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徐宅,一座密室。


    聽罷徐光啟的闡述後,在場之中,不少人都露出了難看神情。


    也有人感慨道:“都說新順皇帝優柔寡斷,咱怎麽看都像是勿謂言之不預也,他從來不會不教而誅。


    今日與這賀閣老的話,也是新順皇帝的想法之一。


    中國今後隻能作為天下唯一中樞,其他四至交給這些未來封君的同時,也是準備將這些地方作為中國勢力的延伸。


    中國皇權下鄉村,其他地方最多就是州縣,若是他日再配合推恩和土官製度,隻怕不用三百年,這些地方就是未來中國觸手的一部分。


    真是,一群泥腿子,怎麽能這麽好命,攤上這樣一個仁慈的君主呢?”


    聽著他的感慨,一些人都讚許著。


    王三現在的表現,對生民極度友好,但對士紳極度厭棄,看起來很理想化,但他卻又是務實冷靜的人。


    他不恥於談利益的分配問題,這一次正大光明講給徐光啟聽他的部分計劃,也是在警告徐光啟身後的人,別肖想打攪他的計劃推進,因為你們不上車跟我幹,有的是人跟我幹。


    甚至地球這麽大,容得下大明一億多人口全部繁衍成家族。


    “現在能玩得動工業化的人,隻有他了。”徐光啟看氣氛有點沉悶,第一個開口打斷了眾人的唏噓。


    一時間,他們都皺眉。


    工業化。


    這個詞,他們不陌生,或者說,孫承宗兵敗徐州,壓根不是敗在兵馬問題上,而是敗在了工業化所帶來的裝備碾壓。


    徐州戰場,一座座水泥碉堡立起來,就能控製周圍十幾裏的村莊,你想要打他還得付出幾百人命才可能僥幸拿下一座。


    好好的野戰,生生被王三的麾下玩成了堡壘戰。


    人命是真的跟不要錢一樣填進去,駭人聽聞。


    而天下,似乎隻有王三才懂得什麽叫做工業化,未來如何把控工業化這把利劍不會傷害到利益集團。


    所以,誰都可以死,唯獨王三在完成他的曆史使命之前,絕對不能有事。


    因此,王三四周,無人存有刺殺之心,不僅是他夠強,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未來的財富密碼。


    金錢加大棒,誰敢找他麻煩?


    就連徐光啟他們,也隻是懇求王三能讓他們在泰西,盡可能攫取足夠的利益。


    “那麽,玄扈,你的想法呢?是接受新順皇帝的條件?還是繼續等待?”


    聽到問題,徐光啟嗬嗬一笑:“不重要了。華亭徐氏大部分人口已經遷出來了,他們隨著人口,遷往了漠南各省。所以,海貿這一塊,我不會插手,但可以幫你們傳聲。”


    一聽這話,不少人臉色驟變,看向他恨不得弄死徐光啟。


    徐光啟並不在意他們殺人般的目光。


    他迴來的路上已經想明白了,政治籌碼上他的分量不夠,那就換一個打法。


    他可以做海商團體的代理人,但不會做傀儡,他準備將徐氏分入各個地方,利用徐氏這些年掌握的“技術”,將這些子弟散出去,由他利用朝中的信息優勢,為徐氏學閥的未來做鋪墊。


    等下一代長大,大抵就是王三大興分封的時候,屆時他就能將已經成長起來的部分子弟,送去諸侯們麾下做賓客。


    不就是宗周那一套封建體係嗎?諸侯想要發展自己的地盤,需要家臣與賓客,自己的氏族子弟也能借此機會擴張生存空間。


    這才是一代家主要考慮的。


    這些氏族子弟擴張出去之後,未來或許能成為實權家族也說不定。


    所以,沒必要現在就頂在前頭,平白惹來皇帝的不耐。


    “倒是好算計,拿著我們當你的籌碼。”有人諷刺了一句。


    徐光啟淡然說:“蘇州、鬆江二府,已經被高迎祥和王仕海控製。我是不可能讓族人在鬆江府受難,江南明顯就在陛下的布局之下,你我既然已經脫離不了局中,就不要幻想自己是棋手了。認命吧。不然真叫新順五年來了,皇帝對江南的清算,隻會是株連甚廣,而不會手下留情。


    因為,江南不能有士紳,至少現在不能有。


    除非,你們覺得自己有勝算,但可能嗎?靠誰給你們勝算?江南那麽多皇帝……嗬嗬。”


    一聽這話,他們都閉嘴了。


    南明亂武,絕對的狠辣。


    江南士紳們已經開始做出選擇,依附這些皇帝進而相互攻伐。


    如果不做出選擇,想要當牆頭草,第一個來搶劫的就是這些南明皇帝。


    他們要擴張,要養兵,就得要有錢。


    但他們很多都是窮得叮當響的逃藩,想要擴張,隻能慷他人之慨,不來臣服就是敵人。


    沒有任何的理由,直接抄家滅族了事。


    總之,大順在北方繼續他們的工業化以及修整民生,同時將外溢的人口挪到邊疆,對東北、漠北、西北、西南部族下手,擴張土地安置這幾年打仗逃來的百姓。


    而且,隨著江南百姓北逃,他們過了長江,第一時間就通過運河轉運開封府,接著發河南農場,成為新的河南百姓。


    之前王三製定的河南人口遷徙計劃,和後續的戰亂逃亡,讓本地人口隻剩下兩百多萬,現在從江南移民了一批人來過來,正好承接住這些人,有些地方還不用興建基礎設施,在原本的基礎上就能直接使用。


    可以說大順對人口資源的配置,做得相當完滿。


    之後隻需要鐵路開始鋪就,火車普及,北方各省的資源能進入華北和中原,真正的重工業基地就能鋪開,因此王三展現給他們所有人看的就是他有完整的發展計劃。


    每一步到哪裏了,大家夥都有預估,也能知道後續發展,思緒都被帶著走了,自然而然就不會過分深入思考這其中的問題。


    隻會考慮他們所在的位置上,能怎麽在接下來的曆史階段,獲取他們的利益,擴張他們的家族。


    因此,徐光啟做出決定,走學閥路線。


    反正他也是技術官僚,這一條路是最合適,也是最快的,更是王三最扶持的。


    很多如他一樣的“西學派”也都入了彀中。


    沒辦法,技術官僚路線,是接下來幾百年的唯一出路。


    因為王三的“大同論”已經提前堵死了另一條政治學派的路線,王三是開國之君,更是大同祖師,後世之人隻能基於他的理念進行修改,而不能過分破壞。


    如此,就別想著成聖稱賢了。


    就跟孔廟一樣,王三以衍聖公孔胤植:從南明為禍,做檄文而亂大同,不彰民道,無德無賢,是以背棄中國,目無法紀,甘做儒教逆黨……作為理由,宣布廢黜衍聖公及奉祀,全部由國家接管。


    並開放孔廟為旅遊景區,由天下人花錢觀瞻。


    曲阜境內所有孔氏子弟,全部外遷,改籍為民。


    並下令廢黜尊者諱等破落陋習,包括了國諱在內,都不得奉尊,一切以通行標準為基,亂寫字不僅要重罰,還可能丟了官職。


    總之,王三列舉了一堆清算“儒教徒守則”,全方位打擊了“儒門”傳承,若是放在明中期,絕對會被批駁成無恥之人,但明末理學崩潰,心學大興,本身儒教的傳承就削弱了很弱。


    現在王三再來踹上一腳,尊崇他的“大同論”,也就沒有多少人反對了。


    也不敢反對,因為反對的都是儒教徒,統統流放去邊疆充軍。


    因此王三已經基本掃平了北方發展技術官僚的阻塞,接下來南北發展的速度,將會迎來調轉。


    這也是徐光啟做出決定的根由,而其中一些人看徐光啟油鹽不進,也就不想多說什麽了。


    匆匆結束交流,趕緊返迴會館,或者離開順天,南下迴去商討。


    距離新順五年,隻剩下兩個月,留給他們做出決斷的時間,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落舊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落舊林並收藏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