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衙門。


    韓宜可身穿一身朱紅色官服,端坐在衙門大堂之中,手中是最近三個月由當地官員統計出來的山東行省士紳名單。


    “整個山東才有二千二百四六多名士紳,恐怕整個行省現有的官吏都不止千人吧!”


    韓宜可猛然起身,拿著手中的名單,瞪著在場的官吏訓斥道:“爾等辦事陽奉陰違,怎對得起朝廷之信任,百姓之供養,怎對得起這身官服!”


    下麵的官員噤若寒蟬,其中包括參政,知府,同知一類的地方大員,更有布政使這樣的封疆大吏,可麵對這位快口禦史誰也不敢吭聲,韓宜可是都察院右都禦史,正兒八經的正二品,更是朝廷任命的山東巡撫,相當於欽差大臣,權利還在三司之上。


    最讓地方上頭疼的是,這位韓巡撫軟硬不吃,來到山東後,立馬投入推行新政的公務中,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誤,預計兩個月統計出來的士紳名單,最終被地方衙門官吏拖成了三月,最終給韓宜可遞交了一份兩千餘人的士紳名單,其中還包括個地方官吏以及他們的家人,這明顯就是扯淡的。


    麵對韓宜可的質問,地方最高大員布政使蕭忠站出來說道:“韓巡撫,自前朝末年起,齊魯之地久經戰亂,民生凋零,又遭毛貴逆賊禍亂,大明開國後,曆經數次水災旱災,百姓尚不能果腹,更無法安心讀書,士紳稀少也在情理之中,還請韓巡撫明查!”


    “逆賊?”


    韓宜可眉頭一皺,嗬斥道:“你說誰是逆賊?”


    “毛平章是率領義軍北伐,收複故土的英雄豪傑,就連當今太上皇提及毛平章都要尊上一聲毛貴將軍,你蕭忠好大的膽子,竟敢指為逆賊!”


    蕭忠立馬拱手,說道:“下官一時失言,還請韓巡撫恕罪!”


    韓宜可也不是非要揪著這點不放,而是拿著名單繼續問道:“蕭大人,你要知道陛下推行新政之決心,如果本官按照你給的這份士紳名單進行納糧,這就是欺君之罪,我韓宜可當論罪處斬,可你們這些地方大員會是什麽下場,我想你們自己也清楚!”


    蕭忠麵不改色,繼續說道:“韓巡撫,你也知道,大明雖說開國三十年,但開科取士卻僅僅隻有五次,其中大半為江南士人,剩下一些也多是江西人,山東雖是孔孟之鄉,可早已不複春秋!”


    聽到此話,韓宜可怒視蕭忠,質問道:“我大明朝有多少官員是真正靠科舉入仕,難道薦舉的官員就不是士紳了?”


    明朝初年,朝廷開科取士,結果首次科舉錄取的進士全部不堪大用,朝廷直接暫停科舉製度,改用薦舉製選官,如今朝中的那些老臣子以及新朝重臣,如劉三吾,淩漢,張紞,王純,傅友文,包括韓宜可他自己都不是靠科舉考上來的。


    不過年輕的重臣大部分都是進士出身,如解縉,黃觀,蹇義,景清,張信等人。


    而麵對韓宜可的質問,蕭忠和一幹官員並未言語。


    隨便你這個巡撫如何問,我們不知道,也不清楚,也不敢說話。


    “本官再問你們一遍,這可是山東所有士紳的名單,當真一個不差?”


    蕭忠低頭使個眼神,參政馮穀立馬站出來說道:“迴韓大人,確實一個不差!”


    “啪!”


    韓宜可頓時拍案而起,怒聲道:“好啊,好一個布政使司衙門,看來你們是有心阻礙朝廷新政,一個碩大的山東行省,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竟然隻有區區六百多名士紳,一千多名家眷!”


    韓宜可將名單拍在眾官員麵前,嗬斥道:“你們自己看,一個縣隻有兩三名士紳也就罷了,曲阜縣可是孔孟聖人之鄉,天下讀書人的聖地,竟然一個士紳都沒有,你們當本官是傻子嗎?”


    蕭忠聽後卻是笑了笑,說道:“韓巡撫有所不知,曲阜縣是孔聖人的家鄉,在曆朝曆代都受朝廷庇佑和禮遇,不納糧不徭役,受百姓供養,到了本朝當然也不例外,這是幾千年以來的規矩,下官雖是布政使卻也不敢在孔聖人麵前放肆啊!”


    聽到此話,韓宜可眉頭緊皺,想反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馮穀趁機說道:“韓巡撫,下官說句不該說的話,朝廷派大人來山東推行士紳納糧的新政,大人也不能違抗聖旨,下官都能理解,這六百多名士紳已經夠大人向朝廷交差了,大人也是孔孟門下弟子,何必去得罪同門讀書人,您說,,,對吧?”


    你這個巡撫是朝廷派的幹活的,我們也不說什麽,該辦的都幫你辦了,別太當真,差不多就行了!


    韓宜可這樣的硬骨頭連老爺子那樣的皇帝都敢罵,自然不會向幾個地方官妥協,哪怕是封疆大吏。


    “本官受陛下所信任,前來山東推行新政,自然要全力以赴,辦好此事,在其位,謀其事,是我韓宜可做人為官的原則,既然是士紳納糧,自然包括所有士紳,即便是曲阜孔家,也不能區別對待!”


    韓宜可挺著腰板,指著眾人說道:“本官當初來衙門之時,說的已經夠清楚了,要整個行省的所有士紳名單,爾等辦事不力,該當論罪!”


    下麵的官員相視幾眼,心中暗道,這個姓韓的巡撫有些不上道!


    蕭忠悠悠說道:“大人,此事辦起來不容易啊,下官身為布政使,掌管一省民政,公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還請大人見諒!”


    “放肆!”


    韓宜可質問道:“本官是朝廷親命的山東巡撫,有權調任所有官員事務,也包括你這個布政使,你要覺得本官做得不對,大可上奏陛下,參本官一本!”


    蕭忠冷哼一聲,甩了甩袖子,不再說話。


    “大人息怒!”


    參政馮穀立馬出來打圓場,笑嗬嗬的說道:“是我等誤解了大人的意思,大人再給下官半個月,,,不,十天,十天過後下官一定將所有士紳的名單全部交給大人!”


    “五天,本官隻給你們五天!”


    韓宜可正色道:“五天之後,要是缺一人,別怪本官行便宜之權,哼!”


    說罷,立即拂袖而去,離開布政使衙門。


    望著韓宜可離開的身影,參政馮穀湊到蕭忠麵前,低聲問道:“大人,這姓韓的軟硬不吃,我們該怎麽辦?”


    蕭忠冷笑道:“他想要那就全部給他,能不能收上稅就和咱們無關了,你記住了,在齊魯這片土地上,就算天塌了也有孔家頂著,咱們,,,嗬嗬,算個屁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