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華國有律,原告之人要求私下審理案件的要求若不得被告同意,被告可拒絕接受衙門的傳喚。
也就是說,沈家想要告商謹言,除非商謹言答應私下審理此案,否則,隻要商謹言言明要求此案公開審理,要麽沈家被迫撤訴,要麽就隻能任此案公開審理。
沈重山把自家老母送去妹夫家不盡贍養職責也就罷了,還敢狀告商謹言?
明知官司是輸定了,可隻要是私下審理的,外人哪知道他狀告商謹言所為何事?又怎會知道官司是輸是贏?
反正商謹言被告了,聲譽便差了,到時候沈家亂傳出什麽謠言來,商謹言百口莫辯。
以商謹言的身份,若是被人告上衙門的事傳出去,這對他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對於他這樣的商人而言,聲譽就是銀子,一旦聲譽受損,那銀子的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沈家要求私下審理案件,打的就是這麽個主意,為的是什麽?
無非是想逼迫商謹言給沈家些好處罷了。
沈家料定商謹言不敢去衙門,因為隻要一去,官司不論輸贏,商謹言的聲譽都會受損,如果想不去衙門,那麽就要商謹言出銀子給沈家,讓沈家自己撤訴。
哪怕最後商謹言去了衙門還贏了官司,沈家也自會傳出抹黑商謹言的傳言出來,所以,商謹言想要沈家不亂造傳言,同樣也會拿錢封沈家的嘴。
沈家一直很篤定,商謹言不敢把自己被告的事公開處理,一旦公開,可不就是告訴所有人,他被告了麽?他的聲譽可就板上釘釘的損了。
可沈家沒想到,商謹言不在柳州,代他上衙門的是他的女兒商請月。
這便,又是另一種局麵了。
因為上次的謠言,人們都知道商請月背著父親悄悄給舅舅家十三萬兩銀子還債,卻最後被沈家抹黑的事,如今若是由她把舅舅不贍養外祖母反而送進沈家的事抖在大庭廣眾之下,可想而知,沈家定會被人們的口水淹死。
所以,知道商謹言不在柳州,代他上衙門的是商請月,而商請月還命人去了衙門言明要公開審理時,杜氏連忙去找了商請月。
幾番勸誡,無非就是勸她不要公開審理,商謹言聲譽何其重要,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子上衙門有傷閨譽雲雲,最好是兩家私底下私了。
言語中好一番真情流露,苦口婆心,說得好像她是多麽為商請月著想一般。
杜氏好像忘了,狀告商謹言的正是他們沈家,
最後,杜氏是一臉我是為你考慮的模樣又開了口,“隻要商家給沈家五萬兩銀子,我們私下了了這事,以後你外祖母你們想怎麽孝順都成,我們沈家再不提這事兒。”
“我若不呢?”
商請月嗤笑:“舅母,您覺得我是傻子麽?外祖母被舅舅氣得中了風,你們嫌棄外祖母便把外祖丟到商家,好,爹爹孝順,好生照顧著外祖母,如今你跟舅舅是怎麽做的?
幾次來商家要銀子,我們不給,您跟舅舅就汙蔑我們軟禁外祖母,還把商家給告了,告了還要銀子求私了?
舅母,爹爹給您跟舅舅贍養了外祖母還得給您銀子,這事您好意思去告,請月便好意思去衙門當您的被告!”
杜氏一噎,鐵青著臉,隨後又開始苦口婆心起來:“請月啊,如今你爹上不在,堂之事若你去了,那時閨譽受損可就不好了,你也知道,女子閨譽受損若是嚴重,嫁人可就難了,咱們還是私了的好,五萬兩銀子對商家而言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舅母,如今您說的這些,若是我爹爹在這裏,也許真會礙於聲譽給你們些許銀子。不過,不巧,爹爹他不在。你給我說女子聲譽?當初沈家抹黑我時我都沒怕過,如今不過是上一趟衙門,我還能怕了不成?”
“商請月,你最好想清楚,眾口鑠金,沈家再潦倒也有足夠的銀子找人抹黑你的名聲,讓你一輩子嫁不了人!”
杜氏幾乎是被商家的下人給駕出府門的。
不過比起杜氏的狼狽,商請月則顯得雲淡風輕許多,她起身朝花廳的側門走去。
那裏,站著兩位替沈老夫人調理身體的大夫。
一個是柳州有名的老大夫,一個是曾在禦醫院做過藥童的年輕大夫。
兩人把杜氏之前說的話聽得清清楚楚。
商請月輕福了一禮:“讓兩位大夫見笑了。”
午時末,縣衙開堂,商請月一身月白色長裙翩翩立在堂中,堂上的陳少遊身著青綠色的官服,頭戴平翅烏紗帽,神色清冷。
四目相對的瞬間,皆是不著痕跡的移開。
“小女子商請月見過大人。”
“免禮。”
陳少遊看了看衙門口看熱鬧的百姓,問坐在他下方不遠處的師爺,“沈家還未來?”
師爺是一個年過不惑的老者,他站起身迴道:“還未。”
陳少遊點了點頭,又道:“沈家可有遞撤訴狀?”
師爺搖頭:“沒有。”
堂外人們的嘀咕聲雖然刻意壓製,卻也有不少入了商請月的耳朵。
“沈家怎麽把商家大小姐給告了?”
“真是良心被狗給吃了,當初商姑娘可是瞞著自家爹爹給沈家送了十多萬兩的銀子呢,沈家不記情倒也算了,竟還汙蔑抹黑商姑娘,今天也不知出了什麽事,商姑娘又被沈家給咬上了。”
“嘖嘖,上次是十三萬兩銀子打了水漂,這次也不知這商姑娘得拿出多少銀子來滿足沈家。”
“商家老爺又不在,就商姑娘一個弱女子……唉,這沈家怎麽就那麽狠啊?”
“可不是,好好的一個姑娘家,愣是被告上了公堂,這以後的閨譽就不是那麽好聽了。”
“……”
這些話商請月聽到了,陳少遊也同樣聽到了,他看了商請月一眼,吩咐了一名衙役去傳沈重山。
衙役還沒出門,沈家的家仆就拿來了撤訴狀,理由是沈家不忍心外甥女被人指指點點,這才撤了訴。
堂外一陣唏噓,有人說沈家虛偽,有人說好在沈家多少顧及了血緣親情,三三兩兩的議論著,
華國有律,原告之人要求私下審理案件的要求若不得被告同意,被告可拒絕接受衙門的傳喚。
也就是說,沈家想要告商謹言,除非商謹言答應私下審理此案,否則,隻要商謹言言明要求此案公開審理,要麽沈家被迫撤訴,要麽就隻能任此案公開審理。
沈重山把自家老母送去妹夫家不盡贍養職責也就罷了,還敢狀告商謹言?
明知官司是輸定了,可隻要是私下審理的,外人哪知道他狀告商謹言所為何事?又怎會知道官司是輸是贏?
反正商謹言被告了,聲譽便差了,到時候沈家亂傳出什麽謠言來,商謹言百口莫辯。
以商謹言的身份,若是被人告上衙門的事傳出去,這對他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對於他這樣的商人而言,聲譽就是銀子,一旦聲譽受損,那銀子的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沈家要求私下審理案件,打的就是這麽個主意,為的是什麽?
無非是想逼迫商謹言給沈家些好處罷了。
沈家料定商謹言不敢去衙門,因為隻要一去,官司不論輸贏,商謹言的聲譽都會受損,如果想不去衙門,那麽就要商謹言出銀子給沈家,讓沈家自己撤訴。
哪怕最後商謹言去了衙門還贏了官司,沈家也自會傳出抹黑商謹言的傳言出來,所以,商謹言想要沈家不亂造傳言,同樣也會拿錢封沈家的嘴。
沈家一直很篤定,商謹言不敢把自己被告的事公開處理,一旦公開,可不就是告訴所有人,他被告了麽?他的聲譽可就板上釘釘的損了。
可沈家沒想到,商謹言不在柳州,代他上衙門的是他的女兒商請月。
這便,又是另一種局麵了。
因為上次的謠言,人們都知道商請月背著父親悄悄給舅舅家十三萬兩銀子還債,卻最後被沈家抹黑的事,如今若是由她把舅舅不贍養外祖母反而送進沈家的事抖在大庭廣眾之下,可想而知,沈家定會被人們的口水淹死。
所以,知道商謹言不在柳州,代他上衙門的是商請月,而商請月還命人去了衙門言明要公開審理時,杜氏連忙去找了商請月。
幾番勸誡,無非就是勸她不要公開審理,商謹言聲譽何其重要,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子上衙門有傷閨譽雲雲,最好是兩家私底下私了。
言語中好一番真情流露,苦口婆心,說得好像她是多麽為商請月著想一般。
杜氏好像忘了,狀告商謹言的正是他們沈家,
最後,杜氏是一臉我是為你考慮的模樣又開了口,“隻要商家給沈家五萬兩銀子,我們私下了了這事,以後你外祖母你們想怎麽孝順都成,我們沈家再不提這事兒。”
“我若不呢?”
商請月嗤笑:“舅母,您覺得我是傻子麽?外祖母被舅舅氣得中了風,你們嫌棄外祖母便把外祖丟到商家,好,爹爹孝順,好生照顧著外祖母,如今你跟舅舅是怎麽做的?
幾次來商家要銀子,我們不給,您跟舅舅就汙蔑我們軟禁外祖母,還把商家給告了,告了還要銀子求私了?
舅母,爹爹給您跟舅舅贍養了外祖母還得給您銀子,這事您好意思去告,請月便好意思去衙門當您的被告!”
杜氏一噎,鐵青著臉,隨後又開始苦口婆心起來:“請月啊,如今你爹上不在,堂之事若你去了,那時閨譽受損可就不好了,你也知道,女子閨譽受損若是嚴重,嫁人可就難了,咱們還是私了的好,五萬兩銀子對商家而言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舅母,如今您說的這些,若是我爹爹在這裏,也許真會礙於聲譽給你們些許銀子。不過,不巧,爹爹他不在。你給我說女子聲譽?當初沈家抹黑我時我都沒怕過,如今不過是上一趟衙門,我還能怕了不成?”
“商請月,你最好想清楚,眾口鑠金,沈家再潦倒也有足夠的銀子找人抹黑你的名聲,讓你一輩子嫁不了人!”
杜氏幾乎是被商家的下人給駕出府門的。
不過比起杜氏的狼狽,商請月則顯得雲淡風輕許多,她起身朝花廳的側門走去。
那裏,站著兩位替沈老夫人調理身體的大夫。
一個是柳州有名的老大夫,一個是曾在禦醫院做過藥童的年輕大夫。
兩人把杜氏之前說的話聽得清清楚楚。
商請月輕福了一禮:“讓兩位大夫見笑了。”
午時末,縣衙開堂,商請月一身月白色長裙翩翩立在堂中,堂上的陳少遊身著青綠色的官服,頭戴平翅烏紗帽,神色清冷。
四目相對的瞬間,皆是不著痕跡的移開。
“小女子商請月見過大人。”
“免禮。”
陳少遊看了看衙門口看熱鬧的百姓,問坐在他下方不遠處的師爺,“沈家還未來?”
師爺是一個年過不惑的老者,他站起身迴道:“還未。”
陳少遊點了點頭,又道:“沈家可有遞撤訴狀?”
師爺搖頭:“沒有。”
堂外人們的嘀咕聲雖然刻意壓製,卻也有不少入了商請月的耳朵。
“沈家怎麽把商家大小姐給告了?”
“真是良心被狗給吃了,當初商姑娘可是瞞著自家爹爹給沈家送了十多萬兩的銀子呢,沈家不記情倒也算了,竟還汙蔑抹黑商姑娘,今天也不知出了什麽事,商姑娘又被沈家給咬上了。”
“嘖嘖,上次是十三萬兩銀子打了水漂,這次也不知這商姑娘得拿出多少銀子來滿足沈家。”
“商家老爺又不在,就商姑娘一個弱女子……唉,這沈家怎麽就那麽狠啊?”
“可不是,好好的一個姑娘家,愣是被告上了公堂,這以後的閨譽就不是那麽好聽了。”
“……”
這些話商請月聽到了,陳少遊也同樣聽到了,他看了商請月一眼,吩咐了一名衙役去傳沈重山。
衙役還沒出門,沈家的家仆就拿來了撤訴狀,理由是沈家不忍心外甥女被人指指點點,這才撤了訴。
堂外一陣唏噓,有人說沈家虛偽,有人說好在沈家多少顧及了血緣親情,三三兩兩的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