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宋兩國通和的第二天,大雪漫天飛舞,寒風哭嚎,東京汴梁城內到處都是一片銀裝素裹,天空依舊陰沉。


    為了安撫內城中的軍民,使他們不再犯上作亂,趙桓早早的就頂著寒風暴雪登上了宣德門。


    趙桓先是宣布乾宋兩國已有和議,戰爭結束了,然後下詔特赦東京汴梁城中的所有官吏軍民失守之罪,再然後安撫勸導官吏軍民全都各歸各業。


    數萬內城中的官吏軍民聽說了此事之後,從四麵八方湧到了宣德門前的廣場上。


    聽趙桓宣布戰爭結束了,下麵的民眾一邊流淚、一邊高唿萬歲。


    這個場麵悲愴又熱烈。


    趙桓看了之後,一邊大哭,一邊衝下麵的民眾揮手示意。


    這時,宋江、吳用、蕭容和趙良嗣也來到了宣德樓上,證明趙桓所說的兩國正在和議、戰爭結束了並不是無的放失。


    見宋江等人來了,趙桓試探道:“寧害朕,勿害朕的軍民!”


    宋江笑著說:“我朝皇帝已有明言,城中官吏軍民拜降無罪,不會受罰,故而城中定然秋毫無犯。”


    趙桓一聽,心中就是一緊。


    ——李存隻說東京汴梁城中的官吏軍民拜降無罪,不會受罰,卻沒說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無罪,不會受罰。


    趙桓心想:“此事仍任重而道遠矣。”


    在心中長長的一歎了之後,趙桓讓一旁的孫傅在內城的大街小巷張榜,向內城中的所有官吏軍民告示:乾宋兩國已經和議,戰爭已經結束,等宰相何栗帶迴大乾王朝的條件,兩國就會共同出具誓書。


    截至到目前為止,內城中仍舊極為混亂。


    明達皇後也就是趙福金他們的母親大劉妃的老宅雲騎橋一帶,神衛營、五嶽觀、孟昌齡家、藍從熙家等地,全都被人惡意縱火焚燒。


    這大火將內城中的數千間房舍燒為白地,給內城中的民眾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在大火和濃煙中,無助的民眾,四處奔逃。他們中,有的從城西往城東奔逃,有的從城東往城西奔逃,還有的茫然不知該逃往何處。


    混亂中,不少夫婦走散,不少父子走丟,甚至還有不堪苦難自我了斷的人。


    這些火並不是乾軍所放,在李存的約束下,除了在外城巡邏的將士,其餘乾軍將士沒有離開城牆十丈範圍內的,這些火全都是趙宋王朝的潰兵或是內城中的不法之徒所放。


    混亂將這些人心中的惡念無限放大,讓他們趁機恣行劫奪,甚至偽裝城乾軍的樣子專門襲擊豪宅,燒殺搶掠。


    內城中大量的富商巨賈、豪紳貴胃、王公大臣、後族貴戚之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還有不少富商巨賈、豪紳貴胃、王公大臣、後族貴戚之家的男人,為了掩蓋其身份,不得不衣衫襤褸,裝成乞丐;女人為了掩蓋其真實麵目,不得不將泥土抹在臉上,穿上無法辨別其性別的粗布衣衫。


    當然,也有不少聰明的民眾從內城東西角門跑到了外城,然後逃過了一劫。


    不過更多的內城中的人還是經曆了兩天地獄一般的生活,結果,除了被殺死、被洗劫、被強健的,還有不少老弱婦孺被踩死或是被擠死。


    這種到處所見的悲劇,使得內城之中到處都有哀號聲傳出,令人不忍聽聞。


    與之相比,倒是外城,幾乎沒有燒殺搶掠的事情發生。


    ——想要鬧事的潰兵和不法之徒,昨夜大多都被巡邏的乾軍將士給砍頭了,現在,城頭上已經掛了上千顆人頭。


    趙桓聽說,內城的混亂還沒有停止,讓開封府趕緊去鎮壓。


    開封府尹王時雍領命了之後,立馬張榜公告:“兩國已通和,凡燒殺搶掠者,定斬不恕,望居民安業,莫要作奸犯科。”


    不久之後,王時雍跟趙桓請示過後,又令人走街串巷通告說:“兩國已通和,無需再巷戰,此前發放器甲皆收迴也,持有者限三日內交還開封府,過期不交者,杖三十。”


    正午十分,趙栩和何栗從青城歸來。


    一見到趙栩和何栗,趙桓就迫不及待的問:“大事如何?!大乾皇帝所欲為何?!”


    何栗看了一眼趙栩,見趙栩沒有答趙桓話的意思,才開口答道:“大乾皇帝欲邀陛下出城與其和議。”


    趙桓一聽,臉色頓時就嚇得慘白。


    何栗見此,勸道:“大乾皇帝亦天子,唯有陛下出城,方能與大乾皇帝開誠布公暢談也。”


    何栗這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從身份上來說,確實隻有趙桓跟李存對等,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可趙桓一想到要跟李存見麵,就腿肚子轉筋,四肢發軟。


    然而,李存都已經開出條件了,趙桓要是不應邀出城去見李存,再將李存激怒了,那麽他好不容易才靠送了六個妹妹而爭取到的議和機會,有可能就此斷送掉,那樣一來,不論是趙宋王朝,還是趙桓本人,肯定就完了。


    可考慮了良久,趙桓還是下不了去麵見李存的決心。


    最後,趙桓讓何栗明日再去青城一趟,看看李存的態度到底是什麽樣的,最好能探出來李存為什麽要見他。


    趙桓還暗示何栗可以想辦法去讓趙圓珠她們姐妹六個去探探李存的底。


    何栗領旨,下去了。


    這時,趙桓的貼身內侍張君極為慌張地衝進祥曦殿,火急火燎的稟報道:“陛下,大事不好矣,禁衛以利斧劈開左掖門,衝進宮中,他們聲稱要求見陛下,今正在四處尋找陛下!”


    趙桓聽言,大驚失色,慌裏慌張地就往外跑,想要找個地方躲一躲。


    可趙桓剛跑到祥曦殿門口,數百衛士就在押黃門指揮使蔣宣、押黃門指揮使李福以及班直盧萬的帶領下衝入殿中。


    見到趙桓,一眾衛士紛紛喊道:“請官家速出!”、“宮中已然不安全,非是官家住處!”、“我等忠臣,欲救官家性命也!”……


    雖然蔣宣、李福、盧萬等衛士滿嘴都是忠肝義膽的話,但他們來勢洶洶,而且又十分急切。


    在趙桓看來,蔣宣他們這些衛士,是想要綁架他,甚至是想要加害於他。


    趙桓質問道:“你等欲叫朕去何處?”


    蔣宣答:“我等欲舍棄性命也必為官家奪得一生路,護衛官家殺出城去!”


    很快,蔣宣就牽來了一匹非常神駿的白色高頭大馬,想要扶趙桓上馬。


    在趙桓看來,他這麽衝出去,肯定是十死無生。


    而且,宋江都已經跟謝克家說了,外麵方圓五百裏全都是乾軍將士,並且乾軍有十萬騎兵,這如何能跑得了?


    關鍵,李存都已經答應要跟他們趙宋王朝議和了,他趙桓實在沒有跑的必要。


    所以,趙桓極力掙紮,不願意上馬。


    張君見此,衝上來,怒斥蔣宣等衛士:“此乃天子,爾輩休得無禮!”


    蔣宣大怒,一劍就將張君斬在當場,鮮血噴湧得到處都是。


    在溫室當中長大的趙桓,哪裏經曆過這麽血腥的一幕,他當即就被嚇傻了。


    李福見趙桓被嚇得呆住了,連忙上前叩頭,同時跟趙桓解釋道:“非是蔣宣膽敢無禮,實乃我等欲救官家於禍難也。乾賊詭詐,欲誆官家出城,和議不可信之。宰相與內侍皆乾賊細作,我大宋都城被破,必是彼輩與乾賊裏應外合所致,願陛下速決!”


    趙桓怎麽可能聽信一群丘八的安排?


    所以趙桓沉默不語,根本不接李福的話茬。


    見趙桓猶豫不決,而且被嚇得渾身顫抖,蔣宣直接上前扶著趙桓就進入了祥曦殿,強行幫趙桓換上了適合騎馬的衣服,然後就拉著趙桓往外走。


    根本不想跟蔣宣他們走的趙桓,又氣又急,他邊掙紮、邊說:“你等安敢任地對朕?!”


    蔣宣邊拖著趙桓往外走、邊說:“臣等不顧生死,不顧家人,隻欲盡忠於官家,救我大宋江山社稷,官家若不跟我等殺出城去,大勢去矣,必被乾賊所害!”


    趙桓見硬得不行,隻能施以緩兵之計:“朕即便要出城,也必然要準備一番,再者,你等隻數百人馬,安能護衛朕從大乾千軍萬馬中殺出?”


    此時,隻有何栗、孫傅、梅執禮和呂好問跟著趙桓和蔣宣進入祥曦殿中,其餘大臣全都被殺氣騰騰的蔣宣他們給嚇跑了。


    趙桓連忙給何栗等人使眼色,讓他們上前來勸阻蔣宣。


    孫傅於是上前嗬斥蔣宣,讓蔣宣先去外麵等候,不要驚了聖駕。


    蔣宣一邊後退、一邊大聲說:“國事至此,皆宰相信任奸臣,不用直言所致。”


    呂好問跟著蔣宣出來,勸說道:“你等忘家舍命,欲護駕殺出都城,忠心日月可鑒,然聖駕出城,豈可輕舉妄動,當有周密計劃也。”


    呂好問這麽說,蔣宣等衛士還算服氣。


    就在呂好問穩住蔣宣等人之時,趙桓急令給事中兼侍讀譚世勣去調四廂指揮使左言立刻領兵入宮前來鎮壓蔣宣等衛士。


    為了穩住蔣宣等衛士,趙桓又派趙杞去對蔣宣說:“陛下已頒下聖旨,任你為團練使管殿前司。”


    蔣宣大喜,當即謝恩,然後用劍指揮著一眾衛士坐在殿廡下,等候趙桓的發落。


    不久之後,左言帶兵進宮,將還沒有散去的衛士全都給捉了起來,當天晚上,蔣宣、李福和盧萬就被處死了。


    其實——


    此時,趙桓還有一萬多護衛。


    這些護衛,身上的兵甲是趙宋王朝最精銳的,而且他們還有近萬匹好馬,可以說,這支軍隊是趙宋王朝精銳中的精銳,也是趙桓統治的最後保證。


    尤其是其核心的兩千精銳騎兵,那是種師道為趙桓打造的護駕人馬,各個能以一當十。


    關鍵,趙桓的這些護衛,現在全都希望殺出東京汴梁城,不願意坐以待斃。


    趙桓如果能將這些護衛有效的組織起來,真有可能殺出東京汴梁城。


    隻可惜,趙桓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膽子,張叔夜、劉延慶這些有這樣魄力的人的提議,又沒有被趙桓采納。


    說來說去,還是趙桓根本不是卓越的人物,所以,不論是曆史上,還是現在,他都無法扭轉乾坤,改寫曆史。


    也就在蔣宣等人被趙桓殺死的這天晚上,慧星再次出現,它直直的逼向東京汴梁城,尾巴橫亙天際。


    看到這一幕,趙桓很擔心趙宋王朝的未來。


    不過也有人寬慰趙桓,說此乃大乾王朝盛極反衰的征兆。


    ……


    也是在彗星出現的這天晚上,在相州的趙構接到探馬的報告,說一個從東京汴梁城來的秦舍人求見。


    趙構一聽東京汴梁城來人了,趕緊帶上汪伯彥、耿南仲等人去見這位秦舍人。


    這位秦舍人正是東京汴梁城被圍之前,被趙桓派出來給趙構送信的武學生秦仔。


    秦仔見到趙構了之後,趕緊將藏在頭發中的蠟丸密信交給趙構。


    蠟丸被打開了之後,一塊四寸見方的絲綢聖旨出現。


    這道聖旨是趙桓親手所寫的禦筆親書:


    知卿起義勤王,可除卿兵馬大元帥,汪伯彥、宗澤副元帥。應辟官行事,並從便宜。家中安樂無慮,前日賜錢五千緡,卿勿慮也。


    讀完趙桓的禦筆聖旨,趙構淚流滿麵。


    此時此刻的趙構,其實是真擔心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也是真擔心他含辛茹苦的母親韋賢妃和跟他恩愛有加的康王妃刑秉懿。


    然而擔心又如何,趙構目前手上並沒有太多的兵馬,他就是有心迴東京汴梁城去勤王,也沒有這個實力。


    沒辦法,趙構隻能望著東京汴梁城的方向,不言也不語。


    此後兩天之內,又有七個人先後帶著趙桓的禦筆聖旨來到相州,他們所帶的蠟丸密信的內容全都一樣,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汪伯彥和宗澤為副元帥,趕緊集結天下兵馬前來勤王救駕。


    原來——


    趙桓怕這道至關重要的禦筆聖旨送不到趙構的手上,一連派了八個人前來相州送信。


    至此,趙構有了召集和統製趙宋王朝所有兵馬的大義。


    為了彰顯趙構的權力之大,也是為了向趙構納投名狀,耿南仲對趙構說:“望大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承製,號召四方。”


    切莫小瞧了“天下”二字,有了“天下”這兩個字,趙構就可以借鑒唐肅宗靈武故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召四方勤王部隊。


    而一旦趙構有了這個幌子,就增強了趙構地位的正統性與號召力,為登基為君夯實基礎。


    換而言之,耿南仲現在就動了“萬一趙桓那裏有變,就擁立趙構登基稱帝”的念頭。


    趙構明白耿南仲的意思,可是現在趙宋王朝還沒有滅亡——趙構他們現在甚至都還不知道東京汴梁城已經被李存給打破了的消息。


    因此,趙構考慮,這時候他如果就動了登基稱帝的念頭,那麽萬一趙宋王朝逃過此劫,他肯定免不了被趙桓定一個謀朝篡位的大罪。


    所以趙構並沒有立即就采納耿南仲的建議……


    ……


    再說大乾王朝這裏。


    經過十幾萬工程軍和民夫的日夜趕工,趁著趙宋王朝一心跟大乾王朝議和的這段時間,在李存的指示之下,乾軍在東京汴梁城的城牆上修建起來了炮架、貔籬巴、衝擊城中的跑道等等一應俱全的防禦工事,並長期在城牆上屯駐有五萬大軍,達到對東京汴梁城的完全軍事控製。


    從現在起,趙宋王朝的人可以說是插翅難飛了。


    不過,在李存看來,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徹底解決,然後他才能完全占領東京汴梁城。


    這些注意事項就是,內城中還有數十萬軍民,關鍵他們手上還有大量的兵器,甚至還有一兩萬匹戰馬。


    這些人馬要是組織好了,也是一支不小的戰力。


    還有就是,趙構他們還在召集勤王兵馬,萬一他們裏應外合,沒準就會讓自己已經到嘴邊的鴨子飛了。


    所以,李存必須得想辦法徹底消滅趙宋王朝的抵抗力量,還有擊潰趙宋王朝的勤王之師。


    到那時,趙宋王朝就會任由李存宰割了……


    ……


    ……


    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幹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幹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