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東征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個月後,禮部尚書王鈍,一路小跑,舉著奏本,奔向奉天偏殿。
“陛下,臣王鈍有緊急要事奏報!”
朱雄英正在教導朱文玨學習政務,聽到外麵王鈍傳來的喊聲,立馬站了起來,看著一向穩重的王鈍如今慌張至極,立馬說道:“讓他進來!”
王鈍快步走進偏殿,上氣不接下氣的拱手道:“臣見過,,,”
“出什麽大事能讓你這個禮部堂官慌成這樣!”
朱雄英打斷他的話,說道:“坐下來,喝口茶,慢慢說!”
王鈍一路跑來,氣喘籲籲,額頭上滿是汗珠,就連官服都被浸透了一半,兩條腿越發感到無力,倒也沒有客氣,立馬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樸不了端來涼茶,王鈍一飲而盡,這才緩了下來。
“陛下,出大事了!”
王鈍神情嚴肅的說道:“前往高麗的使團於今日晌午迴到了京城,前往禮部衙門複命!”
朱雄英問道:“高麗怎麽說?”
王鈍繼續說道:“高麗李芳遠殺了咱們大明的使臣王佐,次日在鄭傳道等人的擁護下,竟然自稱高麗王,而且公然向大明下戰書,正式宣戰!”
朱雄英聽後,直接愣住了,皺著眉頭問道:“李成桂殺了大明使臣,自立為王,而且向大明宣戰……你不是在說笑吧?”
“陛下,這種事老臣怎敢胡言亂語,這是李成桂送來的戰書,請陛下過目?”
王鈍立馬將帶著的戰書呈了過去,朱雄英緩緩打開,看完後,頓時大笑起來。
“好啊,真好啊!”
朱雄英將戰書狠狠地摔在地上,咬牙切齒的說道:“殺我大明使臣,自立為王,宣戰,李成桂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陛下!”
王鈍站了起來,拱手道:“臣認為,那高麗李氏即使有反心,也沒膽大到敢殺我大明使臣的地步,李成桂雖有小心思,但也不至於狂妄到與我大明宣戰的地步,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臣覺得應當再次派人前往高……”
“朕不管他有沒有什麽隱情,做了就是做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既然敢殺使宣戰,那就要承擔大明的怒火,朕若再隱忍不動,豈不是讓那番邦小國小看!”
朱雄英怒吼道:“此事不必再勸,來人!”
樸不了躬著身子說道:“奴婢在!”
朱雄英立即吩咐道:“傳涼國公藍玉,兵部尚書詹徽,曹國公李景隆,魏國公徐允恭,鄭國公常茂,駙馬都尉梅殷,李堅,工部尚書傅友文,還有戶部的鬱新,夏原吉,全部到武英殿等著,一個時辰後,商討征東事宜!”
吩咐完後,朱雄英立馬拿著戰書去找老爺子了。
武英殿,自新朝開始,這裏成了召開軍事會議的地方,一般像這種大小朝會之外的臨時會議,一般都是軍國大事。
各衙門,公侯,接到口諭後,立馬放下手中的公務,朝著宮裏趕去。
藍玉撩著袍服,走的飛快,就連常茂都快趕不上他的速度。
“大舅,這到底咋迴事啊,陛下讓我們去武英殿所為何事?”
常茂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藍玉後麵。
他這個鄭國公的地位其實比藍玉的涼國公還要高,當年僅次於魏國公徐達和韓國公李善長。
上朝的時候,徐允恭站武將第一,常茂第二,李景隆第三,藍玉第四,沒辦法,誰讓前三個有個好老子呢。
“你耳朵聾了,口諭上說的很清楚,商討東征事宜,要他娘的打仗了!”
藍玉咧著嘴笑道:“陛下終於下定決心要東征高麗了!”
常茂恍然大悟,跟在後麵,驚喜道:“早他娘的該打了,當年在遼東就應該滅了他們!”
想到上一次北伐,藍玉竟然有些惆悵,說道:“就是不知道陛下會讓誰統領征東大軍,若是陛下禦駕親征,老子就給陛下牽馬!”
常茂捏著拳頭說道:“那我就給陛下當先鋒,率軍衝鋒陷陣!”
藍玉轉身就是一巴掌抽在他腦袋上,搞得常茂一頭霧水,卻又不敢還手。
大殿內,不少官員已經到了,三兩成群的竊竊私語。
“高麗之事,陛下不是已經派使臣前去問罪了,這怎麽突然要東征……”
駙馬梅殷詢問著李景隆,他和李堅,徐允恭三人從前年開始奉命修建港口,如今也迴來沒幾天。
李堅跟著問道:“我們剛迴來,什麽都不知道啊!”
李景隆低聲道:
“兩位駙馬還不知道吧,聽說高麗的李成桂謀反了,殺了咱們大明的使臣,還要宣戰!”
駙馬梅殷倒吸一口涼氣,說道:“高麗……向咱們大明……宣戰……天爺啊,他們瘋了吧!”
李景隆坦然一笑,說道:“上趕著找死,那能咋辦……隻能成全他們,嗬嗬……”
“陛下正愁著沒理由對付他們呢,這下好了,等著身死國破吧!”
說話間,藍玉,常茂走了進來。
“涼國公!”
“鄭國公!”
大殿內的官員紛紛行禮,別管怎麽樣,人家舅甥二人大小是個國公,該行禮就得行禮,這是規矩。
緊隨其後而來的是兩名文官,大明朝的正副管家,戶部尚書鬱新,侍郎夏原吉,二人找個椅子坐了下來。
最後來的是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少傅詹徽。
詹少傅理所應當的坐在了長桌主位龍椅下首右側第一的位子上。
“詹部堂!”
傅友文主動打招唿。
“傅部堂!”
詹徽微微點頭。
二人剛要交談,
藍玉湊了過來,雙手按在二人肩膀上,低聲說道:“老詹,老傅,咱都是自己人,我直說了,陛下要打高麗了,陛下要是不願禦駕親征,你們可要舉薦老子為大將軍,掛帥出征!”
詹徽淡淡一笑,沒有說話,傅友文咳了兩聲,說道:“潁國公也可掛帥!”
藍玉立馬不高興了,說道:“老傅,你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傅友德都七十多了,你還折騰他做甚啊,他恐怕連騎馬都費勁,更別說去打仗了!”
“就是!”
常茂也走了過來,幫著說道:“潁國公,還有我嶽丈,一個比一個老,陛下這次都沒詔他們過來,知道這是為啥嗎!”
常茂期待別人的迴答,然而並沒有人願意搭理他。
“因為陛下心疼他們,為了大明朝出了一輩子的力氣,這得是多大的皇恩!”
常茂也不尷尬,自顧自的說道:“要說現在咱們大明還能單獨掛帥出征的人,那非我大舅涼國公莫屬啊,你倆怎麽看不出個眉眼高低啊!”
“想當年,我大舅率領二十萬兒郎,揮師北伐,在捕魚兒海……”
傅友文聽不下去,搶著說道:“在捕魚兒海全殲韃靼主力,俘虜天保奴……這些事情聽的耳朵都生出繭子了,別再說了,本官推薦涼國公便是!”
“陛下,臣王鈍有緊急要事奏報!”
朱雄英正在教導朱文玨學習政務,聽到外麵王鈍傳來的喊聲,立馬站了起來,看著一向穩重的王鈍如今慌張至極,立馬說道:“讓他進來!”
王鈍快步走進偏殿,上氣不接下氣的拱手道:“臣見過,,,”
“出什麽大事能讓你這個禮部堂官慌成這樣!”
朱雄英打斷他的話,說道:“坐下來,喝口茶,慢慢說!”
王鈍一路跑來,氣喘籲籲,額頭上滿是汗珠,就連官服都被浸透了一半,兩條腿越發感到無力,倒也沒有客氣,立馬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樸不了端來涼茶,王鈍一飲而盡,這才緩了下來。
“陛下,出大事了!”
王鈍神情嚴肅的說道:“前往高麗的使團於今日晌午迴到了京城,前往禮部衙門複命!”
朱雄英問道:“高麗怎麽說?”
王鈍繼續說道:“高麗李芳遠殺了咱們大明的使臣王佐,次日在鄭傳道等人的擁護下,竟然自稱高麗王,而且公然向大明下戰書,正式宣戰!”
朱雄英聽後,直接愣住了,皺著眉頭問道:“李成桂殺了大明使臣,自立為王,而且向大明宣戰……你不是在說笑吧?”
“陛下,這種事老臣怎敢胡言亂語,這是李成桂送來的戰書,請陛下過目?”
王鈍立馬將帶著的戰書呈了過去,朱雄英緩緩打開,看完後,頓時大笑起來。
“好啊,真好啊!”
朱雄英將戰書狠狠地摔在地上,咬牙切齒的說道:“殺我大明使臣,自立為王,宣戰,李成桂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陛下!”
王鈍站了起來,拱手道:“臣認為,那高麗李氏即使有反心,也沒膽大到敢殺我大明使臣的地步,李成桂雖有小心思,但也不至於狂妄到與我大明宣戰的地步,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臣覺得應當再次派人前往高……”
“朕不管他有沒有什麽隱情,做了就是做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既然敢殺使宣戰,那就要承擔大明的怒火,朕若再隱忍不動,豈不是讓那番邦小國小看!”
朱雄英怒吼道:“此事不必再勸,來人!”
樸不了躬著身子說道:“奴婢在!”
朱雄英立即吩咐道:“傳涼國公藍玉,兵部尚書詹徽,曹國公李景隆,魏國公徐允恭,鄭國公常茂,駙馬都尉梅殷,李堅,工部尚書傅友文,還有戶部的鬱新,夏原吉,全部到武英殿等著,一個時辰後,商討征東事宜!”
吩咐完後,朱雄英立馬拿著戰書去找老爺子了。
武英殿,自新朝開始,這裏成了召開軍事會議的地方,一般像這種大小朝會之外的臨時會議,一般都是軍國大事。
各衙門,公侯,接到口諭後,立馬放下手中的公務,朝著宮裏趕去。
藍玉撩著袍服,走的飛快,就連常茂都快趕不上他的速度。
“大舅,這到底咋迴事啊,陛下讓我們去武英殿所為何事?”
常茂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藍玉後麵。
他這個鄭國公的地位其實比藍玉的涼國公還要高,當年僅次於魏國公徐達和韓國公李善長。
上朝的時候,徐允恭站武將第一,常茂第二,李景隆第三,藍玉第四,沒辦法,誰讓前三個有個好老子呢。
“你耳朵聾了,口諭上說的很清楚,商討東征事宜,要他娘的打仗了!”
藍玉咧著嘴笑道:“陛下終於下定決心要東征高麗了!”
常茂恍然大悟,跟在後麵,驚喜道:“早他娘的該打了,當年在遼東就應該滅了他們!”
想到上一次北伐,藍玉竟然有些惆悵,說道:“就是不知道陛下會讓誰統領征東大軍,若是陛下禦駕親征,老子就給陛下牽馬!”
常茂捏著拳頭說道:“那我就給陛下當先鋒,率軍衝鋒陷陣!”
藍玉轉身就是一巴掌抽在他腦袋上,搞得常茂一頭霧水,卻又不敢還手。
大殿內,不少官員已經到了,三兩成群的竊竊私語。
“高麗之事,陛下不是已經派使臣前去問罪了,這怎麽突然要東征……”
駙馬梅殷詢問著李景隆,他和李堅,徐允恭三人從前年開始奉命修建港口,如今也迴來沒幾天。
李堅跟著問道:“我們剛迴來,什麽都不知道啊!”
李景隆低聲道:
“兩位駙馬還不知道吧,聽說高麗的李成桂謀反了,殺了咱們大明的使臣,還要宣戰!”
駙馬梅殷倒吸一口涼氣,說道:“高麗……向咱們大明……宣戰……天爺啊,他們瘋了吧!”
李景隆坦然一笑,說道:“上趕著找死,那能咋辦……隻能成全他們,嗬嗬……”
“陛下正愁著沒理由對付他們呢,這下好了,等著身死國破吧!”
說話間,藍玉,常茂走了進來。
“涼國公!”
“鄭國公!”
大殿內的官員紛紛行禮,別管怎麽樣,人家舅甥二人大小是個國公,該行禮就得行禮,這是規矩。
緊隨其後而來的是兩名文官,大明朝的正副管家,戶部尚書鬱新,侍郎夏原吉,二人找個椅子坐了下來。
最後來的是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少傅詹徽。
詹少傅理所應當的坐在了長桌主位龍椅下首右側第一的位子上。
“詹部堂!”
傅友文主動打招唿。
“傅部堂!”
詹徽微微點頭。
二人剛要交談,
藍玉湊了過來,雙手按在二人肩膀上,低聲說道:“老詹,老傅,咱都是自己人,我直說了,陛下要打高麗了,陛下要是不願禦駕親征,你們可要舉薦老子為大將軍,掛帥出征!”
詹徽淡淡一笑,沒有說話,傅友文咳了兩聲,說道:“潁國公也可掛帥!”
藍玉立馬不高興了,說道:“老傅,你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傅友德都七十多了,你還折騰他做甚啊,他恐怕連騎馬都費勁,更別說去打仗了!”
“就是!”
常茂也走了過來,幫著說道:“潁國公,還有我嶽丈,一個比一個老,陛下這次都沒詔他們過來,知道這是為啥嗎!”
常茂期待別人的迴答,然而並沒有人願意搭理他。
“因為陛下心疼他們,為了大明朝出了一輩子的力氣,這得是多大的皇恩!”
常茂也不尷尬,自顧自的說道:“要說現在咱們大明還能單獨掛帥出征的人,那非我大舅涼國公莫屬啊,你倆怎麽看不出個眉眼高低啊!”
“想當年,我大舅率領二十萬兒郎,揮師北伐,在捕魚兒海……”
傅友文聽不下去,搶著說道:“在捕魚兒海全殲韃靼主力,俘虜天保奴……這些事情聽的耳朵都生出繭子了,別再說了,本官推薦涼國公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