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應對輿論導向的最佳方法,反其道而行之!
絕色大明:風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作者:小辰辰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雨氣憤不過,立馬想上前辯論。
春桃卻拉住了她的手,低聲勸阻道:“別招惹麻煩,我們先迴府,把這些風聲告訴夫人和長公主。”
自家世子固然不是什麽好人,可在他們嘴裏,就好像變成了無惡不作的豪強劣紳。
根本就沒有那迴事!
迴到府中,恰好徐妙清和朱靜鏡正在商議。
這位長公主有點耐不住性子,無奈歎息道:“唉,實在不行我先迴一趟應天,把事情給陛下說清楚,總不能一直把夫君關在縣衙,這算怎麽迴事啊!”
“姐姐,此事急躁不得,事情是因婚事而起,和皇室脫離不了幹係,你要是出麵,未必會有好的作用。”
徐妙清聰慧通透。
嫁給藍昭以來,明白了許多朝堂中的險惡,也明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道理。
從表麵來看,此次事件就是朱家的家務事沒處理好,放到朝堂上那就是天大的國事。
與禮法、倫理、道德有著無法擺脫的關係。
朱靜鏡出麵沒有什麽用,既不能真正讓藍昭變清白,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到時候,朱元璋究竟是該怎麽下旨?
放藍昭,百官那邊過不去。
不妨藍昭,女兒這邊又無法交代。
手心手背都是肉,讓朱元璋陷入到兩難境地,到最後他最反感的人,隻會是藍昭。
聽到徐妙清的這番解釋過後,朱靜鏡恍然大悟。
“妹妹,也怪不得夫君什麽事情都和你商量,你頗有孝慈高皇後的風範啊。”
朱靜鏡還真不是在陰陽怪氣。
女人的知情達理,溫柔賢德,機敏聰慧,徐妙清幾乎全占了。
從她身上,看不出任何缺點。
大家閨秀這個稱號,配不上她。
徐妙清受寵若驚地笑道:“姐姐實在謬讚,我哪敢和孝慈高皇後相比,能夠為夫君守好藍家,已是心滿意足了。”
“在這些方麵,姐姐應該和你多學學。”朱靜鏡說。
兩個女人對藍昭死心塌地,不僅僅是因為他那比起九成男人都要好看的皮囊。
更是本身所蘊藏的潛質。
徐妙清不是小白兔般的女人,朱靜鏡身為大明長公主更不是。
心中都明白一個道理,以後要是給藍昭生了個兒子。
若是藍昭有朝一日權傾朝野,她們的血脈也會因此而傳承下去,後代子孫皆能得到福蔭。
聽從皇家安排,除了一個公主名頭,日子比其他女性要好過一些,還能得到什麽?
不過還是庸碌一生而已。
這時,春桃和秋雨迴來,將外邊的傳言告知給她們。
朱靜鏡不為所動道:“坊間流言而已,何須在意,任由他們去說,清者自清。”
“姐姐,這話說的不對,流言不會無緣無故散播出來。”徐妙清糾正道。
“妹妹的意思是有人在故意引導?”
“對,夫君殺李祺是不對,但不至於落得一個人人唾罵的境地,要是沒有某種推手在引導,風聲又豈會變成現在這樣?”
有一樁類似的事情,讓徐妙清印象深刻。
當初,藍昭與豫王朱桂明爭暗鬥,就是依靠著流言將這位大明藩王推入絕境!
一環接著一環的算計,以致於朱桂之死,至今都沒能大白於天下。
相似的手段落在藍昭身上,不得不小心防範。
府外風聲,難以改變。
徐妙清思索過後,看向秋雨,吩咐道:“你即可出去一趟,找一家可靠的糧商,從府中支出一些銀子購買糧米。”
“明日,帶著府中下人,開粥棚在縣城以北施粥,賑濟災民!”
“原因也很簡單,入夏時定遠縣暴雨不斷,大量農田被淹,百姓沒了收成,上一任知縣也因此被殺,至今還有不少百姓是討飯為生。”
“別的事情,我們做不了,但務必要以世子的名義賑災。”
“不管怎樣,先博得一個好名聲再說,公道自在人心,也在行為舉止上麵。”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終歸是沒有問題。
縣衙沒錢安置災民,藍家榮歸故裏後來出錢安置災民。
如此天大的善事,不敢說能解決掉那些對藍昭不利的風聲,最起碼能夠起到滯緩的效果。
百姓又不是人人都是傻子。
誰讓他們吃飽了飯,誰就是好人,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
次日,藍府動作很快,從夜間散播消息,一大早就有大量饑民攜家帶口而來。
粥棚當中,十座大缸,裏麵都是厚厚的白粥,保管他們人人都能夠吃飽!
目的也很簡單。
就是要告訴百姓,藍昭絕不會做禍害他們的事!
徐妙清再度對外放出風聲。
大意便是說,藍昭在返迴定遠之初,就了解到當地民生疾苦,近些日子在籌措銀兩準備賑災。
不但如此,幫助百姓渡過災年過後。
明年的稻種,藍府來幫著搞定!
輿論上怎麽說藍昭有多麽惡,徐妙清就會做的有多麽善,就是要和那幫雜種反其道而行之!
反正,藍家有的是錢。
京師裏邊,還有一座錢莊呢。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朱橚捏造出來的供狀,也被一名六品禦史帶到了奉天殿中。
……
紫禁城,奉天殿。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罪證在此!”
供狀被直呈禦前,朱元璋審閱之時,眉頭不禁挑動,目光轉向下邊的禮部尚書鬱新。
“鬱尚書,這份供狀是昨日剛剛審出來的,而你當時也是身臨其境,自己看看是否符合事實。”
“要看清楚,供狀下邊還有那些百姓的署名。”
“千萬別在奉天殿裏撒謊!”
這份供狀的真實性仍然存疑,可既然拿到了奉天殿,就不得不公之於眾。
趁著百官正在討論,朱元璋對身旁的大太監王敏吩咐道:“去一趟錦衣衛衙門,讓藍承陽查查那些供狀究竟什麽來曆,是真還是假。”
“假若,李祺當真是被冤殺,就把藍昭帶迴京師,押入詔獄。”
“反之,就告訴太子,讓他敲打一下朱橚那個臭小子,別在這種大事上耍心眼!”
王敏輕輕點頭,轉入龍椅後方的屏風。
此時,所有文武大臣都看到了那份供狀。
武定候郭英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藍昭不但當街殺人,還敢如此顛倒黑白!”
春桃卻拉住了她的手,低聲勸阻道:“別招惹麻煩,我們先迴府,把這些風聲告訴夫人和長公主。”
自家世子固然不是什麽好人,可在他們嘴裏,就好像變成了無惡不作的豪強劣紳。
根本就沒有那迴事!
迴到府中,恰好徐妙清和朱靜鏡正在商議。
這位長公主有點耐不住性子,無奈歎息道:“唉,實在不行我先迴一趟應天,把事情給陛下說清楚,總不能一直把夫君關在縣衙,這算怎麽迴事啊!”
“姐姐,此事急躁不得,事情是因婚事而起,和皇室脫離不了幹係,你要是出麵,未必會有好的作用。”
徐妙清聰慧通透。
嫁給藍昭以來,明白了許多朝堂中的險惡,也明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道理。
從表麵來看,此次事件就是朱家的家務事沒處理好,放到朝堂上那就是天大的國事。
與禮法、倫理、道德有著無法擺脫的關係。
朱靜鏡出麵沒有什麽用,既不能真正讓藍昭變清白,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到時候,朱元璋究竟是該怎麽下旨?
放藍昭,百官那邊過不去。
不妨藍昭,女兒這邊又無法交代。
手心手背都是肉,讓朱元璋陷入到兩難境地,到最後他最反感的人,隻會是藍昭。
聽到徐妙清的這番解釋過後,朱靜鏡恍然大悟。
“妹妹,也怪不得夫君什麽事情都和你商量,你頗有孝慈高皇後的風範啊。”
朱靜鏡還真不是在陰陽怪氣。
女人的知情達理,溫柔賢德,機敏聰慧,徐妙清幾乎全占了。
從她身上,看不出任何缺點。
大家閨秀這個稱號,配不上她。
徐妙清受寵若驚地笑道:“姐姐實在謬讚,我哪敢和孝慈高皇後相比,能夠為夫君守好藍家,已是心滿意足了。”
“在這些方麵,姐姐應該和你多學學。”朱靜鏡說。
兩個女人對藍昭死心塌地,不僅僅是因為他那比起九成男人都要好看的皮囊。
更是本身所蘊藏的潛質。
徐妙清不是小白兔般的女人,朱靜鏡身為大明長公主更不是。
心中都明白一個道理,以後要是給藍昭生了個兒子。
若是藍昭有朝一日權傾朝野,她們的血脈也會因此而傳承下去,後代子孫皆能得到福蔭。
聽從皇家安排,除了一個公主名頭,日子比其他女性要好過一些,還能得到什麽?
不過還是庸碌一生而已。
這時,春桃和秋雨迴來,將外邊的傳言告知給她們。
朱靜鏡不為所動道:“坊間流言而已,何須在意,任由他們去說,清者自清。”
“姐姐,這話說的不對,流言不會無緣無故散播出來。”徐妙清糾正道。
“妹妹的意思是有人在故意引導?”
“對,夫君殺李祺是不對,但不至於落得一個人人唾罵的境地,要是沒有某種推手在引導,風聲又豈會變成現在這樣?”
有一樁類似的事情,讓徐妙清印象深刻。
當初,藍昭與豫王朱桂明爭暗鬥,就是依靠著流言將這位大明藩王推入絕境!
一環接著一環的算計,以致於朱桂之死,至今都沒能大白於天下。
相似的手段落在藍昭身上,不得不小心防範。
府外風聲,難以改變。
徐妙清思索過後,看向秋雨,吩咐道:“你即可出去一趟,找一家可靠的糧商,從府中支出一些銀子購買糧米。”
“明日,帶著府中下人,開粥棚在縣城以北施粥,賑濟災民!”
“原因也很簡單,入夏時定遠縣暴雨不斷,大量農田被淹,百姓沒了收成,上一任知縣也因此被殺,至今還有不少百姓是討飯為生。”
“別的事情,我們做不了,但務必要以世子的名義賑災。”
“不管怎樣,先博得一個好名聲再說,公道自在人心,也在行為舉止上麵。”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終歸是沒有問題。
縣衙沒錢安置災民,藍家榮歸故裏後來出錢安置災民。
如此天大的善事,不敢說能解決掉那些對藍昭不利的風聲,最起碼能夠起到滯緩的效果。
百姓又不是人人都是傻子。
誰讓他們吃飽了飯,誰就是好人,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
次日,藍府動作很快,從夜間散播消息,一大早就有大量饑民攜家帶口而來。
粥棚當中,十座大缸,裏麵都是厚厚的白粥,保管他們人人都能夠吃飽!
目的也很簡單。
就是要告訴百姓,藍昭絕不會做禍害他們的事!
徐妙清再度對外放出風聲。
大意便是說,藍昭在返迴定遠之初,就了解到當地民生疾苦,近些日子在籌措銀兩準備賑災。
不但如此,幫助百姓渡過災年過後。
明年的稻種,藍府來幫著搞定!
輿論上怎麽說藍昭有多麽惡,徐妙清就會做的有多麽善,就是要和那幫雜種反其道而行之!
反正,藍家有的是錢。
京師裏邊,還有一座錢莊呢。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朱橚捏造出來的供狀,也被一名六品禦史帶到了奉天殿中。
……
紫禁城,奉天殿。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罪證在此!”
供狀被直呈禦前,朱元璋審閱之時,眉頭不禁挑動,目光轉向下邊的禮部尚書鬱新。
“鬱尚書,這份供狀是昨日剛剛審出來的,而你當時也是身臨其境,自己看看是否符合事實。”
“要看清楚,供狀下邊還有那些百姓的署名。”
“千萬別在奉天殿裏撒謊!”
這份供狀的真實性仍然存疑,可既然拿到了奉天殿,就不得不公之於眾。
趁著百官正在討論,朱元璋對身旁的大太監王敏吩咐道:“去一趟錦衣衛衙門,讓藍承陽查查那些供狀究竟什麽來曆,是真還是假。”
“假若,李祺當真是被冤殺,就把藍昭帶迴京師,押入詔獄。”
“反之,就告訴太子,讓他敲打一下朱橚那個臭小子,別在這種大事上耍心眼!”
王敏輕輕點頭,轉入龍椅後方的屏風。
此時,所有文武大臣都看到了那份供狀。
武定候郭英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藍昭不但當街殺人,還敢如此顛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