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豪華的陪藏品


    …………把第二個大溶洞中的所有青銅器收起來後,周圍又出現在寬窄不一的三條通道,從通道中擺放的東西來看,顯然它們各自的後麵還有更多。


    這次劉東也沒特意挑,直接走進了最左邊那一條,把過道中的青銅器,偶爾還混雜的漆器收起來後,他也來到了另一個廣大的溶洞空間。


    這個溶洞跟剛才他經過的第二個溶洞相差不大,麵積都在上千平方左右,不過這裏的鍾乳石仍然非常明顯,地麵並沒有經過專門的處理。


    不過這裏的誘惑卻比之前那個洞強烈多了。一進來這裏劉東眼裏就看到了滿眼的金光。


    放在這裏入口處不遠,居然有用黃金打造的九鼎八簋等一套用黃金製作的禮器。不過相比之前劉東收起來的碩大青銅器,這些黃金仿製的九鼎八簋禮器,個頭都很小,最大的一件鑊鼎,高度、內寬差不多都在50公分左右,不過就算如此,這也算是春秋戰國時期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金器了。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金器采用了失蠟法著作,器身上陰刻著華麗的雲雷紋、器身中間還用浮雕的手法刻著饕餮紋,口沿的位置為雲紋,除此之外在器身四周還有四條圓雕的夔龍,華麗非常。


    除了這些紋飾之外,在這些九鼎八簋的金器上還鑲嵌著綠鬆石,還有玻璃!沒錯就是玻璃,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些玻璃還有另一個名字——古法琉璃!


    琉璃,亦作“瑠璃”,中國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采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中國古代製造琉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上,就鑲嵌了藍色的琉璃,而這套內刻‘楚王熊侶用持’銘文的九鼎八簋的金器上便鑲嵌了五顏六色的琉璃。


    除了這套九鼎八簋的金器,旁邊還有一些純金製成的盞、壺、盤之類的食器、酒器和水器之類。不過最大的也就二十公分左右,小點的都在十公分,數量也不多隻有一百來件,遠遠比不上青銅器的數量,不過就價值而言仍然不可估量。


    除了這些金器之外,剩下的就是漆木器、骨器、牙角器,和少量的陶器,不過它們加在一起也就六百多件,看的出黎叔他們隻是拿出了其中的精品,剩下的多半留在莊王墓葬裏了。畢竟春秋戰國其實加工漆木器、骨器之類的物件一般都是小件。很難有精品,市場價值也一直不高。


    不過黎叔他們挑出來的卻是有不少精品,其中最大的一件就是高度達到一米二。長度將近兩米,錯金銀的象尊,這件象尊貼合春秋時期漆器的特點,外麵漆黑色,有雲紋、幾何紋、獸麵紋,內裏是紅色。更難得的是這件象尊上下並沒有任何拚接的痕跡,應該是從一整塊木料裏掏出來的。


    除了這件最大的象尊之外,旁邊還有寬大的漆器木箱,漆器床等一係列的生活用具。所有的漆器加在一起有四百多件。占據了這裏所有東西的絕大多數。


    “看來這黎叔還懂得不少文物保管的辦法,這些漆木器和牙角器。以及陶器都加上了固定劑,保存的相當完好!”劉東把東西收拾的差不多後。心中暗自想道。


    不過就算如此,大部分陶器和木器上原本的彩繪已經消失了,看著讓人心疼。


    “但願我的舍利元光能夠讓它們恢複過來!”劉東心中有些期待,不過到底能恢複多少,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把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收好後,劉東眼神轉向了最後留下的三具棺木。


    三具棺木中最大的一件是銅棺槨,不過沒有劉東在外麵見到的那麽大,這件青銅棺槨長度有三米,寬度和高度也接近三米,上麵大量的銘刻著鳳紋,還有一些獸頭人身的神怪形象,以及一些浮雕的宮廷生活畫麵,從中可以看出能夠享用這棺槨的一定是楚莊王熊侶的王後,或者地位重要的賓妃之類的人物。


    另外這件棺木也跟莊王棺槨一樣並沒有被打開。


    不過旁邊那兩件棺槨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等劉東把兩座長兩米五,寬和高在一米五左右的棺槨打開的時候,裏麵的屍骨早就被黎叔他們拿出來扔掉了,現在這兩座棺槨裏麵放滿了密密麻麻的玉器,還有小件的金銀器,基本上所有春秋時期的玉器樣式都能夠在裏麵找到。不過裏麵的玉器沒有大件,而這也符合春秋時期玉器的特點。


    當然,看著這兩座盛滿玉器和金銀器的棺槨,劉東心中還是有些遺憾,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鮮有質地極佳的,基本上都是玉和石頭混合之物,所以別看這裏的玉器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幾千件,不過它們真正的價值恐怕還不如這些小件的金銀器值錢。


    當然文物價值和文化價值肯定不能這麽算。


    “要是有那麽一兩件大件的玉器就好了!”把三座棺槨收起來後,劉東心中止不住暗想道。


    當然這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收好東西後,劉東看到再沒有遺漏之後,便順著通道出來,然後朝著中間的鍾乳石洞走去,不過一進來,劉東的眼睛猛然瞪圓了,臉上滿是震驚之色,“我的老天!”


    也難怪劉東如此反應,在這個大約八百多平方的寬大空間內,放置的全都是樂器,而樂器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編鍾、編鎛和編鐃。


    劉東數了數,發現這裏套銘刻‘楚王熊侶’銘文的編鍾形製跟曾侯乙編鍾差不多大,不過隻有64枚,當然曾侯乙編鍾多了那枚‘楚惠王’所賜的編鎛,否則跟這裏這套編鍾的數量就一樣多。


    不過就算少了一枚編鎛,這套編鍾仍然是價值無可估量的國寶。


    另外除了這套編鍾之外,旁邊還有一套編鎛,相比出土於太-原金勝村的19件編鎛,莊王墓裏的這套無疑要更多,而且更為華麗。


    劉東簡單的數了一下上下三層編鎛共有61件,最大的一件高度達到150公分以上,重量將近兩百公斤,上麵的乳丁一個都比成人的胳膊還要粗,實在是驚人。而這也是目前能夠知道的最多的一套編鎛了。


    不過讓劉東不解的是楚莊王這位春秋後期的霸主,怎麽墓中還有編鐃,而且還多大36件,按理說來編鐃的極盛時期應該是商代晚期東岸到西周早期,到了春秋時期,編鍾的發展和使用,編鐃已經逐漸衰落,已經主要用於軍事指揮,是軍隊中用來指揮進退的器具。


    當然這種事情是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劉東僅僅是疑惑了一下,就迅速被得到國寶的興奮填滿了。


    除了這三套編鍾、編鎛和編鐃之外,旁邊還有編磬,鼓、瑟、笙、排簫等大量樂器,而且不是一件,不過相比之下,最多的還是琴,準確的說是七玄古琴,劉東數了一下差不多有十六張。雖然大多都殘破了,不過這些古琴的主體仍然完整,修複並不是太難。


    另外,除了木質的古琴之外,劉東還發現了一張玉質的伏羲式古琴,以及一張象牙質地伯牙式古琴。


    “楚莊王熊侶曾經擁有四大名琴之一的‘繞梁’,也難怪他是如此喜歡古琴了,陪葬了如此之多。倒是黎叔,居然把這些東西都拿了出來!”劉東心中暗道。


    接下來劉東自然是把這裏包括編鍾等在內的兩百多件樂器全都收了起來。


    剩下最後一個溶洞的時候,劉東也知道自己最想要看到的,那二十六尊代表了楚莊王功績的大鼎,剩下的二十四尊就應該出現了。


    不過事情卻往往出人意料,右邊的那個溶洞裏出現的全都是兵器,而且溶洞也非常小,隻有不到兩百平而已。


    不過用舍利元光一看後,劉東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然後開始收拾起洞內的兵器。


    跟大部分雄才大略的皇帝一樣,楚莊王這位南征北戰,把楚國的實力發展到最頂峰的君主,對於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愛好,而且楚國的兵器,特別是鑄劍方麵並不次於吳越兩國。所以這裏擺放的十六把劍全都是毫無鏽跡,寒光湛湛,而且每一把上麵都有銘文,劉東拿起一把一看,上麵八個填金的鳥篆文,含義是‘宗候偃甲自作用持’。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人並收藏寶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