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預言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話才是道出了白蓮教之亂的根源,百姓要是能吃飽飯,誰會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啊。
百姓能圖什麽?
無非就是有地種,有飯吃,不死,僅此而已!
老爺子當然造反的初衷,可不是稱王稱霸,當什麽皇帝,而是活不下去,造反能混口飯吃罷了。
如果當年能吃飽飯,老爺子也許會在鳳陽老家種一輩子地,或者在皇覺寺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白蓮教之亂被平定後,孫兒也問過陝西的官員,他們說,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陝西共有三十一萬五千兩百多頃田,這幾年的不斷複耕和開墾,到如今的永興五年,應該能達到四十萬頃!”
老爺子迴頭問道:“四十萬頃養不活一個陝西的百姓?”
朱雄英頗為無奈的說道:“聽著確實不少,但是這裏麵有一半,十六萬頃是軍屯!”
老爺子聽後瞬間沉默了,軍田是不用納稅,軍戶也不用服徭役。
“而十六萬萬軍屯,也無法養活所有的衛所兵,陝西的百姓不僅要供應軍糧,還要供養三藩!”
“不僅是陝西,整個北方五省百姓的情況都差不多,新政推行後這日子才算好過一些!”
朱雄英又補充道:“也不過是比以前好過一些而已!”
“其實孫兒剛才說減免賦稅,並不是全國所有的布政使司都要減免!”
“北方五大布政使司是必須要減的,尤其是西南之地,孫兒聽那裏的官員說,百姓隻能以稀粥野菜果腹,到了災年,連粥都喝不上,樹皮,草根,觀音土,易子而食……”
“凡是聽到這樣的消息,孫兒是成宿成宿的睡不著,哎……沒法說!”
朱雄英長歎一聲,繼續說道:“南方的情況雖說比北方好一些,但其實也沒好上太多,該減的還是得減!”
“當然,江南除外,江南百姓就算再苦,也苦不過北方的百姓!”
不知不覺間,朱雄英已經扶著老爺子走出大殿。
“大孫啊,你做的是對的!”
老爺子感慨道:“天下最苦,莫過於農民,開春之後,雞鳴即起,一家人就要扛著犁到地裏耕種,沒有牛的,隻能靠人去拉……”
“好不容易有點收成,還要輸官……”
“農民靠天吃飯,一旦遇到災害,將是滅頂之災,咱經曆過,所以知曉農民的苦!”
朱雄英堅定的說道:“永興要的不是士大夫筆下的盛世,而是百姓心中的盛世!”
聽到此話,老爺子突然一愣,隨即笑了起來,眼神中滿是高興和欣慰,感慨道:“這個家交給你,咱是越來越放心了!”
“該減就減吧,開國三十多年了,到了新朝,也該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了,就是這朝廷的財政……”
“皇爺爺,這些您不用擔心……”
朱雄英打斷老爺子的話,認真道:“孫兒之前給您說過,如果為了國庫充盈而向百姓加稅,那是自取滅亡……”
“更何況,那點農稅才有幾個錢,正確的富國之路要以工商稅為主,農稅為主!”
老爺子搖頭道:“你這不正好反過來了,工商稅也沒幾個錢啊!”
明初時期,是有工商稅的,也是三十稅一,看似和農稅沒什麽區別,但從事工商業的人是少之又少,這和老爺子抵製商人有很大的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環境所致。
經曆元末的動蕩,各地早已是千瘡百孔,可以說大明帝國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恢複生產,生產之首就是農耕。
民以食為天,百姓吃不飽飯,什麽都是扯淡!
所以,這個時候的工商業是十分蕭條的,國家的財政還是以農稅為主,要是以工商稅為主,朝廷早就餓死了。
“所以現在就要開始大力發展工商業,將來大明的主要財政收入,要以工商業為主!”
朱雄英繼續說道:“一旦工商業興起,不僅國家的財政收入多了,也可以減輕農戶的負擔!”
“大明要想強盛,這是唯一的路!”
開國已經三十多年了,在人口範圍內,土地的複耕和開墾已經達到了頂峰,再多也多不了多少稅收,也該到了發展工商的時候了。
老爺子眯著雙眼,好似在心中斟酌,隨後問道:“你打算怎麽做?”
“該正式開海了!”
朱雄英嚴肅且認真的說道:“孫兒打算明年,永興六年正式開海,捕魚也好,經商也罷,所有船木均可下海!”
“大明,揚帆起航,正式開啟大航海時代!”
開海的事,早在洪武朝之時就提過,當時老爺子說不合時宜,海上有倭寇,張士誠,陳友定的餘孽作亂。
後來朱雄英親自率領水師平了這些倭寇,海盜,還把倭國滅了。
洪武末年的時候,老爺子已經打算開海了,但各種事宜和變故又耽擱下來。
直到永興新朝,開海的時候才算開始,派李景隆,梅殷等人修建港口和市舶司衙門,如今全部竣工。
“那啥……”
老爺子突然交代道:“你開海……搞什麽海上絲綢之路,什麽大航海的,咱不管,別忘了讓那些小國來咱們大明朝貢,要把更多的小國納入到咱們大明的家國宗藩之中,這是大事,你可別忘了!”
朱雄英認真道:“這是自然,皇爺爺放心吧!”
老爺子點點頭,接著問道:“藍玉出征也快兩個月了吧,怎麽沒聽你說戰事啊,你可是最關心這些的!”
“昨天兵部送來戰報,三天前,鄭國公率領先鋒部隊,一舉攻破了高麗的第一道防線,千裏長城,這會恐怕已經開始攻義州了!”
朱雄英坦然道:“涼國公帶隊,又有王弼幾個老將,沒有什麽擔心的,大明軍神是不會讓自己跌下神壇的!”
老爺子冷笑一聲,說道:“常茂這個蠢貨還算有點用,藍玉……不是省油的燈,你別看他這幾年老實了,其實……他骨子裏就不是個老實的人!”
“你也不想想,十二歲就跟著他姐夫出來劫道砍人,能是什麽安分的主!”
“這個混賬東西……咱太了解他了,你給他定的那些規矩,沒啥用,順風順水的打完,他就立馬飄起來,要是打急眼了,他什麽都事都能做出來!”
“就說當年在喜峰口,不過是城門開的慢了些,他竟然攻打自家城關,你說……你說他腦子是不是長在屁股上了!”
朱雄英抿嘴笑了起來,說道:“這幾年經曆這麽多動蕩,總該長記性了!”
“得了吧!”
老爺子擺手說道:“你就看著吧,這次出征高麗,他絕對會惹點事出來,那個梁國公的爵位別給他定的太早!”
百姓能圖什麽?
無非就是有地種,有飯吃,不死,僅此而已!
老爺子當然造反的初衷,可不是稱王稱霸,當什麽皇帝,而是活不下去,造反能混口飯吃罷了。
如果當年能吃飽飯,老爺子也許會在鳳陽老家種一輩子地,或者在皇覺寺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白蓮教之亂被平定後,孫兒也問過陝西的官員,他們說,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陝西共有三十一萬五千兩百多頃田,這幾年的不斷複耕和開墾,到如今的永興五年,應該能達到四十萬頃!”
老爺子迴頭問道:“四十萬頃養不活一個陝西的百姓?”
朱雄英頗為無奈的說道:“聽著確實不少,但是這裏麵有一半,十六萬頃是軍屯!”
老爺子聽後瞬間沉默了,軍田是不用納稅,軍戶也不用服徭役。
“而十六萬萬軍屯,也無法養活所有的衛所兵,陝西的百姓不僅要供應軍糧,還要供養三藩!”
“不僅是陝西,整個北方五省百姓的情況都差不多,新政推行後這日子才算好過一些!”
朱雄英又補充道:“也不過是比以前好過一些而已!”
“其實孫兒剛才說減免賦稅,並不是全國所有的布政使司都要減免!”
“北方五大布政使司是必須要減的,尤其是西南之地,孫兒聽那裏的官員說,百姓隻能以稀粥野菜果腹,到了災年,連粥都喝不上,樹皮,草根,觀音土,易子而食……”
“凡是聽到這樣的消息,孫兒是成宿成宿的睡不著,哎……沒法說!”
朱雄英長歎一聲,繼續說道:“南方的情況雖說比北方好一些,但其實也沒好上太多,該減的還是得減!”
“當然,江南除外,江南百姓就算再苦,也苦不過北方的百姓!”
不知不覺間,朱雄英已經扶著老爺子走出大殿。
“大孫啊,你做的是對的!”
老爺子感慨道:“天下最苦,莫過於農民,開春之後,雞鳴即起,一家人就要扛著犁到地裏耕種,沒有牛的,隻能靠人去拉……”
“好不容易有點收成,還要輸官……”
“農民靠天吃飯,一旦遇到災害,將是滅頂之災,咱經曆過,所以知曉農民的苦!”
朱雄英堅定的說道:“永興要的不是士大夫筆下的盛世,而是百姓心中的盛世!”
聽到此話,老爺子突然一愣,隨即笑了起來,眼神中滿是高興和欣慰,感慨道:“這個家交給你,咱是越來越放心了!”
“該減就減吧,開國三十多年了,到了新朝,也該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了,就是這朝廷的財政……”
“皇爺爺,這些您不用擔心……”
朱雄英打斷老爺子的話,認真道:“孫兒之前給您說過,如果為了國庫充盈而向百姓加稅,那是自取滅亡……”
“更何況,那點農稅才有幾個錢,正確的富國之路要以工商稅為主,農稅為主!”
老爺子搖頭道:“你這不正好反過來了,工商稅也沒幾個錢啊!”
明初時期,是有工商稅的,也是三十稅一,看似和農稅沒什麽區別,但從事工商業的人是少之又少,這和老爺子抵製商人有很大的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環境所致。
經曆元末的動蕩,各地早已是千瘡百孔,可以說大明帝國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恢複生產,生產之首就是農耕。
民以食為天,百姓吃不飽飯,什麽都是扯淡!
所以,這個時候的工商業是十分蕭條的,國家的財政還是以農稅為主,要是以工商稅為主,朝廷早就餓死了。
“所以現在就要開始大力發展工商業,將來大明的主要財政收入,要以工商業為主!”
朱雄英繼續說道:“一旦工商業興起,不僅國家的財政收入多了,也可以減輕農戶的負擔!”
“大明要想強盛,這是唯一的路!”
開國已經三十多年了,在人口範圍內,土地的複耕和開墾已經達到了頂峰,再多也多不了多少稅收,也該到了發展工商的時候了。
老爺子眯著雙眼,好似在心中斟酌,隨後問道:“你打算怎麽做?”
“該正式開海了!”
朱雄英嚴肅且認真的說道:“孫兒打算明年,永興六年正式開海,捕魚也好,經商也罷,所有船木均可下海!”
“大明,揚帆起航,正式開啟大航海時代!”
開海的事,早在洪武朝之時就提過,當時老爺子說不合時宜,海上有倭寇,張士誠,陳友定的餘孽作亂。
後來朱雄英親自率領水師平了這些倭寇,海盜,還把倭國滅了。
洪武末年的時候,老爺子已經打算開海了,但各種事宜和變故又耽擱下來。
直到永興新朝,開海的時候才算開始,派李景隆,梅殷等人修建港口和市舶司衙門,如今全部竣工。
“那啥……”
老爺子突然交代道:“你開海……搞什麽海上絲綢之路,什麽大航海的,咱不管,別忘了讓那些小國來咱們大明朝貢,要把更多的小國納入到咱們大明的家國宗藩之中,這是大事,你可別忘了!”
朱雄英認真道:“這是自然,皇爺爺放心吧!”
老爺子點點頭,接著問道:“藍玉出征也快兩個月了吧,怎麽沒聽你說戰事啊,你可是最關心這些的!”
“昨天兵部送來戰報,三天前,鄭國公率領先鋒部隊,一舉攻破了高麗的第一道防線,千裏長城,這會恐怕已經開始攻義州了!”
朱雄英坦然道:“涼國公帶隊,又有王弼幾個老將,沒有什麽擔心的,大明軍神是不會讓自己跌下神壇的!”
老爺子冷笑一聲,說道:“常茂這個蠢貨還算有點用,藍玉……不是省油的燈,你別看他這幾年老實了,其實……他骨子裏就不是個老實的人!”
“你也不想想,十二歲就跟著他姐夫出來劫道砍人,能是什麽安分的主!”
“這個混賬東西……咱太了解他了,你給他定的那些規矩,沒啥用,順風順水的打完,他就立馬飄起來,要是打急眼了,他什麽都事都能做出來!”
“就說當年在喜峰口,不過是城門開的慢了些,他竟然攻打自家城關,你說……你說他腦子是不是長在屁股上了!”
朱雄英抿嘴笑了起來,說道:“這幾年經曆這麽多動蕩,總該長記性了!”
“得了吧!”
老爺子擺手說道:“你就看著吧,這次出征高麗,他絕對會惹點事出來,那個梁國公的爵位別給他定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