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24年大明奧運會結束後,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逐漸的從歐陸戰爭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且開始強有力向上增長複蘇。


    1824年9月份,魏瑪普魯士帝國總統艾伯特任命沙赫特為普魯士銀行行長,並且擔任貨幣局局長。


    這位出生於丹麥王國的希伯來人對金融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在他上任的第一個月就頒布了一係列的政策。


    沙赫特本人能夠擔任普魯士銀行行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普魯士本土資本家們推薦的,這些資本家們知曉沙赫特本人的能力,隻有後者有能力挽救普魯士瀕臨崩潰的經濟。


    如果放任普魯士通貨膨脹繼續增長,那麽等待這些大資本家的也是資產一毛不值的下場。


    靠著官員與資本家的支持,沙赫特著手創建了一個新的銀行——普魯士地租銀行,並且發行了一種新貨幣——地租馬克。


    地租馬克與黃金馬克、普通馬克不一樣,它不捆綁外匯或者黃金,而是捆綁了普魯士全境的土地,是以土地價值來衡量貨幣價值的。


    由於普魯士土地的數量有限,所以地租馬克的發行量也就被定死在一個範圍內了,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或者減少。


    沙赫特通過遊說軍方和大資本家,讓他們將20%的工業、商業用地抵押給地租銀行,地租銀行拿著這些土地進行投資轉化為一種新型債券——土地債券,並且靠著背後資本家與官員的支持強行推動貨幣兌換政策。


    這項貨幣兌換政策將會廢除舊的帝國馬克,所有百姓兌換地租馬克的數量不得超過1000元。


    之前貨幣寬鬆政策一下子變成了貨幣通縮政策,大小商人在官員的要求下開始拒收舊馬克,並且隻收取新馬克。


    所有的普魯士民眾隻得拿著舊鈔去兌換新的鈔票,自此再也沒有出現2000億馬克換個麵包的奇葩現象。


    除了改變貨幣製度以外,沙赫特本人也學習了工團的經濟模式,他著手成立了一個特別商品小組,通過特別商品小組來調控各家企業產品生產數量,這也是計劃經濟的思維。


    要真正改變普魯士內部的困境,沙赫特明白他還需要外部的投資支持。


    沙赫特本人在1824年11月開始乘坐輪船周轉各國,他首先跑到了日不落帝國,遊說日不落首相給他們普魯士帝國提供英鎊貸款,並且出售了一部分企業的股份,讓本土的一些企業變成了合營公司。


    第二個去的國家就是大明帝國,沙赫特以全麵開放國內市場為代價,引進大明帝國的投資,大明帝國有錢的商人拿著鈔票收購普魯士本土的企業。


    在招商引資後,魏瑪普魯士國內的工作崗位明顯增加,各國的資本家明顯很樂意用普魯士廉價的勞動力來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


    靠著招商引資和新經濟政策,魏瑪普魯士一灘死水的經濟還真被盤活了。


    在1824年10月,畫家從監獄裏出來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普魯士的經濟竟然在蓬勃向上,而不是他想象中的繼續惡化。


    當經濟繁榮向上時,人們都有了工作,畫家那一套主張明顯有些水土不服,被畫家理念吸引的人數越來越少。


    更要命的是在畫家住在監獄的這段時間裏,失去領頭羊的那群人根本不知道如何發展,他的那些手下紛紛爭權奪利。


    巴伐利亞州將畫家的組織定義為黑幫,要求全麵取締了畫家的組織,工人d被迫轉入到底下發展,任何的公開演講都被禁止。


    失去合法資格的工人d發展越來越差,最後竟然讓工人d出現了裂隙,一部分成員認為時代已經改變,老舊的主張已經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他們要用更加民主、和平的方式去競爭。


    於是這部分成員選擇北上發展,而不是留在巴伐利亞州,結果這部分成員的發展比那些留在巴伐利亞州的老家夥們更好。


    在1825年的議會選舉中,北上的那部分成員成功的拿到了32個席位,這著實刷新了畫家的認識。


    同時由於他們內部的分裂,畫家自己也被架空,北部話事人格裏哥靠著32個席位掌握了內部大權。


    這一幕讓畫家感到恐懼,他當初就是靠著架空的手段才當上話事人的。


    不過畫家沒有選擇和格裏哥決裂,而是選擇埋伏起來等待出手的時機。


    為了讓留在巴伐利亞州的這部分成員擁有合法的身份,畫家親自去找到新巴伐利亞州的州長海爾德,求他恢複自己的合法身份,取消之前針對於工人d的一係列政策。


    這位老州長海爾德起初沒有同意並且勸說畫家老老實實的找個工作幹幹吧。


    可讓海爾德意外的是畫家每天都在自己家門外麵求見他,整整一月的時間畫家都在找他。


    此情此景頗有一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的意味,海爾德在看到畫家真誠的道歉和改過自新的發誓後,他被畫家所打動。


    語重心長的叮囑畫家要當個好人,畫家淚流滿麵的答應了這位新州長。


    海爾德本人簽署了命令廢除了針對於工人d的一係列措施,但他還是留了一手,不允許畫家在巴伐利亞州公開舉辦演講,他隻得在非公開場合發言。


    知曉要暫避鋒芒的畫家在1825年一整年都非常的老實、低調,他明白養精蓄銳的重要性,他也讀過大明的曆史書,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事跡。


    此時的畫家跟越王勾踐一樣,都在臥薪嚐膽,他暗自發誓一定要拿迴屬於自己的一切權力,並且要帶著自己的手下再創輝煌。


    世界經濟的繁榮也讓各國民眾看到了和平相處的未來,有些理想主義者認為歐陸戰爭的慘痛教訓會讓所有話事人長個記性,可這也隻是一個短暫的記性。


    當所有人都認為會有和平時,那戰爭就蟄伏在暗處,會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被發動。


    1825年,東海岸的美麗國內部環境逐漸安穩起來,美麗國本土在動蕩了三年後已經變的衰敗不堪。


    在這三年時間裏,美麗國工團和民主派係算是達成了共識,大家都不要另起爐灶單幹,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利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彼此的矛盾。


    在民眾一片期盼的眼光中,經過民主選舉的胡佛總統在1826年1月20日宣布就職。


    胡佛總統承認了美麗國工團的合法地位,美麗國工團在國會競選中拿到了225票,是國會第二大組織。


    在胡佛總統就職演講中,他是非常感激美麗國工團做出的讓步,因為工團的讓步才使得美麗國沒有徹底的爆發新南北戰爭。


    “感謝我們的包容和理解,我們各方的團結讓我們避免了一場牽扯到6000萬民眾的大戰爭!”


    “在我的任期內,我會搞好我們美麗國東海岸的經濟,確保我們民主製度不會被破壞。”


    “在一任內閣當中,我會邀請工團的人出任重要職位,我們不能在彼此內鬥,而錯過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現在請各位民眾支持國會通過建設法案,重新把那些因為戰爭而被毀掉的樓房建設起來。”


    “每一位工人將享有八小時工作時間,可以享受新的福利製度,所有美利奸人民聯合起來,我們將讓美利奸再次偉大。”


    胡佛右手按著聖經大聲的向那些前來參加他就職儀式的百姓說道。


    在結束內部混亂後的美利奸民眾對這個胡佛滿懷期待。


    似乎胡佛是個出色的經濟學家,非常懂美利奸的百姓,他主張老子的無為而治,放任經濟的發展。


    整個1825年、1826年世界都是處於太平盛世,科技依舊在持續的進步,更快的飛機開始大規模的投入到洲際旅行當中。


    在民用飛機沒有大規模應用前,跨洲際的交通工具都是輪船或者飛艇。


    追求時間效率的人會選擇飛艇,像是民用型的齊柏林飛艇在順風時,每小時的速度最快能達到150km\/h,這可比輪船快多了。


    不過由於飛艇的載人數量有限,還是不如輪船受歡迎。


    但隨著飛機製造技術的進步,民營航空領域已經有了先進的鋁合金運輸機。


    其中大明各家的航空公司飛機主要是民用型號的迅龍運輸機,經過改裝後一次航班能夠拉20名乘客飛行1200公裏。


    飛機的速度比飛艇更快,這極大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


    往日大明百姓去一次美洲或者歐陸最少都是半個月起步,但是通過乘坐飛機中轉後,最快四天就能抵達目的地。


    特別是到西海岸舊金山,飛機從大明本土的遼東機場起飛,途經堪察加半島機場、北阿拉斯加空軍基地、華盛頓洲空軍基地後就能進入加州領空。


    民用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同樣帶動了旅遊文化的興盛,各文化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


    不過凡事都有兩麵性,各國經濟交流越密切,連鎖反應的效果就越大,一旦某個國家爆發經濟危機,那麽在同一條鏈接上的“節點”必定會受其影響。


    資本世界是無法逃過生產過剩這個宿命的,生產過剩會導致各種經濟問題,沒有人能夠逃脫。


    即使是工團國家也不可能閉關鎖國,不與世界交流,他們同樣會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


    如果縱觀經濟發展就會發現經濟是螺旋向上的,每次繁榮持續的時間也就是10到15年。


    這10到15年的快速發展時期也被譽為黃金時代。


    截止歐陸戰爭結束後,經濟的發展已經將近10年,各國許多問題也在經濟複蘇、蓬勃發展中被掩蓋。


    繁榮與危機並存的時代將要來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住在南極的小鯊並收藏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