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澤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就能讓趙構他們跟他一塊出兵前去東京汴梁城勤王救駕?


    怎麽可能。


    宗澤早前曾經對趙桓說,他在磁州聚集了一萬兩千人馬。


    趙桓因此升了宗澤的官。


    不過,從那時起,為了堅定趙桓君臣抗戰的決心,宗澤就喜歡幹報喜不報憂的事,當然,你非要說宗澤吹牛、放大炮,也沒有問題。


    後來,宗澤喜歡說大話的消息傳到了趙桓的耳中,趙桓便派趙構去調查一下宗澤所說得到底是不是真的。


    趙構到了磁州以後,宗澤對趙構說,他將那一萬多人馬全都分散在各處駐紮,需要時,再去聚集,這樣可以省錢。


    可趙構嘴上什麽都沒說,心裏卻是根本不信宗澤所說的。


    等到兵馬大元帥府成立之後,宗澤僅帶著兩千磁州兵來響應,似乎坐實了宗澤之前在說大話。


    說一句題外話,在國家處於危亡之時,有時候虛張一下聲勢、吹吹牛、搞一些虛假宣傳鼓舞一下士氣,讓那些懦弱的投降派和無知的民眾生出抵抗之心,其實也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也真有可能成大事。


    然而,在趙構這裏,宗澤所說的話,尤其是宗澤讓他抗戰的話,趙構可能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這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宗澤越是讓趙構抵抗,趙構就越不敢抵抗。


    這事愈演愈烈,曆史上甚至到了,宗澤越讓趙構來中原抵抗,趙構就跑得越快、越遠,最後甚至直接放棄中原地區跑到了海上。


    當然,現在還遠沒到那種地步。


    目前階段,趙構隻是不相信宗澤所說的,不願意跟“宗澤這個瘋子”一塊去“送死”。


    其實——


    宗澤意識到的情況,也就是,趙野、範訥、王襄、翁彥國等人都在自保和觀望,不願意聽從趙構的調遣一事,趙構也很清楚。


    但公平的說,趙構其實也有他自己的謀劃,或者說是指望。


    趙構的指望就是,一直為趙宋王朝力挽狂瀾,也是去年勤王救駕的主力——陝西六路西軍!


    趙構希望等到西軍前來跟其匯合,然後他們一塊逼迫趙野、範訥、王襄、翁彥國等人一塊抵抗。


    趙構認為,這樣雖然會耽誤一些戰機,但是卻更穩妥。


    至於有所犧牲,反正犧牲的那個人不是他……吧?


    可趙構不知道的是,他寄予了最大期望的西軍,此時距離中原地區這個戰場其實還很遙遠。


    陝西六路西軍此時的主帥,是集英殿修撰、知永興軍、陝西六路經略使範致虛。


    範致虛是趙宋王朝的三朝老臣,宋哲宗時期就開始在趙宋王朝當官。


    去年三月,李存剛從東京汴梁城撤軍不久,趙桓就任命範致虛接替任諒擔任京兆府知府,措置陝西六路西軍兵馬。


    後來,乾宋兩軍在河北和河東交戰之際,趙桓又任命範致虛為陝西宣撫使、陝西六路經略使。


    ——受命措置陝西兵馬的還有陝西製置使錢蓋。


    當時,範致虛見乾軍攻勢兇猛,打算固守黃河,隻保他所負責的陝西,放棄河東。


    基於這個戰略思想,範致虛下令沿黃河岸邊修築連環堡壘。


    同時,範致虛大力招賢納士,隻要有一技之長,不論什麽人,他統統借補官職發給俸祿。


    僧人宗印、道士張孝慶等因此全都成為範致虛的幕屬統製官。


    別人且不說,隻說宗印。


    宗印原本姓趙,是萬花寺的長老,因為戰火紛飛,燒到了萬花寺,他便想逃離戰區找個安全的地方避亂。


    路過河中府的一座寺廟時,宗印在寺廟的牆上題詩一首:


    七十老僧西複東,鄉關在望念飄蓬。大遼半歲九分盡,全晉一年千裏空。周召已亡無善政,蔡童雖死有餘風。華陰乞食商山去,岩穀幽尋四老翁。


    】


    恰巧安撫使席益當時路過這座寺廟,看到了宗印寫得這首詩。


    席益覺得宗印這詩寫得很有水平,遂派人將已經走遠了的宗印給追了迴來。


    席易與宗印促膝長談了一番,頓時驚為天人,於是在不久之後將宗印推薦了給範致虛。


    宗印與範致虛見麵了之後,談起用兵之道,引經據典,比趙括還厲害。


    範致虛因此也覺得宗印是一個被埋沒的奇人異士。


    於是,範致虛令宗印還俗,借補官職為中散大夫、直龍圖閣,任命他為宣撫司參議官兼節製軍馬,甚至於範致虛手下的王偉、王方、李道峰、宋戡等將領,都要聽從宗印的管轄和指揮。


    很顯然,宗印一躍成為範致虛的軍師。


    七十來歲才出仕的宗印,為報答範致虛的知遇之恩,立即就給範致虛獻上了第一計,也就是建議範致虛修築一道長城,起自潼關,止於龍門。


    按照宗印的說法就是,如此便可以將乾軍徹底擋在了陝西以外。


    範致虛覺得宗印的這個想法很好,予以采納,並簽署公文,嚴厲要求各地立即著手修築這道長城。


    然而,各地官員對此,全都嗤之以鼻,然後陽奉陰違。


    結果,很多地區修築起來的長城,僅僅到一個成年人的肩膀高,乾軍將士縱馬一跳,就能跳過這道所謂的長城,所以這道所謂的長城根本起不了任何防禦作用,白白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


    其實——


    範致虛就是一個根本不知兵的文人,他對邊防兵革之事更是外行中的外行。


    很多奸猾之人看出來了這一點之後,為了從範致虛手上騙取賞錢,給範致虛獻了各種各樣的計策,有些甚至如同兒戲一般。


    可範致虛根本就看不出來,還覺得這些是邊防良計,野蠻下令按法施行。


    結果就是,陝西各地的軍民全都不勝其擾。


    不過,得說範致虛對於趙宋王朝的忠誠確實是不打折扣的,而且他從來都沒有忘記趙桓派他來陝西的使命。


    這一點,有範致虛所作的詩為證:


    參旗井鉞出西秦,糾合諸侯付老臣。風引旆旌趨魏闕,天晴貙虎戍妖塵。冥威頓顯賊寇挫,炎運方隆廟略神。已見旄頭墜天外,乞身且喜及今春。


    從範致虛的這首詩當中,不難看出,他對趙宋王朝忠心耿耿的同時,也對趙宋王朝的形勢很樂觀。


    可很快,乾軍就橫掃河東,然後迅速南下,守衛黃河的宋軍因此嚇得四散而逃,王襄見此,更是果斷放棄西京洛陽,然後帶著兩三萬人馬抱頭鼠竄,乾軍輕而易舉的渡過黃河,奪取了趙宋王朝的四京之一西京洛陽,並將至關重要的虎牢關和函穀關全都奪下。


    陝西的一眾帥臣其實早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此事,龍圖閣待製、陝西製置使錢蓋,也很快就率領十萬勤王兵東進,準備去東京汴梁城勤王救駕。


    可錢蓋率領這十萬大軍,抵達穎昌時,忽然聽說東京汴梁城已經被乾軍攻破了。


    結果,錢蓋手下的十萬大軍竟然嚇得又逃迴了陝西,這大大的耽誤了西軍勤王的時間。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西軍根本就不願意出去作戰,在西軍當中毫無威望的錢蓋又不像種師道那樣能控製住這些驕兵悍將。


    好在——


    在東京汴梁城被圍的前一刻,趙桓任命水部員外郎孫昭遠為秘閣修撰、西道副總管,令他去陝西給範致虛傳旨,讓範致虛立即率領陝西六路大軍進京勤王救駕。


    孫昭遠當時隻率領三名騎兵離開了東京汴梁城,然後邊招募潰兵、邊西進。


    最後,孫昭遠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躲過了一波又一波乾軍,成功來到了京兆府,見到了範致虛,並向範致虛傳達了趙桓的聖旨,還說了現在東京汴梁城危急的形勢。


    那時,跟隨錢蓋前去勤王的西軍已經逃迴各路了。


    孫昭遠建議範致虛,從組勤王軍隊,而且這迴必須讓各路帥臣親自率領精銳人馬跟他們一塊前去勤王救駕。


    範致虛采納了孫昭遠的建議,立即傳檄熙河路、秦鳳路、涇原路、環慶路、鄜延路等陝西五路帥臣,要求他們迅速率領精銳人馬前來京兆府集合,一同去東京汴梁城勤王救駕,免得這些驕兵悍將再跑迴來。


    趙宋朝廷曾有明令,一旦發生戰事,就會派出大臣擔任陝西宣撫使或陝西製置使,統一指揮這六路西軍。


    現在,範致虛的身份既是永興軍經略使,又是陝西宣撫使,按理說,他有權調動陝西六路西軍。


    而且,陝西製置使錢蓋,逃迴來了之後,也在範致虛這裏。


    再加上欽差大臣孫昭遠。


    他們完全有資格調動陝西另外五路西軍。


    可範致虛的檄書下發後,隻有環慶經略使王似和熙河經略使王倚迅速領兵前來聽命,而涇原經略使席貢、秦鳳經略使趙點、鄜延經略使張深竟然全都不遵範致虛的命令,一兵一卒都不派。


    孫昭遠很生氣,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後共寫了二十八封信批評席貢、趙點和張深。


    張深這才親自領兵來到京兆府聽命行事,趙點也才派遣將官李安領兵入援。


    ——秦州州學教授周良翰曾麵見趙點,以東京汴梁城危急,存亡隻在旦夕之間為由,勸趙點親自領兵前往東京汴梁城勤王救駕,可趙點不聽。而涇原經略使席貢,最終還是以防守西夏為由沒有前來,也沒有派兵。


    最後,範致虛集結了五路西軍,得兵十幾萬,號稱步騎二十萬,以右武大夫成州團練使知西寧州馬昌右為都統製,又以杜常率兵萬人做先鋒,離開陝西,直趨潼關……


    不過,這時已經快二月份了,離趙桓被李存廢掉,早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


    延福宮,趙桓妃嬪所暫居的寢殿中。


    已經渡過了最初的驚慌失措的朱璉、朱慎德妃、朱鳳英三姐妹,坐在一起,閑聊著八卦。


    ——其實,主要是朱鳳英說,朱璉和朱慎德妃聽。


    “這些女人全都瘋了,毫不知廉恥,為了得大乾皇帝臨幸,無所不用其極。”


    “嘉德帝姬、安德帝姬、成德帝姬一同侍寢,人人皆言,此乃鄭太後所授意也。”


    “越王妃和檀香更不知羞,母女合力將大乾皇帝搶入其房中。”


    “……”


    朱慎德妃聽了好一會,才悠悠地說:“她等皆可憐之人,欲安身立命也。”


    猶豫了一下,朱慎德妃又說:“就說大長帝姬,她生來嚴肅端莊,不苟言笑,若非為了其女,縱然有鄭太後指使,她又安能至此?”


    朱鳳英說:“也並非人人如此,就如周瑜、周瑾兩姐妹,被大乾皇帝臨幸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到處宣揚大乾皇帝如何威猛,生怕別人不知大乾皇帝寵幸過她二人,真不知將來她二人有何臉麵再見益王?”


    朱璉和朱慎德妃嘴上什麽都沒說,心裏卻是不約而同的想:“她二人應是覺得此生都不可能再見到益王了。”


    其實——


    朱璉很清楚,這些趙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紛紛向李存投懷送抱,真不是因為她們賤,而是因為,她們已經看出來了趙宋王朝真的亡了,她們因此嚴重缺少安全感,想要自保,也想要保住她們的子女和家族。


    話說,這其實也跟李存洞悉人性,設立了獎懲製度有關。


    好吧,這些製度可能不是李存設立的,畢竟,現在有太多太多想要舔李存的人了。


    隻要能將李存給舔舒服了,那些人可以說什麽事都能幹得出來。


    所以別管這些製度到底是從何人那來的了。


    反正,隻要是爬上了李存床的人,立即就能得封賞,而且馬上就能要迴她們原來的侍女。


    ——所有趙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的侍女都已經被剝奪了,理論上來說,在這些趙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包括皇後朱璉、太後鄭氏在內,在取得李存這裏的身份之前,全都是後宮當中最底層的宮女,隻不過,現階段還沒有人安排她們工作罷了。


    不說別的,僅能要迴她們的侍女這一樣,就已經能讓這些以前錦衣玉食、從來沒有自己勞作、現在事事都得親力親為的女人,心動了。


    更何況,隻要是被李存臨幸過,其親屬隻要不是趙宋王朝的皇室、宗室,立即就能得到釋放。


    比如,朱鳳英之前所說的益王妃周瑜和益王側氏周瑾兩姐妹,前一天剛被李存臨幸完,後一天周家人就全都被李存給赦免了,而且她們的父親周得旺還得了個朝請郎的官職,換而言之,周家已經開始翻身了,今後隻要周瑜、周瑾兩姐妹將來受寵,周家就是恢複到其全盛時期,甚至更進一步,都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為什麽周瑜、周瑾兩姐妹到處稱讚李存的原因,無它,舔李存而已。


    這事要是換到她們朱家,那就是,隻要朱璉、朱慎德妃、朱鳳英中,隻要有一人,能夠順利的爬上李存的床,那麽朱家人就有可能得到赦免。


    事實上,朱家三姐妹的父親朱伯材,已經托人跟朱璉說了,讓她們三姐妹盡快想辦法為朱家開罪,還說她們的兄長朱孝孫,因為受不了勞改營裏的勞作,都累病了,再不想辦法將朱孝孫救出來,朱孝孫有可能會死在勞改營當中。


    朱璉是趙宋王朝的皇後,代表趙宋王朝最後的體麵,肯定不能輕易委身於李存。


    而朱鳳英現在有孕在身,也不方便幹這種事。


    朱璉想來想去,覺得隻能委屈朱慎德妃了。


    隻是,朱璉不敢確定,朱慎德妃這個庶女向李存獻身了以後,能不能救出朱家人?


    而且,朱璉也不知道,朱慎德妃願不願意做這個犧牲。


    滿肚子心事的朱璉,實在是不願意再聽朱鳳英說這些讓她鬧心的八卦了,所以,她主動說:“好久未出了,你二人陪我出去走走。”


    ——朱璉想找個恰當的時機跟朱慎德妃好好談談。


    朱慎德妃和朱鳳英自無不可。


    於是三姐妹便來到了禦花園。


    也是巧了,李存今天下朝比較早,又想抄近道快點迴後宮。


    結果,李存和朱家三姐妹就這麽不期而遇了。


    還沒見過朱璉的李存,並不認識朱璉,甚至不認識朱家三姐妹。


    可李存身邊的尚寢女官方芳香,就是原來趙桓的尚寢女官,對朱家三姐妹熟得很。


    方芳香見朱家三姐妹在前麵,立即在第一時間就將朱家三姐妹誰是誰一一指給了李存。


    與此同時,朱慎德妃和朱鳳英也跟朱璉說了李存的身份。


    兩夥人相遇了之後,朱家三姐妹一齊拜道:“民婦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


    等朱家三姐妹起身了之後,李存看著朱璉:“朱皇後,久仰大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幹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幹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