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婉做主將倭國的使臣扔在了城外,她自是不會拂袖而去,將麻煩扔給別人,登上停在離西城門不遠處的巷子裏的馬車,葉婉與蔚淩羽一道進宮,將這裏的事情說與蔚謙知道。
擔心蔚謙會責怪葉婉自作主張,蔚淩羽還不待蔚謙說什麽,挺直脊背,昂然而立,做大義淩然狀,將所有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道:“倭國之人最是無恥,慣會拿喬作勢,分明是來求和的,竟膽敢妄言要皇伯父前去親迎,所幸陳大人不是個無能的,沒有墮了我炎麟國的威風。侄兒瞧不慣倭國人那張狂樣兒,當下就令陳大人等迴轉,若是有不妥之處,甘領處罰。”
葉婉心知蔚淩羽是在為自己頂缸,雖說很是有些甜蜜,卻完全不讚同他的“領罪”之說,接口道:“什麽處罰?你何錯之有?倭國人還未進城就想先來個下馬威,不打迴去還給他臉不成?皇上,倭國人什麽性子眾所周知,這第一步咱們就妥協,往後隻能步步後退,實是不能慣他毛病!”
“長公主此言差矣,倭國使臣遠來是客,就算是有失禮之處,我炎麟國也很應該包容一二,似蔚世子這般,脾氣上來就不顧大局,將人丟在城外,真真是有失風度了。依微臣之見,不如著蔚世子速速前去迎接,算是賠禮罷。”說話之人,是與葉婉有過過節的沈宏,自淑太妃那場風波後,他家女兒悄悄傳出消息,很是責怪了他一頓,因著他得罪皇後和葉婉,使得她在後宮中的生活較之以前就有些艱難了。皇後麵兒上是沒有為難她,該她得的份例卻是再不似以往那樣,緊著她挑好的了,旁的妃嬪更是將她當成了個笑話,明裏暗裏的擠兌。沈宏不敢怪罪做了皇妃的女兒,隻把一腔的怒氣都算到了葉婉頭上,現下得了這樣大好的機會,他忍不住就跳出來,想踩上幾腳,蔚淩羽是葉婉的未婚夫,他丟臉不就等同葉婉丟臉嘛!
葉婉眯眼打量沈宏幾眼,認出他就是與井元青一起彈劾鬧事的那個家夥,本就對他無甚好感,聽他恬不知恥地說出這樣的話,心頭火起,恨不能上去抽他兩個耳光,嘴角一陣抽動,終是壓下暴戾的念頭,冷哼一聲斥道:“賣國賊!不要說蔚淩羽貴為誠王世子,就是禮部的一幹大人們,被派去迎接使臣,那都是代表了皇上的臉麵。你竟敢說讓蔚淩羽去親迎,還賠禮?我賠你奶奶個腿兒!你願意給倭國人當狗你自去,少他娘拉上別人!”葉婉叉著腰,指著沈宏的鼻子大罵起來,這一舉動嚇了在座的大臣們一跳,平日瞧著葉婉儼然是個知事明理的巾幗,怎麽忽地一下畫風突變,成了個潑婦?
有幾個老學究見此直皺眉,他們心裏也有幾分讚同沈宏的話,炎麟國是禮儀之邦,怎能就將客人扔在城外不管呢?葉婉此時的言行他們更是看不上眼,身為女子,在大殿上大唿小叫地罵人,真真是太沒規矩體統了!當下就有一老者站出來指責道:“長公主忒也放肆,當著皇上的麵,怎能罵街!老朽以為沈大人的話很對,泱泱大國如何能那般小家子氣,蔚世子很該前去迎接使臣。”
“罵街如何?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本公主隻是罵他幾句,便宜他了!你們一個個的總想著寬以待人,殊不知那倭國之人盡是些給鼻子就上臉的,你們對他們寬和,他們何曾對炎麟國的百姓寬和過?燒殺搶掠的不是他們?奸淫擄掠的不是他們?你們不是成日抱著聖人的大腿不撒手麽,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道理忘了?倭國人明晃晃要打皇上的臉,借機侮辱皇上,你們怎麽不去死?”葉婉白眼一翻,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出的話一句比一句戳人心窩子,氣得那老大人一口氣哽在喉間,險些沒背過去,直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蔚謙默不作聲地看著下麵你來我往,不禁在心中為葉婉豎起了大拇指,自從洞悉了倭國的一些陰謀,他就打心眼裏厭惡、提防起倭國來,又有葉睿晨時不時地在他麵前說起倭國人的劣根性,潛移默化地他就深覺不能給倭國人太好的臉色看,免得他們得寸進尺,方才聽聞蔚淩羽說那倭國的使者竟大言不慚要自己出城親迎彼國親王,心頭就有了怒意,後又有那起子目光短淺的大臣主張退讓,更是讓他火大,葉婉這一罵倒是替他出了一口氣。不過下邊這樣吵鬧也不像話,輕咳一聲,道:“敏嘉所言雖有不妥,但也不無道理。蠻夷小國悖妄無禮,確實該教訓。”
這話就是定下論調,蔚淩羽做得對,就該晾著那幫子使臣。如謝丞相等的朝中重臣還沒說什麽,那幾個言官禦史先炸鍋了,活像是祖墳被刨了似的,一個接一個地站出來進言:“皇上此言差矣,倭國已是派了使臣來求和,我炎麟國就該拿出風度,好生與之商談,怎能因為些許小事就將人拒之門外?若是因此引起使臣不快,倭國複又來犯,皇上置邊關的百姓於何地?萬望皇上以百姓為重,以國家社稷為重,不可意氣用事啊!”
“哼!倭國膽敢來犯,本世子親自帶兵去抵禦外敵,若是隻為圖一時安寧而讓皇上受辱,本世子第一個不答應!”蔚淩羽冷麵含煞,如冰刀的目光灼灼直視那幾位大臣,他們在京中的安逸日子過慣了,早就失了血性,如今竟連尊嚴也不要了。
“世子說得輕巧,戰火連天,受苦的還不是百姓?死傷的士兵難道不是炎麟國的子民?蔚世子如此窮兵黷武,真是令人齒冷!”沈宏被葉婉一頓臭罵,羞憤交加,猶自不死心地竭力找茬。
“你膽小懦弱就不令人齒冷?你這個軟骨頭豈能明白我炎麟國將士的鐵血丹心?他們為了皇上、國家的尊嚴,為了家人父母和百姓的平安喜樂,從不會懼犧牲。說什麽窮兵黷武,無兵無武你能有安逸日子過?你以為委曲求全了,倭國就會打消了覬覦我炎麟國的念頭?他們隻會更加貪婪放肆!照你說的,為了百姓們,不如索性將整個炎麟國送予倭國算了,由著你去給倭國人當狗,遂了你的心思如何?”葉婉知道沈宏孜孜不倦地找蔚淩羽的晦氣是因為自己,心頭怒意愈盛,絲毫不打算給他留麵子了。
“長公主說的沒錯!咱們不怕死!小小倭國膽敢放肆,末將們願前往邊關,跟他們拚了!”在場的有幾位將領,他們平日總是被文官們輕視,心中多少有些不忿,今日聽葉婉所言,將他們抬得高高的,心頭一片火熱,紛紛出聲聲援起來。
蔚謙抬手壓了壓,道:“眾位愛卿的忠心,朕盡皆知曉,隻是你們多慮了,年前那一仗,倭國已然被打疼、打怕了,這才派了使臣前來求和,斷斷不會為了這些許小事就翻臉的。”
沈宏三番兩次地被葉婉當眾罵個狗血噴頭,憤恨不已,奈何蔚謙總是偏袒葉婉,他一時間沒奈何,隻得忍氣吞聲,心中卻是巴不得倭國就此翻臉,他才好趁亂給葉婉和蔚淩羽找麻煩。
似是應和蔚謙的話,這時一個皇宮守衛進來稟告道:“啟稟皇上,倭國使臣在宮外求見。”沒有禮部的官員帶領,宮門處的守衛不敢私自放了那些使臣進宮,因著關係到兩國之間的大事,守衛絲毫不敢耽擱,忙忙地前來迴稟。
“宣。”蔚謙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揚,有些人還真是不能對他太客氣了,先前不還口口聲聲要自己親迎呢麽?這會兒沒人管,他們不也自己來了嘛。
“瞧瞧,倭國人就是這麽賤皮子。望各位無論是真心想以禮相待,還是借機找事兒的,都拿出些骨氣出來,莫要丟了炎麟國的臉麵!”葉婉不屑地一笑,眼神不經意地掃過沈宏,暗暗將此人劃到了黑名單中。
眾臣心中皆是一凜,打點起精神,將方才的不愉快暫時放下,全副心神都集中到倭國使臣的身上。不多時,守衛引領著一群倭國使臣,浩浩蕩蕩地進來大殿,出乎意料的,以森吉英親王和森麗娜為首,一幹使臣出奇地老實恭敬,除了這二人是單膝下跪行禮,其餘眾人皆是規規矩矩地按照炎麟國的禮儀下拜,口中齊唿:“倭國使臣參見炎麟國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萬歲!”
“遠來是客,眾位請起吧。”蔚謙微笑頷首,態度既不顯得疏離,也不顯得過分熱絡,他心中對蔚淩羽的做法更加認同起來,若不是他攔著,為了所謂的“風度”而對其妥協,恐怕這幫人還會如以前那般狂妄,豈會有現下的恭敬。
那些主張以禮相待的大臣們見倭國的使者如此,心下也有些嘀咕了,難不成自己真是錯了,當真不該處處待他們寬和麽?這麽鬧了一場,這些使臣竟自己上門了,還如此溫順,真真是奇了。
“皇帝陛下,小王代皇兄出使貴國,是希望貴我兩國能和平交好,這是皇兄親筆所書的國書。”森吉英雙手捧著國書,好似先前的小風波完全不曾存在一般,沒有表露出絲毫的不悅,反而舉止甚是謙和。
小太監上前捧了倭國的國書,上承給蔚謙過目,蔚謙大略掃了幾眼,心中大喜,麵上卻是不露,頷首道:“貴國的誠意朕知曉了。來使一路舟車勞頓,先行去驛館歇息吧,明日朕在宮中設宴,為列位接風洗塵。各位來使閑時盡可出去走走看看我炎麟國的風土人情,但同時也請各位謹記我國律法,莫要鬧出事來才好啊。”倭國與炎麟國比鄰,前朝時也算來往密切,隻倭國仗著炎麟國總是對他們諸多寬容,每次出使都不肯消停,是以蔚謙末了不輕不重地警告了一句。
“是是是。皇帝陛下請放心,小王等定不會冒犯了貴國律法的。”森吉英先前讓手下去與陳華提出要蔚謙親迎,一是想先給炎麟國一個下馬威,為接下來談事情在氣勢上占個先機;二來也是想試探下蔚謙的態度,若有軟化的跡象,他們也好放心大膽地多占些便宜。隻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炎麟國的官員竟扔下他們走了,這樣硬氣,使得他們行事也不得不謹慎起來了。
接到蔚謙的示意,陳華點點頭,上前一步,一伸手,不卑不亢地道:“各位使臣,請。”
森吉英等人忙不迭地對蔚謙又施了一禮,亦步亦趨地跟在陳華身後去了驛館,生怕他再次將他們丟下似的,哪還敢有半點拿喬。
------題外話------
感謝【紫海芋】親投了一張月票!
擔心蔚謙會責怪葉婉自作主張,蔚淩羽還不待蔚謙說什麽,挺直脊背,昂然而立,做大義淩然狀,將所有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道:“倭國之人最是無恥,慣會拿喬作勢,分明是來求和的,竟膽敢妄言要皇伯父前去親迎,所幸陳大人不是個無能的,沒有墮了我炎麟國的威風。侄兒瞧不慣倭國人那張狂樣兒,當下就令陳大人等迴轉,若是有不妥之處,甘領處罰。”
葉婉心知蔚淩羽是在為自己頂缸,雖說很是有些甜蜜,卻完全不讚同他的“領罪”之說,接口道:“什麽處罰?你何錯之有?倭國人還未進城就想先來個下馬威,不打迴去還給他臉不成?皇上,倭國人什麽性子眾所周知,這第一步咱們就妥協,往後隻能步步後退,實是不能慣他毛病!”
“長公主此言差矣,倭國使臣遠來是客,就算是有失禮之處,我炎麟國也很應該包容一二,似蔚世子這般,脾氣上來就不顧大局,將人丟在城外,真真是有失風度了。依微臣之見,不如著蔚世子速速前去迎接,算是賠禮罷。”說話之人,是與葉婉有過過節的沈宏,自淑太妃那場風波後,他家女兒悄悄傳出消息,很是責怪了他一頓,因著他得罪皇後和葉婉,使得她在後宮中的生活較之以前就有些艱難了。皇後麵兒上是沒有為難她,該她得的份例卻是再不似以往那樣,緊著她挑好的了,旁的妃嬪更是將她當成了個笑話,明裏暗裏的擠兌。沈宏不敢怪罪做了皇妃的女兒,隻把一腔的怒氣都算到了葉婉頭上,現下得了這樣大好的機會,他忍不住就跳出來,想踩上幾腳,蔚淩羽是葉婉的未婚夫,他丟臉不就等同葉婉丟臉嘛!
葉婉眯眼打量沈宏幾眼,認出他就是與井元青一起彈劾鬧事的那個家夥,本就對他無甚好感,聽他恬不知恥地說出這樣的話,心頭火起,恨不能上去抽他兩個耳光,嘴角一陣抽動,終是壓下暴戾的念頭,冷哼一聲斥道:“賣國賊!不要說蔚淩羽貴為誠王世子,就是禮部的一幹大人們,被派去迎接使臣,那都是代表了皇上的臉麵。你竟敢說讓蔚淩羽去親迎,還賠禮?我賠你奶奶個腿兒!你願意給倭國人當狗你自去,少他娘拉上別人!”葉婉叉著腰,指著沈宏的鼻子大罵起來,這一舉動嚇了在座的大臣們一跳,平日瞧著葉婉儼然是個知事明理的巾幗,怎麽忽地一下畫風突變,成了個潑婦?
有幾個老學究見此直皺眉,他們心裏也有幾分讚同沈宏的話,炎麟國是禮儀之邦,怎能就將客人扔在城外不管呢?葉婉此時的言行他們更是看不上眼,身為女子,在大殿上大唿小叫地罵人,真真是太沒規矩體統了!當下就有一老者站出來指責道:“長公主忒也放肆,當著皇上的麵,怎能罵街!老朽以為沈大人的話很對,泱泱大國如何能那般小家子氣,蔚世子很該前去迎接使臣。”
“罵街如何?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本公主隻是罵他幾句,便宜他了!你們一個個的總想著寬以待人,殊不知那倭國之人盡是些給鼻子就上臉的,你們對他們寬和,他們何曾對炎麟國的百姓寬和過?燒殺搶掠的不是他們?奸淫擄掠的不是他們?你們不是成日抱著聖人的大腿不撒手麽,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道理忘了?倭國人明晃晃要打皇上的臉,借機侮辱皇上,你們怎麽不去死?”葉婉白眼一翻,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出的話一句比一句戳人心窩子,氣得那老大人一口氣哽在喉間,險些沒背過去,直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蔚謙默不作聲地看著下麵你來我往,不禁在心中為葉婉豎起了大拇指,自從洞悉了倭國的一些陰謀,他就打心眼裏厭惡、提防起倭國來,又有葉睿晨時不時地在他麵前說起倭國人的劣根性,潛移默化地他就深覺不能給倭國人太好的臉色看,免得他們得寸進尺,方才聽聞蔚淩羽說那倭國的使者竟大言不慚要自己出城親迎彼國親王,心頭就有了怒意,後又有那起子目光短淺的大臣主張退讓,更是讓他火大,葉婉這一罵倒是替他出了一口氣。不過下邊這樣吵鬧也不像話,輕咳一聲,道:“敏嘉所言雖有不妥,但也不無道理。蠻夷小國悖妄無禮,確實該教訓。”
這話就是定下論調,蔚淩羽做得對,就該晾著那幫子使臣。如謝丞相等的朝中重臣還沒說什麽,那幾個言官禦史先炸鍋了,活像是祖墳被刨了似的,一個接一個地站出來進言:“皇上此言差矣,倭國已是派了使臣來求和,我炎麟國就該拿出風度,好生與之商談,怎能因為些許小事就將人拒之門外?若是因此引起使臣不快,倭國複又來犯,皇上置邊關的百姓於何地?萬望皇上以百姓為重,以國家社稷為重,不可意氣用事啊!”
“哼!倭國膽敢來犯,本世子親自帶兵去抵禦外敵,若是隻為圖一時安寧而讓皇上受辱,本世子第一個不答應!”蔚淩羽冷麵含煞,如冰刀的目光灼灼直視那幾位大臣,他們在京中的安逸日子過慣了,早就失了血性,如今竟連尊嚴也不要了。
“世子說得輕巧,戰火連天,受苦的還不是百姓?死傷的士兵難道不是炎麟國的子民?蔚世子如此窮兵黷武,真是令人齒冷!”沈宏被葉婉一頓臭罵,羞憤交加,猶自不死心地竭力找茬。
“你膽小懦弱就不令人齒冷?你這個軟骨頭豈能明白我炎麟國將士的鐵血丹心?他們為了皇上、國家的尊嚴,為了家人父母和百姓的平安喜樂,從不會懼犧牲。說什麽窮兵黷武,無兵無武你能有安逸日子過?你以為委曲求全了,倭國就會打消了覬覦我炎麟國的念頭?他們隻會更加貪婪放肆!照你說的,為了百姓們,不如索性將整個炎麟國送予倭國算了,由著你去給倭國人當狗,遂了你的心思如何?”葉婉知道沈宏孜孜不倦地找蔚淩羽的晦氣是因為自己,心頭怒意愈盛,絲毫不打算給他留麵子了。
“長公主說的沒錯!咱們不怕死!小小倭國膽敢放肆,末將們願前往邊關,跟他們拚了!”在場的有幾位將領,他們平日總是被文官們輕視,心中多少有些不忿,今日聽葉婉所言,將他們抬得高高的,心頭一片火熱,紛紛出聲聲援起來。
蔚謙抬手壓了壓,道:“眾位愛卿的忠心,朕盡皆知曉,隻是你們多慮了,年前那一仗,倭國已然被打疼、打怕了,這才派了使臣前來求和,斷斷不會為了這些許小事就翻臉的。”
沈宏三番兩次地被葉婉當眾罵個狗血噴頭,憤恨不已,奈何蔚謙總是偏袒葉婉,他一時間沒奈何,隻得忍氣吞聲,心中卻是巴不得倭國就此翻臉,他才好趁亂給葉婉和蔚淩羽找麻煩。
似是應和蔚謙的話,這時一個皇宮守衛進來稟告道:“啟稟皇上,倭國使臣在宮外求見。”沒有禮部的官員帶領,宮門處的守衛不敢私自放了那些使臣進宮,因著關係到兩國之間的大事,守衛絲毫不敢耽擱,忙忙地前來迴稟。
“宣。”蔚謙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揚,有些人還真是不能對他太客氣了,先前不還口口聲聲要自己親迎呢麽?這會兒沒人管,他們不也自己來了嘛。
“瞧瞧,倭國人就是這麽賤皮子。望各位無論是真心想以禮相待,還是借機找事兒的,都拿出些骨氣出來,莫要丟了炎麟國的臉麵!”葉婉不屑地一笑,眼神不經意地掃過沈宏,暗暗將此人劃到了黑名單中。
眾臣心中皆是一凜,打點起精神,將方才的不愉快暫時放下,全副心神都集中到倭國使臣的身上。不多時,守衛引領著一群倭國使臣,浩浩蕩蕩地進來大殿,出乎意料的,以森吉英親王和森麗娜為首,一幹使臣出奇地老實恭敬,除了這二人是單膝下跪行禮,其餘眾人皆是規規矩矩地按照炎麟國的禮儀下拜,口中齊唿:“倭國使臣參見炎麟國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萬歲!”
“遠來是客,眾位請起吧。”蔚謙微笑頷首,態度既不顯得疏離,也不顯得過分熱絡,他心中對蔚淩羽的做法更加認同起來,若不是他攔著,為了所謂的“風度”而對其妥協,恐怕這幫人還會如以前那般狂妄,豈會有現下的恭敬。
那些主張以禮相待的大臣們見倭國的使者如此,心下也有些嘀咕了,難不成自己真是錯了,當真不該處處待他們寬和麽?這麽鬧了一場,這些使臣竟自己上門了,還如此溫順,真真是奇了。
“皇帝陛下,小王代皇兄出使貴國,是希望貴我兩國能和平交好,這是皇兄親筆所書的國書。”森吉英雙手捧著國書,好似先前的小風波完全不曾存在一般,沒有表露出絲毫的不悅,反而舉止甚是謙和。
小太監上前捧了倭國的國書,上承給蔚謙過目,蔚謙大略掃了幾眼,心中大喜,麵上卻是不露,頷首道:“貴國的誠意朕知曉了。來使一路舟車勞頓,先行去驛館歇息吧,明日朕在宮中設宴,為列位接風洗塵。各位來使閑時盡可出去走走看看我炎麟國的風土人情,但同時也請各位謹記我國律法,莫要鬧出事來才好啊。”倭國與炎麟國比鄰,前朝時也算來往密切,隻倭國仗著炎麟國總是對他們諸多寬容,每次出使都不肯消停,是以蔚謙末了不輕不重地警告了一句。
“是是是。皇帝陛下請放心,小王等定不會冒犯了貴國律法的。”森吉英先前讓手下去與陳華提出要蔚謙親迎,一是想先給炎麟國一個下馬威,為接下來談事情在氣勢上占個先機;二來也是想試探下蔚謙的態度,若有軟化的跡象,他們也好放心大膽地多占些便宜。隻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炎麟國的官員竟扔下他們走了,這樣硬氣,使得他們行事也不得不謹慎起來了。
接到蔚謙的示意,陳華點點頭,上前一步,一伸手,不卑不亢地道:“各位使臣,請。”
森吉英等人忙不迭地對蔚謙又施了一禮,亦步亦趨地跟在陳華身後去了驛館,生怕他再次將他們丟下似的,哪還敢有半點拿喬。
------題外話------
感謝【紫海芋】親投了一張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