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不就是一個雞蛋嘛!
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作者:小魚吃大魚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青鬆帶著妹妹迴到大院的時候,剛好趕上下班的時間,此時大院裏十分的熱鬧。
對於他們兩人的到來,大院裏都是一陣的好奇。
“青鬆,煤給你拉來了。”
趙明的媳婦宋巧萍正在做飯,看到兩人迴來,吆喝了一聲。
王青鬆背著東西,聽到這話,笑著答應了下來:“哎,好,謝謝大姐啊!”
“嗨,甭客氣,這是你妹妹嗎?”
宋巧萍看向了小麥,笑著問了一句。
“嗯,我妹妹,今兒去老家接過來了。”
“哦!”
對方輕哦了一聲。
“大姐,您忙,我先迴去了啊!”
“哎,趕快迴去吧。”
王青鬆點點頭,扛著東西打開鑰匙進了房間。
而小妹則是緊張的跟在了後麵。
推開房門,掀開掛著的簾子,將衣服被子放在床上,其他的丟在了桌子上。
“哥,咱們以後就住這裏了嗎?”
小麥進來以後,好奇的打量著。
“嗯,就住這哦,你把衣服被子拿出來放好,我去做飯。娘的大衣櫃子沒帶來,等哪天我去拿過來。”
王青鬆交代了一下,趕忙就出去了。
來到門口就看到櫥櫃底下有一片空的地方,裏麵有一個木板,和牆壁以及兩邊的木頭形成了一個箱子。
之前裏麵有很多的煤渣。
現在則是放著不少的煤球,正是今天才送過來的。
“孫姐!還您的煤。順便借點柴火,等明兒買了還您。”
用簸箕夾了幾塊走了過來,對著孫倩說道。
對方飯沒做好,自己要是借煤了,火頭就會小很多。
那就借點柴火。
孫倩看了一下還過來的煤球,笑道:“我這還占便宜了呢!”
王青鬆看了看不在意的笑了笑;“孫姐,瞧您說的,這哪裏是占便宜啊!我還得謝謝您借煤給我呢!”
雖然跟誰借都能借到,但是說話還是要客氣的。
至於孫倩所說的占便宜。
那是因為機器搖的煤球,普遍比手搓的要大一些。
孫倩聞言也沒有客氣:“行,倒進去吧,柴火你自己拿。”
王青鬆見狀笑著道了聲謝,拿了點細小的柴火。
做過飯的他,雖然沒點過爐子,但是灶台至少用過,得拿細的幹的。
弄了一點迴去,拿了點報紙,點燃,丟進了爐子裏。
頓時一股濃煙開始在整個院子裏飄散開來。
“沒弄過爐子吧?”
孫倩忙活著鍋裏的東西,對著他詢問了一下。
王青鬆沒感覺有什麽不好意思的,農村哪裏用過這爐子啊!
沒經驗很正常。
下次還是直接拿點著的煤比較好點。
看著他點頭,孫倩拿了一把舊的蒲扇,遞了過去:“拿過去,對著爐口扇幾下,見火就好了。”
“哎,好!”
王青鬆點了點頭。
這和老家燒炕拉風箱一個原理。
開始在那裏忙活了起來。
而小麥則是出來,蹲在旁邊撅著屁股在那裏看著。
王青鬆見狀笑道:“你得看看,以後說不定得你來生火了。”
小麥聽到這話,一臉認真的點點頭。
而隔壁最早和他說過話的李紅梅見狀歎息道:“現在煤的定量太少了,要是擱以前,爐子留一點點縫,能悶著大半天。”
“就是,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大院裏一個不認識的人附和了一下,在那裏閑聊著。
王青鬆聽了一會,看著自己的煤球,量確實很少。
這玩意重,一塊拳頭大小的煤球估計就有七八兩重,五十斤其實也就六十多塊。
燒一個月的話,平均一天也就兩塊。
不夠燒全天燒的。
別說五十斤了,按照大院裏的說法,往年一戶二百斤一個月才勉強夠燒。
現在做飯得快,燒水夠家裏喝就行。
完全不敢浪費。
每個月不夠燒,已經成常態了。
不過購煤的標準也分三個檔次,三人為一檔,一檔增加五十斤,超過九人以上,每增加一人增加二十五斤。
反正夠燒的不很多。
王青鬆看著兩塊拳頭大小的煤下去,爐子還是空空的,再看看自己的煤堆。
估計最多夠自己燒半個月。
就這還得看自己節約不節約了。
“哥,你去弄其他的,我來扇。”
王青鬆見狀,想想還是點了點頭,以後還是得讓小妹學會一點。
小麥接過東西在那裏吭哧吭哧的扇風。
起身以後琢磨著吃點什麽。
大院裏的香味很濃鬱,感覺做點什麽吃的應該沒問題。
至於雞蛋,他自然不會現在就去做。
畢竟剛來呢!
想到這裏,他過去用中午的熱水,泡了一點木耳。
做飯是來不及了。
想了一下,交代一下小妹,出了大院,來到了外麵的街道。
北方吃麵食。
附近有賣現成饅頭的。
就是價格稍微貴了一點,不是貴很多,小妹在這裏,弄零食出來還沒事情。
但是弄一碗熱騰騰吃的,就有些明顯了。
不過他不是真的去買。
轉悠一圈,布包裏放著五個雜糧饅頭和三個雜糧窩窩頭。
這些自然是在那邊買的。
布包著的饅頭直接拿迴家,放在桌子上。
而熱水泡的木耳此時已經差不多了。
來到屋裏,王青鬆看著紙包裏的雞蛋本來拿三個的,最後猶豫了一下還是隻拿了一個。
來到外麵,將小家夥支棱到一邊,他開始炒菜。
油現在要定量,不能放多了。
打雞蛋。
炒雞蛋。
隨著雞蛋下鍋,整個大院的香味都彌漫了開來。
“嗅!!”
頓時大院裏的一陣的安靜。
雞蛋還是炒出來的香。
沒一會目光都看了過來,不止是他們,就連屋子裏也走出來一些人來。
有的端著飯碗伸頭看看,有的就是直接看。
王青鬆感受到四周的目光,他的動作都慢了一些。
心裏一陣的尷尬。
不至於吧?
不就一個雞蛋嘛!
油他都少放了不少。
這他娘的,以後要是熬豬大油,那還得了?
因為現在城裏雖然已經停止了雞蛋的民間供應,但是不代表雞蛋就消失了。
有的人還是能吃到的。
普通人最常見的,自然就是病號一個月一斤雞蛋的定量了。
還有就是孕婦也有。
“娘,我想吃雞蛋。”
思緒間,有人嘀咕了一句。
而旁邊的孫倩的腿邊一個女孩咽著唾沫,期待的看著自己的母親。
此時分不清是釘釘,還是鐺鐺。
孫倩看著他鍋裏的雞蛋,也是一陣的苦笑。
別的家還好。
她家和王青鬆家的灶台緊緊挨在一塊,這味道,別說是女兒了,就是她自己都咽口水。
沒好意思說話。
瞪了自己女兒一眼,將鍋裏的菜抄了出來,遞給了她:“給,有粉絲。去吃粉絲。”
今天是星期天,是大院裏約定好,每個月給孩子改善夥食的時間。
之所以放在一起,那也是因為今兒這家燒好吃的,明兒那家燒好吃的。
估計天天大院裏挨打的叫聲不會停。
鐺鐺接過盤子,看了一眼,拿著東西迴去了。
這粉絲也是好東西,過年都沒舍得吃完,可還是沒雞蛋香啊!
王青鬆這邊很快。
雞蛋炒差不多了,加上木耳,加點鹽巴炒一會就出鍋了。
(本章完)
對於他們兩人的到來,大院裏都是一陣的好奇。
“青鬆,煤給你拉來了。”
趙明的媳婦宋巧萍正在做飯,看到兩人迴來,吆喝了一聲。
王青鬆背著東西,聽到這話,笑著答應了下來:“哎,好,謝謝大姐啊!”
“嗨,甭客氣,這是你妹妹嗎?”
宋巧萍看向了小麥,笑著問了一句。
“嗯,我妹妹,今兒去老家接過來了。”
“哦!”
對方輕哦了一聲。
“大姐,您忙,我先迴去了啊!”
“哎,趕快迴去吧。”
王青鬆點點頭,扛著東西打開鑰匙進了房間。
而小妹則是緊張的跟在了後麵。
推開房門,掀開掛著的簾子,將衣服被子放在床上,其他的丟在了桌子上。
“哥,咱們以後就住這裏了嗎?”
小麥進來以後,好奇的打量著。
“嗯,就住這哦,你把衣服被子拿出來放好,我去做飯。娘的大衣櫃子沒帶來,等哪天我去拿過來。”
王青鬆交代了一下,趕忙就出去了。
來到門口就看到櫥櫃底下有一片空的地方,裏麵有一個木板,和牆壁以及兩邊的木頭形成了一個箱子。
之前裏麵有很多的煤渣。
現在則是放著不少的煤球,正是今天才送過來的。
“孫姐!還您的煤。順便借點柴火,等明兒買了還您。”
用簸箕夾了幾塊走了過來,對著孫倩說道。
對方飯沒做好,自己要是借煤了,火頭就會小很多。
那就借點柴火。
孫倩看了一下還過來的煤球,笑道:“我這還占便宜了呢!”
王青鬆看了看不在意的笑了笑;“孫姐,瞧您說的,這哪裏是占便宜啊!我還得謝謝您借煤給我呢!”
雖然跟誰借都能借到,但是說話還是要客氣的。
至於孫倩所說的占便宜。
那是因為機器搖的煤球,普遍比手搓的要大一些。
孫倩聞言也沒有客氣:“行,倒進去吧,柴火你自己拿。”
王青鬆見狀笑著道了聲謝,拿了點細小的柴火。
做過飯的他,雖然沒點過爐子,但是灶台至少用過,得拿細的幹的。
弄了一點迴去,拿了點報紙,點燃,丟進了爐子裏。
頓時一股濃煙開始在整個院子裏飄散開來。
“沒弄過爐子吧?”
孫倩忙活著鍋裏的東西,對著他詢問了一下。
王青鬆沒感覺有什麽不好意思的,農村哪裏用過這爐子啊!
沒經驗很正常。
下次還是直接拿點著的煤比較好點。
看著他點頭,孫倩拿了一把舊的蒲扇,遞了過去:“拿過去,對著爐口扇幾下,見火就好了。”
“哎,好!”
王青鬆點了點頭。
這和老家燒炕拉風箱一個原理。
開始在那裏忙活了起來。
而小麥則是出來,蹲在旁邊撅著屁股在那裏看著。
王青鬆見狀笑道:“你得看看,以後說不定得你來生火了。”
小麥聽到這話,一臉認真的點點頭。
而隔壁最早和他說過話的李紅梅見狀歎息道:“現在煤的定量太少了,要是擱以前,爐子留一點點縫,能悶著大半天。”
“就是,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大院裏一個不認識的人附和了一下,在那裏閑聊著。
王青鬆聽了一會,看著自己的煤球,量確實很少。
這玩意重,一塊拳頭大小的煤球估計就有七八兩重,五十斤其實也就六十多塊。
燒一個月的話,平均一天也就兩塊。
不夠燒全天燒的。
別說五十斤了,按照大院裏的說法,往年一戶二百斤一個月才勉強夠燒。
現在做飯得快,燒水夠家裏喝就行。
完全不敢浪費。
每個月不夠燒,已經成常態了。
不過購煤的標準也分三個檔次,三人為一檔,一檔增加五十斤,超過九人以上,每增加一人增加二十五斤。
反正夠燒的不很多。
王青鬆看著兩塊拳頭大小的煤下去,爐子還是空空的,再看看自己的煤堆。
估計最多夠自己燒半個月。
就這還得看自己節約不節約了。
“哥,你去弄其他的,我來扇。”
王青鬆見狀,想想還是點了點頭,以後還是得讓小妹學會一點。
小麥接過東西在那裏吭哧吭哧的扇風。
起身以後琢磨著吃點什麽。
大院裏的香味很濃鬱,感覺做點什麽吃的應該沒問題。
至於雞蛋,他自然不會現在就去做。
畢竟剛來呢!
想到這裏,他過去用中午的熱水,泡了一點木耳。
做飯是來不及了。
想了一下,交代一下小妹,出了大院,來到了外麵的街道。
北方吃麵食。
附近有賣現成饅頭的。
就是價格稍微貴了一點,不是貴很多,小妹在這裏,弄零食出來還沒事情。
但是弄一碗熱騰騰吃的,就有些明顯了。
不過他不是真的去買。
轉悠一圈,布包裏放著五個雜糧饅頭和三個雜糧窩窩頭。
這些自然是在那邊買的。
布包著的饅頭直接拿迴家,放在桌子上。
而熱水泡的木耳此時已經差不多了。
來到屋裏,王青鬆看著紙包裏的雞蛋本來拿三個的,最後猶豫了一下還是隻拿了一個。
來到外麵,將小家夥支棱到一邊,他開始炒菜。
油現在要定量,不能放多了。
打雞蛋。
炒雞蛋。
隨著雞蛋下鍋,整個大院的香味都彌漫了開來。
“嗅!!”
頓時大院裏的一陣的安靜。
雞蛋還是炒出來的香。
沒一會目光都看了過來,不止是他們,就連屋子裏也走出來一些人來。
有的端著飯碗伸頭看看,有的就是直接看。
王青鬆感受到四周的目光,他的動作都慢了一些。
心裏一陣的尷尬。
不至於吧?
不就一個雞蛋嘛!
油他都少放了不少。
這他娘的,以後要是熬豬大油,那還得了?
因為現在城裏雖然已經停止了雞蛋的民間供應,但是不代表雞蛋就消失了。
有的人還是能吃到的。
普通人最常見的,自然就是病號一個月一斤雞蛋的定量了。
還有就是孕婦也有。
“娘,我想吃雞蛋。”
思緒間,有人嘀咕了一句。
而旁邊的孫倩的腿邊一個女孩咽著唾沫,期待的看著自己的母親。
此時分不清是釘釘,還是鐺鐺。
孫倩看著他鍋裏的雞蛋,也是一陣的苦笑。
別的家還好。
她家和王青鬆家的灶台緊緊挨在一塊,這味道,別說是女兒了,就是她自己都咽口水。
沒好意思說話。
瞪了自己女兒一眼,將鍋裏的菜抄了出來,遞給了她:“給,有粉絲。去吃粉絲。”
今天是星期天,是大院裏約定好,每個月給孩子改善夥食的時間。
之所以放在一起,那也是因為今兒這家燒好吃的,明兒那家燒好吃的。
估計天天大院裏挨打的叫聲不會停。
鐺鐺接過盤子,看了一眼,拿著東西迴去了。
這粉絲也是好東西,過年都沒舍得吃完,可還是沒雞蛋香啊!
王青鬆這邊很快。
雞蛋炒差不多了,加上木耳,加點鹽巴炒一會就出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