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安南退兵了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安南,胡家父子把持朝政二十餘年,也謀劃了二十餘年,終於吃到了肥肉,再想吐出來還給陳氏,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胡季犁也知道殺陳天平的後果,明朝的永興皇帝一定會大怒。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老洪武對宗藩屬國憤怒的次數更多,除了下旨譴責,好像也沒什麽嚴重後果。
隻要自己老實認錯,嚴防死守國門,拖上一年半載,等大明的氣消了,也就順水推舟,默認了自己的大虞王朝,畢竟,隻要朝貢,誰當國君都一樣。
更何況安南的軍事實力也不是一碰就碎的豆腐,反而十分強大,雖說無法和大明相比,但在東南各國中卻是人口最多,兵馬最強的霸主。
要不是大明幹涉,早在陳氏王朝之時,就已經把南邊的占城和西邊的南掌王國(老撾)給滅了。
可讓胡季犁沒有料到的是,大明的永興皇帝真的發兵了,還把燕王朱棣從北方調到廣西,主持軍政要務。
對於大明的情況,胡季犁也聽說一些,在諸藩王中,以秦晉燕三藩最為強大,燕王朱棣,鎮守北平,威震塞外。
不過,胡季犁心中還是感到欣慰的,他本以為來的人會是那個藍玉。
對於此次和大明作戰,胡季犁父子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們有山高林密的地形作戰優勢,畢竟當年橫掃天下的元朝軍隊三征安南都是大敗而歸,第三次直接全軍覆沒。
其次,安南還有強大的火器,威力和射程比大明的火器還要厲害。
另外,還有一支特殊的作戰部隊,是明軍無法抵擋的。
得知燕王朱棣率領大軍到達廣西後,胡漢蒼立馬下詔,全民皆兵,共同抵禦明軍。
征調大量的民夫加固各大城關,號召百姓當兵,不去的直接抓人,所有的作坊沒日沒夜的打造武器,瘋狂生產火器。
即使打不贏大明的軍隊,也要將燕王朱棣拖死在安南。
……
八月初,征夷大軍軍營!
烈日當空,毒辣的太陽頂在頭上,照的人睜不開眼。
燕王朱棣身穿一件單薄的綢衣,站在軍帳之上,燥熱的天氣讓他坐立不安,心中甚是煩悶。
朱高煦光著膀子,卷起褲腿,半躺在角落中,吃著梨子,抱怨道:“爹,這地實在太熱了,簡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哪有咱們北平涼快!”
“閉嘴!”
朱棣嗬斥一聲,熱的滿臉通紅,他後半生幾乎都在北方度過,去過最遠的南方就是鳳陽,那還是年輕練兵的時候。
至於這兩廣之地,還是第一次來,他想到過會很熱,但沒想到能熱到這種程度,聽說安南比兩廣還要酷熱,他的大軍接下來要在一個大爐子中作戰了,這種天氣至少要持續到十一月。
按照作戰計劃和行軍速度,在酷熱的天氣和地形中,征夷大軍要攻到新福,和沐家的部隊合並於白鶴。
“千歲!”
張輔身披盔甲,匆匆走進大帳,熱的是滿頭大汗,甲內完全被濕透了。
“派出去的探子迴來了,安南早在半個月前就已退兵,全部退出了太平府外,固守隘留關!”
一旁的邱福頓時大笑起來,說道:“定是那胡賊提前知曉我大軍征討,懼千歲威名,不敢交戰,提前退兵了!”
朱棣聽後神情凝重,說道:“胡賊狡詐,出征前陛下也交代,不可大意!”
常年作戰的經驗讓朱棣懷疑這其中必定有詐。
邱福卻頗為不屑的說道:“小小的安南,彈丸之地,還沒有咱們大明一個行省大,諒那胡賊詭計百出,也擋不過我們三十萬大軍兵鋒,再說了,陛下年輕,不經戰事……”
朱棣麾下有三個人最受重用,有勇有謀的張玉鎮守北平,沒有來,朱能善謀,邱福這個人,典型的有勇無謀!
“還是慎重些好啊!”
向來穩重的朱能開口說道:“這一次朝廷用咱們燕藩諸將征討安南,一定要打出咱們燕藩的風采,不能讓藍玉那些淮西人小瞧了!”
“所有戰事一定要慎重而行,一旦吃了敗仗,怎麽還有臉迴北平,又如何麵對那些追隨咱們的將士,藍玉那幫人能把牙笑掉!”
朱棣眉頭緊皺起來,如果自己在安南損兵折將,那朝廷一定會換人,八成會把藍玉那幫子人派來。
他已經無法想象那些驕兵悍將的醜惡嘴臉了。
“本王要親自去看看!”
朱棣立馬披甲,不顧炎熱,帶著眾將前往邊防查看。
路過一個鎮子,發現幾處殘破的軍營,朱棣立馬停了下來,一路走了進去。
“千歲,末將已經探查過了,此處是大明和安南的邊境之處,曾經駐紮著安南兵,兩國宣戰後,這些士兵就退迴了本國!”
張輔指著周圍的一片山說道:“幾處村莊的百姓也被安南兵屠戮一空,這些狗娘養的真是心狠手辣!”
朱棣神情冷峻,快步走了進去,隨手掀開一處帳篷,隻見裏麵空無一人,各種東西雜亂不堪,上麵已經生了一層灰,想來撤退不少日子了。
“千歲!”
朱能大步走來,說道:“末將在其他地方發現了不少糧食!”
朱棣迅速走了過去,隻見一處糧倉中堆滿了糧食。
朱能立馬抽刀對著麻袋捅了進去,抽刀後裏麵的糧食不斷流了出來,仔細一看竟然是白花花的精米。
且顆粒分明,粒粒飽滿,朱能抓起一把放進嘴裏嚼了嚼,立馬吐了出來,驚喜道:“千歲,確實是精米無疑!”
朱棣拍了拍麻袋,琢磨道:“安南軍營裏為何會有精糧,既然退兵為何不一起帶走,反而要留在這?”
“不對勁啊!”
邱福趁機說道:“千歲,這些精糧應該是安南的一些將軍享用的,這些安南兵怕咱們出兵快,所以趕緊跑了,畢竟性命要緊,也顧不上這些糧食了!”
這麽一說倒也解釋的通,但朱棣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心裏不太踏實。
“去別處看看!”
朱棣走出安南的軍營,又來到不遠處的一處村子。
大白天,整個村子沒有一點動靜,朱棣推開一戶房門,一股腐臭的味道頓時撲麵而來,隻見裏麵躺著幾具屍體,早已是腐爛不堪,遍地蠅蟲。
“嘔……”
跟隨而來的朱高燧直接吐了,朱高煦蔑視他一眼,嘲諷道:“瞧你那點出息!”
就連朱能,邱福,張輔這些人都感到胃裏是翻江倒海,隻不過再強行忍著。
他們都是北方人,習慣了在寒季作戰,一般征戰而死的士兵都會被凍上,即使到了夏季,天也不會多熱,屍體在短時間內也不會腐爛。
張輔勸道:“千歲快走,此處遍地腐屍,當心感染瘟疫!”
胡季犁也知道殺陳天平的後果,明朝的永興皇帝一定會大怒。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老洪武對宗藩屬國憤怒的次數更多,除了下旨譴責,好像也沒什麽嚴重後果。
隻要自己老實認錯,嚴防死守國門,拖上一年半載,等大明的氣消了,也就順水推舟,默認了自己的大虞王朝,畢竟,隻要朝貢,誰當國君都一樣。
更何況安南的軍事實力也不是一碰就碎的豆腐,反而十分強大,雖說無法和大明相比,但在東南各國中卻是人口最多,兵馬最強的霸主。
要不是大明幹涉,早在陳氏王朝之時,就已經把南邊的占城和西邊的南掌王國(老撾)給滅了。
可讓胡季犁沒有料到的是,大明的永興皇帝真的發兵了,還把燕王朱棣從北方調到廣西,主持軍政要務。
對於大明的情況,胡季犁也聽說一些,在諸藩王中,以秦晉燕三藩最為強大,燕王朱棣,鎮守北平,威震塞外。
不過,胡季犁心中還是感到欣慰的,他本以為來的人會是那個藍玉。
對於此次和大明作戰,胡季犁父子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們有山高林密的地形作戰優勢,畢竟當年橫掃天下的元朝軍隊三征安南都是大敗而歸,第三次直接全軍覆沒。
其次,安南還有強大的火器,威力和射程比大明的火器還要厲害。
另外,還有一支特殊的作戰部隊,是明軍無法抵擋的。
得知燕王朱棣率領大軍到達廣西後,胡漢蒼立馬下詔,全民皆兵,共同抵禦明軍。
征調大量的民夫加固各大城關,號召百姓當兵,不去的直接抓人,所有的作坊沒日沒夜的打造武器,瘋狂生產火器。
即使打不贏大明的軍隊,也要將燕王朱棣拖死在安南。
……
八月初,征夷大軍軍營!
烈日當空,毒辣的太陽頂在頭上,照的人睜不開眼。
燕王朱棣身穿一件單薄的綢衣,站在軍帳之上,燥熱的天氣讓他坐立不安,心中甚是煩悶。
朱高煦光著膀子,卷起褲腿,半躺在角落中,吃著梨子,抱怨道:“爹,這地實在太熱了,簡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哪有咱們北平涼快!”
“閉嘴!”
朱棣嗬斥一聲,熱的滿臉通紅,他後半生幾乎都在北方度過,去過最遠的南方就是鳳陽,那還是年輕練兵的時候。
至於這兩廣之地,還是第一次來,他想到過會很熱,但沒想到能熱到這種程度,聽說安南比兩廣還要酷熱,他的大軍接下來要在一個大爐子中作戰了,這種天氣至少要持續到十一月。
按照作戰計劃和行軍速度,在酷熱的天氣和地形中,征夷大軍要攻到新福,和沐家的部隊合並於白鶴。
“千歲!”
張輔身披盔甲,匆匆走進大帳,熱的是滿頭大汗,甲內完全被濕透了。
“派出去的探子迴來了,安南早在半個月前就已退兵,全部退出了太平府外,固守隘留關!”
一旁的邱福頓時大笑起來,說道:“定是那胡賊提前知曉我大軍征討,懼千歲威名,不敢交戰,提前退兵了!”
朱棣聽後神情凝重,說道:“胡賊狡詐,出征前陛下也交代,不可大意!”
常年作戰的經驗讓朱棣懷疑這其中必定有詐。
邱福卻頗為不屑的說道:“小小的安南,彈丸之地,還沒有咱們大明一個行省大,諒那胡賊詭計百出,也擋不過我們三十萬大軍兵鋒,再說了,陛下年輕,不經戰事……”
朱棣麾下有三個人最受重用,有勇有謀的張玉鎮守北平,沒有來,朱能善謀,邱福這個人,典型的有勇無謀!
“還是慎重些好啊!”
向來穩重的朱能開口說道:“這一次朝廷用咱們燕藩諸將征討安南,一定要打出咱們燕藩的風采,不能讓藍玉那些淮西人小瞧了!”
“所有戰事一定要慎重而行,一旦吃了敗仗,怎麽還有臉迴北平,又如何麵對那些追隨咱們的將士,藍玉那幫人能把牙笑掉!”
朱棣眉頭緊皺起來,如果自己在安南損兵折將,那朝廷一定會換人,八成會把藍玉那幫子人派來。
他已經無法想象那些驕兵悍將的醜惡嘴臉了。
“本王要親自去看看!”
朱棣立馬披甲,不顧炎熱,帶著眾將前往邊防查看。
路過一個鎮子,發現幾處殘破的軍營,朱棣立馬停了下來,一路走了進去。
“千歲,末將已經探查過了,此處是大明和安南的邊境之處,曾經駐紮著安南兵,兩國宣戰後,這些士兵就退迴了本國!”
張輔指著周圍的一片山說道:“幾處村莊的百姓也被安南兵屠戮一空,這些狗娘養的真是心狠手辣!”
朱棣神情冷峻,快步走了進去,隨手掀開一處帳篷,隻見裏麵空無一人,各種東西雜亂不堪,上麵已經生了一層灰,想來撤退不少日子了。
“千歲!”
朱能大步走來,說道:“末將在其他地方發現了不少糧食!”
朱棣迅速走了過去,隻見一處糧倉中堆滿了糧食。
朱能立馬抽刀對著麻袋捅了進去,抽刀後裏麵的糧食不斷流了出來,仔細一看竟然是白花花的精米。
且顆粒分明,粒粒飽滿,朱能抓起一把放進嘴裏嚼了嚼,立馬吐了出來,驚喜道:“千歲,確實是精米無疑!”
朱棣拍了拍麻袋,琢磨道:“安南軍營裏為何會有精糧,既然退兵為何不一起帶走,反而要留在這?”
“不對勁啊!”
邱福趁機說道:“千歲,這些精糧應該是安南的一些將軍享用的,這些安南兵怕咱們出兵快,所以趕緊跑了,畢竟性命要緊,也顧不上這些糧食了!”
這麽一說倒也解釋的通,但朱棣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心裏不太踏實。
“去別處看看!”
朱棣走出安南的軍營,又來到不遠處的一處村子。
大白天,整個村子沒有一點動靜,朱棣推開一戶房門,一股腐臭的味道頓時撲麵而來,隻見裏麵躺著幾具屍體,早已是腐爛不堪,遍地蠅蟲。
“嘔……”
跟隨而來的朱高燧直接吐了,朱高煦蔑視他一眼,嘲諷道:“瞧你那點出息!”
就連朱能,邱福,張輔這些人都感到胃裏是翻江倒海,隻不過再強行忍著。
他們都是北方人,習慣了在寒季作戰,一般征戰而死的士兵都會被凍上,即使到了夏季,天也不會多熱,屍體在短時間內也不會腐爛。
張輔勸道:“千歲快走,此處遍地腐屍,當心感染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