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怎麽給皇太極留下難忘記憶?”林檎問道,很顯然她對蕭木的計劃並不買賬,“難道是在北京城牆上給他放一陣煙花表演不成?”
“那自然不是。”蕭木似乎並沒有聽出林檎口中的嘲諷之意,“總而言之,火藥的戰爭當中的威力是巨大的,想辦法充分利用火藥的威力,就一定能在守城的時候獲得巨大的優勢。”
“你該不是還沒有想好怎麽去利用火藥吧?”林檎見蕭木又說了一句十分籠統的話,不覺地對他現在到底有沒有想出什麽“創新”的作戰辦法產生了一些懷疑——當然了,在林檎看來,這所謂的“創新作戰辦法”有沒有被蕭木想出來並沒有什麽重要的,畢竟就算是想出來了,也幾乎是某種不可行的異想天開,最後的效果跟沒有想到也差不了多少。
“那怎麽可能呢?”蕭木聞言趕緊搖頭,對林檎剛剛的懷疑矢口否認,“別的不說,難道我還不知道應該用火炮來守城嗎?大明這個時代的紅夷大炮可是相當厲害的,據說袁崇煥能做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就是堅城利炮,讓後金軍隊望城興歎的。”
“火炮也不算是什麽‘創新’的作戰辦法,大明這個時代不就是已經有了麽?”林檎對於蕭木的這個迴答與之前的“創新”說法的矛盾抓的很準,不過她卻並沒有過於在這上麵糾纏,而是繼續提出了關於火炮的話題,“你剛才說的什麽‘紅夷大炮’?我怎麽記得在後世的時候聽的都是‘紅衣大炮’呢?”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今天在商議的時候,無論是來宗道,還是王在晉,還是畢自嚴他們說的都是‘紅夷大炮’,總不能他們這麽多的大臣全都發音不標準吧?而且從他們說話當中,我還了解到了這‘紅夷大炮’都是從海上的什麽‘弗朗機人’手裏買的,雖然不知道他們說的‘弗朗機人’到底是哪國人,但我估計肯定是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既然‘非我族類’,那自然是‘蠻夷之物’,所以叫才‘紅夷大炮’的。”
“好吧,既然來宗道他們都說的是‘紅夷大炮’,那看來至少在大明的這個時代,這種火炮是叫這個名字的。”蕭木剛剛的迴答有理有據,讓林檎也不得不承認他說法的正確性,“我估計很有可能是因為後金在大明的人眼中同樣也可以算作是‘蠻夷’,所以後金肯定不喜歡‘夷’這個說法,說不定我們後世聽到的‘紅衣大炮’,就是後金或者後來的清朝改的名字。”
“總而言之,用火炮來守城肯定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戰術。”很顯然剛剛林檎關於“紅夷大炮”和“紅衣大炮”的一番猜想跟他們要討論的問題偏離得有些遠,所以蕭木果斷地把討論的話題從大炮的名稱又給拉迴到了正題,“以後金的當前技術水平,肯定是造不出大炮的,我們在城上居高臨下,用大炮守城,肯定是無往不利。”
“那是自然,熱兵器,而且還是重型的熱兵器在戰爭當中肯定是能發揮重要作用的。”林檎不假思索地說道,“隻是這種威力強大的‘紅夷大炮’的數目肯定不會很多,要是京城的城牆上每隔幾米就有那麽一門的話,你這個皇帝就可以在宮裏睡大覺,等著皇太極自動退兵了。”
“北京城那麽大,城牆一圈那麽長,幾米的距離就有一門紅夷大炮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了。”蕭木自然也明白剛剛林檎的說法肯定不是認真,而是一種玩笑罷了,“不過增加火炮的數目肯定是有好處的,隻是這些大炮從來宗道、王在晉他們口中的‘弗朗機人’手裏購買的價格肯定不菲,而大明現在的財政狀況你也是知道的……”
於是問題又饒了一個大圈,最後又變成了錢的問題。
“我記得之前你召見徐光啟的時候,他不是說過他有一個學生叫孫元化的,就精通火器的嗎?說不定可以讓這個孫元化來製造火炮,而不是花大價錢去找什麽‘弗朗機人’去買,即便是造出的火炮功能沒有買來的好也沒有關係,畢竟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火炮都是大明這一方才獨有的武器,不管好壞,隻要有了就能給後金以極大的威懾。”——林檎今天的狀態不錯,一向記不住人名的她對於“孫元化”還有“弗朗機人”竟然能一次性地順利說出來,讓蕭木甚至都有那麽一點的意外。
蕭木自然理解林檎的意思,反正在眼下這個時代,大明最主要的敵人就是皇太極的後金軍隊,而後金眼下並沒有火炮,所以大明的火炮越多,不管其性能是好是壞,對後金的優勢就越大——這很顯然是“有和沒有”的原則性問題。
“隻是眼下還不是造火炮的時候,就算現在把徐光啟的那個學生叫來,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就大量造出可以用來跟皇太極作戰的火炮來。”雖然前景很美好,但很明顯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用“遠水解不了近渴”來形容在合適不過的事情。畢竟這就相當於客人到飯店吃飯,點了一道菜,而飯店那邊卻還沒有準備好食材,需要現場種植的道理差不多——等菜終於種出來的時候,客人恐怕也早就餓死了。
“總之實現幾米就有一門火炮是不可能了,以京城紅夷大炮的數量來看,估計隻能維持幾百米有一門了,或者是比較要緊的地方多布置幾門,其他不太要緊的地方不布置火炮。”蕭木最後說道。
“不用說幾米一門火炮,就是能平均幾十米有一門火炮,那大明的軍隊恐怕就要天下無敵了。”林檎也感慨著答道,“京城城牆可是有幾十裏長,要是幾十米就有一門紅夷大炮,那總共就是好幾百門甚至上千門了,那樣的話你這個皇帝就真的可以看誰不滿就發兵打誰了。”
“那自然不是。”蕭木似乎並沒有聽出林檎口中的嘲諷之意,“總而言之,火藥的戰爭當中的威力是巨大的,想辦法充分利用火藥的威力,就一定能在守城的時候獲得巨大的優勢。”
“你該不是還沒有想好怎麽去利用火藥吧?”林檎見蕭木又說了一句十分籠統的話,不覺地對他現在到底有沒有想出什麽“創新”的作戰辦法產生了一些懷疑——當然了,在林檎看來,這所謂的“創新作戰辦法”有沒有被蕭木想出來並沒有什麽重要的,畢竟就算是想出來了,也幾乎是某種不可行的異想天開,最後的效果跟沒有想到也差不了多少。
“那怎麽可能呢?”蕭木聞言趕緊搖頭,對林檎剛剛的懷疑矢口否認,“別的不說,難道我還不知道應該用火炮來守城嗎?大明這個時代的紅夷大炮可是相當厲害的,據說袁崇煥能做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就是堅城利炮,讓後金軍隊望城興歎的。”
“火炮也不算是什麽‘創新’的作戰辦法,大明這個時代不就是已經有了麽?”林檎對於蕭木的這個迴答與之前的“創新”說法的矛盾抓的很準,不過她卻並沒有過於在這上麵糾纏,而是繼續提出了關於火炮的話題,“你剛才說的什麽‘紅夷大炮’?我怎麽記得在後世的時候聽的都是‘紅衣大炮’呢?”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今天在商議的時候,無論是來宗道,還是王在晉,還是畢自嚴他們說的都是‘紅夷大炮’,總不能他們這麽多的大臣全都發音不標準吧?而且從他們說話當中,我還了解到了這‘紅夷大炮’都是從海上的什麽‘弗朗機人’手裏買的,雖然不知道他們說的‘弗朗機人’到底是哪國人,但我估計肯定是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既然‘非我族類’,那自然是‘蠻夷之物’,所以叫才‘紅夷大炮’的。”
“好吧,既然來宗道他們都說的是‘紅夷大炮’,那看來至少在大明的這個時代,這種火炮是叫這個名字的。”蕭木剛剛的迴答有理有據,讓林檎也不得不承認他說法的正確性,“我估計很有可能是因為後金在大明的人眼中同樣也可以算作是‘蠻夷’,所以後金肯定不喜歡‘夷’這個說法,說不定我們後世聽到的‘紅衣大炮’,就是後金或者後來的清朝改的名字。”
“總而言之,用火炮來守城肯定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戰術。”很顯然剛剛林檎關於“紅夷大炮”和“紅衣大炮”的一番猜想跟他們要討論的問題偏離得有些遠,所以蕭木果斷地把討論的話題從大炮的名稱又給拉迴到了正題,“以後金的當前技術水平,肯定是造不出大炮的,我們在城上居高臨下,用大炮守城,肯定是無往不利。”
“那是自然,熱兵器,而且還是重型的熱兵器在戰爭當中肯定是能發揮重要作用的。”林檎不假思索地說道,“隻是這種威力強大的‘紅夷大炮’的數目肯定不會很多,要是京城的城牆上每隔幾米就有那麽一門的話,你這個皇帝就可以在宮裏睡大覺,等著皇太極自動退兵了。”
“北京城那麽大,城牆一圈那麽長,幾米的距離就有一門紅夷大炮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了。”蕭木自然也明白剛剛林檎的說法肯定不是認真,而是一種玩笑罷了,“不過增加火炮的數目肯定是有好處的,隻是這些大炮從來宗道、王在晉他們口中的‘弗朗機人’手裏購買的價格肯定不菲,而大明現在的財政狀況你也是知道的……”
於是問題又饒了一個大圈,最後又變成了錢的問題。
“我記得之前你召見徐光啟的時候,他不是說過他有一個學生叫孫元化的,就精通火器的嗎?說不定可以讓這個孫元化來製造火炮,而不是花大價錢去找什麽‘弗朗機人’去買,即便是造出的火炮功能沒有買來的好也沒有關係,畢竟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火炮都是大明這一方才獨有的武器,不管好壞,隻要有了就能給後金以極大的威懾。”——林檎今天的狀態不錯,一向記不住人名的她對於“孫元化”還有“弗朗機人”竟然能一次性地順利說出來,讓蕭木甚至都有那麽一點的意外。
蕭木自然理解林檎的意思,反正在眼下這個時代,大明最主要的敵人就是皇太極的後金軍隊,而後金眼下並沒有火炮,所以大明的火炮越多,不管其性能是好是壞,對後金的優勢就越大——這很顯然是“有和沒有”的原則性問題。
“隻是眼下還不是造火炮的時候,就算現在把徐光啟的那個學生叫來,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就大量造出可以用來跟皇太極作戰的火炮來。”雖然前景很美好,但很明顯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用“遠水解不了近渴”來形容在合適不過的事情。畢竟這就相當於客人到飯店吃飯,點了一道菜,而飯店那邊卻還沒有準備好食材,需要現場種植的道理差不多——等菜終於種出來的時候,客人恐怕也早就餓死了。
“總之實現幾米就有一門火炮是不可能了,以京城紅夷大炮的數量來看,估計隻能維持幾百米有一門了,或者是比較要緊的地方多布置幾門,其他不太要緊的地方不布置火炮。”蕭木最後說道。
“不用說幾米一門火炮,就是能平均幾十米有一門火炮,那大明的軍隊恐怕就要天下無敵了。”林檎也感慨著答道,“京城城牆可是有幾十裏長,要是幾十米就有一門紅夷大炮,那總共就是好幾百門甚至上千門了,那樣的話你這個皇帝就真的可以看誰不滿就發兵打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