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朱棣率領的大軍全部上陣,在北岸一字排開,各種戰船,火炮,弓弩,全部出動,家底都被掏空了!


    如今已經到了六月中旬,戰事不能再拖了,隻要拿下黃江,清化唾手可得,安南戰事就算是結束了。


    炮彈在江麵炸響,濺起丈長的水花,防守黃江的安南軍已經苦苦堅守了三天,如今到了強弩之末的之時。


    朱棣下了死命令,今日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黃江,占領清華,一定要活捉黎家父子。


    下遊淺水處,江水還算平穩,並沒有太急,這地方也是兩軍爭鬥最激烈之處,負責攻打此地的是廣西指揮使呂毅,以及黃中,蔡福等人。


    突然,安南的軍的戰船朝著南岸退去,取而代之的不是戰船,而是一艘小舟,上麵還掛著白旗。


    “這是做什麽?”


    黃中疑惑道:“難不成是安南軍的什麽詭計?”


    隻見小舟船頭之上,一名穿著文官袍服的人揮動著雙臂,大喊道:“天兵莫要放箭,我是安南大理寺卿阮飛卿,奉命求見大明燕王千歲,有要事相商!”


    聽到喊聲,呂毅走了過來,瞧了一眼,問道:“這是幹什麽的?船上還掛著白幡,家裏死人了?”


    黃中雙手抱在胸前,笑道:“說要見燕王,八成是投降的,管他呢……老蔡,放箭,直接射死那個披麻戴孝的東西!”


    消滅敵人,俘虜敵人,敵人主動投降,這其中的軍功差距很大,所以在有絕對把握戰勝的前提下,是不希望投降的。


    “等等!”


    呂毅攔了下來,吩咐道:“把人帶過來!”


    黃中卻勸道:“指揮使,這兩軍交戰,刀槍無眼,這安南使者就算死在江上也在情理之中,黎賊若是投降,那咱們的軍功可就少一半了!”


    呂毅卻說道:“黎賊若是能投降,也免得一場塗炭,減少傷亡,再說了,這麽多士兵看著呢,萬一讓朝廷知道了我們為了軍功而殺使,不僅無功,反倒有罪了!”


    “這打了一路,軍功也拿了不少,別在最後出事了!”


    呂毅是個很謹慎的人,他想去五軍都督府,所以不敢冒這個險!


    黃中有些不樂意,卻也不敢公然違抗軍令,大喊道:“老蔡,把他帶過來,看看船上有沒有什麽武器,再搜身……”


    明軍的戰船開了過去,放上木板,阮飛卿小心翼翼的走了明軍的船上,立馬進行搜身,蔡福拄著大刀,問道:“你他娘的是不是來投降的?”


    阮飛卿陪著笑臉說道:“算是吧!”


    蔡福不耐煩的說道:“那還打個屁,抓緊讓你們那個黎什麽雞毛備好酒菜,迎我們天兵進城,他自己跪在城下聽候發落吧!”


    阮飛卿不敢接這個話,對於虎狼一般的明軍,隨時都有可能丟命。


    上岸後,呂毅將他帶到了明軍的大帳,阮飛卿看到這位威武的大明燕王後,立馬主動行禮道:“下臣大理寺卿阮飛卿見過大明燕王千歲!”


    朱棣坐在椅子上,抬頭看了一眼,冷聲道:“你是從哪個溝裏的冒出來的大理寺卿?”


    “下臣是大虞朝廷的大理寺卿!”


    一旁的楊榮嗬斥道:“安南黎賊,自立為帝,大逆不道,爾等幫兇也敢用我天朝官職,真是沐猴而冠,可笑至極!”


    阮飛卿捏了把汗,陪著笑臉說道:“這位大人是內閣首輔吧,下臣見過楊閣老!”


    楊閣老???


    朱棣眯著雙眼看向楊榮,你啥時候成楊閣老了?


    楊榮老臉通紅,十分的尷尬,立馬怒斥道:“放肆,瞎了爾的狗眼,本官是燕王帳下的參軍!”


    阮飛卿有些看不明白了,楊參軍不就是楊閣老嗎,自己也沒說錯啊。


    戰事緊急,朱棣也懶得管這些事,隨口問道:“來找本王作甚,直接說,給你半炷香的時辰!”


    阮飛卿看了一眼楊榮,有些為難。


    朱棣不耐煩的說道:“楊參軍不是外人,你有屁就趕緊放,不然本王現在就砍了你,丟進黃江喂魚!”


    “是!”


    阮飛卿行禮道:“燕王千歲,我們太上皇有件大事想和您商議?”


    “黎賊要說什麽?”


    阮飛卿上前走了兩步,故意壓低了聲音,說道:“燕王千歲,我們太上皇說,隻要您現在立即停兵,不過黃江,我們大虞願意割讓多邦以北的土地給您,另外還會協助千歲拿下兩廣……”


    “隻要我們精誠合作,一定能全部拿下周圍小國,到時候我們平分天下,而千歲可以建立一個燕國,割據稱帝,再也不用受大明朝廷的節製和猜忌,如此豈不美哉!”


    朱棣聽後頓時怒了,那是拍案而起,他本以為黎季犁派人過來,要主動投降的,萬萬沒想到竟然讓他割據一方,稱帝自立。


    “住口!”


    朱棣怒斥道:“本王身為大明藩臣,對朝廷忠心耿耿,豈會和那黎賊一樣,謀朝篡位,受萬世唾罵!”


    阮飛卿卻繼續勸道:“燕王千歲,你的侄子防你像防著賊一樣,說不定哪天就安個罪名把你抓起來囚禁致死啊,你何必為他賣命啊!”


    “我們太上皇都為你感到不值,隻要燕王千歲答應下來,安南多邦北部土地全部送給燕王,先割據兩廣,繼而吞並南掌(老撾),到時候千歲就是大燕帝國的開國之君,名垂青史啊!”


    一旁的楊榮聽的是膽戰心驚,整個人張著嘴巴都愣住了,我可是朝廷派來的參軍,這種事……都不避諱我嗎?


    還是燕王沒拿我當外人啊!


    不過,這個阮飛卿說的確實是有可能實現的,但仔細一想,黎季犁所謂的求和其實就是個笑話。


    燕王要是真有割據自立之心,完全可以控製整個安南啊,就算不圖兩廣,隻要守住雞淩關,誰也進不來,自己去打占城和南掌,開疆拓土,擴大地盤,何必和胡季犁這狗東西攪在一起。


    此時的楊榮內心十分惶恐,如果朱棣真有想法,他這個皇帝派去的眼線將必死無疑,應該說會殺他祭旗。


    楊榮看到的隻是表麵,其實隻有朱棣自己才明白,他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平定安南,班師迴朝,封賞什麽的都不重要,能完成朝廷的交代就算不錯了。


    別看他這個征南大將軍手握三十萬兵馬,其實隻有各地拚湊起來的十萬人,剩下二十萬都是沐家軍。


    這仗都快打完了,沐春麾下的十萬精銳,都沒抽過刀,隻要燕王敢有二心,那十萬沐家軍立馬開始平叛。


    再說燕王麾下的這十萬人,也不見得會跟著他一起反啊,又不是他燕藩的親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