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離開慶功宴並沒有迴天滿宮休息,而是前往大宰府北部巡視部隊。


    這地方與中南地區接壤,中間就隔著一道赤間關,倭寇若是趁機出兵必然要經過這裏,自然不能大意。


    等朱雄英迴來後已是深夜,常茂,徐允恭,吳忠,朱高煦等人的打鬥早已結束,各自迴營治傷去了。


    迴到天滿宮,躺在床上,朱雄英不斷思索著接下來的戰事。


    九州戰事已完,下麵就要正式向北打了,中南地區和四國地區是接下來的主要戰場。


    四國地區和九州一樣,屬於一座獨立的大島嶼,四麵環海,東北有京畿,西北有中南,西南有九州,被三個地方包裹其中,而東南就是茫茫大海。


    要打下這塊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動用戰艦,繞道四國的東南方向,從海上直接攻打,以火器優勢和大明水師的戰鬥力,拿下四國應該是不難的。


    至於中南地區就要逐步蠶食了,這地方靠近九州,以前大半都屬於南朝,大明的實力也算中規中矩,可以穩著點打,直接一個郡一個郡的平推過去。


    到時候恐怕還要繼續分兵,至少要分成海陸兩軍,海路攻打四國地區,陸路攻打中南地區。


    如今整個倭國還剩六個區域,照這種打法打下去,明軍早晚會兵力不足的。


    打下四國和中南後,明軍將會麵臨倭國的京畿之地,那裏聚集著足利義滿精銳的幕府軍隊,對於明軍來說又是一個極大的消耗。


    想到此處,朱雄英長歎不已,自己把戰事想的太簡單了,倭寇並不是一捏就碎的豆腐塊,想憑借手上的兩萬多人打下整個倭國,恐怕不容易。


    看來要向老爺子開口要兵了!


    但從大明運兵何其艱難,需要經過洶湧的大海,要是運氣不好遇到台風,很有可能葬身大海。


    就算從遼東發兵,借道高麗而來,這路程最快也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還是在騎兵奔襲的情況下。


    難啊……


    沒經過的事情總會想的很簡單,一但經曆了,處處都感覺很難。


    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如今,明軍的火器已經消耗殆盡,接下來的仗無論怎麽打,都要李景隆把火器運迴來再說。


    想了半宿,朱雄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次日,朱雄英早早起床,洗漱過後,張虎端來一鍋米粥,幾個饅頭,還有一碟小魚幹。


    朱雄英隨手拿起一個饅頭吃了起來,眼神卻始終沒有離開擺放在天滿宮的沙盤軍事地圖。


    運兵之事,朱雄英慎重研究許久,為了安全考慮,最終決定從遼東出兵,借道高麗,過對馬島到達倭國九州。


    陸運要比海運安穩很多……


    張虎盛了一碗粥,端到朱雄英麵前,說道:“殿下,喝些粥吧!”


    “先放一邊吧!”朱雄英隨口說著,看都沒看,注意力全在地圖上。


    張虎勸道:“殿下,您要不吃飯,皇爺要是知道會心疼的!”


    “你不說,老爺子就不會知道!”


    朱雄英琢磨一下,突然問道:“李景隆走過多久?”


    張虎一愣,隨即迴答道:“曹國公離開已有一月之久了!”


    朱雄英算了一下,自言自語道:“快迴來了!”


    說罷,將吃了兩口的饅頭放在一旁,繼續研究沙盤。


    現在的朱雄英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整天閑著無事,帶著弟弟烤紅薯,早朝打瞌睡,抱著媳婦一覺睡到日上三竿的吳王殿下。


    他現在是大明的太孫儲君,平倭大軍的統帥,肩膀上的重擔壓的他壓根就睡不著。


    以前朱雄英實在無法理解老爺子為什麽每天就睡一兩個時辰,還有精神處理政事,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酷暑盛夏從沒遲到過一天的早朝。


    現在朱雄英終於明白了,老爺子肩膀上扛的是整個大明朝,他不僅是皇帝,還是天下人的父母,他要為大明的億兆子民操心。


    老爺子的壓力很大,這些壓力壓的他壓根睡不著覺啊!


    哎……


    一個人要不經曆一些事情,永遠都不會長大,朱雄英也是如此,這一刻他才明白老爺子的苦與累遠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大。


    ……


    審視許久,朱雄英才停了下來,饅頭米粥已經涼了。


    “殿下,粥飯已經涼了,臣這就讓人重做一份!”


    “不用!”


    朱雄英並不在乎這些,涼饅頭,涼粥配上魚幹別有一番滋味。


    “如果咱們大明的百姓都能吃上這些東西,那才是文官口中真正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朱雄英感慨道:“皇爺爺貴為一國之君,平常也不過以一些燒餅麵條,粥飯小菜為食,孤又有何資格鋪張浪費!”


    張虎拱手道:“殿下寬厚仁善,體恤百姓,有太子之風!”


    提到太子朱標,朱雄英頓時憂愁起來,老爹的病一直是個大心思,師父張三豐一直躲著,找了半年都沒找到。


    老爺子好像對朱標的病情也不是很擔心,好像完全忽略了這位嘔心瀝血培養二十多年的太子爺,轉而一心一意的開始培養大孫子為接班人。


    太子朱標當了二十多年的儲君,十幾歲就能單獨處理朝政,批閱奏疏,而且還有實權,政治方麵極為成熟……


    而朱雄英才當了一年多的太孫儲君,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帝王手腕都要比朱雄英強太多,老爺子應該想辦法治好朱標,先讓朱標當幾年皇帝,留給朱雄英成長的時間,而不是趕鴨子上架啊!


    朱雄英有些不理解老爺子的想法……


    “殿下!”


    錦衣衛指揮僉事宋忠走了進來,打斷朱雄英思緒。


    “何事?”


    宋忠拱手道:“殿下,昨晚慶功宴,眾將發生打鬥,而且打的很厲害……”


    “打鬥?”


    朱雄英眉頭一皺,問道:“因何打鬥?”


    宋忠繼續說道:“起初,水師副將吳忠與蕩倭衛千戶朱高煦因為掙功之事打了起來,最後魏國公出麵阻止下來,朱高煦不依不饒,多次挑釁,吳忠忍無可忍,二人再次打了起來……”


    “魏國公拉偏架,吳忠不滿,二人動起手來,魏國公把吳忠打倒在地……”


    “常茂看不下去,打抱不平,又和魏國公打了起來,魏國公的親兵上去幫忙,曹震,王弼又和這些親兵打了起來……”


    “打鬥持續了半個時辰才結束,最終魏國公被常茂打折左臂,常茂也受了輕傷,吳忠被魏國公打斷一條肋骨,手臂被朱高煦咬傷,朱高煦被吳忠打的全身是傷,其他人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


    朱雄英聽後沒有立即說話,反而冷笑起來。


    這種情況,要是在以前,太孫早就大動肝火,甚至破口不罵了,而現在卻隻是冷笑,而且笑的有些瘮人,笑的張虎,宋忠心裏直發慌。


    宋忠拱手道:“殿下,昨晚參與打鬥之人如今全部跪在天滿宮外,向殿下請罪!”


    冷笑過後,朱雄英扶著額頭沉默不語。


    張虎和宋忠瞬間有種不好的直覺,不怕太孫發火,就怕太孫沉默,這次的事情鬧的有些大了。


    “傳令,所有參與打鬥之人再打二十棍,全部撤職,貶為先鋒,後麵的仗讓他們帶頭衝鋒!”


    “還有……等曹國公來讓他接手平倭大軍所有事務,掌管一切軍政大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