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軍神歸來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藍玉一身布衣,麵容相比之前憔悴了許多,身上也沒了以往那股傲氣,整個人也穩重多了。
“舅爺!”
朱雄英驚愕道:“孤想馮勝,傅友德,湯和,甚至想到了張龍,郭英,實在沒想到皇爺爺竟然把你派來了!”
藍玉跪在地上,把頭叩了下來,恭敬的說道:“臣有愧……”
“大半個月前,臣還在懷遠老家種地,突然接到朝廷的聖旨,聖上讓臣前往倭國,聽從殿下調遣!”
平倭之前,朱雄英就想讓老爺子把藍玉召迴,跟隨大軍作戰,但老爺子沒有同意,把嘴皮子磨破,才把常茂,王弼,曹震三人叫迴來。
如今平倭戰事打了快一年了,從舟山一路打到九州,最近幾日才平定中南,十個月的時間打下原本的南朝,老爺子已經急的不行了。
倒不是擔心戰事,而是太想大孫子了,自從朱雄英走後,老爺子感覺豬頭肉都不香了,遇到一點小事都會大動肝火,甚至借題發揮,朝中臣子都在眼巴巴的盼著小洪武趕緊迴來。
如果老爺子下旨把太孫召迴去,把戰事交給別人,朱雄英一定會抗旨,順便還得找個理由,什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朱雄英什麽性子,老爺子一清二楚,唯一的辦法就是多派些人過去,趕緊打完,趕緊迴來。
如果要找個像徐達那樣穩重謹慎,行事守規矩遵法度,處理問題公正嚴明之人,那一定和朱雄英尿不到一起,到時候將帥之間也會鬧的不愉快。
馮勝,湯和,張龍等人已經老了,經不起長途跋涉,傅友德去山西練兵了,郭英太穩重,不夠狠,耿炳文不擅進攻。
老爺子思來想去,能和大孫子用兵風格配合到一起的隻有兇悍的藍玉。
為了早些見到心心念念的大孫子,老爺子也顧不上什麽帝王心術了,一道聖旨把藍玉扔到了倭國。
“舅爺,皇爺爺恢複你的爵位,官職了?”朱雄英問道。
藍玉坦然說道:“沒有,聖旨上隻是讓臣來協助殿下平倭,至於其他的沒有提到……”
“臣什麽身份並不重要,隻要能留在殿下身邊,就算為殿下牽馬,臣也心甘情願!”
老爺子給藍玉一個機會,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同樣也是一個繼續作死的機會。
你藍玉老老實實幫太孫打完仗, 啥事沒有,如果還像以前一樣,仗著老資格,仗著太孫長輩的身份飛揚跋扈,肆意妄為,那就不用迴來了,錦衣衛會悄無聲息製造意外,太孫都不會知道。
同時,老爺子也是告訴朱雄英,藍玉怎麽用,你自己看著辦,他不管,趕緊打完仗滾迴來。
“讓你這位封狼居胥的戰神牽馬,豈不是笑話!”
朱雄英在心中斟酌一下,最終說道:“委屈舅爺暫時在軍中擔任參軍吧!”
參軍……
元朝之前的官職,就是軍事參謀,明朝不設這個官職。
朱雄英口中的參軍就是個臨時官職,沒有任何實權。
“臣叩謝殿下!”
藍玉心中閃過一絲失望,本以為太孫會重用自己,讓自己領兵打仗,沒想到隻給小參軍。
藍玉剛來,絕對不能把三軍統帥的位子交給他,萬一打兩場仗又打飄了,說些大逆不道的話,幹些出格的事,迴去後一定必死無疑。
給他高位,就是害他!
人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舅爺請起!”
朱雄英語重心長的說道:“舅爺,孤不是不想重用你,有些話孤沒辦法說,還是那句話,來日方長,孤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希望你能明白孤的苦心!”
朱雄英可不相信老爺子就這麽放過藍玉了,這場仗要是打贏,不管藍玉出多大力,絕對毛都沒有,一定是接著迴家種地。
打好了,是應該的,功勞也是別人的,白忙活!
打不好,等著秋後算賬吧!
連戴罪立功的機會都沒有。
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功勞讓給別人,別人也會記得你藍玉的好。
恍惚之間,藍玉感覺太孫變了,也成熟了,在他身上隱隱看到了洪武爺的影子。
“臣什麽都不要,能留在殿下身邊,臣就心滿意足了!”
經過這一劫,藍玉也想清楚了許多事情,自己能活下來,全靠太孫庇佑。
至於爵位,官職,財富和命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太孫仁義,該給的時候自會給,如果自己去要,那就是死路一條。
能不能領兵作戰其實對於藍玉來說也不是多重要,實在是好久沒上戰場砍人了,整天拿著鋤頭刨地都快憋瘋了。
朱雄英沒有說什麽,轉身看向另一位一同而來的老將。
此人身材消瘦,滿頭白發,臉上布滿了皺紋,看樣子比老爺子還要大上一些,絕對的老將了,就連藍玉跪在他身邊都如同晚輩一般,朱雄英從來沒見過此人。
“臣張赫叩見太孫殿下!”
朱雄英頓時一驚,立馬問道:“老將軍莫不是淮西二十四將中的航海侯?”
張赫叩首道:“迴殿下,正是臣!”
張赫,鳳陽人,老爺子起兵之時,率領鄉兵歸附,跟隨徐達平定張士誠有功。
大明開國後,張赫升任福州衛指揮使,當時,倭寇在海島出沒,並乘機上岸掠奪,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皇帝命令張赫和吳楨二人緝捕倭寇,張赫海上的時間較久,捕捉倭人不可數計,最後追敵至琉球大洋,與敵交戰,活捉敵首領十八人,有數十人被斬首,繳獲倭船十餘艘,弓刀器械不計其數。老爺子嘉獎張赫的戰功,晉升為大都督府僉事。
當時遼東漕運艱難,軍糧供應往往延期,老爺子為此十分憂慮。命張赫開辟海運航道,督促海上運輸事務。
張赫押送海運,往來遼東十幾年,從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可謂勞苦功高,後被賜封為航海侯,世襲罔替。
吳楨,張赫二人都是大明最早的抗倭名將,朱雄英也沒想到老爺子把這位老將派來了!
“老侯爺快快請起!”
朱雄英很是高興,說道:“有你這位航海侯在,咱們大明的水師算是有主心骨了!”
“謝殿下!”
張赫跪在地上,雙手撐地才勉強站起來,朱雄英讓身後的錦衣衛上前扶了一把。
“老侯爺,您都這歲數了,還能打仗嗎?”
老爺子也是糊塗,張赫已經七十歲了,說句難聽的,土都快埋到眼皮了,還折騰他幹啥,哎……
“殿下,別看臣年邁,每日尚能食鬥米,肉十斤,殺起倭寇來,絕對不手軟!”張赫倒是一點都不服老。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我家老爺子每頓也就隻能吃下一個燒餅,你這一斤米,十斤肉,實在有些誇張了吧!”
“殿下若是不信,臣這就吃給您看!”張赫神情嚴肅,一點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唯恐太孫嫌他年紀大,讓他迴去。
“航海侯老當益壯,孤當然信你!”
朱雄英隻能依著,這個歲數了,真要吃出個好歹那就真完了。
“走,隨孤進去說話!”
走進天滿宮,朱雄英讓二人坐下歇歇,藍玉趁機說道:“殿下,臣和航海侯這次來其實是帶著兩萬兵馬來的!”
“舅爺!”
朱雄英驚愕道:“孤想馮勝,傅友德,湯和,甚至想到了張龍,郭英,實在沒想到皇爺爺竟然把你派來了!”
藍玉跪在地上,把頭叩了下來,恭敬的說道:“臣有愧……”
“大半個月前,臣還在懷遠老家種地,突然接到朝廷的聖旨,聖上讓臣前往倭國,聽從殿下調遣!”
平倭之前,朱雄英就想讓老爺子把藍玉召迴,跟隨大軍作戰,但老爺子沒有同意,把嘴皮子磨破,才把常茂,王弼,曹震三人叫迴來。
如今平倭戰事打了快一年了,從舟山一路打到九州,最近幾日才平定中南,十個月的時間打下原本的南朝,老爺子已經急的不行了。
倒不是擔心戰事,而是太想大孫子了,自從朱雄英走後,老爺子感覺豬頭肉都不香了,遇到一點小事都會大動肝火,甚至借題發揮,朝中臣子都在眼巴巴的盼著小洪武趕緊迴來。
如果老爺子下旨把太孫召迴去,把戰事交給別人,朱雄英一定會抗旨,順便還得找個理由,什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朱雄英什麽性子,老爺子一清二楚,唯一的辦法就是多派些人過去,趕緊打完,趕緊迴來。
如果要找個像徐達那樣穩重謹慎,行事守規矩遵法度,處理問題公正嚴明之人,那一定和朱雄英尿不到一起,到時候將帥之間也會鬧的不愉快。
馮勝,湯和,張龍等人已經老了,經不起長途跋涉,傅友德去山西練兵了,郭英太穩重,不夠狠,耿炳文不擅進攻。
老爺子思來想去,能和大孫子用兵風格配合到一起的隻有兇悍的藍玉。
為了早些見到心心念念的大孫子,老爺子也顧不上什麽帝王心術了,一道聖旨把藍玉扔到了倭國。
“舅爺,皇爺爺恢複你的爵位,官職了?”朱雄英問道。
藍玉坦然說道:“沒有,聖旨上隻是讓臣來協助殿下平倭,至於其他的沒有提到……”
“臣什麽身份並不重要,隻要能留在殿下身邊,就算為殿下牽馬,臣也心甘情願!”
老爺子給藍玉一個機會,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同樣也是一個繼續作死的機會。
你藍玉老老實實幫太孫打完仗, 啥事沒有,如果還像以前一樣,仗著老資格,仗著太孫長輩的身份飛揚跋扈,肆意妄為,那就不用迴來了,錦衣衛會悄無聲息製造意外,太孫都不會知道。
同時,老爺子也是告訴朱雄英,藍玉怎麽用,你自己看著辦,他不管,趕緊打完仗滾迴來。
“讓你這位封狼居胥的戰神牽馬,豈不是笑話!”
朱雄英在心中斟酌一下,最終說道:“委屈舅爺暫時在軍中擔任參軍吧!”
參軍……
元朝之前的官職,就是軍事參謀,明朝不設這個官職。
朱雄英口中的參軍就是個臨時官職,沒有任何實權。
“臣叩謝殿下!”
藍玉心中閃過一絲失望,本以為太孫會重用自己,讓自己領兵打仗,沒想到隻給小參軍。
藍玉剛來,絕對不能把三軍統帥的位子交給他,萬一打兩場仗又打飄了,說些大逆不道的話,幹些出格的事,迴去後一定必死無疑。
給他高位,就是害他!
人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舅爺請起!”
朱雄英語重心長的說道:“舅爺,孤不是不想重用你,有些話孤沒辦法說,還是那句話,來日方長,孤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希望你能明白孤的苦心!”
朱雄英可不相信老爺子就這麽放過藍玉了,這場仗要是打贏,不管藍玉出多大力,絕對毛都沒有,一定是接著迴家種地。
打好了,是應該的,功勞也是別人的,白忙活!
打不好,等著秋後算賬吧!
連戴罪立功的機會都沒有。
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功勞讓給別人,別人也會記得你藍玉的好。
恍惚之間,藍玉感覺太孫變了,也成熟了,在他身上隱隱看到了洪武爺的影子。
“臣什麽都不要,能留在殿下身邊,臣就心滿意足了!”
經過這一劫,藍玉也想清楚了許多事情,自己能活下來,全靠太孫庇佑。
至於爵位,官職,財富和命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太孫仁義,該給的時候自會給,如果自己去要,那就是死路一條。
能不能領兵作戰其實對於藍玉來說也不是多重要,實在是好久沒上戰場砍人了,整天拿著鋤頭刨地都快憋瘋了。
朱雄英沒有說什麽,轉身看向另一位一同而來的老將。
此人身材消瘦,滿頭白發,臉上布滿了皺紋,看樣子比老爺子還要大上一些,絕對的老將了,就連藍玉跪在他身邊都如同晚輩一般,朱雄英從來沒見過此人。
“臣張赫叩見太孫殿下!”
朱雄英頓時一驚,立馬問道:“老將軍莫不是淮西二十四將中的航海侯?”
張赫叩首道:“迴殿下,正是臣!”
張赫,鳳陽人,老爺子起兵之時,率領鄉兵歸附,跟隨徐達平定張士誠有功。
大明開國後,張赫升任福州衛指揮使,當時,倭寇在海島出沒,並乘機上岸掠奪,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皇帝命令張赫和吳楨二人緝捕倭寇,張赫海上的時間較久,捕捉倭人不可數計,最後追敵至琉球大洋,與敵交戰,活捉敵首領十八人,有數十人被斬首,繳獲倭船十餘艘,弓刀器械不計其數。老爺子嘉獎張赫的戰功,晉升為大都督府僉事。
當時遼東漕運艱難,軍糧供應往往延期,老爺子為此十分憂慮。命張赫開辟海運航道,督促海上運輸事務。
張赫押送海運,往來遼東十幾年,從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可謂勞苦功高,後被賜封為航海侯,世襲罔替。
吳楨,張赫二人都是大明最早的抗倭名將,朱雄英也沒想到老爺子把這位老將派來了!
“老侯爺快快請起!”
朱雄英很是高興,說道:“有你這位航海侯在,咱們大明的水師算是有主心骨了!”
“謝殿下!”
張赫跪在地上,雙手撐地才勉強站起來,朱雄英讓身後的錦衣衛上前扶了一把。
“老侯爺,您都這歲數了,還能打仗嗎?”
老爺子也是糊塗,張赫已經七十歲了,說句難聽的,土都快埋到眼皮了,還折騰他幹啥,哎……
“殿下,別看臣年邁,每日尚能食鬥米,肉十斤,殺起倭寇來,絕對不手軟!”張赫倒是一點都不服老。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我家老爺子每頓也就隻能吃下一個燒餅,你這一斤米,十斤肉,實在有些誇張了吧!”
“殿下若是不信,臣這就吃給您看!”張赫神情嚴肅,一點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唯恐太孫嫌他年紀大,讓他迴去。
“航海侯老當益壯,孤當然信你!”
朱雄英隻能依著,這個歲數了,真要吃出個好歹那就真完了。
“走,隨孤進去說話!”
走進天滿宮,朱雄英讓二人坐下歇歇,藍玉趁機說道:“殿下,臣和航海侯這次來其實是帶著兩萬兵馬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