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藩王的反應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看朱棣在北睥睨天下,傲視漠北,猶如猛虎一般,但在老爺子麵前立馬變得老老實實。
老頭子一瞪眼,再吼兩聲,這些在封地作威作福的皇子們能嚇的全身打哆嗦,簡直比小貓還乖。
對於老爺子,他們是怕,是發自內心的恐懼,對於大哥朱標,那也是血脈上的壓製。
朱標太優秀了,上到皇帝勳貴,下到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不說他是個好人。
當初老爺子經常在外帶兵作戰,馬皇後就在後方幫著處理政務,這些年幼的皇子都是朱標一手帶大的。
對於這些皇子來說,朱標不僅是大哥,更是是半個爹。
這位大明的太子爺上能管著爹,下能管著弟弟,無人不服,無人不敢不服。
朱棣害怕老爺子,但他此時更害怕太子爺,他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這位從小把他帶到大的大哥。
至於太孫,他更多的還是愧疚,身為叔叔,去欺負侄子,還想去搶本就應該屬於人家的東西,這算什麽事啊!
自己的那些小動作人家心知肚明,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機會,甚至許諾將來給征北大將軍的頭銜,賜予兵權,揮師北伐。
那話就差點明說讓他燕王去北域當皇帝了。
可他三番五次鬼迷心竅,聽信老和尚的鬼話,導致全家差點在鬼門關團聚,當真是悔恨當初。
……
朝廷昭告天下,皇太孫即將就位的詔書也送到所有藩王手上。
各藩王的反應也大不相同。
湘王朱柏,蜀王朱椿,岷王朱楩等內王立馬派人送來恭賀的奏本。
遼王朱植,穀,肅,慶幾位塞王同樣遵照詔書,準備前往京城參加登基大典。
晉王朱棡聽說二哥薨世,悲痛不已,哭到暈厥吐血。
秦晉二王從小一起長大,不管做什麽都喜歡一起去做,一起讀書,一起受罰,所以關係最鐵,秦王的離世對他打擊極大。
周王朱橚看了一眼,無論是詔書還是秦王離世的消息都沒有任何反應!
而被禁足於青州王府的齊王朱榑,看到詔書後氣的直接摔在地上。
被關押在鳳陽留守司的代王朱桂拿著詔書瘋了一般衝出大殿,仰天大笑,怒罵上蒼不公。
總之,老爺子就是要讓在外麵的所有兒子都要前來京城,是敲打,也是心疼,因為他不想在失去任何兒子了。
……
錦衣衛指揮使張虎來到東宮大殿,向太子交差。
“燕王是何反應?”
朱標站在書房的窗戶前,背對著張虎,看不出任何表情,隻能聽到他不帶任何感情的問話。
張虎拱手道:“迴殿下,燕王在聽到秦王薨世的消息後,極為吃驚,也頗為震撼,臣仔細觀察著燕王的眼神,不像有假!”
朱標半迴頭又問道:“你的意思是秦王之事與燕王無關?”
“沒有證據,屬下不敢下定論!”
張虎又說道:“殿下,太孫繼位,加上秦王出事讓燕王十分惶恐,恐怕這日子不會好過,和臣曾經見到的燕王判若兩人,臣在他的眼神裏看到了不安的神情!”
朱標轉過身來,卻沒有說什麽,隨口拿起剛送來不久還沒來得及看的奏本,漫不經心的說道:“鳳陽的雪停了嗎?”
張虎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說道:“停了幾日,最近又下起了一場小雨!”
朱標放下奏本,半躺在椅子上,將一旁的毯子蓋在自己身上,緩緩閉上雙眼,有些疲憊的說道:“孤聽說青州也下起了雨,哎……這又是雪又是雨的,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好過啊!”
“要時刻關注這些地方的民生,有些事情當地的禦史是沒辦法稟報朝廷的,還要靠你們這些人人痛恨的錦衣衛啊!”
張虎立馬拱手:“臣明白,臣告退!”
朱標閉著雙眼,手指放在剛才拿起的奏本上輕輕的點著,這是燕王派人剛剛送到宮裏的奏本。
“四弟啊四弟,原來你也有兒子,你也害怕失去兒子啊!”
“孤以為你為了那頂白帽子可以無所顧忌了!”
“可你的兒子是兒子,大哥的兒子就不是兒子嗎?”
“我的兒子是朱家的嫡子嫡孫,老爺子的心頭肉,大明的太孫儲君,即將繼位的皇帝,民心所向的小洪武,你的兒子比不了!”
朱標緩緩睜眼,眼神中帶著一絲的當大哥的憤恨,也有當父親的驕傲。
“對了,大哥差點忘了,四弟也是快當爺爺的人了!”
朱標突然冷笑一聲,自言自語的說道:“四弟啊,能看著小孫子在自己身邊一天天的長大,真的很幸福……”
“孤現在上有老子,下有兒子,孫子,四世同堂,此生無憾,你要敢打破孤平靜的生活,孤就把你的一切毀滅!”
,,,
錦衣衛宋忠已經從西安一路趕到京城,此時正快步走進奉天殿。
老爺子躺在偏殿的床榻上,神情黯然,秦王的死對這位老父親打擊很大,頭發也白了許多,整個人也非常憔悴,仿佛一下子就老了。
都說歲月催人老,其實不然,真正催人老的是親人的離去,故人的凋零。
老爺子沒有感慨太多,現在他隻有兩個心事,一個是皇太孫登基,另一個是查清兒子真正的死因。
朱雄英和朱標都能想到的漏洞,作為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自然也能想到其中的疑點,盛怒之下立馬派宋忠前去西安查明秦王真正的死因。
“臣宋忠見過陛下!”
老爺子在雲成的攙扶下坐了起來,立馬揮揮手,讓殿內的宮女太監全部出去,畢竟是皇家醜聞,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秦王之事查的如何了?”
宋忠躬身說道:“迴陛下,經臣查明,秦王出征討伐叛逆,九月在洮州染上瘴氣,一同出征的平羌將軍寧正以及許多士兵同樣中了瘴氣之毒,臣派去洮州的探子迴來說,那地方的深山老林之中常年都有瘴氣出現,當地百姓都不敢進山砍柴打獵!”
“秦王染上瘴氣之事,純屬意外!”
對於兒子的死,老爺子始終不甘心,如果可以選擇,他希望秦王之死到這裏就結束了,後世史書會對他進行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
秦王樉平叛洮州,不幸染瘴毒,薨於軍中!
而不是因為自己殘暴,被幾個婦人毒殺,最終落得一個惡諡。
宋忠看了老爺子一眼,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臣趕到西安秦王府之時,下毒謀害秦王的三名婦人已經自殺身亡!”
“自殺?”
老爺子臉色陰沉,立馬從床榻上站了起來,怒聲道:“秦王府的人是幹什麽吃的?”
宋忠不敢抬頭,接著說道:“臣審問了許多秦王府的人,又讓錦衣衛進行驗屍,三名婦人大概死於半個月前,也就是秦王,,,小秦王進京奔喪前後的那幾天!”
“秦王所中之毒和當初毒害太孫所用的毒藥是同一種劇毒,皆是出自相術師袁拱之手!”
“這個袁拱曾經和姚廣孝一同當過燕王的幕僚,後來不知何原因離開,下落不明,目前錦衣衛正在四處調查緝捕此人!”
老頭子一瞪眼,再吼兩聲,這些在封地作威作福的皇子們能嚇的全身打哆嗦,簡直比小貓還乖。
對於老爺子,他們是怕,是發自內心的恐懼,對於大哥朱標,那也是血脈上的壓製。
朱標太優秀了,上到皇帝勳貴,下到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不說他是個好人。
當初老爺子經常在外帶兵作戰,馬皇後就在後方幫著處理政務,這些年幼的皇子都是朱標一手帶大的。
對於這些皇子來說,朱標不僅是大哥,更是是半個爹。
這位大明的太子爺上能管著爹,下能管著弟弟,無人不服,無人不敢不服。
朱棣害怕老爺子,但他此時更害怕太子爺,他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這位從小把他帶到大的大哥。
至於太孫,他更多的還是愧疚,身為叔叔,去欺負侄子,還想去搶本就應該屬於人家的東西,這算什麽事啊!
自己的那些小動作人家心知肚明,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機會,甚至許諾將來給征北大將軍的頭銜,賜予兵權,揮師北伐。
那話就差點明說讓他燕王去北域當皇帝了。
可他三番五次鬼迷心竅,聽信老和尚的鬼話,導致全家差點在鬼門關團聚,當真是悔恨當初。
……
朝廷昭告天下,皇太孫即將就位的詔書也送到所有藩王手上。
各藩王的反應也大不相同。
湘王朱柏,蜀王朱椿,岷王朱楩等內王立馬派人送來恭賀的奏本。
遼王朱植,穀,肅,慶幾位塞王同樣遵照詔書,準備前往京城參加登基大典。
晉王朱棡聽說二哥薨世,悲痛不已,哭到暈厥吐血。
秦晉二王從小一起長大,不管做什麽都喜歡一起去做,一起讀書,一起受罰,所以關係最鐵,秦王的離世對他打擊極大。
周王朱橚看了一眼,無論是詔書還是秦王離世的消息都沒有任何反應!
而被禁足於青州王府的齊王朱榑,看到詔書後氣的直接摔在地上。
被關押在鳳陽留守司的代王朱桂拿著詔書瘋了一般衝出大殿,仰天大笑,怒罵上蒼不公。
總之,老爺子就是要讓在外麵的所有兒子都要前來京城,是敲打,也是心疼,因為他不想在失去任何兒子了。
……
錦衣衛指揮使張虎來到東宮大殿,向太子交差。
“燕王是何反應?”
朱標站在書房的窗戶前,背對著張虎,看不出任何表情,隻能聽到他不帶任何感情的問話。
張虎拱手道:“迴殿下,燕王在聽到秦王薨世的消息後,極為吃驚,也頗為震撼,臣仔細觀察著燕王的眼神,不像有假!”
朱標半迴頭又問道:“你的意思是秦王之事與燕王無關?”
“沒有證據,屬下不敢下定論!”
張虎又說道:“殿下,太孫繼位,加上秦王出事讓燕王十分惶恐,恐怕這日子不會好過,和臣曾經見到的燕王判若兩人,臣在他的眼神裏看到了不安的神情!”
朱標轉過身來,卻沒有說什麽,隨口拿起剛送來不久還沒來得及看的奏本,漫不經心的說道:“鳳陽的雪停了嗎?”
張虎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說道:“停了幾日,最近又下起了一場小雨!”
朱標放下奏本,半躺在椅子上,將一旁的毯子蓋在自己身上,緩緩閉上雙眼,有些疲憊的說道:“孤聽說青州也下起了雨,哎……這又是雪又是雨的,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好過啊!”
“要時刻關注這些地方的民生,有些事情當地的禦史是沒辦法稟報朝廷的,還要靠你們這些人人痛恨的錦衣衛啊!”
張虎立馬拱手:“臣明白,臣告退!”
朱標閉著雙眼,手指放在剛才拿起的奏本上輕輕的點著,這是燕王派人剛剛送到宮裏的奏本。
“四弟啊四弟,原來你也有兒子,你也害怕失去兒子啊!”
“孤以為你為了那頂白帽子可以無所顧忌了!”
“可你的兒子是兒子,大哥的兒子就不是兒子嗎?”
“我的兒子是朱家的嫡子嫡孫,老爺子的心頭肉,大明的太孫儲君,即將繼位的皇帝,民心所向的小洪武,你的兒子比不了!”
朱標緩緩睜眼,眼神中帶著一絲的當大哥的憤恨,也有當父親的驕傲。
“對了,大哥差點忘了,四弟也是快當爺爺的人了!”
朱標突然冷笑一聲,自言自語的說道:“四弟啊,能看著小孫子在自己身邊一天天的長大,真的很幸福……”
“孤現在上有老子,下有兒子,孫子,四世同堂,此生無憾,你要敢打破孤平靜的生活,孤就把你的一切毀滅!”
,,,
錦衣衛宋忠已經從西安一路趕到京城,此時正快步走進奉天殿。
老爺子躺在偏殿的床榻上,神情黯然,秦王的死對這位老父親打擊很大,頭發也白了許多,整個人也非常憔悴,仿佛一下子就老了。
都說歲月催人老,其實不然,真正催人老的是親人的離去,故人的凋零。
老爺子沒有感慨太多,現在他隻有兩個心事,一個是皇太孫登基,另一個是查清兒子真正的死因。
朱雄英和朱標都能想到的漏洞,作為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自然也能想到其中的疑點,盛怒之下立馬派宋忠前去西安查明秦王真正的死因。
“臣宋忠見過陛下!”
老爺子在雲成的攙扶下坐了起來,立馬揮揮手,讓殿內的宮女太監全部出去,畢竟是皇家醜聞,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秦王之事查的如何了?”
宋忠躬身說道:“迴陛下,經臣查明,秦王出征討伐叛逆,九月在洮州染上瘴氣,一同出征的平羌將軍寧正以及許多士兵同樣中了瘴氣之毒,臣派去洮州的探子迴來說,那地方的深山老林之中常年都有瘴氣出現,當地百姓都不敢進山砍柴打獵!”
“秦王染上瘴氣之事,純屬意外!”
對於兒子的死,老爺子始終不甘心,如果可以選擇,他希望秦王之死到這裏就結束了,後世史書會對他進行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
秦王樉平叛洮州,不幸染瘴毒,薨於軍中!
而不是因為自己殘暴,被幾個婦人毒殺,最終落得一個惡諡。
宋忠看了老爺子一眼,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臣趕到西安秦王府之時,下毒謀害秦王的三名婦人已經自殺身亡!”
“自殺?”
老爺子臉色陰沉,立馬從床榻上站了起來,怒聲道:“秦王府的人是幹什麽吃的?”
宋忠不敢抬頭,接著說道:“臣審問了許多秦王府的人,又讓錦衣衛進行驗屍,三名婦人大概死於半個月前,也就是秦王,,,小秦王進京奔喪前後的那幾天!”
“秦王所中之毒和當初毒害太孫所用的毒藥是同一種劇毒,皆是出自相術師袁拱之手!”
“這個袁拱曾經和姚廣孝一同當過燕王的幕僚,後來不知何原因離開,下落不明,目前錦衣衛正在四處調查緝捕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