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住了,晚上陳子健迴到家裏倒在床上,什麽也不知道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魏阿姨跟陳子健說的一件事情,又把他嚇了一跳。


    魏阿姨說,周書記給她托夢。說手表不見了,掌握不了時間,讓人趕快把他的手表找迴來!


    陳子健安慰周阿姨說肯定是您過於思念周書記,所以做了這個夢。可是有人告訴他,昨天晚上那瘮人的叫聲整個響了一晚上。


    薑濤跟陳子健說,恐怕得找個白先生過來看看,白先生是這裏對類似於神漢的稱唿。


    請來一個白先生,白先生給推算了一氣說周書記東西被人拿走了,周書記非常生氣,所以鬧的周邊不安靜。


    然後陳子健又聯想到魏阿姨說的話,趕緊聯係人查找,沒想到還真的查到了,原來就在周書記被送往醫院途中,有兩個救護車急救人員看見周書記手表非常好,而且沒有損壞就起了貪念。


    就這樣手表被找迴來,放到了周書記的遺體旁!


    就這樣守靈守了三天,第四天要起靈的時候,棺材往靈車上抬,可是七八個壯小夥子,根本抬不動棺材,說棺材死沉死沉的。


    這是怎麽迴事兒?趕忙又找白先生看,白先生推算了一下說,半夜給周書記燒的小汽車有個輪胎掉了!


    陳子健急忙找來人問,果不其然在半夜燒紙的時候,燒紙車的人不小心把其中一個輪胎弄掉了,也沒有當迴事就燒了。


    他趕緊打發人趕快去買紙汽車,買迴新的紙車燒了之後,說也奇怪,剛才七八個大小夥子都抬不起來,可現在四個小夥子,輕輕一抬棺材就起來了,把棺材運上靈車,眾人向著殯儀館而去。


    眾人向火葬場而去,陳子健在車裏心裏瞎琢磨剛才那個紙車的事情,周書記到底是當了一輩子官,走了還不忘爭取自己的待遇……。


    等到周浩軒把周書記的骨灰領出來,他看著那個小小的骨灰匣兒,忽然有種世事無常的感覺。


    人的一生痛苦磨難,人的一生光輝榮耀,人的一生起起伏伏,人的一生拚搏奮鬥,總之人的一生最終都落腳在這個小小的匣子中。


    周書記走了,可時間從不會為誰停留,依舊機械的,精確的,永不停止前進……。


    周書記雖然走了,這件事帶來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他的離去而同樣消失。


    有人說陳子健膽大妄為,有人說他目無領導,有人說他驕橫跋扈,但更多的人說他重情重義。


    而且省城的官場基本都知道紅橋區有個陳子健,而且敢跟省委書記玩命!


    說實話那天的事情無疑陳子健很讓胡書記下不來台,再加上蔣宗濤在旁邊推波助瀾,要不是胡書記及時轉彎,後麵發生的事情真的不堪設想。


    從這整件事情上看,胡書記並不因為自己是省委書記而顧及麵子,聽從蔣宗濤的意見,而是表現出了相當的睿智。


    蔣宗濤借題發揮看似是在幫胡書記出頭,但實際上他包藏著很深的禍心。


    首先肯定是打擊陳子健這是不用提的,其次實際上要把胡書記陷入不仁當中,你想陳子健幫助周書記操辦後事這是人之常情,而且體現出那種華夏所推崇的忠義!


    而且他操辦周書記後事胡書記並沒有表示反對,但蔣宗濤卻架著他的名義,要把陳子健抓起來,如果陳子健真的被抓起來,別人怎麽看?


    到時候肯定不會說蔣宗濤的問題,而是會把矛頭指向胡書記,認為胡書記授意這麽做,所以這是蔣宗濤第一個用意。


    再有當時區裏人都攔住去路不讓走,如果蔣宗濤把市公安局的人調過來,肯定會發生衝突,到時候人們又怎麽看,會認為是蔣宗濤做的嗎?肯定不也會,至少認為是胡書記默許的。


    這些人給周書記辦喪事是仁義之舉,忠義之事,但是要阻止他們甚至要抓他們,那毫無疑問胡書記在道德上會被人們說看輕,如果傳到上麵,勢必會對他有看法。


    因為同是官場人,每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但他們的價值取向甚至道德衡量標準還是忠義,盡管這個忠往往是對於個人忠心,所以陳子健這樣做他們是樂於看見的,畢竟誰也不可能長生不老,誰也不希望自己死後無人理睬,甚至他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成為某些人心中衡量手下的標準,所以不管在私義還是大義,陳子健做的絕對沒有錯。


    再加上胡書記本來就跟周書記之間有了矛盾,如果這事情發生了肯定被人認為是氣量狹小,攜私報複,如果是對活人還說的過去,但是對死人那就太過分了。


    所以胡書記真的默許蔣宗濤那麽做,對於個人私德上肯定會造成大的損失。


    再有就是周書記是原來林書記的人,如果他們被抓起來,周書記的靈堂被拆掉,以前的林書記的人會怎麽看,是不是會認為將來很有可能被胡書記清洗掉?這樣對幹部團結不利。


    最後一點就是原來省委林書記一派的人會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對胡書記有抵觸之感,甚至對立起來,這些很有可能。


    如果有了對立,胡書記肯定無法駕馭局麵,到時候齊曉他們肯定在拉攏跟胡書記對立的常委,很有可能掌控住常委會,這樣胡書記就有被架空的可能性,而這是最危險的,也是蔣宗濤最終的目的。


    但胡書記的政治敏銳性非常高,立刻識破了蔣宗濤的用心,及時刹車,沒有讓事態擴大化,而且化解的很巧妙,提出給周書記上香將這個事情輕輕巧巧的揭了過去,同時又跟魏阿姨講沒有及時做好工作表示道歉。體現出胡書記極強的應對能力和高超的政治藝術。


    除此之外胡書記帶領全體省常委來周書記家李實際是表明了態度,對於周書記省委是非常重視的。


    另外因公殉職這四個字,是胡書記注定提出來的,而且因為有了這四個字,胡書記還要跟上麵匯報說明情況,上麵還派人調查,他還要對這個事情檢討,總之事情不會太簡單,但是他並沒有怕麻煩,而是承擔起來。


    還有省委辦公廳跟陳子健接洽周書記身後事的工作,並且省委辦公廳主任和副主任全程參加,還有隆重的追悼會省委林世明副書記主持,該有的規格都有了,以及對周書記家屬的要求基本都給予滿足,說明胡書記並沒有為難周書記的意思。


    隻不過是下麵人揣測胡書記的心思,以及周書記不在有了怠慢的想法,才弄出這樣的事情。


    再後來又把雷鴻生調到省人大擔任一個副廳級調研員,他本來就是廳級幹部,結果不升反降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告訴眾人雷鴻生犯了很大的錯誤,怠慢周書記的後事是他自己的想法,組織上一點關係都沒有。


    總之通過這麽幾件事情,將事情不良的影響消除掉了,而雷鴻生很不幸的撞在槍口上,提前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不過有一個說法提高了陳子健的警惕,有人說周書記的後事以及待遇,是他給爭取來的。


    說實話,也許跟陳子健有關係,但話絕不能這樣說,如果胡書記聽見了他心裏怎麽想?


    陳子健估計肯定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這麽說。


    而且陳子健開始擔心自己了,夢秋水說的很對,在他性格當中有種執拗瘋狂的一麵,一但爆發出來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顧了。


    蘇紅給陳子健打了一個電話,說他這下子可出名了,成為全省的名人。


    陳子健苦笑的說道,紅姐,別開玩笑了,我現在心裏沒著沒落的。


    蘇紅說,子健你太衝動了,對方怎麽也是省委書記,你一點麵子也不給他留,當時認個錯也就算了。可是現在你成了忠義雙全的英雄,但是胡書記怎麽辦?他心裏能舒服嗎?


    陳子健說,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蘇紅說你什麽都別想了,工作吧,另外有些事情得做好準備。


    陳子健問,是不是我的工作崗位要調整,蘇紅說目前沒有,但是……。說到這裏她停住了,而陳子健知道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你想陳子健把胡書記整個囫圇的送了進去,對方能有好心情才怪,就算現在不找他算賬,秋後肯定會跟他沒完。


    陳子健想了一下,問是不是薛部長的猜測,蘇紅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他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能不能再給我幾個月的時間。


    蘇紅問他幹什麽?他說總得把手頭的事情做完,畢竟這也是周書記的遺願。


    蘇紅在那邊有些著急的說,你怎麽不懂事呢?現在薛部長想找個機會把你放出去,最好能離開胡書記的視線,現在人家正對你不爽,你還拚命往人家眼睛裏鑽,這不是兔子逗老鷹沒事找事嗎?


    陳子健真不知道怎麽迴答,手拿著電話沉默著,蘇紅在那邊著急的問倒,到底怎麽樣?你說句話,快點說話呀!


    陳子健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那就聽薛部長的吧!


    蘇紅又跟陳子健講了一番,知進退,申時度勢,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


    陳子健知道她在安慰自己,可他心裏真的很不舒服,蘇紅最後又叮囑了他一句,你最近做事情一定要小心,不要再出任何的差錯,更不要把自己的小辮子主動送到對方的手裏。


    陳子健表示明白了,蘇紅這才放下電話。


    陳子健靠在椅子上,看著對麵的一幅字,為人民服務。這幅字是他專門從楊毅書記的辦公室拿過來的,原來他認為這幅字,筆處迴轉之間實在有些生硬,就好像一個個拿著刀槍的人。


    可此刻的他又品出了另一種味道,拚和搏的勇氣。


    可他能繼續拚搏下去嗎?他不缺勇氣,但是還有機會嗎?心中在拚搏兩個字上麵,他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陳子健已經很明顯能感覺到區裏幹部對他的態度變化,不少人逐漸開始疏遠,向著區委那邊靠攏,找鄭偉匯報工作的人越來越多,而他這裏,除了一些必要的事情,很少有人過來。


    鄭偉提倡的黨員社區幫扶行的活動,比起以前更加轟轟烈烈展開,區裏的幹部一窩蜂紮到社區裏,經常出現好幾個局長在一個社區裏的事情。像一些高檔小區這種現象更是嚴重,區裏有個高檔小區,還被譽為了小一號市委,市政府,以為裏麵的官員實在太多了。


    省報開辟了一個專欄,主要就是介紹黨員社區幫扶行活動。另外省電視台加大力度報道,一個星期內竟然有兩次進入到省新聞聯播,而且每次時間長達一分左右。而且還有省政府和省委領導出現在畫麵中,而且每一次都能看見鄭偉的身影。


    你想作為一個省,那麽多的地市,都想上省新聞聯播,可一個小小的省城城區,竟然連續兩次上了新聞聯播,並且時間長達一分鍾左右,這裏包含著意義不言而喻。


    於是不少人猜測鄭偉可能會提拔,周書記雖然走了,但是他留下來的位置總得有人填補吧!


    不少人把目光放到了李青山的身上,認為李青山會接任市委書記,如果李青山接任的市委書記,那麽身後會留下市長的位置,市長的位置那又是誰呢??


    不管怎麽樣,一個位置的即將的變化,會帶動一連串的變化。


    陳子健有一次見到了李青山,跟他開玩笑的說,這一次你一定要抓緊機會啊!


    李青山笑著搖搖頭說了一個字,難!但陳子健很清楚,李青山肯定會忙活這個事情。


    至於陳子健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反正他知道怎麽也輪不到自己的頭上……。


    由於周書記的離去區裏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很變化。


    區委秘書長李佩文入常了,區常委會的力量又一次有了變化,不過陳子健無法顧及,此刻就想著將目前所有的精力,和財力,以及物力,都放在城建工作上。畢竟這項工作已經搞了這麽長時間,而且基本上走了成熟的方案和體係,而且已經有了階段性的成果。


    如果再給出一段時間的話,以及全部投入的話,城建工作肯定要到達收尾的階段,但是天不遂人願,周書記的離去讓這項工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生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竹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竹散人並收藏步步生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