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婉這一番話,井元青等人並不覺得怎樣,淑太妃在後宮中到底享受什麽樣的待遇他們才不關心,他們隻是想借此達到自己的目的。延恩侯蔚讓卻不同,他的臉上*辣的,好似被人重重扇了幾耳光般。自他打定主意不再去妄想謀奪蔚謙的位置起,很多以前沒有放在心上的事,一一都想了個通透。首先就是他的生身之母,區區一個太妃,憑什麽待遇直逼太後?還不是因著蔚謙多少還念著他們之間的兄弟情份,給他幾分薄麵麽?這些時日他忙著解決這些年來他收歸麾下的一些勢力,沒騰出空閑去淑太妃那裏請安,想不到就這麽三兩日的功夫,竟鬧出這麽大的一場事來。
蔚讓收到淑太妃大鬧棲鳳宮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趕去了淑太妃那裏,淑太妃斥罵蔚讓沒血性,大好的前景不去爭一爭,害自己離太後夢越來越遠;蔚讓揪著頭發萬分痛苦,自己的母親一心想讓自己去做那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生生想將他推進火坑。母子兩個大吵了一架,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蔚讓更加堅定了不再與蔚謙爭皇位的決心,他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母親不要一錯再錯。奈何世事不由人,淑太妃指使彈劾皇後和葉婉的兩個官員是被蔚讓壓下了,以井元青為首的“後宮妃子派”又跳了出來,借著淑太妃的由頭大鬧特鬧。
“你們這一個二個的挖空了心思地想給自家女兒某好處,本公主本懶得理會,說到底那也算是皇上的家事,本公主也不想過多插手。可是想拿本公主紮筏子,一萬個不行!這是打量本公主的哥哥出征在外,覺得我們長寧侯府狐兒寡母的好欺負呢?打錯了算盤!”葉婉寬大的衣袖一甩,冬日的日光投射在那張冷峻的小臉兒上,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氣質。
事不關己的大臣們都默不作聲,這事兒無論結果如何,都與他們沒有關係;井元青等人心中雖已有些發虛,卻還在做垂死掙紮,絞盡腦汁地想著說辭。“長公主這是何出此言?微臣等何時欺負了你去?不過是就事論事,覺得皇後娘娘和長公主不應對淑太妃不敬罷了。”說話之人是丹妃的父親,吏部的一個小官,沈宏。
“什麽時候各位大人都將各自的姨娘當成親娘供著再來與本公主說什麽敬不敬的吧!”葉婉輕蔑地掃視了沈宏一眼,她都將話說這麽直白了,這人還不死心地撞上來,真是沒眼色。
事情到了這一步,蔚讓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了,一步跨出,對蔚謙拱手道:“皇兄,此事皆是由臣弟母妃引起,各位大人不論懷著何等心思,到此為止吧!”目光複雜地看了葉婉一眼,接著道:“皇嫂一向待母妃甚為寬和,吃穿用度一應不缺,實是母妃得隴望蜀了。”
這話一出,大臣們無不暗暗吃驚,這延恩侯私底下的小動作他們多少也察覺了些,今日他能說出這番話為皇後說項,著實讓他們意外之極。同時有些大臣也在心中疑惑,是不是這延恩侯在算計著什麽?井元青等人聞言惱怒不已,他們是算準了蔚讓心思不小,定會樂得見他們鬧騰,卻不想這小子半路竟給他們來了這麽一手,倒顯得他們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了。
葉婉似笑非笑地看了蔚讓幾眼,他與淑太妃的爭執或許旁人不知,她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這蔚讓別看大才沒有多少,倒是懂得審時度勢,知道自己再怎麽撲騰也夠不到那個位置,果斷收手了。說不得,依著蔚謙的性子,他還真能得個善終。
“延恩侯,你這是大不孝啊!你身為人子…”
“夠了!你們幾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為自家女兒謀劃,也請換個高明些的手段吧,別妄想借著本侯母妃生事!你們口口聲聲規矩禮數的,按規矩,皇後娘娘和長公主確實不必參拜太妃;講禮數,一國之母、輔國長公主也沒有向妾室低頭的道理!”蔚讓滿嘴苦澀地說完這一番話,眼中帶著些祈求看向蔚謙道:“皇兄,臣弟心知母妃有諸般過錯,但懇請皇兄看在臣弟的麵上,寬恕了母妃吧!有何責罰,臣弟願代為領受!”生身之母是妾室,一直都是蔚讓隱藏的自卑源頭,今日能說出這麽一番話,對他來說實是用盡了畢生的勇氣和力氣了。
蔚謙定定望著蔚讓,這個庶弟能站出來,真真是讓他意想不到。他拿不準他此番作態是出於真心,還是後麵給自己挖了一個更大的坑,等著自己跳呢?
葉婉緩和了冷峻的神情,一一看向挑事兒的幾個大臣,揚聲道:“瞧見沒?說白了這點子事是皇上的家務事,你們跳個什麽勁兒呢?”轉迴頭又笑吟吟地對蔚謙道:“皇上,這件事延恩侯又有什麽錯呢?你們是親兄弟,便就此揭過吧。隻是延恩侯還是要好生勸著淑太妃些,凡事不要太過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豈不皆大歡喜?”
蔚讓愕然地看了葉婉一眼,褚豔可是沒少得罪她,她怎會幫著自己求情?
不待蔚讓多做思量,蔚謙緩緩開口了:“敏嘉說得不錯,你與朕是親兄弟,這些家事很不必上綱上線,就此揭過吧。”蔚謙因著葉婉開口求情,也就借坡下驢了,畢竟蔚讓那般說話,他再揪著不放,倒顯得他刻薄庶弟。
皇上金口玉言,已是將此事定位為“家事”,井元青等人心中再是不甘,卻也不敢多做糾纏了,憤憤地瞪了葉婉一眼,隻得作罷。
瞧著那幾個大臣一副“以圖後報”的樣子,葉婉冷冷一笑,道:“幾位大人也不必有什麽怨懟,你們將自家女兒送進宮為妃,能遇上皇後娘娘這般賢良大度的主母也該知足。你們私下去問問自家女兒,可曾在皇後娘娘那裏受過一星半點委屈?”
要說皇後程素雪的為人,那是有口皆碑的,吃穿用度上就不用說了,連侍寢之事,她也是從來沒有對人使過手段,或是與蔚謙抱怨過什麽。隻是人總是不懂知足的,有一就想要二,那些個大臣甚至還想將程素雪拉下來,將自家女兒推上鳳座。
“皇上,你手下缺人使喚盡管跟我說,我那兒的人才可是多不勝數呢。”葉婉掩嘴輕笑著,明裏暗裏地敲打著井元青等人,再不老實就讓他們下台。
能混到今日這般地位的,誰也不是傻子。被葉婉這麽一敲打,井元青最先惱了,怫然不悅道:“長公主口氣未免太大!朝堂之事,豈是你一個女流之輩可以左右的?”他也是被氣糊塗了,完全忽略了葉婉的身份。
“井大人這姓還真是姓得好,橫豎都是二呀!本公主是輔國長公主,朝堂之事自然是可以參與的。”葉婉斜斜睨了井元青一眼,無視他鐵青的臉色,旋身對眾位大臣道:“本公主知道這場事中,暗中還有某些人的手筆,無非就是看著我長寧侯府崛起,想打壓一二。承蒙皇上抬愛,給了本公主參政之權,但本公主卻無參政之意,若非這事鬧得太過,本公主才不會拿出這麽些時間跟那起子居心不良之輩閑磕牙。你們看不慣本公主經商,殊不知,因著本公主的生意,平安鎮較之幾年前,不知繁華了多少倍!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多少!更不用說上交國庫的稅銀增加了幾何!比起某些人今天看這個不順眼,那個堵了心而上折子彈劾不休,本公主為炎麟國做出的貢獻還要更多些呢!”
聽聞葉婉並無參政的意思,不少大臣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一方麵他們不願意被個女流之輩壓上一頭,另一方麵確實如葉婉所說,他們想打壓下長寧侯府的崛起勢頭。不論是出於嫉妒還是怕被瓜分了利益,他們都不想看到京中多出一股勢力。
戶部尚書秦禛聽了葉婉的話,連連點頭,跨前一步道:“長公主所說,微臣可以作證。微臣自接管戶部起,仔細地翻閱了近十年左右平安鎮一帶的稅收記錄。以平安鎮為例,天啟九年以前,每年上交朝廷的稅銀在三到四千兩之間;天啟九年之後,稅銀逐年遞增,到了今年,已高達一萬六千多兩。另外據微臣私下了解,長公主在各地修橋鋪路、救濟貧苦百姓之事數不枚舉,更在每一個她有鋪子的城鎮開辦學堂,自掏腰包請先生,甚至為學子們買來筆墨。如此一二年雖看不出什麽成效,但十年八年之後,定能為朝廷培養出一大批可用之才!”這秦禛是個直性子,他才不在乎做這些事的是男是女,隻要是於國有利,他就毫不吝惜讚賞之情。
蔚謙也知道葉婉所做的這些事,所以他才更加看重葉婉。勳貴經商是不大好看,但賺來銀子還能想著為百姓做些好事,就是值得提倡的。笑眯眯地點點頭,蔚謙朗聲道:“敏嘉不愧是葉泰的女兒,朕很欣慰。”嚴厲的視線掃向群臣,嚴聲道:“朕素知敏嘉的性子,不是個無事生非的,爾等往後切不可捕風捉影地尋些事來找敏嘉的麻煩了。”
這是赤果果的袒護啊。群臣們相互對視幾眼,無奈地在心中搖頭苦笑,看來葉婉的盛寵頗隆。“臣等謹記。”
蔚謙滿意了,葉婉有些頭疼了,秦禛當眾將她出資開辦學堂的事說了出來,在現代時這是大好事,這古代可不一樣,稍有不慎就會被小人汙蔑成居心不良。想了想,開口道:“皇上,既然今日提起了學堂之事,索性往後我就將這一攤子事交給皇上或是太子吧。銀錢我還是照出,事兒我卻是不敢管了的。”
“哦?這是為何?”蔚謙有些不明所以,蔚淩雲心思通透,馬上就明白了葉婉這是在避嫌,更是高看了她一眼,這是個知進退的女子。
“避嫌唄。”葉婉與蔚謙說話向來是沒那麽多拘謹的,雙手一攤,道:“我們長寧侯府還沒怎麽著呢,暗地裏忌憚、想打壓的人都不在少數了,將來這學堂真成了氣候,還不讒言滿天飛?本是一件好事,我可不想讓它變成斷頭刀。”
蔚謙沉吟一瞬,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節,知道葉婉是不想被架在火上烤,也就順了她的意,道:“敏嘉之意朕明了了,就依你。不過不管到何時,朕總是信長寧侯府不會負朕的!”
對此說法葉婉不置可否,帝王心術,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方才我說的人才之事卻不是玩笑,我那兒有不少的可用之人,必要之時可借給皇上,等皇上培養起合用之人,再將人換下來就是。”葉婉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旁人踩了她,她還輕輕放過。就算不能真的將那些人拉下來,也要惡心惡心他們。
“哈哈哈!好!若是有需要,朕定然不會與敏嘉客氣的。”蔚謙早就看某些老家夥很不順眼了,借著這個機會敲打敲打他們也好。識相的往後定會老實,若是不識相,他也不介意來點雷霆手段。
上次他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蕭鴻郎,朝中的大臣不就老實了很多麽?看來一味地馭下寬和也是行不通的。
天啟朝開國以來最紛亂的一次朝會結束了。井元青等人麵子丟盡,還被威脅了一通,灰溜溜地夾著尾巴快速離開了。葉婉落後兩步,走在蔚讓身側,看似不經意地小聲道:“延恩侯很明智。放下不該有的心思,往後的榮華富貴指日可待。”嘴角微微上揚,葉婉朝著蔚讓拱了拱手,轉頭走開了。
蔚讓隻覺腦中“轟隆隆”一道焦雷劈下,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這葉婉竟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連他現下的想法、打算也知道了?不知不覺後背的冷汗浸透了衣衫,蔚讓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若是自己沒有放下心思,那麽自己是不是會在不久的將來,步了蕭鴻郎的後塵?
------題外話------
感謝【麒麟魚】親、【xystere105】親投了一張月票!感謝【司徒長歌】親投了三張月票!
蔚讓收到淑太妃大鬧棲鳳宮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趕去了淑太妃那裏,淑太妃斥罵蔚讓沒血性,大好的前景不去爭一爭,害自己離太後夢越來越遠;蔚讓揪著頭發萬分痛苦,自己的母親一心想讓自己去做那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生生想將他推進火坑。母子兩個大吵了一架,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蔚讓更加堅定了不再與蔚謙爭皇位的決心,他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母親不要一錯再錯。奈何世事不由人,淑太妃指使彈劾皇後和葉婉的兩個官員是被蔚讓壓下了,以井元青為首的“後宮妃子派”又跳了出來,借著淑太妃的由頭大鬧特鬧。
“你們這一個二個的挖空了心思地想給自家女兒某好處,本公主本懶得理會,說到底那也算是皇上的家事,本公主也不想過多插手。可是想拿本公主紮筏子,一萬個不行!這是打量本公主的哥哥出征在外,覺得我們長寧侯府狐兒寡母的好欺負呢?打錯了算盤!”葉婉寬大的衣袖一甩,冬日的日光投射在那張冷峻的小臉兒上,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氣質。
事不關己的大臣們都默不作聲,這事兒無論結果如何,都與他們沒有關係;井元青等人心中雖已有些發虛,卻還在做垂死掙紮,絞盡腦汁地想著說辭。“長公主這是何出此言?微臣等何時欺負了你去?不過是就事論事,覺得皇後娘娘和長公主不應對淑太妃不敬罷了。”說話之人是丹妃的父親,吏部的一個小官,沈宏。
“什麽時候各位大人都將各自的姨娘當成親娘供著再來與本公主說什麽敬不敬的吧!”葉婉輕蔑地掃視了沈宏一眼,她都將話說這麽直白了,這人還不死心地撞上來,真是沒眼色。
事情到了這一步,蔚讓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了,一步跨出,對蔚謙拱手道:“皇兄,此事皆是由臣弟母妃引起,各位大人不論懷著何等心思,到此為止吧!”目光複雜地看了葉婉一眼,接著道:“皇嫂一向待母妃甚為寬和,吃穿用度一應不缺,實是母妃得隴望蜀了。”
這話一出,大臣們無不暗暗吃驚,這延恩侯私底下的小動作他們多少也察覺了些,今日他能說出這番話為皇後說項,著實讓他們意外之極。同時有些大臣也在心中疑惑,是不是這延恩侯在算計著什麽?井元青等人聞言惱怒不已,他們是算準了蔚讓心思不小,定會樂得見他們鬧騰,卻不想這小子半路竟給他們來了這麽一手,倒顯得他們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了。
葉婉似笑非笑地看了蔚讓幾眼,他與淑太妃的爭執或許旁人不知,她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這蔚讓別看大才沒有多少,倒是懂得審時度勢,知道自己再怎麽撲騰也夠不到那個位置,果斷收手了。說不得,依著蔚謙的性子,他還真能得個善終。
“延恩侯,你這是大不孝啊!你身為人子…”
“夠了!你們幾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為自家女兒謀劃,也請換個高明些的手段吧,別妄想借著本侯母妃生事!你們口口聲聲規矩禮數的,按規矩,皇後娘娘和長公主確實不必參拜太妃;講禮數,一國之母、輔國長公主也沒有向妾室低頭的道理!”蔚讓滿嘴苦澀地說完這一番話,眼中帶著些祈求看向蔚謙道:“皇兄,臣弟心知母妃有諸般過錯,但懇請皇兄看在臣弟的麵上,寬恕了母妃吧!有何責罰,臣弟願代為領受!”生身之母是妾室,一直都是蔚讓隱藏的自卑源頭,今日能說出這麽一番話,對他來說實是用盡了畢生的勇氣和力氣了。
蔚謙定定望著蔚讓,這個庶弟能站出來,真真是讓他意想不到。他拿不準他此番作態是出於真心,還是後麵給自己挖了一個更大的坑,等著自己跳呢?
葉婉緩和了冷峻的神情,一一看向挑事兒的幾個大臣,揚聲道:“瞧見沒?說白了這點子事是皇上的家務事,你們跳個什麽勁兒呢?”轉迴頭又笑吟吟地對蔚謙道:“皇上,這件事延恩侯又有什麽錯呢?你們是親兄弟,便就此揭過吧。隻是延恩侯還是要好生勸著淑太妃些,凡事不要太過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豈不皆大歡喜?”
蔚讓愕然地看了葉婉一眼,褚豔可是沒少得罪她,她怎會幫著自己求情?
不待蔚讓多做思量,蔚謙緩緩開口了:“敏嘉說得不錯,你與朕是親兄弟,這些家事很不必上綱上線,就此揭過吧。”蔚謙因著葉婉開口求情,也就借坡下驢了,畢竟蔚讓那般說話,他再揪著不放,倒顯得他刻薄庶弟。
皇上金口玉言,已是將此事定位為“家事”,井元青等人心中再是不甘,卻也不敢多做糾纏了,憤憤地瞪了葉婉一眼,隻得作罷。
瞧著那幾個大臣一副“以圖後報”的樣子,葉婉冷冷一笑,道:“幾位大人也不必有什麽怨懟,你們將自家女兒送進宮為妃,能遇上皇後娘娘這般賢良大度的主母也該知足。你們私下去問問自家女兒,可曾在皇後娘娘那裏受過一星半點委屈?”
要說皇後程素雪的為人,那是有口皆碑的,吃穿用度上就不用說了,連侍寢之事,她也是從來沒有對人使過手段,或是與蔚謙抱怨過什麽。隻是人總是不懂知足的,有一就想要二,那些個大臣甚至還想將程素雪拉下來,將自家女兒推上鳳座。
“皇上,你手下缺人使喚盡管跟我說,我那兒的人才可是多不勝數呢。”葉婉掩嘴輕笑著,明裏暗裏地敲打著井元青等人,再不老實就讓他們下台。
能混到今日這般地位的,誰也不是傻子。被葉婉這麽一敲打,井元青最先惱了,怫然不悅道:“長公主口氣未免太大!朝堂之事,豈是你一個女流之輩可以左右的?”他也是被氣糊塗了,完全忽略了葉婉的身份。
“井大人這姓還真是姓得好,橫豎都是二呀!本公主是輔國長公主,朝堂之事自然是可以參與的。”葉婉斜斜睨了井元青一眼,無視他鐵青的臉色,旋身對眾位大臣道:“本公主知道這場事中,暗中還有某些人的手筆,無非就是看著我長寧侯府崛起,想打壓一二。承蒙皇上抬愛,給了本公主參政之權,但本公主卻無參政之意,若非這事鬧得太過,本公主才不會拿出這麽些時間跟那起子居心不良之輩閑磕牙。你們看不慣本公主經商,殊不知,因著本公主的生意,平安鎮較之幾年前,不知繁華了多少倍!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多少!更不用說上交國庫的稅銀增加了幾何!比起某些人今天看這個不順眼,那個堵了心而上折子彈劾不休,本公主為炎麟國做出的貢獻還要更多些呢!”
聽聞葉婉並無參政的意思,不少大臣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一方麵他們不願意被個女流之輩壓上一頭,另一方麵確實如葉婉所說,他們想打壓下長寧侯府的崛起勢頭。不論是出於嫉妒還是怕被瓜分了利益,他們都不想看到京中多出一股勢力。
戶部尚書秦禛聽了葉婉的話,連連點頭,跨前一步道:“長公主所說,微臣可以作證。微臣自接管戶部起,仔細地翻閱了近十年左右平安鎮一帶的稅收記錄。以平安鎮為例,天啟九年以前,每年上交朝廷的稅銀在三到四千兩之間;天啟九年之後,稅銀逐年遞增,到了今年,已高達一萬六千多兩。另外據微臣私下了解,長公主在各地修橋鋪路、救濟貧苦百姓之事數不枚舉,更在每一個她有鋪子的城鎮開辦學堂,自掏腰包請先生,甚至為學子們買來筆墨。如此一二年雖看不出什麽成效,但十年八年之後,定能為朝廷培養出一大批可用之才!”這秦禛是個直性子,他才不在乎做這些事的是男是女,隻要是於國有利,他就毫不吝惜讚賞之情。
蔚謙也知道葉婉所做的這些事,所以他才更加看重葉婉。勳貴經商是不大好看,但賺來銀子還能想著為百姓做些好事,就是值得提倡的。笑眯眯地點點頭,蔚謙朗聲道:“敏嘉不愧是葉泰的女兒,朕很欣慰。”嚴厲的視線掃向群臣,嚴聲道:“朕素知敏嘉的性子,不是個無事生非的,爾等往後切不可捕風捉影地尋些事來找敏嘉的麻煩了。”
這是赤果果的袒護啊。群臣們相互對視幾眼,無奈地在心中搖頭苦笑,看來葉婉的盛寵頗隆。“臣等謹記。”
蔚謙滿意了,葉婉有些頭疼了,秦禛當眾將她出資開辦學堂的事說了出來,在現代時這是大好事,這古代可不一樣,稍有不慎就會被小人汙蔑成居心不良。想了想,開口道:“皇上,既然今日提起了學堂之事,索性往後我就將這一攤子事交給皇上或是太子吧。銀錢我還是照出,事兒我卻是不敢管了的。”
“哦?這是為何?”蔚謙有些不明所以,蔚淩雲心思通透,馬上就明白了葉婉這是在避嫌,更是高看了她一眼,這是個知進退的女子。
“避嫌唄。”葉婉與蔚謙說話向來是沒那麽多拘謹的,雙手一攤,道:“我們長寧侯府還沒怎麽著呢,暗地裏忌憚、想打壓的人都不在少數了,將來這學堂真成了氣候,還不讒言滿天飛?本是一件好事,我可不想讓它變成斷頭刀。”
蔚謙沉吟一瞬,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節,知道葉婉是不想被架在火上烤,也就順了她的意,道:“敏嘉之意朕明了了,就依你。不過不管到何時,朕總是信長寧侯府不會負朕的!”
對此說法葉婉不置可否,帝王心術,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方才我說的人才之事卻不是玩笑,我那兒有不少的可用之人,必要之時可借給皇上,等皇上培養起合用之人,再將人換下來就是。”葉婉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旁人踩了她,她還輕輕放過。就算不能真的將那些人拉下來,也要惡心惡心他們。
“哈哈哈!好!若是有需要,朕定然不會與敏嘉客氣的。”蔚謙早就看某些老家夥很不順眼了,借著這個機會敲打敲打他們也好。識相的往後定會老實,若是不識相,他也不介意來點雷霆手段。
上次他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蕭鴻郎,朝中的大臣不就老實了很多麽?看來一味地馭下寬和也是行不通的。
天啟朝開國以來最紛亂的一次朝會結束了。井元青等人麵子丟盡,還被威脅了一通,灰溜溜地夾著尾巴快速離開了。葉婉落後兩步,走在蔚讓身側,看似不經意地小聲道:“延恩侯很明智。放下不該有的心思,往後的榮華富貴指日可待。”嘴角微微上揚,葉婉朝著蔚讓拱了拱手,轉頭走開了。
蔚讓隻覺腦中“轟隆隆”一道焦雷劈下,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這葉婉竟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連他現下的想法、打算也知道了?不知不覺後背的冷汗浸透了衣衫,蔚讓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若是自己沒有放下心思,那麽自己是不是會在不久的將來,步了蕭鴻郎的後塵?
------題外話------
感謝【麒麟魚】親、【xystere105】親投了一張月票!感謝【司徒長歌】親投了三張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