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雁門關,朱雄英帶著人馬又來到山西的西大門,素有太行之脊,三晉咽喉之稱的娘子關。


    據說隋唐之時,李淵的女兒李秀寧,也就是後來的平陽公主曾經招募了一支全是女子的娘子軍。


    李淵父子在外征戰之時卻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山西老家的防守。


    大本營事關重要,李淵也不放心交給別人,結果三女兒李秀寧自告奮勇,主動帶著娘子軍在葦澤關駐紮,牢牢守住了山西大營的大門,多次拒敵於關外,立下了卓越功勳。


    後來李秀寧去世後,李淵為紀念這個心愛的女兒,特意將她駐守的葦澤關更名為娘子關,以此來銘記她的功績。


    這些流傳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那就沒人知道了。


    娘子關背靠巍峨高聳的綿山,麵臨岩壁如削的萬丈崖澗,兩翼是隨山勢而建起的,綿延不斷的萬裏長城。因此使得關隘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這座關隘在選址上巧妙借助了天然屏障,占盡了地利,實在太妙了!


    朱雄英登上娘子關,第一感覺就是險,真的太險峻了。


    把常茂這樣的萬人敵放在娘子關前,他真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縱有千軍萬馬那也沒什麽用!


    ,,,


    離開娘子關,朱雄英又來到最後一處關隘,平型關。


    平型關城位於雁門關以東,據平型嶺之口,關門坐西朝東。


    之所以要來此地,其實是想緬懷後世那些抵抗侵略的英雄們。


    關城之上,朱雄英眺望遠處的山嶺,好似看到了無數身穿灰色軍裝,手持大刀正在和鬼子血戰的英雄們。


    朱雄英神情肅穆,在眾人的目光下對著關外的上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眾人對太孫這個行為感到有些疑惑,朱雄英也沒必要給他們解釋,隻是感慨道:“千年以來,總有外族對我們華夏之地虎視眈眈!”


    朱棡忍不住問道:“殿下說的是漠北的韃靼?”


    “不止韃靼!”


    朱雄英正色道:“還有瓦剌,女真,高麗,安南,,,個個都是狼子野心之輩,別看他們現在老實聽話,尊大明為宗,暗地裏始終亡大明之心不死!”


    “皇爺爺既然把江山交在孤手中,孤就決不能留下這些隱患,所以孤繼位後是一定要徹底翦除這些狼子野心之輩!”


    朱棡神情嚴肅,說道:“當年徐達,馮勝,李文忠傾全國十五萬騎兵,兵分三路征戰漠北,目的就是徹底消滅北元的殘餘勢力,可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意,徐達的中路軍損失慘重,北路軍的李文忠損兵折將,差點渴死在漠北,馮勝的西路軍雖是大勝,卻不得已棄地而迴,,,”


    “嶺北之戰,也是咱們大明自開國以來罕見的失利,這次北伐也讓父皇認識到,想一勞永逸徹底解決沙漠北元勢力並不容易,從此改變戰略,以防守為主,,,”


    “殿下若是想徹底解決北患,確實相當艱難!”


    朱雄英卻說道:“孤認為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動進攻,就像當年的諸葛武侯一樣,以攻為守,漠北之戰,就算再艱難,也得打!”


    “皇爺爺不打,孤來打!”


    說罷,轉身問朱棡道:“難道三叔不想打嗎?”


    聽到此話,朱棡極為激動,立馬說道:“臣自然也有北伐之誌!”


    朱雄英正色道:“當年四叔出兵漠北,收降乃兒不花十餘萬人,而三叔卻無功而返,對於四叔的勝仗,皇爺爺十分高興,當即誇讚四叔,肅清沙漠者,燕王也!”


    “但孤卻不這麽認為,當年晉燕兵分兩路北伐,燕藩不過運氣好,遇上乃兒不花的主力而已,這並不能代表三叔就比四叔差!”


    “論威望,論軍事,晉王遠超燕王,孤認為,肅清沙漠者,當晉王也!”


    皇太孫的話震耳欲聾,特別是最後那句,讓朱棡為之一振。


    當年征討乃而不花之戰,是大明繼藍玉捕魚兒海之戰後的又一場大捷,朱棣一戰成名,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老爺子對他極為讚賞,並把防備北方的重心放在了燕王身上,而朱棡對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他不甘心於燕王之下,他非常期待老爺子能讓他再伐漠北,證明自己。


    可老爺子最近幾年沒有北伐的打算,以目前的國力,已經無法發動大型的北伐之戰,這讓朱棡很是愁苦,而朱雄英的話卻再次點燃他心中的戰意。


    朱雄英鄭重說道:“皇爺爺未完成的心願,就讓咱們叔侄來完成吧!”


    朱棡激動的拱手道:“臣願為殿下先鋒,披堅執銳,開疆拓土!”


    “先鋒……”


    朱雄英笑道:“先鋒實在委屈三叔了,三叔當為征北大將軍,替孤揚鞭塞外,振大明國威!”


    征北大將軍又不是非他燕王不可,秦晉二王皆可擔任,既然四叔不識抬舉,那就沒必要把這個封狼居胥的機會留給他了。


    而且晉王麾下也是人才濟濟,將星璀璨。


    永平侯謝成,東平侯韓勳,懷遠侯曹興,宣寧侯曹泰,這些人要麽是開國勳貴,要麽是世襲罔替的二代勳貴,而且背後還有整個傅家支持,實力絕不比燕藩的張玉,朱能等人差。


    雖然如此,但也不能讓他閑著,高麗,女真這些地方也有用武之地,大不了給他一個征北副將軍,讓燕王給晉王打下手,想來他也不會有什麽意見。


    迴去的路上,朱棡突然說道:“殿下,臣聽聞京城建立一個研究火器的新衙門,叫科技院……”


    朱雄英笑了笑,問道:“好了,三叔,你是不是想要洪武大炮?”


    朱棡毫不避諱的說道:“還有新火器洪武銃,洪武雷,聽說都是神兵利器!”


    朱雄英大笑道:“三叔的消息倒是很靈通啊,,,”


    “這事好說,別人要,孤肯定要考慮,但三叔不是別人,是孤的親三叔,三十座洪武大炮,五百把洪武銃,洪武雷百箱,三叔看夠嗎?”


    “夠了,夠了!”


    朱棡沒想到皇太孫竟然如此慷慨,立馬拱手道:“臣謝過殿下!”


    朱雄英看了一眼左右,小聲叮囑道:“三叔,洪武大炮孤隻給你一個人,千萬不可聲張,萬一讓其他藩王知道了也問孤要,孤會為難的!”


    “臣明白,臣明白!”朱棡心中一陣竊喜。


    次日,朱雄英在晉王的陪同下又去了殺虎口和黃河道的風陵渡。


    殺虎口是後世的叫法,這個時候叫殺胡口,大明開國後,明軍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


    至於去風陵渡,完全是因為在後世看過的一本武俠小說。


    站在風陵渡口,望著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朱雄英不由想起了師父張三豐,那個年過半百的老道士。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鬆柏長,也不知道老道士師傅身上有沒有那對鐵羅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