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其實是不想見趙明誠的,尤其是當她聽說趙明誠棄城而逃了之後。


    老實說,雖然跟趙明誠的感情已經不在了,但李清照是衷心希望,趙明誠能好,而不是成為一個懦夫。


    不誇張的說,也就是李清照早就在心裏跟趙明誠和離了,否則她現在非得羞愧死,從此冷澹疏遠趙明誠。


    甚至於,李清照都有可能會作詩一首來譏諷趙明誠這個懦夫。


    真不是李清照刻薄無情,而是李清照希望她的男人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而不是一個在關鍵時刻拋棄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子民獨自逃跑的懦夫。


    好在——


    李清照出軌在先,已經沒有資格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來譴責趙明誠了。


    現如今,李清照對趙明誠隻有惋惜,覺得趙明誠不該當這樣的懦夫,害了他自己的一生清名。


    除此之外,李清照再沒有別的任何想法。


    李清照考慮到她還沒有跟趙明誠和離,便讓李迒將趙明誠請到客房的會客廳當中。


    將趙明誠請過來了之後,在王氏的建議下,李迒把下人全都給打發走了,隻剩下王氏和李迒在門外照應。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見麵,不用刻意為之,兩人就已經沒有了從前的魚水和諧。


    此時此刻,李清照和趙明誠隻有相對無語,氣氛非常尷尬。


    遙想十幾年前的上元夜那天,趙明誠與李清照的從兄李迥外出遊玩,在相國寺賞花燈時與李清照相識。


    趙明誠早就讀過李清照的詩詞,本已讚賞不已,此時一見李清照果然文如其人,冷豔秀美,還有一身讓人隻看一眼就會沉迷的知性,便產生了愛慕之意。


    趙明誠迴去後,便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的字謎方式,委婉地向父親趙挺之談及此事。


    趙挺之不明就裏,以為這字謎是兒子從廟會上看來的。


    趙挺之絞盡腦汁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恍然大悟:言與司合,乃詞字也;安上已脫,乃女字也;芝芙去頭,乃之夫二字也。詞女之夫,原來兒子要娶的是個女詞人。


    於是趙挺之派人到李清照家求親。


    當時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吏部侍郎,均為趙宋王朝的高級官員,兩人可謂門當戶對。


    而趙明誠當時在太學裏讀書,可謂這個時期的高級知識分子。


    加上趙明誠為人謙和有禮,又喜歡收集碑文,跟李清照興趣相投。


    ——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們引向遙遠的曆史年代,帶給他們一種特有的文化藝術享受,使他們仿佛置身於無憂無慮的遠古時期。


    李清照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兩人新婚後的生活,也有一段時間,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可婚後,李清照和趙明誠常在飯後烹茶論文,指著滿屋的書互相拷問對方,猜中的人先飲茶。


    兩人以此為樂。


    不過幾乎每次都是李清照先飲茶。


    起初的時候,趙明誠也不在意,覺得讓著點自己的女人,也沒有什麽。


    然而,慢慢的,趙明誠就發現,哪怕他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也勝不了李清照,先飲這簡簡單單的一杯茶。


    等到趙明誠好不容易贏了一次,細細一品,還是李清照放了水。


    當時,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已經當上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於當時趙宋王朝的二把手,家庭背景非常好,他一個妥妥的官二代,還是趙宋王朝最高學府太學的上舍生,輸給一個女人,當然讓也很心高氣傲的他不服氣。


    有一次,趙明誠出外未歸,李清照作《醉花陰》一詞寄給趙明誠告知自己的心情。


    趙明誠讀後讚歎不已,卻又想勝過李清照。


    於是,趙明誠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最後寫成詞五十首。


    趙明誠把李清照的詞也夾雜在裏麵,叫友人陸德夫評鑒。


    友人陸德夫品後說:“隻三句絕佳。”


    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


    陸德夫迴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陸德夫又說:“人比黃花瘦可謂精妙至極。”


    陸德夫的點評,讓趙明誠的臉一陣白一陣紅。


    趙明誠忍不住想,自己竟然不如一個女人,真是枉讀聖賢書。


    趙明誠感覺自己太丟人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到地下去。


    趙明誠哪裏知道,李清照的才學就是跟蘇軾、歐陽修相比,都不逞多讓,區區的他更是不在話下。


    要是放在平時,李清照還能讓著趙明誠一點。


    可偏偏李清照還有一個愛喝酒的毛病,並且還愛喝醉。


    一天雨夜過後,丫鬟卷起珠簾便叫李清照起床。


    李清照懶懶的問尋,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院子裏的海棠花如何了?


    丫鬟敷衍的迴答:“與昨天相同。”


    李清照氣唿唿的起身,嬌嗔道:“一夜風吹雨打,海棠花定然花落滿地,安能相同?”


    然後李清照便寫下了:昨夜雨疏注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注。試問卷簾人注,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原本還在一旁笑嗬嗬的看著這一幕的趙明誠,一下子就仿佛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這無意之間的碾壓才是最致命的。


    一次又一次被才華橫溢的李清照打臉,讓趙明誠壓力山大,苦不堪言。


    為了不顯得那麽沒氣度。


    也是真心欽佩李清照的才學。


    趙明誠覺得他隻有恪守弟子之禮,才能跟李清照相處。


    不想,兩人卻因此在貌合神離的路上越走越遠……


    兩人沉默了很久之後,李清照先打破了沉默:“為何要棄城而逃?”


    趙明誠一聽,老臉頓時就臊得跟猴屁股似的。


    此時此刻,趙明誠愧悔難當,深深自責,甚至想要起身一走了之。


    可掙紮了一陣之後,此行目的還沒有達成的趙明誠,悠悠一歎,然後實話實說:“我從未經曆過類似之事,一時畏懼了。”


    對於趙明誠的解釋,李清照很不滿意。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隻有危急時刻,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本性。


    可李清照現在跟趙明誠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


    而且,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硬要說來,令趙明誠如此丟人現眼的還是李存——要不是李存伐宋,王亦也不會心生叛宋投乾的心思,那樣的話,趙明誠也就不會棄城而逃了。


    所以,礙於自己現在的身份,李清照也不好多說什麽。


    見李清照並沒有揪著他丟人現眼的事不放,趙明誠既鬆了一口氣,又有些失落。


    趙明誠很清楚,李清照越是對他棄城而逃表現得平靜,就越說明李清照跟他和離的決心堅定,否則嫉惡如仇的李清照非得寫詩罵他不可。


    趙明誠覺得不能讓這種氛圍再繼續下去了,不然他此行必定無功而返,所以他立馬轉移話題:“兩個孩子呢,抱出來讓我看看罷。”


    李清照聽言,就是一皺眉!


    李清照不皺眉趙明誠知道他有孩子,畢竟,趙明誠是知道她懷孕的,她皺眉的是趙明誠知道她生了兩個孩子。


    李清照稍稍一想,就猜到肯定是李迒家的誰告訴趙明誠的。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李清照皺眉的。


    最讓李清照皺眉的是,趙明誠竟然會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感興趣?


    ——李清照太了解趙明誠的神色變化了,所以,她哪怕不用心去留意,也捕捉到了,剛剛趙明誠提到自己的兩個兒子時,眼裏沒有厭惡,恰恰相反,趙明誠的眼裏還有一絲期待。


    對發妻的私生子充滿了期待,這也太反常了。


    因此這難免引起了李清照的警惕。


    “孩子被其父接去享受天倫之樂了,不在府中。”李清照扯謊道。


    李清照了解趙明誠,趙明誠又何嚐不了解並不會說謊的李清照?


    更何況,李迒府上的小廝張春,為了討賞錢,早已經跟趙明誠說了,自從李清照住進李迒家裏,除了王氏以外,再也沒有第二個人來拜訪過李清照。


    所以,趙明誠臉上的不悅之色一閃而逝,然後說:“人熟無過,過而改知,善莫大焉。”


    李清照看著趙明誠直截了當的問:“你是何意?”


    趙明誠沉默了好一會,才故作平靜的說:“我冷落了你近十年,你犯下此等大錯,雖為人所不齒,然我亦有過之,故而我欲寬恕你之錯,你我重歸於好,如何?”


    說老實話,這種情況下,趙明誠還能原諒李清照出軌,真的已經是很大肚了。


    然而趙明誠卻低估了一個移情別戀的女人的絕情。


    李清照連考慮都沒考慮就說:“我感激你的寬容,可你能說服你寬恕我,我卻無法說服我再跟你維係夫妻關係。”


    李清照沒說他跟李存在一起一夜勝過跟趙明誠在一起十幾年,而是很誠懇的說:“此事我有錯在先,故而隻要你能與我和離,你想要甚麽條件,隻管提便是。”


    遲疑了一下,李清照又說了一句大話:“你縱然是想要高官厚祿,亦非不可商量。”


    李清照此言一出,趙明誠的氣一下子就頂到了頭頂,他心想:“我趙家都難以做到之事,你李家便能做到,笑話!”,隨即脫口而出:“李清照,你莫要欺人太甚,若我豁出老臉,你和他皆要吃官司的!”


    趙明誠撕破臉了,反倒是讓李清照鬆了一口氣。


    ——李清照真不怕趙明誠威脅她,就怕趙明誠跟她來軟的。


    所以,見趙明誠露出一幅“我給你臉了”的神情,李清照心平氣和的對趙明誠說:“你我皆知,你我之間早已沒有了男女之愛,再勉強成為夫妻,你不舒服,我亦不痛快,莫不如和離了,你再娶一房逞心如意正妻,我亦重獲得自由之身,你我又何樂而不為?”


    見李清照毫不畏懼他的威脅,趙明誠久久不語。


    如果換成別人,也許會猜,李清照這是虛張聲勢。


    可趙明誠不會,他清楚的知道,剛烈的李清照,既然表現出來了不怕他去告官,就肯定是不怕他去告官。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首先別說李清照有李存這張無敵的底牌。


    就是沒有李存這張無敵的底牌,李清照也絕不會畏懼趙明誠的威脅。


    要知道,曆史上,趙明誠死了之後,有個叫張汝舟的渣男,自稱是李清照的粉絲,一直以來就十分愛慕李清照,並且對李清照各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各種花樣的表達著自己的愛意。


    當時的李清照,顛沛流離,十分脆弱,正是最容易被俘獲的時候。


    這時突然來了一個人這麽的關心她、照料她,李清照自然而然的很快就淪陷了,並且沒多久就跟張汝舟閃婚了。


    可張汝舟看上的,根本就不是李清照這個人,而是李清照所收藏的那些文物。


    換而言之,張汝舟是為了錢才娶李清照的。


    然而,張汝舟這次卻失算了,李清照原來是有不少他和趙明誠收集的文物,可那些文物早在流亡途中幾乎全部丟失了。


    當張汝舟和李清照結婚後得知這一真相了之後,張汝舟醜惡的嘴臉終於顯露了出來,他開始對李清照各種家暴,發泄他心中的怨氣。


    李清照這種寧折不彎的性格,哪裏會忍受這種事?


    再加上張汝舟不小心被李清照得知他曾經科舉舞弊。


    李清照明知道,她狀去告張汝舟,也要跟著坐牢,但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向官府告發了張汝舟曾經科舉舞弊這一事情,並要求離婚。


    ——根據趙宋王朝的法律,妻子狀告丈夫,不管因為什麽原因,都必須得進兩年監獄,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張汝舟真的科舉舞弊,李清照也得進監獄。


    就這麽的,在李清照的同歸於盡之下,張汝舟被趙宋王朝革除了官職,李清照也得以跟張汝舟離婚。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李清照要坐兩年牢。


    好在,當時李家的人脈還在,李清照又是當代首屈一指的女文豪,不少人為李清照奔走、開脫罪責,讓李清照得以隻在監獄裏待了九天,就被放出來了。


    就李清照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氣,能受趙明誠威脅?


    關鍵,趙明誠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所以,見硬得不行,趙明誠隻能改為來軟的,他將聲音放緩,跟李清照商量道:“我知曉他並不看中你母子三人,我不厭煩此二子並非我所出,願為其父。”


    咬了咬牙,趙明誠又軟語相求道:“算我求你了,好不好?”


    趙明誠棄城而去,丟了官職,又丟了氣節,走到哪都惹人恥笑。


    關鍵,趙明誠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沒有一兒半女,好多人都笑話他不行,根本不能生育。


    可以說,目前就是趙明誠最低穀的時期。


    所以,趙明誠想要喜當爹,至少先用孩子堵住別人說他不能生育這個嘴。


    而且,趙明誠也接受了不能生育那個人是他這個事實。


    如此一來,擺在趙明誠麵前的就兩條道,要麽承認他不能生育,然後跟親戚過繼一個孩子,要麽就想辦法弄個假兒子。


    趙明誠是個要臉的人,因此他實在不願意選擇這第一條路。


    而趙明誠明媒正娶的正妻剛剛生下了兩個兒子,可以說,隻要李清照願意,趙明誠不用費多大的勁,就能擁有兩個兒子。


    這簡直太完美了,就好像是為趙明誠量身定製的一般。


    於是,反複權衡過後,趙明誠便放下尊嚴來找李清照,想要當這個接盤俠……


    ……


    ……


    跟哥哥們解釋一下,我真不是故意斷章的。


    實在是寫到這裏時,已經四千五百多字了,我估算了一下,把這段劇情寫完,最少還得兩三千字,放在一章裏,實在是太大了,我今天也寫不出來了。


    所以隻能停這了。


    我知道,我做得不對,可我真是沒辦法。


    五號我會上個推薦,那幾天,我盡量給大家一天兩更,或者兩天三更,反正就是盡量多寫點。


    求大家擔待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幹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幹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