紙張,而是經過魏延的指點,在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改進。


    東漢的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作為原料造紙,紙的質量稍有提高。


    但是這種紙並不光滑,上麵的雜質清晰可見,且不利於遠距離傳播交流、遇水或搬運過程中極有可能被損壞、長期風化不易長期保存。


    魏延作為一個穿越者,自然對造紙術有所了解。他讓工匠用木材作為主要原料,經過采伐、去皮和切割等工序,然後用木材破碎成纖維並製漿,以此來造紙。


    經過無數次試驗,工匠們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高質量的紙張。這種紙張比以前的紙張更光滑、更便於書寫、更易保存。


    魏延在出征南陽之前,又提示韓暨和工匠製作活字印刷,這個原理比較簡單,工匠們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他們按照陽文印章的原理先製作出常用字的隸書字模,然後將它們排列在字盤中,塗上墨水,再將紙張覆蓋上去,輕輕按壓,就能印出清晰的文字。


    這種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可以快速地印製大量的書籍。就這樣,軍械司耗時數月,終於完成了紙質書籍的製作。


    當眾人知道這是主公魏延的功勞的時候驚歎不已,紛紛稱讚魏延的智慧和創新精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