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海之事,朱雄英其實是有很大顧慮的,倒不是怕臣子反對,也不是怕做不好,而是目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攤丁入畝,士紳納糧才剛開始,各地都在丈量土地,登記人數,可以說還沒正式推行,所以目前還沒遇到阻力,但可以想象,各地的士紳地主,世家豪強一定都在想辦法阻止新政,不出一年,一定會有動作。


    朱雄英力排眾議,敢為天下先,大膽改革,推行新政,得罪天下士紳,到時候麵臨的壓力一定很大,而這個時候再開海,實在有些太急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特別是改革之事,絕對不能操之過急,步子要是邁上了,容易扯到蛋。


    朱雄英的褲襠要是破了,這大明朝就得大亂起來。


    可現在國家沒錢,新稅一時半會又收不上來,他身為皇帝怎能不急,就他一個人省的那點飯錢,茶葉錢能有什麽用。


    想來想去,除了開海,朱雄英想不到還有什麽辦法能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斂財。


    可攤丁入畝和士紳納糧還沒解決,現在又要開海,實在有些操之過急了。


    要是以前還當皇太孫的朱雄英,那絕對沒二話,隻要老爺子點頭,他立馬去幹。


    可他現在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他的一句話,一個決定關乎億兆子民,大明國運,絕對不能頭腦一熱說幹就幹,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朱雄英詢問了老爺子的意見,老爺子也覺得有些太急了,治大國如烹小鮮,油鹽醬醋都要放的恰到好處,要掌握火候,絕對不能大火加猛料一鍋全燉了,還是要穩紮穩打,一步步的來。


    朱雄英也有些迷茫了,幾次朝會也都忍住沒提開海的事,草草下朝。


    作為皇帝,他也不能一心撲在新政上,其他政務也要處理,雖說朱高熾來了能幫他分擔一些,但他自己不可能把所有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他。


    如今各地藩王都在問朝廷要錢,朱雄英一直拖著不給,萬一大胖以權謀私,把朝廷欠燕藩的軍費,賞賜和食祿全部補上,那朱雄英隻能吃啞巴虧。


    ……


    朝會結束,臣子們規規矩矩退出奉天殿,朝著奉天門快步走去。


    西長房外,剛剛下朝的官員已經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他們把芴板插在腰間,開始打飯吃飯。


    西長房的夥食並不算豐盛,隻能說太一般了。


    一人三個拳頭大小的窩頭,一碟醃製的小菜,一碗不算稀也不算太稠的粥,多了沒有,吃不完可以帶走,也可以直接帶迴衙門吃,每隔十天有一頓肉包子或者油條,但依舊是限量。


    對於艱苦的文官來說,下朝後能不花錢直接吃上剛出鍋的窩頭,帶鹽的小菜,還有熱粥,已經算天大的待遇,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反觀東長房,隻有寥寥幾名官員進去,六部尚書,左右禦史,外加內閣,滿打滿算也就十人出頭,其中還有人前往地方公辦不在京城。


    右都禦史淩漢第一個走了進去,來到打飯的窗口,禦廚笑嗬嗬的問道:“淩老大人,今個吃點什麽?”


    淩漢用手中的芴板指著各式各樣的早餐說道:“大肉包子來兩個,要豬肉大蔥的,給本官挑些餡多皮薄的,油條也來倆,撿大的拿,那個……小米糕來二兩,兩熟煎鮮魚一條,酸筍一碟,高粱餅子……算了,粗糧就不吃了,再來一碗粥,給本官撈些稠的!”


    禦廚有些傻眼了,苦著臉問道:“老大人,這有些太多了,您吃的完嗎?”


    “小的要提醒您一句,陛下前兩天視察東長房說了,官員吃多吃少都隨意,但誰要是浪費糧食,以後就不要來東長房吃飯了!”


    “老大人,小的多句嘴,您先拿一些吃著,要是不夠,您招唿一聲,小的給您送過去!”


    淩漢滿不在乎的說道:“不用,就按本官說的這些拿,吃不完本官以後就不來了!”


    說罷,直接用托盤把剛才要的東西端了過去,又迴頭說道:“按照本官剛才要的東西,再打包一份,本官吃完帶走,對了,再加兩根酥糖!”


    東長房不僅吃的比西長房好,而且還不限量,最重要的是,皇帝並沒有規定不能帶走。


    淩漢是這麽想的,既然沒有說,那就證明皇帝默認了,那就可以打包,那他娘的還客氣個啥。


    等到其他官員進來的時候,淩漢獨自一人坐在大堂裏吃了起來。


    “淩老大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神速!”


    姍姍來遲的劉三吾玩笑一句。


    淩漢嚼著油條,振振有詞的說道:“早吃完就能早去衙門處理公務,我們都察院就能多參幾個不法官員!”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吃了陛下給的飯那自然就要為陛下分憂,吃飯都不主動,那處理公務就更不上心了!”


    解縉嗬嗬笑道:“老大人言之有理,就像陛下常說的一句話,叫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劉三吾笑了笑,說道:“繆論,爾等皆是繆論,老夫實在不敢苟同,正所謂……”


    張紞迴頭喊道:“劉閣老,我們都給您讓著位呢,趕緊來打飯,快請!”


    劉三吾定睛一看,大夥都在等著他,連忙行禮道:“多謝各位了!”


    “淩大人,老夫打好飯再與你理論!”


    坦坦翁在這些老臣中年紀最大,大家都很照顧他,每次打飯都會讓他先來,甚至幫他打好端過去。


    相比較淩漢,劉三吾吃的最少,也很簡單,一碗清粥,半塊高粱餅子,僅此而已。


    隨著所有人都落座吃飯,朱高熾才走了進來,立馬從窗口端來一盤堆成小山的早餐走了過來。


    甜的,鹹的,酸的,辣的都有,光豆漿就要了兩大碗。


    坐下後,立馬拿起勺子舀些細糖放進豆漿裏,接著攪了起來。


    坐在一旁的解縉笑問道:“燕世子,今個沒胃口啊,吃的沒前幾天多了!”


    解縉可不是故意諷刺他,而是早在東長房開辦的第一天就被這位燕王世子的飯量所折服,相比較前幾天,今天的飯量確實小了些,油條才拿了八根,肉包子才十個,炒羊肉才三盤。


    “最近公務繁忙,有些乏累,沒啥胃口,小……陛下生怕讓我閑著!”


    解縉擺擺手笑道:“都是為國效力,為陛下分憂,就別計較這些了,吃飯,吃飯!”


    朱高熾白他一眼,看著手中的肉包子有些像小皇帝的臉,直接一口咬掉半個。


    就在此時,一陣腳步聲傳來,鬱新迴頭看了一眼,驚訝道:“陛下……來了!”


    “啊!”


    看到朱雄英走了進來,所有人立馬放下手中的碗筷站了起來。


    “臣等見過……”


    朱雄英坐了下來,擺擺手說道:“不必多禮,都坐下繼續吃飯吧!”


    隨後,樸不了將皇帝的早餐端了上來,一碗粥,兩個饅頭,一碟小菜,一個雞蛋。


    朱雄英剝著雞蛋,漫不經心的說道:“國庫,內庫都沒錢了,朕也快沒錢請你們吃早飯了,都想想辦法,要是想不出來朕就把東長房封了,以後都迴家吃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