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號。


    《那些年》上映第八天,首周票房出爐:27.23億!


    其中,國內票房22.42億,海外票房4.81億。


    知乎上出現問題:【如何看待《那些年》首周票房達到27.23億,實現票房神話?】


    問題描述:2022.10.8日《那些年》首周票房出爐,以27.23億的票房成績,登頂天夏影片首周票房榜第一,目測總票房超50億都問題不大,怎麽看待這一現象?這代表著國內電影市場某種轉變麽?還是隻是一種獨特條件下的偶然?


    下麵有人迴答:


    [2012年,聖誕檔,安健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絕世笑爸》登陸大熒幕,搭檔是嶽生、佟鐵男。


    那還是十年前,天夏電影市場是一片死寂、基本不掙錢的存在,一個參考是,2011年的國產票房冠軍是龔大師的《小城大事》,6.3億,全年隻有一部塞國大片票房過10億。


    和《絕世笑爸》同檔期競爭的是商業大片代言人,呂卓峰的《主控》,其采取了國際化合作模式,演出陣容強大,可以說是雲集天夏最強大的製作、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最佳陣容、最強編劇的一部作品。


    狹路相逢。當時的安健、嶽生、佟鐵男的組合並不是多強大的對手。


    在那個年代,電影是屬於呂卓峰、龔光明唐坪這些第五代的,盡管也麵臨新生代的衝擊,但無論是投資、演員、製作、出品、宣發,最好的資源一定是向這些功成名就、比肩國師的大師級導演傾斜的。


    但是,這一仗,呂卓峰和他的《主控》意外慘敗。


    影片開畫,《絕世笑爸》拿下37.1%的排片,卻貢獻了71%的票房,而呂卓峰的《主控》,票房居然沒過4億,天量巨虧。當時的他沒意識到幾個問題是:


    第一,內地電影真正意義上一個票房冠軍誕生了。


    第二,電影娛樂市場的大門已經就此打開。


    自此,電影圈蔓延到投資圈,資本開始大肆湧入這個行業。


    2015年,熱錢、新電影、新項目、大票房、新紀錄……所有積攢的能量、不甘、野心和爆發力,都在這一年爆炸開來。


    26.9億,這是當年冠軍《心囚日記》拿出的票房數字,當日,安健發布海報,祝賀天夏電影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冠軍交替,也開啟了天夏電影接力冠軍的先例。


    自此之後,一個又一個數字刷新著這個記錄。


    2017年,《黑暴》拿下43億票房。


    2018年,《鹿鳴之地》拿下50億票房。


    2019年,《廣寧港》拿下58億票房。


    天夏電影票房不斷刷新著記錄,然而電影市場卻在降溫,隻有極少數人感受到了涼意,更多的人在期待以小搏大、外行走大運,期待10億俱樂部加入自己的名字。但隨後的2020年的春節檔、情人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一檔比一檔冷,大導演、大製作的電影接二連三地仆街。


    這一年,很多導演、投資方都跌得鼻青臉腫,沒有人再去妄想打破《廣寧港》58億票房的事兒,市場以一種殘酷的方式告訴大家:


    58億或許已經到了國產電影票房的極限。


    而同年上映的塞國大片,《末日勇士4:希望之光》獲得了23.99億塞元,折合成人民幣174億;《風俠:英雄隕落》16.93億塞元,折合成人民幣123億.


    這如同一記重錘,這讓國內電影人開始警醒:存量競爭時代,似乎走出去才是唯一的路。


    但這條路如何好走?


    在踏足海外市場這條路上,人們迎來了嶽生主演的《潛意識之島》,海外票房未過百萬;大卡監製且主演的《兄弟七星》剛剛過300萬;“三小”係列之作《小破案》國外口碑不俗,仍未過五百萬;《曹中采》口碑在海外爆表,也沒能過一千萬。


    一夜之間,國產電影出海,破百萬就是佳片,破三百萬需要國外很強的口碑,破五百萬可以在國內大吹特吹!


    國產電影出海之路,一片肅殺!


    國產電影真的走不出國門嗎?真的隻能看著國外電影在我國大殺特殺,我們一點都殺不迴去嗎?隻能拿著‘國產電影保護月’來作為對抗嗎?當人們都以為這將成事實的時候,《那些年》上映了。


    誰也沒想到這部戀愛電影會在海外會爆發如此巨大的能量!


    首日海外票房6千萬!


    首周過4.8億!


    在一眾國產電影的襯托下,它是如此的耀眼!


    從《絕世笑爸》到《心囚記》,再到《那些年》,這是進入電影娛樂時代以來,天夏電影的發展史,也見證了一個新興市場從加熱到火爆,再到向外拓展的過程。


    《那些年》火爆是一個偶然,無法掩蓋天夏電影出海困難的現狀。


    但它已經邁出去了第一步,《那些年》帶給行業的反思與啟發,也將砥礪電影人繼續前進!


    但願《那些年》是一個更有價值的裏程碑,願國產電影越來越好!會越來越多外國人接受我們天夏電影,這也應該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


    “是個分水嶺,成丞今年才22歲,就已經打開了海外市場,雖然隻是東亞四國,但以他的年紀,絕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電影曆史的拐點!”


    “霓虹對他的評價我認為是對的,東亞世界冉冉升起的藝術之神,他絕對會讓世界為之驚豔!”


    “我已經看到了大師的幼年體!”


    “或許可以說那些年是一個天夏電影新時代的開始,打破了所謂的國界限製,未來,海外市場的票房會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用心製作的好電影!!!”


    “希望這一次為天夏電影立下一個標杆,為天夏電影指明一條道路,天夏電影到底要怎麽拍,海外市場要的是什麽。”


    “看的好感動啊,天哪,看哭了都要,雖然成丞隻是導演行業小字輩,但是他首先出海的大氣令人心服!希望天夏的電影越來越好!!!”


    [我是一個霓虹留子,也是一個無數已經二刷三刷的精神股東,在每日監視著票房,隨時準備在差1億到25億日元的重要關口再去助攻!]


    “哈哈哈是的!每天都在刷票房!每天都期待能更多!”


    “我在泰蘭德,很高興為《那些年》貢獻海外票房!”


    “在半島是真的能感受到半島人對《那些年》的觀影熱情啊,尤其是韓男,太恐怖了,海外一半票房都是韓男貢獻的!”


    “希望能進影史前100!”


    “絕對的!”


    10月9號。


    電影頻道對成丞和顏苟兒展開專訪。


    自國慶節後,成丞和顏苟兒就沒有閑著,興華社、央視新聞、人日、帝京日報、新京報等多家官方媒體,輪番對成丞進行了專訪,這也從側麵肯定了成丞做出的成績。


    如今,成丞和顏苟兒已經成了國內最具票房號召力的組合,類似於前世的沈馬組合(沈騰馬麗),但又比他們稍強一些。


    “首先,非常有幸能請到成丞導演和顏苟兒老師,作客我們電影頻道的人物訪談節目,感謝二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與我們分享《那些年》背後的故事。”


    主持人笑容滿麵,側身麵向鏡頭。


    “《那些年》上映九天,不僅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懷舊熱潮,更是在全球範圍內收獲了無數觀眾的心。截至目前為止,這部影片的國內票房已經飆升至26.12億人民幣,海外票房也達到了5.31億人民幣,全球總票房累計高達31.43億人民幣,這無疑是對影片質量及團隊努力的最大肯定。”


    主持人吹捧了一下《那些年》的成績,肯定了成丞做出的貢獻,然後看向成丞,道:


    “成丞導演,作為這部影片的靈魂人物,您可以聊一聊您是怎麽成功的嗎?”


    成丞道:“這當然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主持人附和道:“是的,任何行業都離不開持之以恆的堅持。”


    成丞微微抬頭,目光發散,似乎在迴憶著過往的點點滴滴:


    “三歲的時候,我當時看電視,心裏就種下了一顆種子,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主持人:“原來是從小就有的夢想嗎?”


    成丞:“起初,我的父親確實不太支持我。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認為讀書學習,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才是最為穩妥的人生道路。他擔心我的夢想會偏離主流,走上一條充滿未知與風險的道路。但他並沒有完全扼殺我的夢想,隻是希望我能更加理智地考慮未來。”


    主持人:“是這樣的,看來您並沒有放棄。”


    成丞:“是的,我每天都堅持跑步,一開始是一公裏,然後是兩公裏,三公裏.”


    跑步?


    我們不是在聊電影嗎?為什麽聊起跑步來了?


    主持人心想:難道是跑步的時候,大腦放空,更有利於思考?


    成丞:“在跑步的時候,我精神格外的集中,也越來越堅定自己的想法。”


    原來真是這樣,主持人恍然:


    “跑步確實能錘煉自己的身體和意誌,這或許為成導今日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丞:“我越跑越快,7歲的時候,一千米要3分53秒;9歲的時候,一千米要3分40秒;12歲的時候,終於跑進了3分半;15歲的時候,跑進了3分鍾。”


    等會兒!跑的越來越快是什麽鬼?


    跑步不隻是一種幫助你思考的方式嗎?你怎麽還越跑越快了?


    成丞:“16歲那年,我被送入了體校。”


    主持人:“原來成導之前上的是體校嗎?這倒沒多了解。”


    成丞:“我在體校接受了三年的專業訓練——”


    主持人往迴圓:“然後陰差陽錯參加了選秀節目,結果一舉成名,成為了偶像?”


    成丞:“然後我被選入了國家隊。”


    主持人:“……”


    此時,主持人的表情是這樣的:


    她很想問:


    excuseme?


    你在說什麽?


    成丞繼續道:


    “經過國家隊教練的悉心灌溉,我終於在今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200米的項目中跑出了19.43的好成績,也得以坐在這裏接受采訪,我想說的是,是我的教練滋養了我!是我的努力成就了我!”


    成丞的臉上滿是光輝。


    此前,一切的不安和荒謬,在此刻達到了巔峰!


    主持人徹底怒了!


    跑出了19.43的好成績個屁啊!


    得以坐在這裏個屁啊!


    這裏是電影頻道啊喂!你不是什麽運動員啊喂!!!


    成丞握起拳頭:“我終於像電視裏的那個運動員一樣,身披國旗,為國家爭奪榮譽。”


    主持人快氣吐血了:


    特麽的,你小時候看的是這個電視啊!!!


    而且!


    他媽的!


    你還callback了!


    神特麽的callback!


    成丞目光堅毅的看向攝像機:“我將來會拿更多的獎牌,為國爭光。”


    主持人咬著牙,切著齒,提醒這個神經病:


    “成導,那個,您好像不是體育冠軍吧?!您好像是電影導演吧?”


    成丞看向她:“那你怎麽解釋呢?”


    主持人:“解釋什麽?”


    成丞拿起桌上的杯子:“解釋我的教練為什麽也在這兒?”


    主持人不確定道:“您說這個杯子?是您…教練?”


    成丞:“對,杯教練。”


    杯教練都來了啊!


    主持人恨不能仰天長嘯,質問天,質問地,他壓抑住心中澎湃的吐槽欲,道:


    “成導,這個杯子還是我們提供的。”


    成丞:“我知道,你提前把杯教練請過來了嘛,做訪談節目的慣用套路。”


    主持人用求助的目光看向顏苟兒,滿眼寫著‘救救’。


    顏苟兒攤攤手,表示愛莫能助:


    “我是扔鉛球的,我不懂田徑。”


    主持人:


    好好好!伱倆這麽玩是吧?!


    顏苟兒也很無奈,她也想好好接受采訪,但是成導犯病了,自己不能讓他一個人犯病啊。


    就這樣,一整場采訪,主持人無數次想聊一些電影方麵的話題,如“天夏電影如何出海”、“成導有沒有給電影人的建議”、“天夏電影突破的下一個節點在哪”,都被成丞打斷。


    成丞一直在聊成為運動員的這麽多年,別說,他聊的還挺專業的。


    兩個小時後,訪談結束了,送走了成丞和顏苟兒後,主持人直接摔了手卡,他職業生涯還沒經曆過那麽大的滑鐵盧!


    節目編導看著兩個小時的廢素材也哭了,這什麽玩意啊?


    他找到台長:“台長,這采訪素材都廢了啊!”


    台長看完後,笑了笑:“誰說廢了?就把這個發上去。”


    “啊?發這個?這跟電影沒關係啊!”


    “誰說跟電影沒關係就不能發?跟電影人有關係,不算有關係嗎?”


    “emmmmm好像也是。”


    ps:求一下月票,稍晚還有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頂流他神經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令吾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令吾生並收藏這個頂流他神經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