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九龍壁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提到九龍壁,朱桂瞬間後背發涼,額頭直冒冷汗,內心慌亂不堪。
他想狡辯一番,卻不知該什麽,畢竟九龍壁就在代王府前擺著,現在就算想處理也來不及了。
朱雄英緩緩起身,說道:“十三叔,還不帶孤去參觀一下你的九龍壁!”
朱桂也是無奈,隻得苦著臉答應下來。
朱雄英乘坐馬車來到代王府門前,剛下車就看到了這座氣勢恢弘的九龍壁。
“好家夥!”
朱雄英驚歎一聲,既歎九龍壁的恢宏,又歎朱桂真是能作死。
這座九龍壁長四五十米,高估摸也得七八米,壁麵由五彩琉璃拚砌而成,兩側為日月圖案。
正中心是一條正黃色的金龍,明朝以正黃色最為尊貴,為帝王所專用。
這條金龍正對著王府中心,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代王府的端禮門。
其餘八條龍兩兩對稱,分別為中黃色,黃綠色和紫色。
九條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恣態飛揚,大有一種翻江倒海之勢。
壁前還修有一座同等大小的龍池,由石柱圍繞,中有一橋相貫,微風吹過,滿池碧水蕩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象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如此景色,讓人歎為觀止。
朱雄英站在龍池旁,他可沒有心情去欣賞什麽九龍壁,而是問朱桂道:“孤路過北平的時候看到燕王府前也有一座照壁,和你的九龍壁有些相像,就是這規模要小上許多!”
朱桂立馬解釋道:“臣曾路過北平,看到燕王府前的照壁煞是好看,這才……”
“所以你就建了一個比燕王更大的九龍壁是吧?”
朱雄英眉頭緊皺,聲音冷冰的問道:“十三叔建了一個這麽大的九龍壁,還把中間的金龍對準你的代王府,孤實在無法理解,十三叔是想當皇帝還是想過把皇帝癮……”
“啊,,,”
此話讓朱桂冷汗直流,惶恐道:“殿下,臣絕無此意,臣對朝廷忠心,,,”
“可你有僭越之舉!”
朱雄英打斷打的話,冷著臉說道:“十三叔,幸虧你這九龍壁上都是四爪龍,要是再多出一爪,恐怕此時此刻你就要去鳳陽見列祖列宗了!”
朱桂擦了擦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再也沒有以往的神氣,他這是真怕了,當初建九龍壁的時候,他要求刻五爪龍,但負責燒製琉璃的吳家窯工匠卻不敢,結果朱桂看到照壁上的九龍皆是四爪時,頓時大怒,拿起錘斧在人群中胡砍狂掄,打死許多工匠,最後在長史的以僭越治罪相勸,這才作罷。
也幸虧朱桂沒有犯渾,如果這九龍壁上真是五爪龍,什麽都不用說,直接押赴京城,這一輩子不用迴封地大同了。
“殿下,臣是親王,按照朝廷禮法,臣可以用四爪金龍的規製,臣,,,”
朱桂一本正經的解釋著,當看到皇太孫那不怒自威的神情時,立馬改口道:“臣知錯,臣立馬就讓人填了龍池,毀了龍壁!”
“不用!”
朱雄英看著恢弘的九龍壁,說道:“建都建了,毀了又有何意義,你也說了,你是親王,用四爪龍符合禮製,孤又能說什麽!”
“是,,,”
朱桂低著頭不知說什麽的好。
而朱雄英也沒有糾結九龍壁之事,而是走向那座比九龍壁更加恢弘的代王府。
走進代王府,朱雄英感覺有種迴宮的感覺,代王府的正門名為端禮門,那叫一個宏偉壯麗,端禮門後麵是承運門,另外還有東門,西門和北門。
越過承運門,前麵是刻著雲紋,雕著龍形的四座橋,這種橋宮裏也有,名叫五龍橋,但代王府的叫四龍橋。
過了橋,就到了承運門,之後就是整個代王府的中心,也是最大的一座建築,承運殿。
凡是重要節日,代王府數千府人都要在承運殿前跪拜代王朱桂,而且三唿千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親王風範和皇家氣派。
而且還有一座望北樓,朱雄英登上高處,俯視整個代王府,和皇宮沒有太大區別,有三大殿,承運殿,圜殿,存心殿,還有內廷,以長春宮,前寢宮,後寢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三所和西三所,分別對應皇宮的乾清宮,坤寧宮和東西六宮。
遠遠望去,東西處還有工人在施工,按照宮裏的構造,那是要建社稷壇,長壽宮,山川壇,宗廟,後殿等。
整個代王府,完全就是皇宮的構造而建成的,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親王的至高無上。
碩大的王府,房舍八百,府人數千,卻沒有王妃母子的容身之地,當真是極大的諷刺。
站在望北樓之上,朱雄英冷笑道:“孤去過徐王府,齊王府,燕王,穀王府,唯獨你這代王府最為豪華,你的親弟弟穀王,那王府和你的相比就是個地主大院,你的代王府說是小號的皇宮那也不為過!”
“臣就藩之時,父皇告訴臣,吃住可以奢侈一些,隻要邊防軍務,固守國門為重便可,,,”
“臣所建王府,雖是奢華一些,但卻沒有僭越,九龍壁用的是四爪,臣的宮殿也沒有稱奉天殿,宗廟,望北樓也是合情合理!”
朱桂立馬拱手道:“臣來大同三年,多次率軍打退犯境韃靼,從不敢有一絲懈怠!”
“你改藩大同不過三年,一座恢弘壯麗的代王府就拔地而起,十三叔,你的心思都放在建王府上了嗎,哪裏還有心思去管軍務!”
朱雄英訓斥道:“從洪武二十四年起的北疆軍報孤都看過,這三年壓根就沒有敵軍入侵大同,你何來打退韃靼之說!”
朱桂硬著頭皮強行解釋道:“去年確實有一股韃靼騎兵在大同城外遊弋,臣得知後,立馬率軍廝殺,追至十餘裏,全殲這夥騎兵!”
“夠了!”
朱雄英聽不下去了,怒斥道:“十三叔,你掛著羊頭賣狗肉,到底有沒有僭越,朝廷自有定斷,孤不想和你掰扯!”
說罷,直接拂袖而去,離開望北樓,朱桂緊緊跟在身後,也不敢說什麽。
來到承運殿,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一眼望去,好似在奉天殿早朝一般,這位十三叔當真好本事啊。
這些藩王都把封地當成自己的地盤,王府當成自己的朝廷,那個齊王朱縛是這樣,代王朱桂亦是如此。
老爺子可以容忍兒子胡作非為,但朱雄英絕不由著這些叔叔胡來。
有些賬要慢慢算!
望著惶恐不安的朱桂,朱雄英吩咐宋忠把朝廷的奏本取來,他要和這位十三叔對對賬了。
他想狡辯一番,卻不知該什麽,畢竟九龍壁就在代王府前擺著,現在就算想處理也來不及了。
朱雄英緩緩起身,說道:“十三叔,還不帶孤去參觀一下你的九龍壁!”
朱桂也是無奈,隻得苦著臉答應下來。
朱雄英乘坐馬車來到代王府門前,剛下車就看到了這座氣勢恢弘的九龍壁。
“好家夥!”
朱雄英驚歎一聲,既歎九龍壁的恢宏,又歎朱桂真是能作死。
這座九龍壁長四五十米,高估摸也得七八米,壁麵由五彩琉璃拚砌而成,兩側為日月圖案。
正中心是一條正黃色的金龍,明朝以正黃色最為尊貴,為帝王所專用。
這條金龍正對著王府中心,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代王府的端禮門。
其餘八條龍兩兩對稱,分別為中黃色,黃綠色和紫色。
九條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恣態飛揚,大有一種翻江倒海之勢。
壁前還修有一座同等大小的龍池,由石柱圍繞,中有一橋相貫,微風吹過,滿池碧水蕩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象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如此景色,讓人歎為觀止。
朱雄英站在龍池旁,他可沒有心情去欣賞什麽九龍壁,而是問朱桂道:“孤路過北平的時候看到燕王府前也有一座照壁,和你的九龍壁有些相像,就是這規模要小上許多!”
朱桂立馬解釋道:“臣曾路過北平,看到燕王府前的照壁煞是好看,這才……”
“所以你就建了一個比燕王更大的九龍壁是吧?”
朱雄英眉頭緊皺,聲音冷冰的問道:“十三叔建了一個這麽大的九龍壁,還把中間的金龍對準你的代王府,孤實在無法理解,十三叔是想當皇帝還是想過把皇帝癮……”
“啊,,,”
此話讓朱桂冷汗直流,惶恐道:“殿下,臣絕無此意,臣對朝廷忠心,,,”
“可你有僭越之舉!”
朱雄英打斷打的話,冷著臉說道:“十三叔,幸虧你這九龍壁上都是四爪龍,要是再多出一爪,恐怕此時此刻你就要去鳳陽見列祖列宗了!”
朱桂擦了擦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再也沒有以往的神氣,他這是真怕了,當初建九龍壁的時候,他要求刻五爪龍,但負責燒製琉璃的吳家窯工匠卻不敢,結果朱桂看到照壁上的九龍皆是四爪時,頓時大怒,拿起錘斧在人群中胡砍狂掄,打死許多工匠,最後在長史的以僭越治罪相勸,這才作罷。
也幸虧朱桂沒有犯渾,如果這九龍壁上真是五爪龍,什麽都不用說,直接押赴京城,這一輩子不用迴封地大同了。
“殿下,臣是親王,按照朝廷禮法,臣可以用四爪金龍的規製,臣,,,”
朱桂一本正經的解釋著,當看到皇太孫那不怒自威的神情時,立馬改口道:“臣知錯,臣立馬就讓人填了龍池,毀了龍壁!”
“不用!”
朱雄英看著恢弘的九龍壁,說道:“建都建了,毀了又有何意義,你也說了,你是親王,用四爪龍符合禮製,孤又能說什麽!”
“是,,,”
朱桂低著頭不知說什麽的好。
而朱雄英也沒有糾結九龍壁之事,而是走向那座比九龍壁更加恢弘的代王府。
走進代王府,朱雄英感覺有種迴宮的感覺,代王府的正門名為端禮門,那叫一個宏偉壯麗,端禮門後麵是承運門,另外還有東門,西門和北門。
越過承運門,前麵是刻著雲紋,雕著龍形的四座橋,這種橋宮裏也有,名叫五龍橋,但代王府的叫四龍橋。
過了橋,就到了承運門,之後就是整個代王府的中心,也是最大的一座建築,承運殿。
凡是重要節日,代王府數千府人都要在承運殿前跪拜代王朱桂,而且三唿千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親王風範和皇家氣派。
而且還有一座望北樓,朱雄英登上高處,俯視整個代王府,和皇宮沒有太大區別,有三大殿,承運殿,圜殿,存心殿,還有內廷,以長春宮,前寢宮,後寢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三所和西三所,分別對應皇宮的乾清宮,坤寧宮和東西六宮。
遠遠望去,東西處還有工人在施工,按照宮裏的構造,那是要建社稷壇,長壽宮,山川壇,宗廟,後殿等。
整個代王府,完全就是皇宮的構造而建成的,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親王的至高無上。
碩大的王府,房舍八百,府人數千,卻沒有王妃母子的容身之地,當真是極大的諷刺。
站在望北樓之上,朱雄英冷笑道:“孤去過徐王府,齊王府,燕王,穀王府,唯獨你這代王府最為豪華,你的親弟弟穀王,那王府和你的相比就是個地主大院,你的代王府說是小號的皇宮那也不為過!”
“臣就藩之時,父皇告訴臣,吃住可以奢侈一些,隻要邊防軍務,固守國門為重便可,,,”
“臣所建王府,雖是奢華一些,但卻沒有僭越,九龍壁用的是四爪,臣的宮殿也沒有稱奉天殿,宗廟,望北樓也是合情合理!”
朱桂立馬拱手道:“臣來大同三年,多次率軍打退犯境韃靼,從不敢有一絲懈怠!”
“你改藩大同不過三年,一座恢弘壯麗的代王府就拔地而起,十三叔,你的心思都放在建王府上了嗎,哪裏還有心思去管軍務!”
朱雄英訓斥道:“從洪武二十四年起的北疆軍報孤都看過,這三年壓根就沒有敵軍入侵大同,你何來打退韃靼之說!”
朱桂硬著頭皮強行解釋道:“去年確實有一股韃靼騎兵在大同城外遊弋,臣得知後,立馬率軍廝殺,追至十餘裏,全殲這夥騎兵!”
“夠了!”
朱雄英聽不下去了,怒斥道:“十三叔,你掛著羊頭賣狗肉,到底有沒有僭越,朝廷自有定斷,孤不想和你掰扯!”
說罷,直接拂袖而去,離開望北樓,朱桂緊緊跟在身後,也不敢說什麽。
來到承運殿,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一眼望去,好似在奉天殿早朝一般,這位十三叔當真好本事啊。
這些藩王都把封地當成自己的地盤,王府當成自己的朝廷,那個齊王朱縛是這樣,代王朱桂亦是如此。
老爺子可以容忍兒子胡作非為,但朱雄英絕不由著這些叔叔胡來。
有些賬要慢慢算!
望著惶恐不安的朱桂,朱雄英吩咐宋忠把朝廷的奏本取來,他要和這位十三叔對對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