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藩王納糧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話一出,東長房再次陷入寂靜之中,朱雄英正在擺弄他手上的玉圭,並沒有說話。
傅友文頓時鬆了口氣,五年牢獄之災讓他變得十分謹慎,已經不敢亂說話了,可這一次他猜對了,皇帝不說話就是同意了。
“臣聽聞,陛下十分勤政,經常處理公務至深夜,為了江山社稷可謂兢兢業業,而其他皇室子孫卻不用如此勞累!”
“陛下貴為九五之尊,天子聖人卻能體恤百姓,以粗茶淡飯為膳,粗麻皂布為衣,而其他皇室子弟卻是錦衣玉食,享受奢靡!”
“陛下為了新政大業,天下百姓,宵衣旰食,可閑暇之餘卻還能親身農耕,不忘百姓之苦,而其他皇室子弟不施農耕卻能坐享其成!”
“臣說這些並非阿諛奉承,而是心裏話,臣覺得陛下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皇室子弟也要效仿,如此才能表藩王愛戴陛下,忠於朝廷之心!”
前麵一頓馬屁都是鋪墊,傅友文開始進入正題了。
“臣知道,陛下推行新政是為天下百姓謀福,可勳貴士紳卻因小私而棄百年大業於不顧,如果皇室能帶頭納糧,為天下人做出表率,想必一定可以減少新政的阻力!”
傅友文的話邏輯清晰,擲地有聲,朱雄英頓時拍案叫絕。
“好,好,傅卿說的好,說到朕的心坎去了!”
朱雄英倒真沒有想到這些,讓藩王交稅,不僅又省一筆財政,最重要的是為勳貴士紳也做出了表率。
皇帝的叔叔,兄弟們都帶頭交稅了,你們這些勳貴士紳還有什麽理由拒絕,這一招真是絕了。
麵對皇帝的讚揚,傅友文趁機說道:“陛下,臣認為皇室子弟當為朝廷納兩成賦稅,以感念朝廷供養之恩,陛下之情!”
鬱新揮劍,傅友文補刀,完美!
朱雄英沉聲道:“鬱卿,傅卿,迴頭你倆上個奏本送到尚書房,朕直接批了!”
“遵命!”
二人心情大好,拿起筷子,繼續吃飯!
朱高熾臉都綠了,直接放在筷子,這飯吃不下去了。
我呸,丫的,你們都是小皇帝的狗,幫著小皇帝咬我們皇室宗親。
他憤憤不平的說道:“陛下,臣認為……”
“眾卿別光顧著說話,吃飯吃飯,涼了就不好吃了,特別是這葷食,吃涼的容易吃壞了身體,你們都是國之棟梁,朕的左膀右臂,新朝的肱骨之臣,要是壞了身體,朕會內疚的,也會心疼!”
朱高熾剛要開口,卻被朱雄英無情的打斷,很明顯不想讓他說話,隻得在心中大罵一聲狗皇帝,朱家能有你這樣的子孫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燕世子!”
朱雄英故意問道:“你覺得兩位愛卿的話可有道理?”
朱高熾硬生生的擠出一絲笑容,說道:“謀國之言,甚好,甚好!”
你問我有意思嗎?
我要說的算,現在就讓人用門夾你的腦袋,就像夾核桃一樣,腦漿子全給你夾出來,看看是不是黑色發臭的壞水。
生氣歸生氣,罵人歸罵人,朱高熾心中感慨,如果自己是小皇帝,也會這麽幹。
隨後,夏元吉又提出一個省錢的辦法,所有公,侯,伯,駙馬,儀賓等等每年所領的俸祿,隻要超過兩百石的,都一律米鈔兼給,五米五鈔。
這個主意也不錯,有爵位的都是武將,打仗能撈錢,平常也能吃些空餉,壓根就不差這點俸祿錢,駙馬的俸祿是正一品大員的十倍都不止,儀賓是親王,郡王的女婿,無關緊要的皇親。
朱雄英立馬同意下來,老規矩,遞奏本,他批。
削減皇室的俸祿和納稅雖然能為國家節省一大筆來開支,可還遠遠不夠,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要想辦法去搞,去弄。
“如今國庫已經見底,朕現在最怕發生天災,一旦有了災荒,朝廷連賑災的錢都拿不出來……”
解縉趁機奉承道:“自陛下繼位以來,我大明是一副欣欣向榮之景,河清海晏之相,大明朝有陛下這等天子聖人庇佑,定然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哪裏還會有什麽天災饑荒!”
朱高熾瞥他一眼,心中暗罵道:“我呸,馬屁精!”
朱雄英被他一頓馬屁拍笑了,說道:“未雨綢繆總不是什麽壞事,若是有了災荒再去籌集銀子,那不知道要餓死多少百姓,到時候朕就把你解大才子賣給花船,用你賣身的錢賑濟百姓!”
“哈……”
在場的老臣們頓時大笑起來,淩漢趁機說道:“解大才子在京城可是名角,聽說他的一幅筆墨價值千金,深受花船娘子們的追捧!”
張紞笑道:“陛下,不如讓解才子去花船賣藝,用來補貼國庫,如此也算為朝廷出力,為陛下分憂!”
“這個主意不錯,臣附議!”
傅友文再次補刀。
解縉年輕,善於奉承,又喜歡出風頭,這些老臣都有些鄙視他。
朱雄英笑問道:“解卿,你意下如何?”
解縉尷尬的笑道:“陛下說笑了!”
呸,一群老不正經的棺材瓤子!
本來就是說笑,讓堂堂的內閣輔臣,文華殿大學士去那種地方賣藝,皇帝的臉能丟到姥姥家。
“好了,好了!”
朱雄英示意大夥停下來,接著說道:“趁此機會,朕說些正事!”
“如今國庫即將見底,盡管削減藩王宗室俸祿,還是不夠用,朝廷沒錢,朕始終心裏沒底,眾卿都想想辦法,盡快讓國庫充盈起來!”
“朕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年不到一千萬的稅遠遠不夠用,五年之內,朕要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不止!”
聽到此話,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瘋了吧,說什麽胡話呢,五年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大明剛開國那幾年,全國一年的稅收加起來才二百多萬,休養生息三十年才達到如今的九百多萬,五年就要達到兩千萬,做夢呢!
“陛下!”
禮部尚書王鈍說道:“國家的土地有限,即便大力開墾也不可能在五年之內翻上一倍,若想讓朝廷一年有兩千萬的固定稅收,隻能……隻能加稅!”
“除了給百姓加稅,你們就想不出來其他辦法嗎?”
朱雄英聲音沉重的說道:“縱觀曆朝曆代,每當朝廷缺錢,當政者隻會想盡辦法去剝削窮苦百姓,前元是怎麽亡的,還不是各種苛捐雜稅逼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朕時常親自農耕,知曉烈日當頭,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農民實在太苦了,朕不僅不會加稅,還要減稅,五年之內,把三十稅一改成五十,甚至六十……”
在臣子們看來,皇帝說的壓根就不現實,哪個中原王朝不是靠農耕養活,三十稅一對於百姓來說已經夠少了,還要再減,知道你皇帝是為了天下百姓好,可也不能窮了自己啊。
減免賦稅這種事壓根就不是這麽玩的。
“陛下!”
吏部尚書張紞說道:“如果減輕賦稅,那隻能收攏流民,鼓勵百姓大肆開墾荒地,增加土地!”
朱雄英拍了拍桌子,問道:“你們就盯著那點農稅不放了,為何總想著問百姓要錢,除了地稅和丁稅就想不到其他財政來源了?”
劉三吾聽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立馬說道:“臣等愚鈍,還請陛下賜教!”
朱雄英鄭重的說道:“開海!”
傅友文頓時鬆了口氣,五年牢獄之災讓他變得十分謹慎,已經不敢亂說話了,可這一次他猜對了,皇帝不說話就是同意了。
“臣聽聞,陛下十分勤政,經常處理公務至深夜,為了江山社稷可謂兢兢業業,而其他皇室子孫卻不用如此勞累!”
“陛下貴為九五之尊,天子聖人卻能體恤百姓,以粗茶淡飯為膳,粗麻皂布為衣,而其他皇室子弟卻是錦衣玉食,享受奢靡!”
“陛下為了新政大業,天下百姓,宵衣旰食,可閑暇之餘卻還能親身農耕,不忘百姓之苦,而其他皇室子弟不施農耕卻能坐享其成!”
“臣說這些並非阿諛奉承,而是心裏話,臣覺得陛下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皇室子弟也要效仿,如此才能表藩王愛戴陛下,忠於朝廷之心!”
前麵一頓馬屁都是鋪墊,傅友文開始進入正題了。
“臣知道,陛下推行新政是為天下百姓謀福,可勳貴士紳卻因小私而棄百年大業於不顧,如果皇室能帶頭納糧,為天下人做出表率,想必一定可以減少新政的阻力!”
傅友文的話邏輯清晰,擲地有聲,朱雄英頓時拍案叫絕。
“好,好,傅卿說的好,說到朕的心坎去了!”
朱雄英倒真沒有想到這些,讓藩王交稅,不僅又省一筆財政,最重要的是為勳貴士紳也做出了表率。
皇帝的叔叔,兄弟們都帶頭交稅了,你們這些勳貴士紳還有什麽理由拒絕,這一招真是絕了。
麵對皇帝的讚揚,傅友文趁機說道:“陛下,臣認為皇室子弟當為朝廷納兩成賦稅,以感念朝廷供養之恩,陛下之情!”
鬱新揮劍,傅友文補刀,完美!
朱雄英沉聲道:“鬱卿,傅卿,迴頭你倆上個奏本送到尚書房,朕直接批了!”
“遵命!”
二人心情大好,拿起筷子,繼續吃飯!
朱高熾臉都綠了,直接放在筷子,這飯吃不下去了。
我呸,丫的,你們都是小皇帝的狗,幫著小皇帝咬我們皇室宗親。
他憤憤不平的說道:“陛下,臣認為……”
“眾卿別光顧著說話,吃飯吃飯,涼了就不好吃了,特別是這葷食,吃涼的容易吃壞了身體,你們都是國之棟梁,朕的左膀右臂,新朝的肱骨之臣,要是壞了身體,朕會內疚的,也會心疼!”
朱高熾剛要開口,卻被朱雄英無情的打斷,很明顯不想讓他說話,隻得在心中大罵一聲狗皇帝,朱家能有你這樣的子孫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燕世子!”
朱雄英故意問道:“你覺得兩位愛卿的話可有道理?”
朱高熾硬生生的擠出一絲笑容,說道:“謀國之言,甚好,甚好!”
你問我有意思嗎?
我要說的算,現在就讓人用門夾你的腦袋,就像夾核桃一樣,腦漿子全給你夾出來,看看是不是黑色發臭的壞水。
生氣歸生氣,罵人歸罵人,朱高熾心中感慨,如果自己是小皇帝,也會這麽幹。
隨後,夏元吉又提出一個省錢的辦法,所有公,侯,伯,駙馬,儀賓等等每年所領的俸祿,隻要超過兩百石的,都一律米鈔兼給,五米五鈔。
這個主意也不錯,有爵位的都是武將,打仗能撈錢,平常也能吃些空餉,壓根就不差這點俸祿錢,駙馬的俸祿是正一品大員的十倍都不止,儀賓是親王,郡王的女婿,無關緊要的皇親。
朱雄英立馬同意下來,老規矩,遞奏本,他批。
削減皇室的俸祿和納稅雖然能為國家節省一大筆來開支,可還遠遠不夠,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要想辦法去搞,去弄。
“如今國庫已經見底,朕現在最怕發生天災,一旦有了災荒,朝廷連賑災的錢都拿不出來……”
解縉趁機奉承道:“自陛下繼位以來,我大明是一副欣欣向榮之景,河清海晏之相,大明朝有陛下這等天子聖人庇佑,定然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哪裏還會有什麽天災饑荒!”
朱高熾瞥他一眼,心中暗罵道:“我呸,馬屁精!”
朱雄英被他一頓馬屁拍笑了,說道:“未雨綢繆總不是什麽壞事,若是有了災荒再去籌集銀子,那不知道要餓死多少百姓,到時候朕就把你解大才子賣給花船,用你賣身的錢賑濟百姓!”
“哈……”
在場的老臣們頓時大笑起來,淩漢趁機說道:“解大才子在京城可是名角,聽說他的一幅筆墨價值千金,深受花船娘子們的追捧!”
張紞笑道:“陛下,不如讓解才子去花船賣藝,用來補貼國庫,如此也算為朝廷出力,為陛下分憂!”
“這個主意不錯,臣附議!”
傅友文再次補刀。
解縉年輕,善於奉承,又喜歡出風頭,這些老臣都有些鄙視他。
朱雄英笑問道:“解卿,你意下如何?”
解縉尷尬的笑道:“陛下說笑了!”
呸,一群老不正經的棺材瓤子!
本來就是說笑,讓堂堂的內閣輔臣,文華殿大學士去那種地方賣藝,皇帝的臉能丟到姥姥家。
“好了,好了!”
朱雄英示意大夥停下來,接著說道:“趁此機會,朕說些正事!”
“如今國庫即將見底,盡管削減藩王宗室俸祿,還是不夠用,朝廷沒錢,朕始終心裏沒底,眾卿都想想辦法,盡快讓國庫充盈起來!”
“朕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年不到一千萬的稅遠遠不夠用,五年之內,朕要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不止!”
聽到此話,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瘋了吧,說什麽胡話呢,五年讓國家的稅收翻一倍,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大明剛開國那幾年,全國一年的稅收加起來才二百多萬,休養生息三十年才達到如今的九百多萬,五年就要達到兩千萬,做夢呢!
“陛下!”
禮部尚書王鈍說道:“國家的土地有限,即便大力開墾也不可能在五年之內翻上一倍,若想讓朝廷一年有兩千萬的固定稅收,隻能……隻能加稅!”
“除了給百姓加稅,你們就想不出來其他辦法嗎?”
朱雄英聲音沉重的說道:“縱觀曆朝曆代,每當朝廷缺錢,當政者隻會想盡辦法去剝削窮苦百姓,前元是怎麽亡的,還不是各種苛捐雜稅逼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朕時常親自農耕,知曉烈日當頭,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農民實在太苦了,朕不僅不會加稅,還要減稅,五年之內,把三十稅一改成五十,甚至六十……”
在臣子們看來,皇帝說的壓根就不現實,哪個中原王朝不是靠農耕養活,三十稅一對於百姓來說已經夠少了,還要再減,知道你皇帝是為了天下百姓好,可也不能窮了自己啊。
減免賦稅這種事壓根就不是這麽玩的。
“陛下!”
吏部尚書張紞說道:“如果減輕賦稅,那隻能收攏流民,鼓勵百姓大肆開墾荒地,增加土地!”
朱雄英拍了拍桌子,問道:“你們就盯著那點農稅不放了,為何總想著問百姓要錢,除了地稅和丁稅就想不到其他財政來源了?”
劉三吾聽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立馬說道:“臣等愚鈍,還請陛下賜教!”
朱雄英鄭重的說道:“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