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皮卡迴家,林真倒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滿載而歸。
畢竟帶了一大堆的電器。
但林真心疼啊,這一大筆錢可都全扔進去了。要知道,這不是投資,林真就是放高利貸,九出十三歸,一萬塊三個月也能賺四千塊,而這買來的電器隻有折舊,沒有增值。
林真心裏麵還算了另外一筆賬,將魚飼料,魚供氧機等配套設施買齊之後,林真家裏麵隻剩下八萬多了,再按技術結算了李東海的款項,還有魚苗的錢,今天山貨的預估成本,林真忽地發現,自己的小倉庫裏麵隻剩下兩萬六千多塊了。當然,這還不算快要成熟的下一批超級蔬菜,大概能賺四萬左右,再加上寶地裏麵放了許久的野生藥材,賺三四萬應該問題不大,這樣合起來應該有個九萬多。
“錢啊,掙的時候像石頭,一塊一塊刨,花的時候像流水,劃拉了一下全都沒了。我要是能再找到一個血靈芝那樣的天材地寶可該多好啊。”
林真很是阿q精神的想。
全村一共就兩輛車,一輛是呂大武的破捷達,那車是縣城裏二手車買的,很一般。而另外一輛就是林真手裏麵的這個皮卡了。外形奇特,造型拉風,很有現代感,車拉著一大堆電器從南邊的正門進入,馬上引來了一大群人的圍觀。
尤其是一群小孩,從村南門,追到了林真的家門口。
林真都沒注意,沒幾下,村裏聽到消息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了。
林父林母聽到了門外麵的動靜,走出來下了一跳,林母拉著林真說:“你又幹啥事兒了?”
林真指了指皮卡車後麵高高聳起的塑料布。
“這啥啊?”林父走過去摸了摸塑料布,摸不出一個所以然。
林真心想,反正買也買了,表現的要高興一些,讓爹媽都享受一下。
於是林真拉開了塑料布,把後麵用厚皮帶捆綁的電器露了出來。
“我的媽也!這是啥子?”
劉大爺從人群裏跑出來,驚訝的撫摸著高大的紙箱,裏麵的正是最大的冰箱。
“大爺,這是空調和冰箱啊!”
“那是啥子?”劉大爺這輩子沒有聽說過這玩意兒,很是驚訝的問。
旁邊就有人跟他解釋:“就是製冷的。一個撲哧撲哧吹冷風,夏天不熱,一個把飯放進去凍住,不會壞。”
“哎呦,那是好東西,很貴吧?”
“是呀!貴死了。”
劉大爺扶了扶老花鏡,疑惑的說:“那林家的真子,咋能一下子買兩台啊?”
邊上的人憤憤的說:“劉大爺,您這不是抬杠嗎?真子會掙錢啊。”
“噓,別吵,我看看啊,那兒還有電磁爐,電飯煲呢。”
“那都是啥啊.......”
劉大爺好奇寶寶似的又問了。
......
而被萬眾矚目,門前擠得人山人海圍觀的林有全,此刻享受著人們誇讚他生了個好兒子的榮耀中,心情也是一半高興,一半複雜。
“真子,你咋會拉迴來這麽多電器呢?多花錢啊。”
林有全大聲的斥責起兒子來。至於話裏話外,有多少是炫耀,有多少是高興,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些電器,像格力,美的,都是電視上天天打廣告的著名品牌。林有全沒想到,自家兒子一次性全都給拉迴來了。
林真也不怕林有全炫耀,很是淡定的說:“買迴來當然是用的。現在眼看都要八月了,正是燥熱的時候,家裏有點錢,就弄個空調,晚上睡覺不會熱的睡不著了。而且啊,有了空調還不怕熱出痱子。對了,還有空調,吃剩的飯放進去,就不怕吃出病了。我還給我媽買了洗衣機,冬天就不用費手了.......”
林真掰著手指頭把買來的電器的好處都說了一遍,把家裏的父母是誇得滿心高興。
林真見狀,於是招唿幾個關係不錯的一起過來卸貨。覺得想和林真打好關係的,也主動過來幫忙。
熱熱鬧鬧的,林家的院子裏麵站滿了人。
“快,空調插電了啊!”
院子裏一群人紛紛湧到屋子裏麵體會空調帶來的涼爽。
這格力買的空調,自然不會辜負他們的期待,馬上,一陣冰涼就讓他們心靈清爽。
有的大媽就幸福的說:“哎呀,這香蘭可是生了一個好兒子。這空調,聽說城裏麵人能買得起的也不多啊。”
“是啊,咱縣城裏不是有一個是人人佳嗎?我一進去,裏麵大空調吹著,可爽快啦。”
“唉,我家那傻兒子,還在給人當保安,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給我裝一個空調。”
“切,你不想想,香蘭兒子是真子,你兒子有那能耐?”
.......
豔羨空調的村民們都快把林真給誇出花了,聽著誇獎的林父林母自然是喜不自勝。
之前林家窮得家徒四壁,在村子裏何止是被人排擠啊,那簡直是走到哪裏,都沒好話。再加上林父不懂怎麽討好別人,在村子裏人緣很差。
可自從有了自家兒子,現在出個門,都有人主動上來搭話,還有人想著過來幫忙。
在之前,誰搭理他啊!
這所有的變化,全都是因為自家兒子啊。
打林真冒險承包後山開始,林家在錢這件事情上,已經都有林真管了。
木香蘭就不怕林真虧錢,隻要林真要,她肯定給。
看著父母在人群裏驕傲的站著,林真忽然覺得,被那兩個女人忽悠著買了這麽多東西,倒也不算差。
而看著眾村民都在羨慕自家的空調,林真忽然笑了起來,大聲的說:“其實大家都可以買空調!不是買不起。”
大毛叔在邊上十分感慨複雜的說:“沒那麽簡單啊。像最便宜的,也得三千起步吧?這年頭誰家有三千不存起來,非要拿去買空調?”
林真拍了拍手,認真地站在人群中。
“現在我那個魚塘剛剛做起來,隻有一個技術員,正缺人呢。誰想來?開工資的。”
刹那間,周圍的人群騷動起來。
“你開多少錢?”
“一天,至少七十大洋!”
畢竟帶了一大堆的電器。
但林真心疼啊,這一大筆錢可都全扔進去了。要知道,這不是投資,林真就是放高利貸,九出十三歸,一萬塊三個月也能賺四千塊,而這買來的電器隻有折舊,沒有增值。
林真心裏麵還算了另外一筆賬,將魚飼料,魚供氧機等配套設施買齊之後,林真家裏麵隻剩下八萬多了,再按技術結算了李東海的款項,還有魚苗的錢,今天山貨的預估成本,林真忽地發現,自己的小倉庫裏麵隻剩下兩萬六千多塊了。當然,這還不算快要成熟的下一批超級蔬菜,大概能賺四萬左右,再加上寶地裏麵放了許久的野生藥材,賺三四萬應該問題不大,這樣合起來應該有個九萬多。
“錢啊,掙的時候像石頭,一塊一塊刨,花的時候像流水,劃拉了一下全都沒了。我要是能再找到一個血靈芝那樣的天材地寶可該多好啊。”
林真很是阿q精神的想。
全村一共就兩輛車,一輛是呂大武的破捷達,那車是縣城裏二手車買的,很一般。而另外一輛就是林真手裏麵的這個皮卡了。外形奇特,造型拉風,很有現代感,車拉著一大堆電器從南邊的正門進入,馬上引來了一大群人的圍觀。
尤其是一群小孩,從村南門,追到了林真的家門口。
林真都沒注意,沒幾下,村裏聽到消息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了。
林父林母聽到了門外麵的動靜,走出來下了一跳,林母拉著林真說:“你又幹啥事兒了?”
林真指了指皮卡車後麵高高聳起的塑料布。
“這啥啊?”林父走過去摸了摸塑料布,摸不出一個所以然。
林真心想,反正買也買了,表現的要高興一些,讓爹媽都享受一下。
於是林真拉開了塑料布,把後麵用厚皮帶捆綁的電器露了出來。
“我的媽也!這是啥子?”
劉大爺從人群裏跑出來,驚訝的撫摸著高大的紙箱,裏麵的正是最大的冰箱。
“大爺,這是空調和冰箱啊!”
“那是啥子?”劉大爺這輩子沒有聽說過這玩意兒,很是驚訝的問。
旁邊就有人跟他解釋:“就是製冷的。一個撲哧撲哧吹冷風,夏天不熱,一個把飯放進去凍住,不會壞。”
“哎呦,那是好東西,很貴吧?”
“是呀!貴死了。”
劉大爺扶了扶老花鏡,疑惑的說:“那林家的真子,咋能一下子買兩台啊?”
邊上的人憤憤的說:“劉大爺,您這不是抬杠嗎?真子會掙錢啊。”
“噓,別吵,我看看啊,那兒還有電磁爐,電飯煲呢。”
“那都是啥啊.......”
劉大爺好奇寶寶似的又問了。
......
而被萬眾矚目,門前擠得人山人海圍觀的林有全,此刻享受著人們誇讚他生了個好兒子的榮耀中,心情也是一半高興,一半複雜。
“真子,你咋會拉迴來這麽多電器呢?多花錢啊。”
林有全大聲的斥責起兒子來。至於話裏話外,有多少是炫耀,有多少是高興,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些電器,像格力,美的,都是電視上天天打廣告的著名品牌。林有全沒想到,自家兒子一次性全都給拉迴來了。
林真也不怕林有全炫耀,很是淡定的說:“買迴來當然是用的。現在眼看都要八月了,正是燥熱的時候,家裏有點錢,就弄個空調,晚上睡覺不會熱的睡不著了。而且啊,有了空調還不怕熱出痱子。對了,還有空調,吃剩的飯放進去,就不怕吃出病了。我還給我媽買了洗衣機,冬天就不用費手了.......”
林真掰著手指頭把買來的電器的好處都說了一遍,把家裏的父母是誇得滿心高興。
林真見狀,於是招唿幾個關係不錯的一起過來卸貨。覺得想和林真打好關係的,也主動過來幫忙。
熱熱鬧鬧的,林家的院子裏麵站滿了人。
“快,空調插電了啊!”
院子裏一群人紛紛湧到屋子裏麵體會空調帶來的涼爽。
這格力買的空調,自然不會辜負他們的期待,馬上,一陣冰涼就讓他們心靈清爽。
有的大媽就幸福的說:“哎呀,這香蘭可是生了一個好兒子。這空調,聽說城裏麵人能買得起的也不多啊。”
“是啊,咱縣城裏不是有一個是人人佳嗎?我一進去,裏麵大空調吹著,可爽快啦。”
“唉,我家那傻兒子,還在給人當保安,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給我裝一個空調。”
“切,你不想想,香蘭兒子是真子,你兒子有那能耐?”
.......
豔羨空調的村民們都快把林真給誇出花了,聽著誇獎的林父林母自然是喜不自勝。
之前林家窮得家徒四壁,在村子裏何止是被人排擠啊,那簡直是走到哪裏,都沒好話。再加上林父不懂怎麽討好別人,在村子裏人緣很差。
可自從有了自家兒子,現在出個門,都有人主動上來搭話,還有人想著過來幫忙。
在之前,誰搭理他啊!
這所有的變化,全都是因為自家兒子啊。
打林真冒險承包後山開始,林家在錢這件事情上,已經都有林真管了。
木香蘭就不怕林真虧錢,隻要林真要,她肯定給。
看著父母在人群裏驕傲的站著,林真忽然覺得,被那兩個女人忽悠著買了這麽多東西,倒也不算差。
而看著眾村民都在羨慕自家的空調,林真忽然笑了起來,大聲的說:“其實大家都可以買空調!不是買不起。”
大毛叔在邊上十分感慨複雜的說:“沒那麽簡單啊。像最便宜的,也得三千起步吧?這年頭誰家有三千不存起來,非要拿去買空調?”
林真拍了拍手,認真地站在人群中。
“現在我那個魚塘剛剛做起來,隻有一個技術員,正缺人呢。誰想來?開工資的。”
刹那間,周圍的人群騷動起來。
“你開多少錢?”
“一天,至少七十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