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門關失守,曹興,謝熊,王誠陣亡,兵馬損失了八成之多,這是晉王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身在別失八裏的晉王命令曹泰立即率兵吃掉身在嶺北的哈裏。


    計劃趕不上變化,戰爭就是如此,瞬息萬變,永遠無法得知後麵會發生什麽變故。


    一旦有變,指揮官就要在短時間內立馬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如果堅持原本的作戰計劃,必敗無疑。


    如今戰局成了這個樣子,沒有任何辦法,晉王隻能率軍南下,前往火州一帶,和帖木兒決戰。


    托遜位於火州西,是最後一道防線,而帖木兒的大軍就在托遜南部的蘇巴失。


    沒日沒夜的一路南下,等到晉王趕到後已經是七天後了。


    來不及休息,晉王立馬帶著將領走進肅王軍大營。


    “十四弟,戰況如何?”


    肅王苦著臉說道:“帖木兒的河內騎兵太強了,我的關西七衛不是對手!”


    鐵門關丟失,肅王得到消息後,立馬率領關西七衛出戰,這半個月拚命抵抗帖木兒的進攻,損失了整整三衛的兵力,才勉強擋住帖木兒麾下的重甲騎兵團。


    關西七衛的戰鬥力在整個大明都算是能排上號的,卻不敵帖木兒的河內騎兵團,這讓晉王也不由擔心起來。


    不管是晉藩的軍隊還是陝西,山西都司,關西七衛都沒有重甲騎兵,要想取勝,隻能取巧勁了。


    晉王又問道:“火州如何了?”


    肅王立馬說道:“徐王控製了整座城,將亦力把裏的舊臣屠戮一空,保全了城內的糧草軍械!”


    晉王頓時鬆了口氣,他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隻要火州沒丟就好,現在要研究如何對付帖木兒的重甲騎兵。


    ……


    大西洋之上,大明艦隊一路航行,路經十幾個小國後來到阿拉伯灣。


    “我說六叔啊!”


    朱高煦走到永興號甲板之上,懶洋洋的問道:“還要多久才能到那個地方,咱們這都航行大半年了,再不上岸我就要憋瘋了!”


    朱楨凝視著茫茫大海,迴頭說道:“快了,應該三五天就到了!”


    第一次出海,沒有任何經驗,楚王也隻能根據朱雄英給他的一幅地圖航行,不過按照地圖一路走來,除了距離有偏差,航線倒沒什麽問題。


    “趕緊的吧,我真受不了了!”


    朱高煦的狂躁症又犯了,剛來艦隊的時候,他很享受,可時間一長,就受不了了,每次上岸補給的時候都要跟著一起去,仗著楚王侄子的身份那是囂張跋扈,連地方小國國王都不放在眼裏。


    五日後的清晨!


    海麵上雲霧彌漫,艦隊駛進一處狹窄的海域,這片海域兩側都有陸地,中間大概有十幾裏的距離。


    朱楨立馬下令,停止繼續前進!


    “六叔,是這地方嗎?”


    朱高煦有些擔心的問道:“這要走錯路了,咱們恐怕一兩年都迴不去了!”


    朱楨坐在船艙內,仔細的看著地圖,指著路線說道:“沒錯了,應該就是這裏,忽魯謨斯!”


    (忽魯謨斯,今霍樂木茲!)


    位於西海盡頭,曾經也是西洋大國,東南諸蠻邦及大西洋商舶,西域賈人皆來貿易,寶物充盈。


    “按照陛下當初所說,這道海口內有一片海域,是條堵路,若是繼續向前會被堵死,從窄口北上岸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忽魯謨斯!”


    朱楨指著地圖,十分肯定的說著。


    “那還等什麽,六叔,直接上岸殺過去!”


    朱高煦突然來了精神,興奮道:“我來當先鋒,直搗帖木兒的老巢,屠了整個撒馬爾罕!”


    “不著急!”


    朱楨吩咐道:“吳高,命令艦隊向北靠岸,帶著翻譯下船去問問,這裏到底是不是忽魯謨斯!”


    艦隊開始轉向,向北岸駛去,吳高立馬帶著人上岸,快近中午才迴來。


    “千歲,打聽清楚了,這裏就是忽魯謨斯,現在屬於帖木兒帝國克爾曼的總督統轄!”


    吳高快速說道:“他們的國王也來了,就在港口恭迎千歲!”


    “走,下去看看!”


    朱楨立馬換上緋紅蟒袍,帶著兵馬上岸,霧氣早已散去,遠遠望去,隻見一個大胡子,身穿長袍,帶著一圈一圈的圓形帽子迎了過來。


    看到這位大明的楚王,立馬行禮,嘰裏呱啦不知說著什麽。


    朱楨經過翻譯和他交談起來!


    這個忽魯謨斯的國王叫做剌窪,後來他的國家被帖木兒占領,看到明軍帶著堅船利炮,有些擔心的問大明的船隊是不是來攻打他們的。


    楚王迴答他,我們是和平的使者,來此地做生意的。


    國王聽後十分的高興,沒想到大明宗國會來他的國家做生意,主動邀請楚王吃飯。


    吃飯間,國王希望尊貴的大明楚王能幫助他奪迴國家,打敗帖木兒的總督。


    楚王當即答應下來,本來就要一路打下去,順手的事,但是,楚王也提出一個要求,幫忙可以,但不能白幹,他需要一萬匹戰馬的軍費。


    此次前往忽魯謨斯,在突襲撒馬爾罕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買馬。


    此次不遠萬裏航行,不可能攜帶大量戰馬,而從忽魯謨斯到撒馬爾罕,少說有一兩千裏的距離,靠兩條腿跑,累死也到不了,隻能騎馬奔襲。


    而忽魯謨斯這個國家剛好產馬,帖木兒軍的很多戰馬都來自這個地方。


    國王聽後,有些為難,他表示這裏確實有馬,不過他卻沒有,如果想要,隻能花錢買。


    朱楨表示,好說,大明乃天下宗國,不缺錢,他的船上都是寶貝,並開出了天價,一匹精良戰馬,一百兩……黃金!


    為了表示誠意,還將船上一部分瓷器,茶葉,古木,珠寶給了國王,算是定金。


    這些東西,有一部分是從大明帶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路上,朱高煦前往各國友好訪問的時候,各國“送”的。


    國王聽後,那張老臉笑成了菊花那般燦爛,立馬化身商人,幫著明軍買馬去了!


    忽魯謨斯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得知後,同樣開始來找楚王推薦自己的東西。


    什麽珠寶,象牙,胡木……全是值錢的東西,朱高煦全部都收了,命人搬上船去,一一登記,讓他們七天後來結賬。


    忽魯謨斯人看到這些財大氣粗而且不太精明的大明人紛紛動起了心思,尋找各種東西賣給大明,甚至去偷總督衛隊的戰馬來賣。


    朱高煦充當中間人,來者不拒,賣什麽就收什麽,全部笑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