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漢家兒郎闖天下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 作者:倦鳥落舊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順五年元旦,順天府。
王三居於熱鬧的寺廟附近的一座茶樓,身邊跟著隨從正在招待張誌和跟張巍人落座。
就在氣氛正和煦的時候,茶樓附近有一群歡鬧的孩童路過,口中唱著歌:
“莫要渾噩惹人厭,天大地大有得闖。
漢家兒郎出鄉關,成家立業錦衣裳。
錦衣裳,錦衣裳,不在夢裏在腳下。
行萬裏,闖萬裏,埋骨何須桑梓地。
胡無道,漢大昌,寧遼遠,澤大荒。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北大荒,北大荒,冬雖冷,有大炕。
一戶田,百畝起,耕地機,響當當。
黑土地,富流油,唿唿啦,萬石糧。
北大倉!北大倉!玉米麵,嘛嘛香。
闖關東,北大倉,手快有,手慢無。
吃不完,怎麽辦?賣進關,家家富!
若念家鄉四驛遠,再問金銀何處有?
蹚古道,過漢關,西域棉花青藏馬。
走西口,高車響,風卷草原牛羊現。
下南洋,赴金山,蹈海萬裏金鐺鐺。
金鐺鐺,金鐺鐺,不負韶華不負家。”
街頭巷尾,聽得此歌,不少人都駐足觀望。
酒樓上,張巍人跟張誌和聽到此歌,也都將目光投向了王三。
很顯然,這種歌,就是王三讓人安排的。
闖關東、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將會是接下來大順發展的主旋律,畢竟邊疆地區需要人去填補,而單純使用移民手段過去開發,耗時耗錢。
短時間王三或許還能支撐,但時間長了,那就不見得能扛住了。
畢竟百姓不僅僅是為了一口吃的,更是為了以後的生存。
所以,利益才是發展的導向。
察覺他們的目光,王三隨意的說:“開發邊疆除了利益,還有政治。
朝鮮發迴來了戰報,這一次將朝鮮北部人口清掃了出來,約莫有三百二十六萬人。這一批人會用最短時間遷往了漠北、西域。但還是不夠。綏遠、察錫、嶺西、單於、高車五省,以本地的礦產規模,至少需要兩千萬人口屯駐。”
王三說到這裏,難得露出了無奈的神情:“但本地人口才隻有八百萬許。另外,東北的開發要提上日程了。你們說,若是全部靠中原移民,這個花銷,朝廷能擔待得住嗎?”
這……
張巍人跟張誌和麵麵相覷。
他倆算是明白為什麽王三要單獨找他們來了。
估計,是盯上了他們背後的能量。
“陛下,若是需要臣發動天下僧道的話,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不少僧道都對陛下的道觀寺廟景區化,感到了不悅。”
張誌和輕聲的說。
道觀寺廟景區化,是接下來禮部文旅司的任務,僧道兩司已經合並成宗教司,也歸禮部統轄。
但問題是,文旅司負責將這些寺廟道觀變成景區,開始設卡收門票錢,進而導致了大片本該清修之地,充滿了銅臭不說,還影響了這些寺觀的口碑。
所以,大家都對朝廷的規矩,感到不滿。
並且,教義上,大同的高壓鐵拳已經下來了,所有講經釋義,都必須勸人向善,不能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傳說,法事流程也必須規範化等等。
在這個普遍還是迷信的時代,王三已經開始折騰標準流程了。
這麽搞下來,不用想都知道,最多十年,佛道的大規模傾頹,已經成了定局。
不過王三不打算停下來,反而是麵對張誌和的話後,笑了笑說:“朕欲成立道學院與佛學院,列大學之列。之前答應你的,助朕成事,允你書寫天下道藏。短時間內,想要統一天下道藏需要時間和大量金錢,大順還供應不起,不過這道學院的課綱,可以交給你來編寫。”
“這……”張誌和瞪大了眼睛。
他沒想到王三會將道學院的標準課綱交給他來寫。這和道藏沒區別了啊!
“修道,是信貧道,那就是信,不信貧道,愛咋咋地,別來沾邊。景區化道觀,若是真的就能影響你的清修,那隻能說你的心還在紅塵之中。”王三嗬嗬一笑,顯得不屑,“朕雖然也信天,但從不覺得佛道的管理就能放鬆。
曆朝曆代,土地兼並之中,部分佛道也難辭其咎。
他們的土地,不好拿。
既然如此,那就成立文旅公司,隻要成立了文旅公司,這些土地上可以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甚至可以吹噓,他們種植出來的作物,有大家開光、可延年益壽、益氣養心等功效。
然後價格翻三五倍去賣,信徒願意買,收上來的收成,一部分用來僧道支用,一部分用來地方建設慈善,最後一部分收歸國庫發道學院、佛學院內教導子弟。
既然都是出家出世,就不必為了這些金銀屙堵物亂了心神。”
聞言,張誌和啞口無言。
張巍人輕笑著,然後就察覺了王三審視的目光,便整了整顏色說:“陛下,天下寺觀如此,那麽其他一些小派,是否也是如此?”
“自然,一視同仁。不過還是那一句話,教派與世俗必須分離,如果誰敢用教法要求百姓做違法的事情,那就是邪派,該打該殺,絕不姑息。”王三語氣沉重。
他指的就是藏佛、迴教、基督等。
沒辦法,這些教派就是以教法淩駕世俗,若是滿清和其他中原王朝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但王三沒辦法,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他劃定的中國疆界內,將主體民族的人口大規模覆蓋過去,從而頂替本地的優勢人口,成為穩定帝國地方的基石。
這不可避免就需要將邊關人口內遷。
本來王三想要全部幹掉,但這麽做不現實,因為人不是動物,人是會逃跑和反抗的。
因此最後王三想了一折,接下來全國範圍內都需要普及牛馬羊的牧場。
城市還是不少的,這些地方都需要有充足的奶製品供給,哪怕隻是一小部分,成本再高,也可以用人力去填平。
這麽一來,全國一千多個主要城市,每個城市至少可以吃下一千戶左右的放牧邊民,這樣就是一百萬戶了。
而且東南富裕地區,這個數量還能上漲,如此舉國推行的話,一百五十萬戶絕對不成問題。
一百五十萬戶,差不多就是新疆地區所有部落的六成人口了。
所以,王三需要提前劃線,然後開始將這些之後可能內遷進來的各種宗教勢力,進行提前壓製與修改,然後重新梳理一遍上下信仰。
張巍人頷首:“既然如此,那臣以為,可行。隻是不是現在,還是稍微緩緩,陛下,有點急了。”
王三居於熱鬧的寺廟附近的一座茶樓,身邊跟著隨從正在招待張誌和跟張巍人落座。
就在氣氛正和煦的時候,茶樓附近有一群歡鬧的孩童路過,口中唱著歌:
“莫要渾噩惹人厭,天大地大有得闖。
漢家兒郎出鄉關,成家立業錦衣裳。
錦衣裳,錦衣裳,不在夢裏在腳下。
行萬裏,闖萬裏,埋骨何須桑梓地。
胡無道,漢大昌,寧遼遠,澤大荒。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北大荒,北大荒,冬雖冷,有大炕。
一戶田,百畝起,耕地機,響當當。
黑土地,富流油,唿唿啦,萬石糧。
北大倉!北大倉!玉米麵,嘛嘛香。
闖關東,北大倉,手快有,手慢無。
吃不完,怎麽辦?賣進關,家家富!
若念家鄉四驛遠,再問金銀何處有?
蹚古道,過漢關,西域棉花青藏馬。
走西口,高車響,風卷草原牛羊現。
下南洋,赴金山,蹈海萬裏金鐺鐺。
金鐺鐺,金鐺鐺,不負韶華不負家。”
街頭巷尾,聽得此歌,不少人都駐足觀望。
酒樓上,張巍人跟張誌和聽到此歌,也都將目光投向了王三。
很顯然,這種歌,就是王三讓人安排的。
闖關東、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將會是接下來大順發展的主旋律,畢竟邊疆地區需要人去填補,而單純使用移民手段過去開發,耗時耗錢。
短時間王三或許還能支撐,但時間長了,那就不見得能扛住了。
畢竟百姓不僅僅是為了一口吃的,更是為了以後的生存。
所以,利益才是發展的導向。
察覺他們的目光,王三隨意的說:“開發邊疆除了利益,還有政治。
朝鮮發迴來了戰報,這一次將朝鮮北部人口清掃了出來,約莫有三百二十六萬人。這一批人會用最短時間遷往了漠北、西域。但還是不夠。綏遠、察錫、嶺西、單於、高車五省,以本地的礦產規模,至少需要兩千萬人口屯駐。”
王三說到這裏,難得露出了無奈的神情:“但本地人口才隻有八百萬許。另外,東北的開發要提上日程了。你們說,若是全部靠中原移民,這個花銷,朝廷能擔待得住嗎?”
這……
張巍人跟張誌和麵麵相覷。
他倆算是明白為什麽王三要單獨找他們來了。
估計,是盯上了他們背後的能量。
“陛下,若是需要臣發動天下僧道的話,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不少僧道都對陛下的道觀寺廟景區化,感到了不悅。”
張誌和輕聲的說。
道觀寺廟景區化,是接下來禮部文旅司的任務,僧道兩司已經合並成宗教司,也歸禮部統轄。
但問題是,文旅司負責將這些寺廟道觀變成景區,開始設卡收門票錢,進而導致了大片本該清修之地,充滿了銅臭不說,還影響了這些寺觀的口碑。
所以,大家都對朝廷的規矩,感到不滿。
並且,教義上,大同的高壓鐵拳已經下來了,所有講經釋義,都必須勸人向善,不能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傳說,法事流程也必須規範化等等。
在這個普遍還是迷信的時代,王三已經開始折騰標準流程了。
這麽搞下來,不用想都知道,最多十年,佛道的大規模傾頹,已經成了定局。
不過王三不打算停下來,反而是麵對張誌和的話後,笑了笑說:“朕欲成立道學院與佛學院,列大學之列。之前答應你的,助朕成事,允你書寫天下道藏。短時間內,想要統一天下道藏需要時間和大量金錢,大順還供應不起,不過這道學院的課綱,可以交給你來編寫。”
“這……”張誌和瞪大了眼睛。
他沒想到王三會將道學院的標準課綱交給他來寫。這和道藏沒區別了啊!
“修道,是信貧道,那就是信,不信貧道,愛咋咋地,別來沾邊。景區化道觀,若是真的就能影響你的清修,那隻能說你的心還在紅塵之中。”王三嗬嗬一笑,顯得不屑,“朕雖然也信天,但從不覺得佛道的管理就能放鬆。
曆朝曆代,土地兼並之中,部分佛道也難辭其咎。
他們的土地,不好拿。
既然如此,那就成立文旅公司,隻要成立了文旅公司,這些土地上可以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甚至可以吹噓,他們種植出來的作物,有大家開光、可延年益壽、益氣養心等功效。
然後價格翻三五倍去賣,信徒願意買,收上來的收成,一部分用來僧道支用,一部分用來地方建設慈善,最後一部分收歸國庫發道學院、佛學院內教導子弟。
既然都是出家出世,就不必為了這些金銀屙堵物亂了心神。”
聞言,張誌和啞口無言。
張巍人輕笑著,然後就察覺了王三審視的目光,便整了整顏色說:“陛下,天下寺觀如此,那麽其他一些小派,是否也是如此?”
“自然,一視同仁。不過還是那一句話,教派與世俗必須分離,如果誰敢用教法要求百姓做違法的事情,那就是邪派,該打該殺,絕不姑息。”王三語氣沉重。
他指的就是藏佛、迴教、基督等。
沒辦法,這些教派就是以教法淩駕世俗,若是滿清和其他中原王朝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但王三沒辦法,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他劃定的中國疆界內,將主體民族的人口大規模覆蓋過去,從而頂替本地的優勢人口,成為穩定帝國地方的基石。
這不可避免就需要將邊關人口內遷。
本來王三想要全部幹掉,但這麽做不現實,因為人不是動物,人是會逃跑和反抗的。
因此最後王三想了一折,接下來全國範圍內都需要普及牛馬羊的牧場。
城市還是不少的,這些地方都需要有充足的奶製品供給,哪怕隻是一小部分,成本再高,也可以用人力去填平。
這麽一來,全國一千多個主要城市,每個城市至少可以吃下一千戶左右的放牧邊民,這樣就是一百萬戶了。
而且東南富裕地區,這個數量還能上漲,如此舉國推行的話,一百五十萬戶絕對不成問題。
一百五十萬戶,差不多就是新疆地區所有部落的六成人口了。
所以,王三需要提前劃線,然後開始將這些之後可能內遷進來的各種宗教勢力,進行提前壓製與修改,然後重新梳理一遍上下信仰。
張巍人頷首:“既然如此,那臣以為,可行。隻是不是現在,還是稍微緩緩,陛下,有點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