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太子還是那個太子,朱標還是那個朱標!
絕色大明:風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作者:小辰辰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番話聲音很小,但還是能夠清清楚楚傳到朱標的耳朵當中。
“小昭,你到底是想幹什麽?”
在朱標看來,丈夫自刎,妻子殉情,這是符合人倫道德禮法的美名,而周王妃馮丹能夠保住性命,也隻能說是她命不該絕。
“這話你說給孤聽也就罷了,若是傳到陛下耳朵當中,小心腦袋不保!”
朱標的語氣很是不悅。
按照常理,藍昭會立馬跪下來磕頭求饒,但他依舊陷入到一股思慮當中。
“太子殿下,是臣失言了。”
“臣隻是覺得這事很怪異。”
“周王的屍體也有問題,臣現在是在懷疑,他不是自殺!”
空口無憑之下,藍昭卻能斷定。
朱標心緒一沉,問道:“你是怎麽判斷出來的?”
“其一,是直覺。”
“其二,則是周王妃居然沒死,但她卻是一度陷入瀕死境地,這實在是讓人費解。”
“再者說,臣感覺周王脖頸處的致命傷,有些不太對勁。”
話說到這,藍昭鬥膽請求道:“太子殿下,臣想請仵作驗屍,查明周王真正死因。”
仵作,可以理解成後世的法醫。
朱標斷然拒絕道:“萬萬不可!”
“人死為大,停靈過後應當立即入土為安!”
“小昭,你也不是當初那個愣頭青了,想要驗周王的屍,就算孤同意了,陛下難道會同意嗎?”
“退一萬步來講,驗屍過後,不管是不是自刎,結果都對你非常不利!”
君臣二人考慮的角度不同,也都處於較為冷靜的狀態。
朱橚,是朱標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從小就跟在自己屁股後麵,直至前往開封就藩。
兄弟情誼,自然不必多說。
可是在他的認知裏,人死不能複生,應當盡快壓下這場風波,不要再牽扯到任何一個人。
近些年來,朝野之中,在一樁樁大案當中死去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朱標最恐懼的是。
假設,把藍昭牽扯進去,繼而招致殺身之禍。
到時候,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朱元璋的屠刀!
藍昭的觀點截然相反。
“太子殿下,我能理解你的苦衷,我也知道你在忌憚什麽。”
“周王世子那一劍,的確砍的很妙,但並不足以讓我能夠安然無恙!”
“周王自刎的消息,遲早都會傳出去,重點還是在於錦衣衛圈禁,非要論真格的,我的確也有瀆職之罪。”
“到時候,會有很多人借著此事發難,如若我還是對此無動於衷,陛下會怎麽想?”
“您也說了,讓我暗中調查,驗屍也是調查的一環。”
藍昭很有把握。
隻要能夠接觸到朱橚的屍體,一定能從中找出一些線索。
上至錦衣衛都指揮使,下至百戶,十個裏麵有九個都是藍昭的人。
查案,並不難。
難點在於,需要有人站在身前,擋住朱元璋的憤怒!
朱標感到頗為頭疼。
“小昭,你先別急,按照皇室禮製,周王最少需要停靈七天方可下葬。”
“你讓孤先斟酌一番,究竟該怎麽和陛下交代此事。”
“稍有不慎,即會弄巧成拙,孤已經失去兩個兄弟了,不想再失去第三個!”
凡遇大事,謹慎一些,終歸是沒錯的。
藍昭的指向非常明確。
總體來看,朱橚自刎的可能性非常小,先前策動民變的事情暴露,都僅僅隻是迎來了圈禁的旨意。
他應該能夠感覺出來,朱元璋絕無可能要誅殺自己這個馬皇後生的兒子。
哪怕是硬抗,也能扛到風聲過去。
大不了,以後就是沒了藩地,在鳳陽當個閑散王爺。
周王妃馮丹緊跟著自刎,從表麵上來看沒有半點毛病,而且她的父兄全部都死了,但她偏偏就是沒跟著朱橚一起去見閻王爺。
這很值得耐人尋味。
藍昭的推測結果隻有兩種。
要麽,是錦衣衛中有內奸,意圖謀殺周王夫婦,但由於一時差錯,沒能讓馮丹斃命。
要麽,是馮丹親自動的手,先殺朱橚,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再來自刎,卻又能以很恰當的手法來保住自身性命。
藍昭傾向於後者。
朱標的潛意識裏是不願意相信這些。
但若是仔細一想,藍昭說的不無道理。
那麽,朱標在這種時候,提出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
“馮丹為什麽要這樣做,是想借著周王的死,來徹底將你扳倒嗎?”
藍昭點了點頭,說道:“我在定遠斬殺了她的堂兄馮誠,又在詔獄斬殺了馮勝,辦案期間將馮家有關的人全部連坐,對馮丹而言是一樁實打實的血海深仇。”
“但我懷疑,策動周王謀劃民變,勾連馮勝及秦逵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唆使馮丹的人。”
“具體是誰,我相信,太子應該心裏有了人選。”
朱標眸中殺機一閃,目光朝著北邊眺望而去。
孝慈高皇後祭禮期間,朱橚和大多數藩王的來往並不密切,唯獨和燕王朱棣三天兩頭的相聚。
“這樣,小昭,你仍然在暗中順藤摸瓜,但切記不要打草驚蛇。”
“一切等待孤的諭令!”
“你也要記住,在此期間,不要給陛下透露任何風聲,他老了,孤怕他身子骨受不住……”
朱標已經嗅到了兄弟鬩牆的氣味。
兩年當中,連喪兩子,自己又患了一場重病。
還有,朱元璋賜死了李善長和馮勝,兩位開國國公。
一個個他無比熟悉的人,都依舊隨之遠去。
在這種時候,要讓他知道,造成今日悲愴情形的人,也是自己的兒子,這大明江山指不定會成什麽樣。
朱標手腕更強。
身為太子,監國二十年,他跟著朱元璋見識過無數風浪。
麵對任何複雜情形,都必須要保持理智,這也是朱標駕馭朝堂的準則之一。
以靜製動,以待時變。
藍昭忽然試探性地問道:“太子殿下,如果我真把罪證挖到了燕王身上,您會怎麽處理?”
“當斷則斷。”
朱標給出的準確答複,讓藍昭鬆了口氣。
最起碼,朱標沒有變。
從本質上講,這位看似仁慈敦厚的太子殿下,和朱元璋是同樣的人,隻是相較而言沒有那麽殘暴而已。
“小昭,你到底是想幹什麽?”
在朱標看來,丈夫自刎,妻子殉情,這是符合人倫道德禮法的美名,而周王妃馮丹能夠保住性命,也隻能說是她命不該絕。
“這話你說給孤聽也就罷了,若是傳到陛下耳朵當中,小心腦袋不保!”
朱標的語氣很是不悅。
按照常理,藍昭會立馬跪下來磕頭求饒,但他依舊陷入到一股思慮當中。
“太子殿下,是臣失言了。”
“臣隻是覺得這事很怪異。”
“周王的屍體也有問題,臣現在是在懷疑,他不是自殺!”
空口無憑之下,藍昭卻能斷定。
朱標心緒一沉,問道:“你是怎麽判斷出來的?”
“其一,是直覺。”
“其二,則是周王妃居然沒死,但她卻是一度陷入瀕死境地,這實在是讓人費解。”
“再者說,臣感覺周王脖頸處的致命傷,有些不太對勁。”
話說到這,藍昭鬥膽請求道:“太子殿下,臣想請仵作驗屍,查明周王真正死因。”
仵作,可以理解成後世的法醫。
朱標斷然拒絕道:“萬萬不可!”
“人死為大,停靈過後應當立即入土為安!”
“小昭,你也不是當初那個愣頭青了,想要驗周王的屍,就算孤同意了,陛下難道會同意嗎?”
“退一萬步來講,驗屍過後,不管是不是自刎,結果都對你非常不利!”
君臣二人考慮的角度不同,也都處於較為冷靜的狀態。
朱橚,是朱標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從小就跟在自己屁股後麵,直至前往開封就藩。
兄弟情誼,自然不必多說。
可是在他的認知裏,人死不能複生,應當盡快壓下這場風波,不要再牽扯到任何一個人。
近些年來,朝野之中,在一樁樁大案當中死去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朱標最恐懼的是。
假設,把藍昭牽扯進去,繼而招致殺身之禍。
到時候,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朱元璋的屠刀!
藍昭的觀點截然相反。
“太子殿下,我能理解你的苦衷,我也知道你在忌憚什麽。”
“周王世子那一劍,的確砍的很妙,但並不足以讓我能夠安然無恙!”
“周王自刎的消息,遲早都會傳出去,重點還是在於錦衣衛圈禁,非要論真格的,我的確也有瀆職之罪。”
“到時候,會有很多人借著此事發難,如若我還是對此無動於衷,陛下會怎麽想?”
“您也說了,讓我暗中調查,驗屍也是調查的一環。”
藍昭很有把握。
隻要能夠接觸到朱橚的屍體,一定能從中找出一些線索。
上至錦衣衛都指揮使,下至百戶,十個裏麵有九個都是藍昭的人。
查案,並不難。
難點在於,需要有人站在身前,擋住朱元璋的憤怒!
朱標感到頗為頭疼。
“小昭,你先別急,按照皇室禮製,周王最少需要停靈七天方可下葬。”
“你讓孤先斟酌一番,究竟該怎麽和陛下交代此事。”
“稍有不慎,即會弄巧成拙,孤已經失去兩個兄弟了,不想再失去第三個!”
凡遇大事,謹慎一些,終歸是沒錯的。
藍昭的指向非常明確。
總體來看,朱橚自刎的可能性非常小,先前策動民變的事情暴露,都僅僅隻是迎來了圈禁的旨意。
他應該能夠感覺出來,朱元璋絕無可能要誅殺自己這個馬皇後生的兒子。
哪怕是硬抗,也能扛到風聲過去。
大不了,以後就是沒了藩地,在鳳陽當個閑散王爺。
周王妃馮丹緊跟著自刎,從表麵上來看沒有半點毛病,而且她的父兄全部都死了,但她偏偏就是沒跟著朱橚一起去見閻王爺。
這很值得耐人尋味。
藍昭的推測結果隻有兩種。
要麽,是錦衣衛中有內奸,意圖謀殺周王夫婦,但由於一時差錯,沒能讓馮丹斃命。
要麽,是馮丹親自動的手,先殺朱橚,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再來自刎,卻又能以很恰當的手法來保住自身性命。
藍昭傾向於後者。
朱標的潛意識裏是不願意相信這些。
但若是仔細一想,藍昭說的不無道理。
那麽,朱標在這種時候,提出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
“馮丹為什麽要這樣做,是想借著周王的死,來徹底將你扳倒嗎?”
藍昭點了點頭,說道:“我在定遠斬殺了她的堂兄馮誠,又在詔獄斬殺了馮勝,辦案期間將馮家有關的人全部連坐,對馮丹而言是一樁實打實的血海深仇。”
“但我懷疑,策動周王謀劃民變,勾連馮勝及秦逵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唆使馮丹的人。”
“具體是誰,我相信,太子應該心裏有了人選。”
朱標眸中殺機一閃,目光朝著北邊眺望而去。
孝慈高皇後祭禮期間,朱橚和大多數藩王的來往並不密切,唯獨和燕王朱棣三天兩頭的相聚。
“這樣,小昭,你仍然在暗中順藤摸瓜,但切記不要打草驚蛇。”
“一切等待孤的諭令!”
“你也要記住,在此期間,不要給陛下透露任何風聲,他老了,孤怕他身子骨受不住……”
朱標已經嗅到了兄弟鬩牆的氣味。
兩年當中,連喪兩子,自己又患了一場重病。
還有,朱元璋賜死了李善長和馮勝,兩位開國國公。
一個個他無比熟悉的人,都依舊隨之遠去。
在這種時候,要讓他知道,造成今日悲愴情形的人,也是自己的兒子,這大明江山指不定會成什麽樣。
朱標手腕更強。
身為太子,監國二十年,他跟著朱元璋見識過無數風浪。
麵對任何複雜情形,都必須要保持理智,這也是朱標駕馭朝堂的準則之一。
以靜製動,以待時變。
藍昭忽然試探性地問道:“太子殿下,如果我真把罪證挖到了燕王身上,您會怎麽處理?”
“當斷則斷。”
朱標給出的準確答複,讓藍昭鬆了口氣。
最起碼,朱標沒有變。
從本質上講,這位看似仁慈敦厚的太子殿下,和朱元璋是同樣的人,隻是相較而言沒有那麽殘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