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區區一餐膳食何足掛齒!
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 作者:番茄打卡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快將那小子領進來!”
李世民猜想蘇塵應是有新任務,否則絕不會主動跑來禦書房。
“喏!”
王德發躬身應答,轉身去往太極殿迎接蘇塵。
蘇塵一路從麗政殿慢跑至太極殿廣場,轉悠兩圈便往迴走。
他並非有事來找李世民,實乃麗政殿無他立足之地。更扛不住楊妃她們不懷好意的‘關心’,出於無奈找借口出來溜達。
不曾想正巧被老王看到,誤以為蘇塵此來禦書房找皇帝有事。
太極殿內老王沒見蘇塵人影,走到殿外看見蘇塵朝麗政殿返迴,立即跑下殿前台階。
“哎呦~蘇侯喂!”
老王一邊跑一邊喊,方才向皇帝匯報蘇塵來禦書房找李世民有事,此時眼看著蘇塵又離開。
老王頓時慌了,隻怕李世民必定會責怪他老糊塗。
“老王這麽急有啥事啊?”蘇塵聽到身後熟悉的聲音,知道是老王在叫自己,停下腳步轉身笑著招唿。
“哎呦喂!
方才瞧見蘇侯一路向太極殿跑來,老奴自當以為蘇侯找陛下有急事。
老奴已向陛下稟報,若是蘇侯轉身便走了,陛下少不得要責罵老奴辦事不力!”
王德發來到蘇塵跟前,假裝大口喘氣連連叫苦。
“嗬嗬,這好辦!反正我沒地方去,去禦書房坐坐也好!”蘇塵看著‘氣喘籲籲’的老王也不揭穿他,拍著他後背幫他順順氣。
“哎呦,多謝蘇侯體恤!蘇侯快請,陛下正等著呢!”老王躬身道謝,並將腳踏拖鞋的蘇塵請入太極殿。
“嗬嗬,走著!”
蘇塵嗬嗬一笑正好自己沒地方待,在禦書房等著吃午飯就好。
“蘇侯您且先請,老奴去往偏殿取些陶器。您托趙國公燒製的陶器口已出窯,此刻正偏殿放著,陛下命老奴取來送進禦書房一觀。”
老王將蘇塵領進太極殿後,便要去偏殿取陶製品砂鍋和小炭爐。
“砂鍋出窯了?那正好一起去看看!”
“蘇侯,這……”
“沒事,耽誤不了幾分鍾!”
老王想了想不敢多言,敢將皇帝晾在一旁的也就蘇塵能做得出來。
“喏,蘇侯請!”
來到偏殿,大廳中央放置了用草繩間隔碼放的砂鍋。五個砂鍋為一組總共五十個。
還有配套小炭爐。
蘇塵蹲下解開捆綁砂鍋的草繩,拿出一個砂鍋瞅了瞅。
砂鍋外麵為燒製後的陶土本色,內部有上層釉。
小炭爐沒看什麽可看的,外部上下各加裝了一圈銅箍。
“老王,你讓人把這些砂鍋送去禦膳房,洗幹淨後燒兩次水,看看砂鍋會不會漏水。”
蘇塵起身拍了拍手,對老王吩咐道。
“蘇侯,陛下正等著……”老王的意思是先拿一套砂鍋和炭爐給李世民看看。
蘇塵搖了搖頭,微笑道,“不用,中午我來煲仔飯,到時讓陛下看個夠。”
隨即蘇塵想了想,中午弄個什麽煲仔飯。“老王,你再幫我做件事。”
王德發躬身揖禮道:“蘇侯盡管吩咐,老奴定然辦得妥妥的!”
“派人去莊園扛一隻豬腿臘肉來,然後讓禦膳房準備些生長一年左右的雞,再準備幾條魚。”
老王認真聽著蘇塵的交待,點了點頭。
“蘇侯,隻需派人前往莊園取臘肉便可,雞、鴨、魚乃禦膳房常備食材,向來不缺。”
蘇塵聞言笑了笑,“哈哈哈,那就好!你去忙吧,我現在就去找陛下!”說完便向太極殿禦書房走去。
“喏!”
老王懶得勸蘇塵拿砂鍋給李世民看,有蘇塵頂著料想皇帝不至於怪罪自己。
“哈哈,煲仔飯,不錯!”
蘇塵心情大好,想不到隨意出來逛逛還有意外之喜。
……
今日恰逢朝臣給皇帝賀歲,因此八位國公盡數到齊。加上馬周、戴胄正好十人,李靖也在。
眾人像看猴子一樣打量著身穿紅色衛衣,腳踩拖鞋的蘇塵。
“各位伯父新年好啊!”
來到禦書房,蘇塵朝著兩排大臣連連拱手致新年問候。
馬周立即起身向蘇塵作揖行禮,他可當不得蘇塵伯父。
“侯爺新年好!”
蘇塵對馬周微笑點了點頭,“新年好!”
李世民臉上展露淡淡的笑意,對蘇塵每次來禦書房的一套行徑,早已了如指掌。
一定是先向其他人問候,最後才輪到皇帝。
蘇塵還沒向皇帝見禮,眾大臣不敢僭越造次向蘇塵搭訕,僅僅是麵帶微笑拱手迴禮。
他們和蘇塵不一樣,他們時常遵守君臣之禮。
與眾人打完招唿,蘇塵看向李世民拱手一禮,道:“陛下,砂鍋不用看了,我讓老王拿去禦膳房清洗,中午我來弄煲仔飯。”
說完轉身看向禦書房所有國公大臣,清點了一下人數。
李世民疑惑問道,“煲仔飯?”
“嗯,煲仔飯。飯菜同煮且同時起鍋,很方便!”蘇塵點了點頭簡單解釋一句,隨即問向眾大臣:
“各位中午留在皇宮吃午飯嗎?”
長孫無忌等人立即看向李世民。
他們能不能留在皇宮吃午飯,全看皇帝臉色。
今日說是向皇帝賀歲,但卻無需備禮,隻需奉上一些吉祥寓意的賀詞便可。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等人投來火熱的眼神,嗬嗬一笑,“嗬嗬,正逢歲初,各位不辭辛勞為大唐忙碌,區區一餐膳食何足掛齒!”
“臣等謝陛下天恩!”
眾臣立即起身向李世民恭敬道謝,平時想在皇宮混上一餐著實不易。
何況今日乃是蘇塵掌廚!
“對了長孫伯父,那些砂鍋和炭爐花費多少錢?”
絕不能讓人貼錢幫忙,這是蘇塵一貫原則。
長孫無忌仔細評估,按市價計算著那些陶器價值,“一百六十文足矣!”
大唐從沒有用過砂鍋那般大小的陶器,百姓家中瓦甕要比砂鍋大三倍有餘,價格不過一、兩文。
炭爐做工複雜些許,價值兩文。
甚至有些百姓自己動手,便能燒製出供日常所需炊具器皿。
陶器與瓷器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那麽便宜?”
蘇塵有些驚訝,那些砂鍋和炭爐成品做工都很精細,沒想到價格卻如此低廉。
李世民猜想蘇塵應是有新任務,否則絕不會主動跑來禦書房。
“喏!”
王德發躬身應答,轉身去往太極殿迎接蘇塵。
蘇塵一路從麗政殿慢跑至太極殿廣場,轉悠兩圈便往迴走。
他並非有事來找李世民,實乃麗政殿無他立足之地。更扛不住楊妃她們不懷好意的‘關心’,出於無奈找借口出來溜達。
不曾想正巧被老王看到,誤以為蘇塵此來禦書房找皇帝有事。
太極殿內老王沒見蘇塵人影,走到殿外看見蘇塵朝麗政殿返迴,立即跑下殿前台階。
“哎呦~蘇侯喂!”
老王一邊跑一邊喊,方才向皇帝匯報蘇塵來禦書房找李世民有事,此時眼看著蘇塵又離開。
老王頓時慌了,隻怕李世民必定會責怪他老糊塗。
“老王這麽急有啥事啊?”蘇塵聽到身後熟悉的聲音,知道是老王在叫自己,停下腳步轉身笑著招唿。
“哎呦喂!
方才瞧見蘇侯一路向太極殿跑來,老奴自當以為蘇侯找陛下有急事。
老奴已向陛下稟報,若是蘇侯轉身便走了,陛下少不得要責罵老奴辦事不力!”
王德發來到蘇塵跟前,假裝大口喘氣連連叫苦。
“嗬嗬,這好辦!反正我沒地方去,去禦書房坐坐也好!”蘇塵看著‘氣喘籲籲’的老王也不揭穿他,拍著他後背幫他順順氣。
“哎呦,多謝蘇侯體恤!蘇侯快請,陛下正等著呢!”老王躬身道謝,並將腳踏拖鞋的蘇塵請入太極殿。
“嗬嗬,走著!”
蘇塵嗬嗬一笑正好自己沒地方待,在禦書房等著吃午飯就好。
“蘇侯您且先請,老奴去往偏殿取些陶器。您托趙國公燒製的陶器口已出窯,此刻正偏殿放著,陛下命老奴取來送進禦書房一觀。”
老王將蘇塵領進太極殿後,便要去偏殿取陶製品砂鍋和小炭爐。
“砂鍋出窯了?那正好一起去看看!”
“蘇侯,這……”
“沒事,耽誤不了幾分鍾!”
老王想了想不敢多言,敢將皇帝晾在一旁的也就蘇塵能做得出來。
“喏,蘇侯請!”
來到偏殿,大廳中央放置了用草繩間隔碼放的砂鍋。五個砂鍋為一組總共五十個。
還有配套小炭爐。
蘇塵蹲下解開捆綁砂鍋的草繩,拿出一個砂鍋瞅了瞅。
砂鍋外麵為燒製後的陶土本色,內部有上層釉。
小炭爐沒看什麽可看的,外部上下各加裝了一圈銅箍。
“老王,你讓人把這些砂鍋送去禦膳房,洗幹淨後燒兩次水,看看砂鍋會不會漏水。”
蘇塵起身拍了拍手,對老王吩咐道。
“蘇侯,陛下正等著……”老王的意思是先拿一套砂鍋和炭爐給李世民看看。
蘇塵搖了搖頭,微笑道,“不用,中午我來煲仔飯,到時讓陛下看個夠。”
隨即蘇塵想了想,中午弄個什麽煲仔飯。“老王,你再幫我做件事。”
王德發躬身揖禮道:“蘇侯盡管吩咐,老奴定然辦得妥妥的!”
“派人去莊園扛一隻豬腿臘肉來,然後讓禦膳房準備些生長一年左右的雞,再準備幾條魚。”
老王認真聽著蘇塵的交待,點了點頭。
“蘇侯,隻需派人前往莊園取臘肉便可,雞、鴨、魚乃禦膳房常備食材,向來不缺。”
蘇塵聞言笑了笑,“哈哈哈,那就好!你去忙吧,我現在就去找陛下!”說完便向太極殿禦書房走去。
“喏!”
老王懶得勸蘇塵拿砂鍋給李世民看,有蘇塵頂著料想皇帝不至於怪罪自己。
“哈哈,煲仔飯,不錯!”
蘇塵心情大好,想不到隨意出來逛逛還有意外之喜。
……
今日恰逢朝臣給皇帝賀歲,因此八位國公盡數到齊。加上馬周、戴胄正好十人,李靖也在。
眾人像看猴子一樣打量著身穿紅色衛衣,腳踩拖鞋的蘇塵。
“各位伯父新年好啊!”
來到禦書房,蘇塵朝著兩排大臣連連拱手致新年問候。
馬周立即起身向蘇塵作揖行禮,他可當不得蘇塵伯父。
“侯爺新年好!”
蘇塵對馬周微笑點了點頭,“新年好!”
李世民臉上展露淡淡的笑意,對蘇塵每次來禦書房的一套行徑,早已了如指掌。
一定是先向其他人問候,最後才輪到皇帝。
蘇塵還沒向皇帝見禮,眾大臣不敢僭越造次向蘇塵搭訕,僅僅是麵帶微笑拱手迴禮。
他們和蘇塵不一樣,他們時常遵守君臣之禮。
與眾人打完招唿,蘇塵看向李世民拱手一禮,道:“陛下,砂鍋不用看了,我讓老王拿去禦膳房清洗,中午我來弄煲仔飯。”
說完轉身看向禦書房所有國公大臣,清點了一下人數。
李世民疑惑問道,“煲仔飯?”
“嗯,煲仔飯。飯菜同煮且同時起鍋,很方便!”蘇塵點了點頭簡單解釋一句,隨即問向眾大臣:
“各位中午留在皇宮吃午飯嗎?”
長孫無忌等人立即看向李世民。
他們能不能留在皇宮吃午飯,全看皇帝臉色。
今日說是向皇帝賀歲,但卻無需備禮,隻需奉上一些吉祥寓意的賀詞便可。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等人投來火熱的眼神,嗬嗬一笑,“嗬嗬,正逢歲初,各位不辭辛勞為大唐忙碌,區區一餐膳食何足掛齒!”
“臣等謝陛下天恩!”
眾臣立即起身向李世民恭敬道謝,平時想在皇宮混上一餐著實不易。
何況今日乃是蘇塵掌廚!
“對了長孫伯父,那些砂鍋和炭爐花費多少錢?”
絕不能讓人貼錢幫忙,這是蘇塵一貫原則。
長孫無忌仔細評估,按市價計算著那些陶器價值,“一百六十文足矣!”
大唐從沒有用過砂鍋那般大小的陶器,百姓家中瓦甕要比砂鍋大三倍有餘,價格不過一、兩文。
炭爐做工複雜些許,價值兩文。
甚至有些百姓自己動手,便能燒製出供日常所需炊具器皿。
陶器與瓷器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那麽便宜?”
蘇塵有些驚訝,那些砂鍋和炭爐成品做工都很精細,沒想到價格卻如此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