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到此話,期待的神情立馬暗淡下來,大吼道:“咱用得著她原諒,這個混賬東西,咱死都不會見她!”


    “咱有什麽錯,咱就錯在生了她,養了她,娘的,讓她滾,咱就當這個閨女死了!”


    看得出來,臨安公主雖然有恨,但心裏還是關心父親的,而朱元璋心裏也想這位大女兒,但二人一個脾氣,誰都不肯低頭認錯。


    “皇爺爺,其實臨安姑姑挺關心您的,還向孫兒詢問你的身體情況,咱們都是一家人,這又是何必呢!”


    朱英說道:“您也理解一下臨安姑姑,她在流放的時候失去了孩子,說到底,那也是您親外孫啊!”


    聽到此話,朱元璋臉色緩和了不少,但依舊強硬的說道:“她咋就不能理解咱的苦心,咱這麽做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大明,為了咱朱家的江山,她也姓朱,就算嫁出去了,她還是姓朱,大孫,你不用說了,咱是永遠都不會給這個逆女認錯的!”


    朱英知道,父女倆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開的,站在皇帝的角度,老爺子沒錯,要是站在父親的角度,他大錯特錯了。


    或許錯就錯在臨安公主的父親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吧。


    老爺子正在氣頭上,朱英也不想留在這挨罵,便要告退,卻被朱元璋喊了迴來。


    “臨安的事先不說,咱有個大事要問你?”


    “啥事?”朱英想著最近也沒發生什麽大事。


    朱元璋沉聲道:“咱派人問過欽天監了,三日後是個好日子,咱準備舉行封王大典!”


    “這事您不說過嗎?”


    “你急什麽,咱還沒說完呢!”朱元璋繼續說道:“咱準將所有的皇子,加上你,全部封王,一共十一位王。”


    “另外,咱準備廢了朱鐵柱,立朱讚儀為靖江王世子!”


    “朱鐵柱?”朱英好奇的問道:“皇爺爺,這朱讚儀是何人,孫兒怎麽沒聽說過?”


    “朱鐵柱的兒子!”朱元璋隨口說道。


    “朱鐵柱又是何人?”朱英聽到這個名字更好奇了。


    朱元璋不耐煩的說道:“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


    朱守謙是誰,朱英確實不知道,但朱文正這個人卻是如雷貫耳,朱元璋大哥的兒子,也是老爺子的親侄子,當年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地位還在徐達,常遇春之上。


    當年的洪都保衛戰,朱文正以兩萬的兵力死守洪都,抵擋陳友諒六十萬大軍三個月之久,為朱元璋贏得了寶貴的反攻時機,朱文正也一戰成名。


    戰後,由於朱元璋沒有封賞,朱文正懷恨在心,結果腦子一抽風,竟然投靠了張士誠。


    朱元璋深知朱文正的才能,之所以沒有封賞,是因為朱文正的品行讓人感到失望,他曾經仗著朱元璋親侄子的身份,縱容部下在城內奸淫擄掠、為非作歹。


    後來朱元璋決定處死他,由於馬皇後為其求情,朱元璋暫且隻是軟禁了朱文正,不過沒過多久便去世。


    明初,朱元璋封王的時候也沒忘了朱文正,加封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為靖江王,就藩桂林,世襲罔替,也算對得起他當年的洪都之戰,用生命和鮮血死守了整整3個月。


    但這個朱守謙比他爹朱文正還要差勁,這家夥在朱元璋麵前表現的謙虛有禮,勤讀詩書,機敏好學,但背地裏卻性情乖戾,陰狠毒辣。


    到了封地後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甚至到了危害一方的地步,搞得靖江百姓怨聲載道,朱元璋再也不能容忍,下旨召他迴京城,對其進行訓誡。卻不想朱守謙根本不服氣。


    朱元璋一怒之下,將他發配到鳳陽老家種地,就這樣,朱守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老老實實在鳳陽種了七年地。


    朱元璋見他有所醒悟,於是下旨恢複朱守謙爵位,並派他去鎮守雲南,朱守謙抵達雲南後,露出本性,繼續為害一方。


    七年種田,足足演了七年戲給朱元璋看。


    朱元璋對他失望透頂,但念及這是大哥唯一的孫子,還是心軟了,又召迴鳳陽繼續種地,迴到鳳陽後的朱守謙連裝都懶得裝了,繼續作惡。


    朱元璋忍無可忍,命錦衣衛將朱守謙抓迴京城,親自毒打了一頓,將其囚禁至今。


    朱英聽到這些後,直言道:“皇爺爺,既然爛泥扶不上牆,您還扶他幹啥,這樣禍害百姓的藩王壓根就不配為朱家的子孫,當然是越少越好!”


    朱元璋聽後歎息道:“咱又何嚐不知道他就是塊朽木,但他畢竟是大哥留下的唯一血脈,雖然他犯下這麽多錯,但爵位咱一直不忍心廢除,既然他爛泥扶上牆,咱就培養他兒子吧!”


    此時的朱元璋念及親情,還是不想放棄大哥南昌王朱興隆一脈的子孫,(這個南昌王是追封的)所以想廢掉朱守謙,立他十歲的長子朱讚儀為世子,將來接替靖江王的爵位。


    “這事,你怎麽看?”朱元璋問道。


    這算考驗自己心裏有沒有親情嗎?


    還是已經開始培養大明未來的接班人了?


    朱英笑了笑,說道:“皇爺爺聖明!”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心中卻想:您封吧,封的越多,將來我削的越多,您念及親情,可我對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沒啥感情,這些大明的蛀蟲早晚都要除掉。


    “聖明個屁!”朱元璋笑罵道:“別以為咱不知道你咋想的!”


    “大孫,你是不是在心裏笑話咱呢?”


    朱英趕緊說道:“哎呦……孫兒哪裏敢啊!”


    朱元璋走到朱英身邊坐了下來,神情有些黯然,開口道:“咱朱家沒有什麽長輩了,咱三個兄長,兩個姐姐也都不在了,但他們的子孫咱不能不管!”


    同輩之中還留下後人的,也就隻有大哥朱重四(朱興隆)的孫子,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但這是個不爭氣的廢物。


    還有二姐的孫子,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這家夥……哎……一言難盡!


    朱英其實也理解老爺子的想法,從小孤苦伶仃的,全憑幾個哥哥姐姐照顧,十幾年風雨,他終於有能力照顧這些親人,但迴頭看去,這些親人早已都不在了,身邊隻剩下一位親人,那就是二姐夫李貞。


    李貞是李文忠之父,也是老爺子稱帝後唯一活著的同輩親人。


    愛屋及烏,既然這些親人都不在了,隻能將心裏的這份心意加在他們的子孫後代身上。


    朱英本來還想說些什麽,見老爺子有些悲傷,也便不再說了。


    “這幾天別亂跑了,三天後就是封王大典!”


    “孫兒明白!”


    “行了,讓咱一個人呆會吧!”朱元璋隨意擺擺手,說道:“滾吧!”


    朱英心裏明白,老爺子這是想家了,想那些已經去世的親人,還有鳳陽那幾間破舊的草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