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外,常升的話猶如晴天霹靂,讓老爺子大吃一驚,朱雄英卻十分淡定。


    南北榜案來了!


    劉三吾科場舞弊?


    這怎麽可能,劉三吾雖說有些迂腐,做事死板,凡事都喜歡循規蹈矩,但品行方麵絕對是毫無質疑。


    為人坦蕩,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士子之代表,文官之楷模,翰林領袖,內閣首輔,說他舞弊,恐怕沒有幾個人會信。


    老爺子眼神如刀,朱雄英卻立馬問道:“這到底怎麽迴事?”


    常升將剛才發生的事情快速說了一遍。


    老爺子冷聲問道:“你是說今年錄取的進士全是南方士子?”


    “是!”


    常升拿出被撕下來的皇榜,捧在老爺子麵前,說道:“請太上皇和陛下過目!”


    朱雄英拿過皇榜迅速看了起來,倒是有幾個眼熟的名字,不過,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後麵的籍貫上,果然都是南方人。


    老爺子立馬詢問道:“大孫,你欽點學子之時,沒有發現嗎?”


    朱雄英緩緩搖頭,皺著眉頭說道:“當時,劉三吾將考生名字按照一甲,二甲,三甲的順序報了上來,其中有幾個人是孫兒欽點的名次,當時孫兒也沒有多想,倒是沒注意籍貫,直接禦筆點了,倒是疏忽這些事情了……”


    老爺子倒是沒說什麽責怪的話,斟酌片刻後,說道:“先將擊鼓鳴冤的學子安頓好,皇帝政務繁忙,先不接見,但已經知曉此事,朝廷會派人調查清楚的!”


    老爺子直接替皇帝拿了主意!


    朱雄英剛要開口,樸不了又急匆匆的走來,說道:“皇爺,萬歲,吏部尚書張紞,禮部尚書王鈍,刑部尚書暴昭,戶部尚書鬱新求見!”


    朝廷隻有四個尚書,這迴全部湊齊了!


    “今個又沒有小朝會,他們進宮做甚……”


    可臣子求見,又不能不見,再說四大尚書都來了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而且八成和這次大考有關。


    常升拱手道:“陛下,臣聽說那些北方學子當街攔轎喊冤,更有不少人跑去各個衙門找同鄉官員為他們主持公道,想必進宮麵聖也是為了此事,現在整個京城流言四起……”


    果然,這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又出事端,不用想都能猜到,這些人都是來幫他們的同鄉出頭的。


    可出了事,就得想辦法解決,朱雄英果斷說道:“告訴他們,全部去武英殿等著,朕馬上過去!”


    “遵命!”


    朱雄英手中捏著皇榜,有些無奈的說道:“皇爺爺,您和孫兒一起過去吧!”


    “咱不去!”


    剛才還焦急萬分的老爺子現在竟然拒絕的如此幹脆。


    “你是皇帝,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去辦,不要過度去依賴咱,咱已經老了,你要學會獨斷朝綱!”


    朱雄英撇著嘴,這話說的就有問題了,自從我當了皇帝好像還沒麻煩過您吧,朝政我自己處理,新政我自己推,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做,我不是無能之輩啊,我這個皇帝當的挺好啊。


    “走了!”


    朱雄英留下一句話立馬走人。


    “大孫!”


    老爺子突然喊了一聲,囑咐道:“你記住了,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大明之地,絕不能分裂,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是大明的百姓,天朝的子民!”


    朱雄英鄭重點頭,說道:“皇爺爺放心,孫兒都明白,會處理好此事的!”


    老爺子看著大孫子逐漸離開的背影心中很是欣慰,同時也充滿了期待。


    期待大孫子能真正變成一個成熟的皇帝!


    如何處理這次南北榜事件,就是老爺子給大孫子的最後一次考題。


    如果他處理的好,老爺子餘生將不會再參與任何朝政,不管是明麵上,還是背後,徹徹底底的放權,安心養老。


    如果處理不好,他這位老人家隻能再辛苦幾年了。


    “萬歲,淩老大人求見!”


    “朕知道了!”


    “萬歲,大理寺卿陳迪求見!”


    “朕聽見了!”


    “萬歲,宋國公馮勝求見!”


    “嗯!”


    “萬歲,應天府尹……”


    “朕說聽見了,這些人都瘋了是吧!”


    前往武英殿的路上,不斷有宮人前來奏報官員求見,還都是朝廷各衙門的主官,搞的朱雄英極為煩躁。


    武英殿內,張紞驚唿一聲,說道:“宋國公,您怎麽也來了?”


    拄著拐杖的馮勝走了進來,說道:“家鄉的幾個孩子找到俺家門口,說受了委屈,我一聽,科場舞弊,這還得了,這不立馬進宮來找陛下了!”


    “你們難不成和我一樣?都是來找陛下的?”


    “是啊!”


    王鈍湊了過來,說道:“幾個老家的孩子找到俺們禮部衙門,上來跪地上就哭,說的也是科場舞弊……”


    \"科場舞弊,,,嘶,,,”


    鬱新湊了過來,倒吸一口涼氣,說道:“俺們鳳陽這迴也一個沒中,這可是龍興之地啊!”


    “查,這事一定要嚴查!”


    大理寺卿陳迪沉聲道:“新朝第一次科舉就搞出這等醜聞,天朝的威嚴何在,陛下的威嚴何在!”


    陳迪也是洪武朝的老臣了,軍戶出身的文官,曾擔任多地參政,布政使,為官清真,多施惠政,頗受百姓擁戴,甚至還以文官的身份,平定西南多地的叛亂,深受老爺子的器重。


    “諸位同僚!”


    刑部尚書暴昭說道:“此事尚未查清,不可妄自菲薄,一切等到陛下前來在做決斷,若是查到真有舞弊之事,我等在發難不遲!”


    “要俺說,這事沒跑了!”


    大殿外傳來淩漢渾厚的聲音,馮勝問道:“那些考生也找你們都察院了?”


    “都察院外麵已經被北方學子圍得水泄不通,俺讓人趕他們走,結果一個個跪地上哭了起來,說什麽科場舞弊,俺是一點辦法,隻能進宮麵聖,問問陛下的意思?”


    “南方文風鼎盛,曆年科舉占據大半,俺相信劉先生的品行,不會行什麽舞弊之事,可要說淮河以北的士子一個都沒有,俺不信!”


    “俺也不信!”


    馮勝附和道:“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等一會兒陛下來了,咱們一起上奏,為咱們北方人討個公道!”


    武英殿陸陸續續走進不少官員,大多都是位高權重,各衙門的主官,副官,但聽他們說話就知道,全是北方的官員。


    “陛下到!”


    朱雄英冷著臉,大步走了進來,行禮過後,淩漢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此次大考,,,”


    “朕已經知道了!”


    朱雄英擺擺手,打斷他的話,說道:“來人,傳內閣劉三吾,記善白信滔,翰林院董貫,張謙等翰林院閱卷官,另外將所有考生的試卷也全部拿到武英殿!”


    “凡在京所有正六品以上的官員也叫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