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顯道被人架著往外走,可是他卻大聲喊道,“養下的孩子卻要管別人叫爹,不行,這事情於情於理說不通,如果你周建設和李青山答應了對方,我老鄭第一個不答應,寧可不要這頂帽子,也要到省委,找林書記評評理!”
就這樣連拉帶拽,鄭顯道被人從包間裏,弄了出去,周書記氣的臉色鐵青,李青山一臉的愕然,而曹剛臉色尷尬,趙洪明副省長臉色更加難看。
周書記說道,“趙副省長,這個老鄭,嗨,實在對不住,下去之後一定嚴厲批評,不,一定要嚴肅處理!”
趙洪明副省長勉強的笑了笑,剩餘幾個人努力想營造出一個祥和歡樂的氣氛,可這氣氛就像手裏的水,就算閉的再緊,可也阻擋不了流失。
這頓晚宴不歡而散……。
趙副省長帶著考察團大清早直接走了,連通知都沒有。
當然周書記肯定是知道的,不過對方沒通知,他也樂的不知道!
第二天南邊來人周書記帶著一幹常委接機,而飛機降落後,熱情的迎接,鄭顯道也在迎接行列,看上去啥事沒有。
陳子健明白了,為啥周書記說他思路是對的,不過所托非人,看來借他人之口,這個口是鄭常務的口啊!
陳子健又聯想起那天鄭常務道周書記辦公室,出來後臉色不好看,肯定是周書記說了他的妻子拉貸款吃迴扣的事情。
要不然鄭常務雖然脾氣衝,但也不會自己主動引火燒身!
不過不得不說周書記選的人還真對,鄭常務的脾氣火爆,而且說話直,經過這麽一鬧,估計很多人都認為鄭常務是為民請命,根本想不到這是周書記安排的一出苦肉計。
而且鄭常務表演最後一句話,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說要到省委林書記那裏反應問題。
估計趙洪明副省長聽到這句話,立刻打消了借勢壓人的念頭,畢竟這個事情,誰聽了都知道,這是打算從別人碗裏搶食,是不道德滴!
更何況,省城工業基礎,還有經濟發展,遠遠超過了這裏,這相當於什麽,相當於劫貧濟富,你也好意思下手!
所以不論從道義上,還是經濟策略上,還是發展程度上,趙洪明和曹剛兩個人表現的吃相太難看了!
如果真的傳到省委書記耳朵裏,肯定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其實曹剛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主要是市委書記明年就要退休,他想接替對方的位置,所以得拿出更多的政績,以表現自己。
他想到南邊廠子過來投資,於是把主意打在了這個上麵,如果能把投資引到省城,絕對會讓他在明年的競爭中,加上一個重重的砝碼。
於是他跟趙洪明商量了一下,以考察的名義過來試試,想借著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的勢頭,壓迫對方把這個項目交給他們。
可是沒想到,中間弄出來鄭顯道的事情,於是隻能無功而返。
不過這兩個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把事情的症結懷疑到了周書記的頭上,官場就這樣有來有往,今天你給我一拳,明天我給你一腳,所以他們肯定會在周書記身上弄出一些事情來,當然這都是後話。
南邊的人來了,對考察結果非常滿意,不過再給廠子選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他們看對的那塊地,確實交通便利,左右連接省國道和高速路,可是這裏卻有個村莊。
工廠占地勢必要征收土地,那麽這個村莊的人肯定麵臨搬遷!
周書記很明確表態,肯定保證將一切問題解決,包括水電基礎設施,南邊的人很滿意,於是雙方在第三天簽訂了合同。
當時絕對是件大事,南邊投資建廠,而且是這樣大型規模的廠子,投資達到十個億,在全省也是數得上的。
於是市裏大力宣傳,報紙,電視台,全程跟蹤報道,就連省裏媒體也聞風而動,這下子周書記總算能揚眉吐氣。
就連省委林書記都打來電話詢問此事,並且高度讚揚了招商引資的新成果,全市上下一片沸騰。
因為這個項目建設期間可以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問題,等建成之後,又可以提供大量勞動崗位,這對江北市的經濟產業,帶來的影響,簡直是不可估量的。
周書記主持簽約儀式,市長李青山負責簽約,整個過程兩個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可誰又能知道,就在幾天前,這兩個人還明刀暗箭的來往一迴。
事情就是這樣,一個成熟的政客,總會把矛盾用層層笑臉包裹起來,哪怕這笑臉背後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兇狠。
所以在外人眼中看來,周書記跟李青山兩人之間和睦的很,這就是到了這個層次該玩的事情。
很快就要成立領導籌備小組,不出眾人意料,周書記是組長,李青山是副組長,倒是鄭顯道成了常務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高副書記,而陳子健是辦公室屬下的聯絡員。
鄭顯道成了常務副組長,這是許多人都沒想到的。
周書記是這樣解釋,李市長事情太多,如果在往他身上壓擔子,恐怕會累到,這樣對他對工作都不利,這樣讓鄭常務多跑跑,多關心這方麵的事情。
就這樣一錘子定音,讓鄭顯道主抓了這項工作,當然裏麵還有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市委高副書記,他是辦公室主任,所以任何事情都繞不過他。
而且鄭顯道和高副書記兩個人,算是老對手,所以周書記居中,你們誰也繞不過我,穩坐釣魚台。
同時我還感覺到了周書記用鄭顯道的另外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肯定是鄭顯道表現有功,所以論功行賞,這個位置應該給他。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給眾人能看到,這件事情並不是繞過市政府,而是市政府和市委的通力合作。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恐怕就是給李青山和鄭顯道之間製造矛盾和齷齪,鄭顯道已經不同以往,現在是常務副市長,完全可以自立門戶,成為市裏幹部新的領袖人物。
南方投資建廠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政績,而且省委書記都親自過問,說明林書記對這個事情記在心裏。
如果這個事情做好,很容易在林書記的心中留下印象,對自己將來的仕途大有裨益。
李青山就像牆外的狐狸,看著牆內的葡萄熟了,想吃,可有圍牆擋著,隻能幹咽唾沫。
而這次名義上給了李青山副組長,可實際上鄭顯道掌了大權,對於一般人來說,心裏肯定不舒服,再恨周書記同時,也會恨上鄭顯道。
反觀鄭顯道知道自己跌常務副市長來的有點問題,趁這個機會如果不好好表現,扭轉形象那就太傻了,所以他肯定會把這個事情幹好。
再有這個事情幹好了,說不定能讓自己的仕途再上一層樓,這樣的千載難逢機會,然會拱手相讓才怪。
正因為這麽考慮,周書記才把常務副組長的位置交給鄭顯道,總體來說,李青山在這次掰腕子中,真的不折不扣落在了下風。
果然都是玩政治的高手,咋不動聲色之間,你來我往,已經拉開了架勢,較量了好幾迴合,陳子健心裏暗暗琢磨著,同時還有些小驕傲,因為這些事情他能看懂了!
陳子健是工作組裏的聯絡員,主要是聽取下麵匯報,然後將情況如實反映給周書記,當然這隻是表麵的做的事情,暗地裏做的事情,恐怕是周書記把他放在這裏,多了一個耳目,有什麽風吹草動趕緊匯報。
就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人事安排,就整出了如此花樣,果然不是白給,周書記的用人和謀略之術,在這個事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佩服不行!
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鄭建強也進入了領導小組,說實話,陳子健一直不清楚為啥鄭建強要那麽針對自己,可是經過了這些事情,他明白了,恐怕還是這個領導小組作怪。
當初有人放出風,說陳子健會參加這個領導小組,而鄭建強作為國資委主任,肯定也想參加領導小組,可是名額就那麽多,多一個人就多一分競爭對手。
更何況陳子健還是在國資委呆過一段時間,如果他進去了,鄭建強沒進去麵子往哪裏擱?
還有恐怕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嫉妒,鄭建強嫉妒陳子健跟高副書記好,而且他還聽說高副書記很有可能出任領導小組的組長,那麽陳子健進去這個領導組肯定是問題不大。
所以在雙重因素作用下,鄭建強趁風揚土,打算致陳子健於死地!
那麽有人問,鄭建強這兩個因素是不是有些太牽強了,陳子健覺得不,因為在官場的人,並不能用常理還衡量。
更何況陳子健弄得那份調查報告,連氣都沒跟鄭建強通,市委書記都拿到常委會上要求眾常委學習,而他連點風聲都沒聽到,你覺得他能夠痛快嗎?
隻不過這老小子城府深,一直沒有表現出來,所以他為什麽這麽做,你懂得!
鄭建強看見陳子健,態度簡直親熱的不得了,陳子健一邊跟他應付,一邊心中暗自冷笑……。
就這樣連拉帶拽,鄭顯道被人從包間裏,弄了出去,周書記氣的臉色鐵青,李青山一臉的愕然,而曹剛臉色尷尬,趙洪明副省長臉色更加難看。
周書記說道,“趙副省長,這個老鄭,嗨,實在對不住,下去之後一定嚴厲批評,不,一定要嚴肅處理!”
趙洪明副省長勉強的笑了笑,剩餘幾個人努力想營造出一個祥和歡樂的氣氛,可這氣氛就像手裏的水,就算閉的再緊,可也阻擋不了流失。
這頓晚宴不歡而散……。
趙副省長帶著考察團大清早直接走了,連通知都沒有。
當然周書記肯定是知道的,不過對方沒通知,他也樂的不知道!
第二天南邊來人周書記帶著一幹常委接機,而飛機降落後,熱情的迎接,鄭顯道也在迎接行列,看上去啥事沒有。
陳子健明白了,為啥周書記說他思路是對的,不過所托非人,看來借他人之口,這個口是鄭常務的口啊!
陳子健又聯想起那天鄭常務道周書記辦公室,出來後臉色不好看,肯定是周書記說了他的妻子拉貸款吃迴扣的事情。
要不然鄭常務雖然脾氣衝,但也不會自己主動引火燒身!
不過不得不說周書記選的人還真對,鄭常務的脾氣火爆,而且說話直,經過這麽一鬧,估計很多人都認為鄭常務是為民請命,根本想不到這是周書記安排的一出苦肉計。
而且鄭常務表演最後一句話,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說要到省委林書記那裏反應問題。
估計趙洪明副省長聽到這句話,立刻打消了借勢壓人的念頭,畢竟這個事情,誰聽了都知道,這是打算從別人碗裏搶食,是不道德滴!
更何況,省城工業基礎,還有經濟發展,遠遠超過了這裏,這相當於什麽,相當於劫貧濟富,你也好意思下手!
所以不論從道義上,還是經濟策略上,還是發展程度上,趙洪明和曹剛兩個人表現的吃相太難看了!
如果真的傳到省委書記耳朵裏,肯定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其實曹剛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主要是市委書記明年就要退休,他想接替對方的位置,所以得拿出更多的政績,以表現自己。
他想到南邊廠子過來投資,於是把主意打在了這個上麵,如果能把投資引到省城,絕對會讓他在明年的競爭中,加上一個重重的砝碼。
於是他跟趙洪明商量了一下,以考察的名義過來試試,想借著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的勢頭,壓迫對方把這個項目交給他們。
可是沒想到,中間弄出來鄭顯道的事情,於是隻能無功而返。
不過這兩個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把事情的症結懷疑到了周書記的頭上,官場就這樣有來有往,今天你給我一拳,明天我給你一腳,所以他們肯定會在周書記身上弄出一些事情來,當然這都是後話。
南邊的人來了,對考察結果非常滿意,不過再給廠子選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他們看對的那塊地,確實交通便利,左右連接省國道和高速路,可是這裏卻有個村莊。
工廠占地勢必要征收土地,那麽這個村莊的人肯定麵臨搬遷!
周書記很明確表態,肯定保證將一切問題解決,包括水電基礎設施,南邊的人很滿意,於是雙方在第三天簽訂了合同。
當時絕對是件大事,南邊投資建廠,而且是這樣大型規模的廠子,投資達到十個億,在全省也是數得上的。
於是市裏大力宣傳,報紙,電視台,全程跟蹤報道,就連省裏媒體也聞風而動,這下子周書記總算能揚眉吐氣。
就連省委林書記都打來電話詢問此事,並且高度讚揚了招商引資的新成果,全市上下一片沸騰。
因為這個項目建設期間可以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問題,等建成之後,又可以提供大量勞動崗位,這對江北市的經濟產業,帶來的影響,簡直是不可估量的。
周書記主持簽約儀式,市長李青山負責簽約,整個過程兩個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可誰又能知道,就在幾天前,這兩個人還明刀暗箭的來往一迴。
事情就是這樣,一個成熟的政客,總會把矛盾用層層笑臉包裹起來,哪怕這笑臉背後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兇狠。
所以在外人眼中看來,周書記跟李青山兩人之間和睦的很,這就是到了這個層次該玩的事情。
很快就要成立領導籌備小組,不出眾人意料,周書記是組長,李青山是副組長,倒是鄭顯道成了常務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高副書記,而陳子健是辦公室屬下的聯絡員。
鄭顯道成了常務副組長,這是許多人都沒想到的。
周書記是這樣解釋,李市長事情太多,如果在往他身上壓擔子,恐怕會累到,這樣對他對工作都不利,這樣讓鄭常務多跑跑,多關心這方麵的事情。
就這樣一錘子定音,讓鄭顯道主抓了這項工作,當然裏麵還有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市委高副書記,他是辦公室主任,所以任何事情都繞不過他。
而且鄭顯道和高副書記兩個人,算是老對手,所以周書記居中,你們誰也繞不過我,穩坐釣魚台。
同時我還感覺到了周書記用鄭顯道的另外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肯定是鄭顯道表現有功,所以論功行賞,這個位置應該給他。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給眾人能看到,這件事情並不是繞過市政府,而是市政府和市委的通力合作。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恐怕就是給李青山和鄭顯道之間製造矛盾和齷齪,鄭顯道已經不同以往,現在是常務副市長,完全可以自立門戶,成為市裏幹部新的領袖人物。
南方投資建廠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政績,而且省委書記都親自過問,說明林書記對這個事情記在心裏。
如果這個事情做好,很容易在林書記的心中留下印象,對自己將來的仕途大有裨益。
李青山就像牆外的狐狸,看著牆內的葡萄熟了,想吃,可有圍牆擋著,隻能幹咽唾沫。
而這次名義上給了李青山副組長,可實際上鄭顯道掌了大權,對於一般人來說,心裏肯定不舒服,再恨周書記同時,也會恨上鄭顯道。
反觀鄭顯道知道自己跌常務副市長來的有點問題,趁這個機會如果不好好表現,扭轉形象那就太傻了,所以他肯定會把這個事情幹好。
再有這個事情幹好了,說不定能讓自己的仕途再上一層樓,這樣的千載難逢機會,然會拱手相讓才怪。
正因為這麽考慮,周書記才把常務副組長的位置交給鄭顯道,總體來說,李青山在這次掰腕子中,真的不折不扣落在了下風。
果然都是玩政治的高手,咋不動聲色之間,你來我往,已經拉開了架勢,較量了好幾迴合,陳子健心裏暗暗琢磨著,同時還有些小驕傲,因為這些事情他能看懂了!
陳子健是工作組裏的聯絡員,主要是聽取下麵匯報,然後將情況如實反映給周書記,當然這隻是表麵的做的事情,暗地裏做的事情,恐怕是周書記把他放在這裏,多了一個耳目,有什麽風吹草動趕緊匯報。
就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人事安排,就整出了如此花樣,果然不是白給,周書記的用人和謀略之術,在這個事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佩服不行!
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鄭建強也進入了領導小組,說實話,陳子健一直不清楚為啥鄭建強要那麽針對自己,可是經過了這些事情,他明白了,恐怕還是這個領導小組作怪。
當初有人放出風,說陳子健會參加這個領導小組,而鄭建強作為國資委主任,肯定也想參加領導小組,可是名額就那麽多,多一個人就多一分競爭對手。
更何況陳子健還是在國資委呆過一段時間,如果他進去了,鄭建強沒進去麵子往哪裏擱?
還有恐怕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嫉妒,鄭建強嫉妒陳子健跟高副書記好,而且他還聽說高副書記很有可能出任領導小組的組長,那麽陳子健進去這個領導組肯定是問題不大。
所以在雙重因素作用下,鄭建強趁風揚土,打算致陳子健於死地!
那麽有人問,鄭建強這兩個因素是不是有些太牽強了,陳子健覺得不,因為在官場的人,並不能用常理還衡量。
更何況陳子健弄得那份調查報告,連氣都沒跟鄭建強通,市委書記都拿到常委會上要求眾常委學習,而他連點風聲都沒聽到,你覺得他能夠痛快嗎?
隻不過這老小子城府深,一直沒有表現出來,所以他為什麽這麽做,你懂得!
鄭建強看見陳子健,態度簡直親熱的不得了,陳子健一邊跟他應付,一邊心中暗自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