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辦客楚林喪事的過程中,李天明充當著一個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村民在稱唿他先生的同時,開始稱唿他記賬先生。


    從那一天開始,但凡村裏有紅白喜事,主人家都會來到李刀磨私塾,虔誠地請李天明,到家裏去做記賬先生。


    記賬先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充當的,不是一般人能夠充當的,做記賬先生,首要條件是識字,識很多字,其次做事要認真,切忌馬虎,千萬不能記錯。


    李刀磨的習俗,某家遇到紅白喜事,村民不能袖手旁觀,不能置之不理,而要去到某家,去幫忙某家,直到把事情辦完才可以離開,否則就是不講禮貌,不講村規,等到他們有事,村民不會前去幫忙,導致門庭冷落,被人笑話。


    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村民積極參與別家之事,遇到別家有事,盡量及早到場,極力相幫,李力磨村民把這種現象,叫做先栽樹,後乘涼,說:“你家有事,我來幫忙,等到我家有,你來幫忙。”


    眾鄰相幫,眾人相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李刀磨村民屬於中華民族,他們的身上,自然有這種傳統,而且做得很好,做得到位。


    社會原本混亂,原本複雜,連年戰火,現在外敵入段,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導致李刀磨經濟狀況差,某家有紅事,或者遇到白事,


    僅憑某家實力,無法應對。


    為了緩解招待方麵所麵臨的壓力,所麵臨的困難,參與紅事或者參與白事的村民,絕對不能空手前去,而是要送上一份禮物。


    送禮物是存在於民間的一種互動方式。送什麽,送多少,要根據自家的情況而定,經濟狀況好的家庭,可以多送一些,經濟狀況差的家庭,可以少送一些,多送少送都是一種情分。


    再有就是看禮簿,看我有事時人家送什麽,送多少,然後迴送什麽,迴送多少,這種方式叫做迴禮,迴禮的額度要高於送禮,如我有事,人家送我五斤米,現在人家有事,我送人家六斤米,最差也要持平,否則會被罵小氣,不講禮性,缺乏人情味。


    在主家眼裏,多送或者少送,處於同等地位,受到同等規模的接待。


    遭遇到厄運的家庭,經濟狀況極差的家庭,他們送不起禮物,但人是一定要到場的,叫做人到禮到,主家不能因為他們沒有送禮而去輕視他們,而是同等地看待他們,同等地接待他們,而他們,因為無力送禮,就主動出力,去幫主家幹活,什麽活重就去幹什麽,以幹活代替送禮物。


    紅事講究熱鬧,白事講究人緣,無論紅事白事,如果到場的人數不多,說明主家平時刻薄,得罪了村民。


    李刀磨村民為人做事向來講厚道,他們把人緣看得極為重要,以人緣去維護他們的自我尊嚴,以人緣去維護他們的自我地位,簡單一點說,就是以人緣去維護他們做人的臉麵,沒有臉麵,他們無法在李刀磨生活下去,生存下去。


    後來,李天明等六個青年,前往虹山打獵,被瞬間栽下的敵機,被瞬間發生爆炸的敵機毀容,盡管村民沒有嫌棄他們,但是他們覺得沒有臉麵,繼而於中秋之夜離家出走,曆經千難萬險,最終到達前線,在與外敵作戰中全部陣亡,他們以死亡的方式,去洗刷他們所受到的屈辱,以死亡的方式去挽迴做人的臉麵。


    參與紅事或者白事的村民要送禮物,錢是首選,但是就大多數村民而言,他們拿不出錢,拿不出錢就拿東西。


    為了應付村裏的紅事或者白事,村民往往會提早做好準備,到了那個時候,隻管拿出來,雞鴨、糧食、布匹……條件好的直係親屬,則會送整豬,整羊,甚至整牛。


    接收的主家要進行登記,以便人家有事時去迴禮。


    李天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寫挽聯,白紙黑字,悲哀,沉痛,懷念……音容笑貌猶在,人卻已經到別一個世界。


    寫好的挽聯,要貼在大門的門柱上,要貼在正屋的門柱上,但凡能夠貼到的地方,都要貼上,把整個院子,貼成白花花的世界。


    前來吊喪的村民看到挽聯,讀到挽聯,他們的腦子裏,就會現出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他們的鼻子一酸,淚水隨即滾出眼眶。


    客芷座不僅在生活上給予李天明大量的關心,還在學業上給予李天明盡心的指導,李天明的心裏是感激的,是無比感激的。


    客芷座到雲裏縣裏當了參議員,他把李刀磨私塾交給了李天明。李天明依靠李刀磨私塾先生這個職業,不僅解決了生活問題,還提高了他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他因此感激客芷座給他太多,願意為客芷座做事,願意為客芷座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李天明崇拜客芷座,他對客芷座有一種親切感,他覺得他自己,跟客芷座存在著親緣關係,然而,他們之間有沒有親緣關係呢?因為前文有過敘述,有過介紹,讀者已經知道答案,但是文中的李天明不知道,到死都不知道。


    李天明不知道,他隻是感覺而已,這種感覺在客楚林離開人世以後,在操辦客楚林的喪事期間,顯得格外強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滴淚戰雨淚紛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邊陲老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邊陲老人並收藏滴淚戰雨淚紛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