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藩王心很亂,群魔亂舞中
絕色大明:風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作者:小辰辰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人,自然就是藍昭。
雖然藍昭昏迷了一年多了,朱元璋測試了無數次,卻全部都以失敗告終。
不管是朱棣還是道衍,始終都堅定不移的相信,藍昭是在耍手段。
他們壓根兒就不相信,藍昭是那種,會因為藍玉之死,傷心欲絕到昏迷一年多的地步。
可惜的是,朱元璋對藍昭的保護,實在是太嚴密了。
朱棣也想派人進去,當然,他不是去試探藍昭,而是為了刺殺藍昭。
不管藍昭是什麽目的,隻要他死了,那淮西權貴們就會立刻分崩瓦解。
畢竟初代淮西權貴們,除了一個虛歲六十八的湯和,其他的老一代淮西權貴,要麽病死,要麽戰死,要麽被朱元璋處死。
剩餘的所謂淮西權貴,雖然年齡大一點兒的徐輝祖等人已經三十多了,但他們卻沒有那個威信,讓其他二代人物信服。
除了藍昭!
這家夥在昏迷的時候,虛歲也才二十二歲而已。
可偏生他的戰績,就算是比起老牌的淮西權貴將領們,也不遑多讓!
雖然李景隆也是淮西權貴,但他和大部分的淮西權貴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的。
李景隆老爹李文忠不僅僅是朱元璋的義子,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所以朱元璋不僅僅是李景隆的幹爺爺,還是他親舅爺!
所以相比於淮西權貴們,李景隆更靠近皇室朱家。
這也是為何分明李景隆沒什麽能力,卻依舊被朱允炆信任的原因。
很簡單,按輩分算,李景隆是他表哥。
可惜的是,不知道李景隆是真蠢,還是早已經和朱棣眉來眼去。
正史中,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舉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為大將軍,率軍北伐,功敗垂成。
同年十一月,朱棣迴師北平,與李景隆在鄭村壩會戰,李景隆軍大敗。
次年,建文帝特授專征伐之權,賞賜黃鉞弓矢。四月,於德州再誓師北上,合兵60萬,再次被燕軍擊敗。
在三戰三敗的情況下,朱允炆依舊對李景隆無比重視,在建文四年,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軍營請和,被朱棣拒絕。
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門,李景隆與穀王朱橞開城門,迎燕師入城,南京陷落。
從史書上來看,結合李景隆在對戰朱棣時的表現,和朱棣登基後,朱棣給予李景隆的封賞——
授李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實錄》,任監修。
給一個領兵三次征討自己的人,這麽高的待遇,實在是很不合理。
若說這其中沒有貓膩,也沒有人會相信。
當然,也正是因為李景隆很少和淮西權貴們交流,他才能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都還算受重用。
當然,李景隆這種人,若是在敵對陣營,那是備受歡迎的。
可若是成為了自己人,那絕對會成為噩夢一般的存在。
所以當朱棣登基之後,第二年,李景隆就被各部官員接連彈劾。
朱棣順勢褫奪李景隆爵位,抄沒其家產,並且將它軟禁在家中,直到他死也沒有將他放出來。
或許朱棣也擔心,某一天,李景隆會給他來一次封神行動。
朱棣緩緩的長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抹糾結。
從內心深處,他是想要迴去看一眼朱元璋的。
這個念頭很強烈,但朱棣還是克製住了。
因為他清楚,一旦他迴到應天府的話,那他這輩子恐怕都休想離開應天府半步了。
死?
朱元璋這種性格,絕對不忍心親自處死任何一個兒子。
這一點兒,從錦衣衛被各路藩王用激進的手段逼走後,朱元璋卻依舊沒有派兵去強行押解藩王迴應天府這一點兒,就可以看出。
道衍開口道。
“王爺,陛下身染沉屙,時日不多,貧僧知道你心裏很難受,但你要先忍住,作為陛下的兒子們,貧僧料想其他藩王的心情,應該是和王爺一樣的。”
“根據情報,寧王殿下在得知陛下吐血後,在寧王府內痛哭了好幾個時辰,但他的屬官們卻都清一色的勸說他要忍耐。”
“同樣的話,貧僧現在也說給王爺,所有的藩王都在等待陛下駕崩,當陛下駕崩的那一刻,就是所有藩王徹底翻臉,兵戎相見的時刻!”
“在這之前,還請王爺耐住性子,一定要做好戰前準備,武器盔甲,弓箭強弩,火炮……以及最為重要的錢糧!”
朱棣歎了口氣,無奈的點了點頭。
“本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本王想單獨待一會兒。”
道衍微微點頭,轉身離去。
當屋內隻剩下朱棣一人的時候,朱棣雙腿一軟,癱倒在凳子上。
父皇,你可一定要……
朱棣心中很想說讓朱元璋堅持下去,但最終,他親手將這個念頭給扼殺了下去。
就像道衍所說的那樣,朱元璋不死,大明就無法徹底亂起來!
大明不徹底亂起來,他們這些已經明確露出野心的藩王,如何有機會趁亂崛起壯大?
類似的場景,在其他藩王那裏也有上演。
畢竟除了朱棣已經超過三十歲了,其他的藩王大一點兒的二十多一點兒,小一點兒的寧王和穀王,還不到二十歲。
若非有屬官們勸說,他們可能真的會迴應天府。
隻不過,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如今藩王們已經磨刀霍霍,作為藩王的屬官們,他們早已經和各自效力的藩王綁定在了一起。
雖然造反很危險,但這麽多藩王都已經露出心意了,朱元璋還是沒有派兵前來鎮壓。
這些屬官們的小心思自然也就活絡了起來。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高官別人做的,為什麽他們做不得?
除了隻是單純的希望天下大亂的道衍外,其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效力的藩王,可以成為登頂的那位。
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憑借從龍之功,一躍進入到大明的權力中心圈子!
至於其中的風險……
在迴報的豐厚程度,足以讓自己的子孫們都一直瀟灑下去。
風險這玩意兒,膽子稍微大一點兒的,都不會在意!
這利潤,可遠遠超過百分之三百!
雖然藍昭昏迷了一年多了,朱元璋測試了無數次,卻全部都以失敗告終。
不管是朱棣還是道衍,始終都堅定不移的相信,藍昭是在耍手段。
他們壓根兒就不相信,藍昭是那種,會因為藍玉之死,傷心欲絕到昏迷一年多的地步。
可惜的是,朱元璋對藍昭的保護,實在是太嚴密了。
朱棣也想派人進去,當然,他不是去試探藍昭,而是為了刺殺藍昭。
不管藍昭是什麽目的,隻要他死了,那淮西權貴們就會立刻分崩瓦解。
畢竟初代淮西權貴們,除了一個虛歲六十八的湯和,其他的老一代淮西權貴,要麽病死,要麽戰死,要麽被朱元璋處死。
剩餘的所謂淮西權貴,雖然年齡大一點兒的徐輝祖等人已經三十多了,但他們卻沒有那個威信,讓其他二代人物信服。
除了藍昭!
這家夥在昏迷的時候,虛歲也才二十二歲而已。
可偏生他的戰績,就算是比起老牌的淮西權貴將領們,也不遑多讓!
雖然李景隆也是淮西權貴,但他和大部分的淮西權貴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的。
李景隆老爹李文忠不僅僅是朱元璋的義子,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所以朱元璋不僅僅是李景隆的幹爺爺,還是他親舅爺!
所以相比於淮西權貴們,李景隆更靠近皇室朱家。
這也是為何分明李景隆沒什麽能力,卻依舊被朱允炆信任的原因。
很簡單,按輩分算,李景隆是他表哥。
可惜的是,不知道李景隆是真蠢,還是早已經和朱棣眉來眼去。
正史中,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舉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為大將軍,率軍北伐,功敗垂成。
同年十一月,朱棣迴師北平,與李景隆在鄭村壩會戰,李景隆軍大敗。
次年,建文帝特授專征伐之權,賞賜黃鉞弓矢。四月,於德州再誓師北上,合兵60萬,再次被燕軍擊敗。
在三戰三敗的情況下,朱允炆依舊對李景隆無比重視,在建文四年,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軍營請和,被朱棣拒絕。
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門,李景隆與穀王朱橞開城門,迎燕師入城,南京陷落。
從史書上來看,結合李景隆在對戰朱棣時的表現,和朱棣登基後,朱棣給予李景隆的封賞——
授李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實錄》,任監修。
給一個領兵三次征討自己的人,這麽高的待遇,實在是很不合理。
若說這其中沒有貓膩,也沒有人會相信。
當然,也正是因為李景隆很少和淮西權貴們交流,他才能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都還算受重用。
當然,李景隆這種人,若是在敵對陣營,那是備受歡迎的。
可若是成為了自己人,那絕對會成為噩夢一般的存在。
所以當朱棣登基之後,第二年,李景隆就被各部官員接連彈劾。
朱棣順勢褫奪李景隆爵位,抄沒其家產,並且將它軟禁在家中,直到他死也沒有將他放出來。
或許朱棣也擔心,某一天,李景隆會給他來一次封神行動。
朱棣緩緩的長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抹糾結。
從內心深處,他是想要迴去看一眼朱元璋的。
這個念頭很強烈,但朱棣還是克製住了。
因為他清楚,一旦他迴到應天府的話,那他這輩子恐怕都休想離開應天府半步了。
死?
朱元璋這種性格,絕對不忍心親自處死任何一個兒子。
這一點兒,從錦衣衛被各路藩王用激進的手段逼走後,朱元璋卻依舊沒有派兵去強行押解藩王迴應天府這一點兒,就可以看出。
道衍開口道。
“王爺,陛下身染沉屙,時日不多,貧僧知道你心裏很難受,但你要先忍住,作為陛下的兒子們,貧僧料想其他藩王的心情,應該是和王爺一樣的。”
“根據情報,寧王殿下在得知陛下吐血後,在寧王府內痛哭了好幾個時辰,但他的屬官們卻都清一色的勸說他要忍耐。”
“同樣的話,貧僧現在也說給王爺,所有的藩王都在等待陛下駕崩,當陛下駕崩的那一刻,就是所有藩王徹底翻臉,兵戎相見的時刻!”
“在這之前,還請王爺耐住性子,一定要做好戰前準備,武器盔甲,弓箭強弩,火炮……以及最為重要的錢糧!”
朱棣歎了口氣,無奈的點了點頭。
“本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本王想單獨待一會兒。”
道衍微微點頭,轉身離去。
當屋內隻剩下朱棣一人的時候,朱棣雙腿一軟,癱倒在凳子上。
父皇,你可一定要……
朱棣心中很想說讓朱元璋堅持下去,但最終,他親手將這個念頭給扼殺了下去。
就像道衍所說的那樣,朱元璋不死,大明就無法徹底亂起來!
大明不徹底亂起來,他們這些已經明確露出野心的藩王,如何有機會趁亂崛起壯大?
類似的場景,在其他藩王那裏也有上演。
畢竟除了朱棣已經超過三十歲了,其他的藩王大一點兒的二十多一點兒,小一點兒的寧王和穀王,還不到二十歲。
若非有屬官們勸說,他們可能真的會迴應天府。
隻不過,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如今藩王們已經磨刀霍霍,作為藩王的屬官們,他們早已經和各自效力的藩王綁定在了一起。
雖然造反很危險,但這麽多藩王都已經露出心意了,朱元璋還是沒有派兵前來鎮壓。
這些屬官們的小心思自然也就活絡了起來。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高官別人做的,為什麽他們做不得?
除了隻是單純的希望天下大亂的道衍外,其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效力的藩王,可以成為登頂的那位。
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憑借從龍之功,一躍進入到大明的權力中心圈子!
至於其中的風險……
在迴報的豐厚程度,足以讓自己的子孫們都一直瀟灑下去。
風險這玩意兒,膽子稍微大一點兒的,都不會在意!
這利潤,可遠遠超過百分之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