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下平壤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壤城,長慶門外,大同江江島之上,藍玉死死的注視著內城,傅讓走了過來,抱拳道:“大將軍,榮國公已過普通江,率軍到達平壤城外,隨時可以攻城!”
“末將的神機營二百人和十座洪武大炮也被拉了過去,全憑大將軍吩咐!”
“好!”
藍玉早已等待多時,指著一處城牆說道:“集中所有炮彈,用洪武大炮炸開一個口子!”
藍玉所指的城牆位於平壤城的東北方向,此處距離內城最近,而且地勢最高。
洪武大炮被推到了陣地前,開始裝填炮彈,隨著傅讓一聲令下,整齊開火,全部轟向東北城牆之上。
站在內城箭樓上的李叔藩聽到炮聲,頓時心中一驚,抬頭望去,並不是七星門方向。
突然,他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猛然迴頭,看到大同江島上的明軍正在炮轟東北角的城牆。
一陣硝煙過後,城牆被轟出一個長長的口子,隨著洪武大炮不斷吐炮,這道缺口還在不斷擴大。
此時的李叔蕃終於明白過來,藍玉的目標不是長慶門,也不是大同門,而是直接在城牆轟出一個缺口,灌水淹城。
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竟然堵了兩道城門,自絕後路。
恍惚之間,他看到藍玉大手一揮,洪武大炮立馬調轉炮口,轟向城牆缺口外的堤壩之上。
“嘩……”
渾濁的江水猶如脫韁的野馬,下山的猛獸一般順著缺口全部湧進城內。
“將軍,明軍要淹城,我們該怎麽辦?”
副將閩無疾望著滾滾襲來的江水,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李叔蕃緊閉雙眼,死死的咬著嘴唇,沒有說話。
該怎麽辦?
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東門外就是大同江,兩道城門就是靠著大同江而建,如果不堵長慶門和大同門,藍玉灌水後可打開二門泄水,流入大同江,即使輸了,也保住平壤城,也能保住城內的幾萬百姓。
但戰爭是殘酷的,從來沒有後悔的機會,更沒有重來的可能。
作為守將,你無法準確預判對方的動機,最後的結果隻能是一敗塗地,城破人亡。
可話又說迴來,藍玉進攻大同門,長慶門不過是虛晃一槍,任誰都想不到他會轟牆灌水。
四城被他全部用石頭堵住,現在就是棄城而逃都逃不出去了。
放在李叔蕃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投降,他現在連魚死網破的機會都沒有。
而王弼率領大軍並沒有攻城,而是團團圍住,將平壤城圍成一個鐵桶。
隨著大水湧入,城內的水位越來越高,士兵紛紛躲進城池之上,百姓爬上房屋,由於大水來的突然,一時間淹死無數人畜,摧毀的房屋也不在少數。
城內大水,城外是黑壓壓的明軍,高麗守軍徹底的絕望了,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投降免死。
一名全身濕透的高麗士兵爬上箭樓,喘著粗氣說道:“將軍,大水淹了整個外城,正在朝著內城蔓延,碉堡全部被淹,不少士兵被困其中,溺水而亡,我們的強弓硬弩也被衝散!”
閩無疾滿臉的絕望,呢喃道:“完了,全完了!”
如今的高麗軍,就是被困在鐵桶裏的王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沒有任何戰鬥力。
看著滔滔江水湧入城內,藍玉神情平靜,既沒有打了勝仗的高興,也沒有打了敗仗的低沉。
突然,箭樓之上傳來一道聲音。
“明國藍大將軍,我們若是投降,可否饒恕我平壤城士兵以及百姓的性命?”
藍玉眉頭一皺,冷聲道:“死到臨頭,還談上條件了!”
說罷,向傅讓使個眼神,說道:“去和他們聊聊!”
傅讓直接跑了過去,站在洪武大炮的炮身之上,衝著城內的箭樓喊道:“李叔蕃,我們大將軍有一疑問,讓你迴答!”
箭樓傳來聲音:“請講!”
傅讓繼續喊道:“李叔蕃,我們大將軍問你,大明與高麗,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箭樓之上,李叔蕃頓時拳頭緊握,一股怒意湧上心頭。
閩無疾拔劍怒道:“明國欺人太甚!”
李叔蕃無奈的說道:“迴,高麗與天朝上國自古都是兄弟之邦,大將軍乃天朝軍神,一代名將,何故如此羞辱於人!”
藍玉聽後冷冷一笑:“少他娘的給老子戴高帽!”
傅讓繼續喊道:“正麵迴答!”
閩無疾氣的胡亂揮劍,大喊道:“士可殺不可辱,大不了我們自殺成仁!”
藍玉冷聲道:“告訴他們,要是敢自殺,老子屠了整個平壤城,一個不留!”
話傳到李叔蕃耳中,那是又氣又憋屈,藍玉是什麽人,他在高麗就聽說話,他說屠城,他真能幹出這樣的事。
更可悲的是,他現在連自殺的資格都沒有。
“天朝上國,天下之首,四海八荒之主,當為父宗,高麗下國,世受皇恩,君臣父子,當為子國……”
李叔蕃站起身來,親自喊道:“李氏叔蕃作為宗藩武將,為臣為子,當以大明為君為父!”
李叔蕃說的很委婉,但也算變相的承認了大明和高麗君臣父子的關係。
真要讓一個武將在戰場上叫對方將軍一聲爹,那是不可能的,誰都受不了這樣的侮辱。
藍玉倒也沒挑什麽理,這是讓他明白天朝的地位和大明的威嚴。
“讓他向西邊,給戰死平壤的大明好兒郎們磕三個響頭,告慰大明英烈的在天之靈!”
傅讓繼續傳話,李叔蕃猶豫片刻後,在箭樓之上,在所有高麗士兵的注視下,對著西邊,磕了三個頭。
藍玉很是滿意,親自走上前,對著箭樓喊道:“因為你拒不投降,妄圖抵抗天兵,導致兩軍將士死傷無數,連累平壤百姓跟著遭殃,這一切罪責都是你造成的,你是兩國的罪人,罪不容誅……”
“現在,即刻自殺,向我們天朝的永興皇帝陛下謝罪,老子炸開城門,引水入江,接受你們的投降!”
李叔蕃聽後並沒有太多畏懼,敗軍之將,有何臉麵苟活,即使藍玉不說,他也有殉國之意。
“閩無疾,本將死後,你率軍投降!”
李叔蕃拔出腰間寶劍,這是李芳遠賜給他的,輕輕摩挲後,橫於脖頸之上。
“君上,世子,臣盡力了!”
一道血光濺出,平壤城守將,高麗名將,李芳遠心腹大將李叔蕃,自殺於箭樓之上。
堂堂高麗名將,最終被逼的自殺而亡,高麗軍頓時軍心渙散,再無戰意。
藍玉也沒有食言,用洪武大炮轟開長慶門,大同門,大水衝開石頭,流入大同江。
大水退去,閩無疾率領守軍投降,明軍占領平壤城。
“陳侍郎,你這計策不錯啊!”
藍玉站在平壤城頭上,對著陳瑛說道:“你寫份軍報送到兵部,給陛下報喜!”
陳瑛悠悠說道:“七月底,平壤暴雨,大同江漲水,衝垮城牆,淹死無數,守軍不戰而降,我軍兵不血刃下平壤!”
“末將的神機營二百人和十座洪武大炮也被拉了過去,全憑大將軍吩咐!”
“好!”
藍玉早已等待多時,指著一處城牆說道:“集中所有炮彈,用洪武大炮炸開一個口子!”
藍玉所指的城牆位於平壤城的東北方向,此處距離內城最近,而且地勢最高。
洪武大炮被推到了陣地前,開始裝填炮彈,隨著傅讓一聲令下,整齊開火,全部轟向東北城牆之上。
站在內城箭樓上的李叔藩聽到炮聲,頓時心中一驚,抬頭望去,並不是七星門方向。
突然,他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猛然迴頭,看到大同江島上的明軍正在炮轟東北角的城牆。
一陣硝煙過後,城牆被轟出一個長長的口子,隨著洪武大炮不斷吐炮,這道缺口還在不斷擴大。
此時的李叔蕃終於明白過來,藍玉的目標不是長慶門,也不是大同門,而是直接在城牆轟出一個缺口,灌水淹城。
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竟然堵了兩道城門,自絕後路。
恍惚之間,他看到藍玉大手一揮,洪武大炮立馬調轉炮口,轟向城牆缺口外的堤壩之上。
“嘩……”
渾濁的江水猶如脫韁的野馬,下山的猛獸一般順著缺口全部湧進城內。
“將軍,明軍要淹城,我們該怎麽辦?”
副將閩無疾望著滾滾襲來的江水,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李叔蕃緊閉雙眼,死死的咬著嘴唇,沒有說話。
該怎麽辦?
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東門外就是大同江,兩道城門就是靠著大同江而建,如果不堵長慶門和大同門,藍玉灌水後可打開二門泄水,流入大同江,即使輸了,也保住平壤城,也能保住城內的幾萬百姓。
但戰爭是殘酷的,從來沒有後悔的機會,更沒有重來的可能。
作為守將,你無法準確預判對方的動機,最後的結果隻能是一敗塗地,城破人亡。
可話又說迴來,藍玉進攻大同門,長慶門不過是虛晃一槍,任誰都想不到他會轟牆灌水。
四城被他全部用石頭堵住,現在就是棄城而逃都逃不出去了。
放在李叔蕃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投降,他現在連魚死網破的機會都沒有。
而王弼率領大軍並沒有攻城,而是團團圍住,將平壤城圍成一個鐵桶。
隨著大水湧入,城內的水位越來越高,士兵紛紛躲進城池之上,百姓爬上房屋,由於大水來的突然,一時間淹死無數人畜,摧毀的房屋也不在少數。
城內大水,城外是黑壓壓的明軍,高麗守軍徹底的絕望了,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投降免死。
一名全身濕透的高麗士兵爬上箭樓,喘著粗氣說道:“將軍,大水淹了整個外城,正在朝著內城蔓延,碉堡全部被淹,不少士兵被困其中,溺水而亡,我們的強弓硬弩也被衝散!”
閩無疾滿臉的絕望,呢喃道:“完了,全完了!”
如今的高麗軍,就是被困在鐵桶裏的王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沒有任何戰鬥力。
看著滔滔江水湧入城內,藍玉神情平靜,既沒有打了勝仗的高興,也沒有打了敗仗的低沉。
突然,箭樓之上傳來一道聲音。
“明國藍大將軍,我們若是投降,可否饒恕我平壤城士兵以及百姓的性命?”
藍玉眉頭一皺,冷聲道:“死到臨頭,還談上條件了!”
說罷,向傅讓使個眼神,說道:“去和他們聊聊!”
傅讓直接跑了過去,站在洪武大炮的炮身之上,衝著城內的箭樓喊道:“李叔蕃,我們大將軍有一疑問,讓你迴答!”
箭樓傳來聲音:“請講!”
傅讓繼續喊道:“李叔蕃,我們大將軍問你,大明與高麗,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箭樓之上,李叔蕃頓時拳頭緊握,一股怒意湧上心頭。
閩無疾拔劍怒道:“明國欺人太甚!”
李叔蕃無奈的說道:“迴,高麗與天朝上國自古都是兄弟之邦,大將軍乃天朝軍神,一代名將,何故如此羞辱於人!”
藍玉聽後冷冷一笑:“少他娘的給老子戴高帽!”
傅讓繼續喊道:“正麵迴答!”
閩無疾氣的胡亂揮劍,大喊道:“士可殺不可辱,大不了我們自殺成仁!”
藍玉冷聲道:“告訴他們,要是敢自殺,老子屠了整個平壤城,一個不留!”
話傳到李叔蕃耳中,那是又氣又憋屈,藍玉是什麽人,他在高麗就聽說話,他說屠城,他真能幹出這樣的事。
更可悲的是,他現在連自殺的資格都沒有。
“天朝上國,天下之首,四海八荒之主,當為父宗,高麗下國,世受皇恩,君臣父子,當為子國……”
李叔蕃站起身來,親自喊道:“李氏叔蕃作為宗藩武將,為臣為子,當以大明為君為父!”
李叔蕃說的很委婉,但也算變相的承認了大明和高麗君臣父子的關係。
真要讓一個武將在戰場上叫對方將軍一聲爹,那是不可能的,誰都受不了這樣的侮辱。
藍玉倒也沒挑什麽理,這是讓他明白天朝的地位和大明的威嚴。
“讓他向西邊,給戰死平壤的大明好兒郎們磕三個響頭,告慰大明英烈的在天之靈!”
傅讓繼續傳話,李叔蕃猶豫片刻後,在箭樓之上,在所有高麗士兵的注視下,對著西邊,磕了三個頭。
藍玉很是滿意,親自走上前,對著箭樓喊道:“因為你拒不投降,妄圖抵抗天兵,導致兩軍將士死傷無數,連累平壤百姓跟著遭殃,這一切罪責都是你造成的,你是兩國的罪人,罪不容誅……”
“現在,即刻自殺,向我們天朝的永興皇帝陛下謝罪,老子炸開城門,引水入江,接受你們的投降!”
李叔蕃聽後並沒有太多畏懼,敗軍之將,有何臉麵苟活,即使藍玉不說,他也有殉國之意。
“閩無疾,本將死後,你率軍投降!”
李叔蕃拔出腰間寶劍,這是李芳遠賜給他的,輕輕摩挲後,橫於脖頸之上。
“君上,世子,臣盡力了!”
一道血光濺出,平壤城守將,高麗名將,李芳遠心腹大將李叔蕃,自殺於箭樓之上。
堂堂高麗名將,最終被逼的自殺而亡,高麗軍頓時軍心渙散,再無戰意。
藍玉也沒有食言,用洪武大炮轟開長慶門,大同門,大水衝開石頭,流入大同江。
大水退去,閩無疾率領守軍投降,明軍占領平壤城。
“陳侍郎,你這計策不錯啊!”
藍玉站在平壤城頭上,對著陳瑛說道:“你寫份軍報送到兵部,給陛下報喜!”
陳瑛悠悠說道:“七月底,平壤暴雨,大同江漲水,衝垮城牆,淹死無數,守軍不戰而降,我軍兵不血刃下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