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年號定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臣知罪!”
李景隆跪在地上立馬磕頭認錯,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
自己不過是說個年號而已,崇禎,崇尚禎祥,不僅好聽,寓意還好,也不知道皇帝哪根筋搭錯了,竟然發這麽大的火。
“哎……你迴去坐著吧!”
朱雄英扶著額頭,低頭歎息,這幫人挺有意思的,一個個要定新年號,結果建文,正統,崇禎全冒出來了,這大明朝就沒有比這三人還拉垮的皇帝。
弄個正德,天啟,朱雄英都能捏著鼻子認了,這三個年號堅決不用。
即便要從後世皇帝中挑一個,那也要挑一個最好的。
“眾位愛卿,朕想到了一個年號!”
朱雄英坦然道:“永樂如何,寓意國家永遠太平,百姓永遠安樂!”
四叔,對不住了,朕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永樂盛世,你就好好當你的燕王吧,不然朕就送你去找我爹喝酒。
“好!”
藍玉拍案而起,大讚道:“永樂,這年號好,好極了,陛下,臣諫言新朝就用永樂!”
李景隆雖然被罵的一頭霧水,不敢隨意附和,更不敢直接表態了。
“陛下,以永樂為年號……這萬萬不可啊,此乃不祥之兆!”
朱雄英立馬變了臉,抬頭看去,說話的人是一直沒開口的內閣黃觀。
“為何不詳?”
黃觀立馬說道:“陛下,永樂曾經作為年號被用過,而且還是三次,其中有兩個人都是亂臣賊子!”
朱雄英聽後頓時眉頭一皺,這個事他還不是很清楚呢,示意黃觀繼續說下去。
“陛下,永樂是前涼桓王張重華使用過的年號,這個張重華雖說談不上什麽昏君,不過他英年早逝,年僅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第二個用永樂為年號的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廣東循州有個叫張遇賢發動起義,自稱中天大國王,這個政權存在一年多就覆滅了!”
“最後一個是宋徽宗時期,江南人方臘利用明教教徒起兵造反,自稱“聖公”,攻陷江南多處重鎮,最後被朝廷剿滅!”
“陛下是名正言順的大明之主,中原正統之君,怎能用這些亂臣賊子的年號,實在不妥,請陛下三思!”
不愧是六元魁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年號都能如數家珍,可見這位狀元郎是熟讀經史典籍。
黃觀這麽一說,朱雄英對永樂這個年號瞬間沒好感了,心中琢磨道:是不是亂臣賊子都喜歡用永樂年號啊。
朱棣的這個永樂年號,一定是被文官坑了,或者說是建文舊臣故意整這樣一個反賊年號來暗諷他造反篡位。
“換一個吧!”
朱雄英說的很果斷,什麽永樂,朕是嫡長孫,他什麽身份,皇四子而已,是不是嫡子都難說,但朕的皇位是正大光明順位繼承的,合情合理合法,朕才不用亂臣賊子的年號。
連續幾個年號皇帝都不滿意,眾臣誰都不敢開口了,朱雄英摩挲著拇指上的玉圭扳指,琢磨道:“既然永樂不行,那朕就改一個字,叫永興,寓意我大明永久興盛!”
其實剛才朱雄英想說用永昌的,但又依稀記得,這好像又是一個亂臣賊子的年號。
永興,這個年號聽著還不錯。
聽到這兩個字,殿內的臣子們又陷入了沉思,武將不懂這些,他們在想如何去拍馬屁,又怕拍不好被罵,就和李景隆一樣,
文官不一樣了,他們一個個神情複雜,想說什麽卻又欲言又止,朱雄英忍不住問道:“這總不能又是哪個亂臣賊子的年號吧?”
劉三吾歎息道:“不瞞陛下,這雖說不是什麽亂賊的年號,但,,,但實在不合適作為大明新朝年號!”
“陛下,永興年號被用過許多次,且集中在漢末至晉魏割據王朝,雖說也被苻堅這種雄才大略的帝王用過,但還有漢末的桓帝,冉魏政權,那孝武帝元修不僅是個傀儡皇帝,更是亡國之君,而且,此年號也被晉惠帝司馬衷用過!”
司馬衷,,,原來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
提到司馬家,朱雄英憤恨的說道:“那司馬家先有洛水之誓,言而無信,後有當街弑君,大逆不道,綱常喪盡,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我中原神州淪陷於異族鐵騎之下,實在是千秋罪人,遺臭萬年!”
“晉朝得了天下為何會被後人唾棄千年,歸根結底,是他們司馬家得位不正!”
“宋武帝劉裕氣吞萬裏如虎,屠盡司馬氏,那是他們的報應!”
“而我大明,太上皇以布衣之身,驅除韃虜,恢複華夏,一掃兩宋之頹,血靖康崖山之恥,重鑄漢家風骨,再複一漢敵五胡威名,從此我華夏中原撥雲見日,我漢家兒郎再次挺直了腰板站在了老祖宗的土地之上,我大明得國最正!”
“太上皇把江山交在朕的手上,這是對朕寄予厚望,是要朕好好治理江山社稷!”
“朕沒有所謂的治國理念,朕就是想讓我大明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遮風擋雨的住所,讓我們大明的軍隊兵強馬壯,銳不可當,讓我們大明的威名傳遍四海八荒,讓所有的國家以我大明為尊,萬國來朝!”
“朕要興盛大明,朕要讓大明永久興盛!”
朱雄英的話擲地有聲,慷慨激昂。
“朕不相信區區一個年號就能改變國運,太上皇經常給朕說一句話,叫事在人為,朕很認同這四個字,一個國家的興盛不是靠一個好的年號,而是靠君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盛世煙火,朕有這個信心,朕也相信眾卿都是和朕一條心!”
“朕和眾卿勠力同心,共興大明,新朝年號就叫永興!”
朱雄英一錘定音,在場的臣子自然也不敢反駁什麽,站起身拱手齊聲道:“陛下英明,年號已定,永興大明,千秋萬代!”
新朝年號就此定下永興年號,待到正月初一正式改元。
大事都議完了,朱雄英設宴款待這些新朝的肱骨之臣,能被皇帝賜宴,能和皇帝同案而食,作為臣子來說,那是莫大的榮耀。
吃飯間,朱雄英意味深長的說道:“朕是個喜歡熱鬧的人,朕倒是希望日後能和眾卿說話話,共案食,就是朕每日這粗茶淡飯早已習慣,就怕怠慢了眾卿啊!”
這話說的就很值得深思了,許多臣子已經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好好幹,皇帝是不會虧待你們的,若是不和皇帝一條心,那以後恐怕就沒上桌吃飯的資格了。
在場之人,有文官,有武將,有清流,有人靠手中的筆杆子吃飯,有人靠腰間的刀子吃飯,也有人靠嘴吃飯。
有人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人卻連粗茶淡飯都快吃不起了。
不管以前怎麽樣,從今天開始,你們就要和皇帝在一個鍋裏吃飯了,皇帝吃什麽,你們就吃什麽,誰敢背著皇帝偷偷吃小灶,那這輩子都別吃飯了。
李景隆跪在地上立馬磕頭認錯,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
自己不過是說個年號而已,崇禎,崇尚禎祥,不僅好聽,寓意還好,也不知道皇帝哪根筋搭錯了,竟然發這麽大的火。
“哎……你迴去坐著吧!”
朱雄英扶著額頭,低頭歎息,這幫人挺有意思的,一個個要定新年號,結果建文,正統,崇禎全冒出來了,這大明朝就沒有比這三人還拉垮的皇帝。
弄個正德,天啟,朱雄英都能捏著鼻子認了,這三個年號堅決不用。
即便要從後世皇帝中挑一個,那也要挑一個最好的。
“眾位愛卿,朕想到了一個年號!”
朱雄英坦然道:“永樂如何,寓意國家永遠太平,百姓永遠安樂!”
四叔,對不住了,朕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永樂盛世,你就好好當你的燕王吧,不然朕就送你去找我爹喝酒。
“好!”
藍玉拍案而起,大讚道:“永樂,這年號好,好極了,陛下,臣諫言新朝就用永樂!”
李景隆雖然被罵的一頭霧水,不敢隨意附和,更不敢直接表態了。
“陛下,以永樂為年號……這萬萬不可啊,此乃不祥之兆!”
朱雄英立馬變了臉,抬頭看去,說話的人是一直沒開口的內閣黃觀。
“為何不詳?”
黃觀立馬說道:“陛下,永樂曾經作為年號被用過,而且還是三次,其中有兩個人都是亂臣賊子!”
朱雄英聽後頓時眉頭一皺,這個事他還不是很清楚呢,示意黃觀繼續說下去。
“陛下,永樂是前涼桓王張重華使用過的年號,這個張重華雖說談不上什麽昏君,不過他英年早逝,年僅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第二個用永樂為年號的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廣東循州有個叫張遇賢發動起義,自稱中天大國王,這個政權存在一年多就覆滅了!”
“最後一個是宋徽宗時期,江南人方臘利用明教教徒起兵造反,自稱“聖公”,攻陷江南多處重鎮,最後被朝廷剿滅!”
“陛下是名正言順的大明之主,中原正統之君,怎能用這些亂臣賊子的年號,實在不妥,請陛下三思!”
不愧是六元魁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年號都能如數家珍,可見這位狀元郎是熟讀經史典籍。
黃觀這麽一說,朱雄英對永樂這個年號瞬間沒好感了,心中琢磨道:是不是亂臣賊子都喜歡用永樂年號啊。
朱棣的這個永樂年號,一定是被文官坑了,或者說是建文舊臣故意整這樣一個反賊年號來暗諷他造反篡位。
“換一個吧!”
朱雄英說的很果斷,什麽永樂,朕是嫡長孫,他什麽身份,皇四子而已,是不是嫡子都難說,但朕的皇位是正大光明順位繼承的,合情合理合法,朕才不用亂臣賊子的年號。
連續幾個年號皇帝都不滿意,眾臣誰都不敢開口了,朱雄英摩挲著拇指上的玉圭扳指,琢磨道:“既然永樂不行,那朕就改一個字,叫永興,寓意我大明永久興盛!”
其實剛才朱雄英想說用永昌的,但又依稀記得,這好像又是一個亂臣賊子的年號。
永興,這個年號聽著還不錯。
聽到這兩個字,殿內的臣子們又陷入了沉思,武將不懂這些,他們在想如何去拍馬屁,又怕拍不好被罵,就和李景隆一樣,
文官不一樣了,他們一個個神情複雜,想說什麽卻又欲言又止,朱雄英忍不住問道:“這總不能又是哪個亂臣賊子的年號吧?”
劉三吾歎息道:“不瞞陛下,這雖說不是什麽亂賊的年號,但,,,但實在不合適作為大明新朝年號!”
“陛下,永興年號被用過許多次,且集中在漢末至晉魏割據王朝,雖說也被苻堅這種雄才大略的帝王用過,但還有漢末的桓帝,冉魏政權,那孝武帝元修不僅是個傀儡皇帝,更是亡國之君,而且,此年號也被晉惠帝司馬衷用過!”
司馬衷,,,原來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
提到司馬家,朱雄英憤恨的說道:“那司馬家先有洛水之誓,言而無信,後有當街弑君,大逆不道,綱常喪盡,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我中原神州淪陷於異族鐵騎之下,實在是千秋罪人,遺臭萬年!”
“晉朝得了天下為何會被後人唾棄千年,歸根結底,是他們司馬家得位不正!”
“宋武帝劉裕氣吞萬裏如虎,屠盡司馬氏,那是他們的報應!”
“而我大明,太上皇以布衣之身,驅除韃虜,恢複華夏,一掃兩宋之頹,血靖康崖山之恥,重鑄漢家風骨,再複一漢敵五胡威名,從此我華夏中原撥雲見日,我漢家兒郎再次挺直了腰板站在了老祖宗的土地之上,我大明得國最正!”
“太上皇把江山交在朕的手上,這是對朕寄予厚望,是要朕好好治理江山社稷!”
“朕沒有所謂的治國理念,朕就是想讓我大明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遮風擋雨的住所,讓我們大明的軍隊兵強馬壯,銳不可當,讓我們大明的威名傳遍四海八荒,讓所有的國家以我大明為尊,萬國來朝!”
“朕要興盛大明,朕要讓大明永久興盛!”
朱雄英的話擲地有聲,慷慨激昂。
“朕不相信區區一個年號就能改變國運,太上皇經常給朕說一句話,叫事在人為,朕很認同這四個字,一個國家的興盛不是靠一個好的年號,而是靠君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盛世煙火,朕有這個信心,朕也相信眾卿都是和朕一條心!”
“朕和眾卿勠力同心,共興大明,新朝年號就叫永興!”
朱雄英一錘定音,在場的臣子自然也不敢反駁什麽,站起身拱手齊聲道:“陛下英明,年號已定,永興大明,千秋萬代!”
新朝年號就此定下永興年號,待到正月初一正式改元。
大事都議完了,朱雄英設宴款待這些新朝的肱骨之臣,能被皇帝賜宴,能和皇帝同案而食,作為臣子來說,那是莫大的榮耀。
吃飯間,朱雄英意味深長的說道:“朕是個喜歡熱鬧的人,朕倒是希望日後能和眾卿說話話,共案食,就是朕每日這粗茶淡飯早已習慣,就怕怠慢了眾卿啊!”
這話說的就很值得深思了,許多臣子已經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好好幹,皇帝是不會虧待你們的,若是不和皇帝一條心,那以後恐怕就沒上桌吃飯的資格了。
在場之人,有文官,有武將,有清流,有人靠手中的筆杆子吃飯,有人靠腰間的刀子吃飯,也有人靠嘴吃飯。
有人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人卻連粗茶淡飯都快吃不起了。
不管以前怎麽樣,從今天開始,你們就要和皇帝在一個鍋裏吃飯了,皇帝吃什麽,你們就吃什麽,誰敢背著皇帝偷偷吃小灶,那這輩子都別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