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位於安陸城以北十裏左右,上有一座廟宇,喚作白兆寺,據傳是玄武神的修煉之地。而在山的南麓,有一個桃花岩,岩石的後麵是一片桃園,桃園占地不大,一條小溪蜿蜒流淌,穿梭其中,在溪水邊有一石室,上有三個大字:青蓮居。


    在石室的大門上,寫著一副對聯:“山深雲更好,賞弄終日夕。”此刻楊峰站在門口,看著眼前的景象,竟有些膽怯。


    馬上就要見到中國曆史上最富盛名的詩仙李白,他怎麽能不激動?


    身邊的蕭薔看起來也有些激動,她緊緊的拽著楊峰的胳膊,口中念念有詞:“一定要給,一定要給......”


    楊峰有些奇怪:“幹什麽,你沒見過李白?”


    “廢話,李白那麽有名,怎麽會見我這個無名小卒?”


    ......


    好吧,看來是李白的粉絲,怪不得老是纏著自己,原來是把自己當成了誌同道合的人了,也難怪第一次綁架她的時候,自己背了幾首李白的詩,她就放過了自己。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不是自己運氣好,而是有具體原因的。


    就在他們踟躇著要不要進去的時候,一個五六歲的小娃娃跑著來到了他們跟前,張口就說:“兩位哥哥姐姐是來求詩的嗎?父親大人有請。”


    嘎~


    這片段似乎有點熟悉,等等,老子怎麽感覺向西遊記悟空拜師的那段啊。尼瑪,李白你是詩仙,不是仙人啊!


    我來求詩你都知道?


    這邊楊峰在那發呆亂想,蕭薔可沒有他這麽大條,她笑嗬嗬的彎下腰,摸了一下小娃娃粉嫩的臉蛋,溫柔的問道:“小弟弟,你父親是不是李太白啊?”


    誰知道小娃娃一臉的不屑,扭臉躲過了她的魔爪:“我不叫小弟弟,我叫李平陽!


    楊峰被李平陽的舉動逗樂了,他鄙視的看了一眼蕭薔:“什麽眼神,人家分明是小妹妹!”然後摸了一下李平陽的頭,笑嗬嗬的說道:“我說的沒錯吧,小妹妹。”


    “哼!”


    誰知道李平陽的脾氣還挺大,扭頭就走,二人一陣無語,相視一眼,趕上前去。


    穿過大門,才來到那座石室前,楊峰正想邁步進去,忽然聽見屋內響起一道吟唱之音: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楊峰一怔,這首詩他沒有雖然沒有聽過,但是一股豪邁之氣撲麵而來,細細品味,竟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豪情,他心裏暗讚:“果然是李白,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可是,自己該迴一個什麽詩呢?這李太白心高氣傲,一般的詩句一定不入他的法眼。而且明知自己是來求詩的,卻還想考驗一下自己?


    哼哼,第一次見麵,可不能讓他認為自己是一個草包,可是後代能夠和李白相提並論的隻有杜甫了,可是尼瑪杜甫的詩都是寫實的,用在此處可是不妥。


    要不,讓蘇軾來幫幫忙?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楊峰這邊剛剛背完,就聽屋裏響起一聲大喝:“好!好一個人生如夢!”話音一落,就見一個人從屋裏闖了出來,他快步來到楊峰麵前,一把抓住楊峰的胳膊,怔怔的看著楊峰。


    忽然,他搖了搖頭,輕輕的放下了自己的雙手,轉過身去。


    楊峰看著這位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偉大詩人,眼神一陣恍惚。李白三十上下,劍眉星目,帥氣逼人,一件淡藍色的長袍穿在他頎長的身上,說不出的瀟灑飄逸。但就是這麽一位“謫落人間”的詩仙,竟然一輩子鬱鬱不得誌,整日以酒為伴,放蕩高歌。


    他聽到自己的朗誦,以為自己是一個豪氣十足、人生閱曆豐富的才情之人,但是見到自己之後,他搖頭輕歎,才發現自己不過年齡雙十,不經世事的小年輕。


    他一輩子心高氣傲,不屈服;他一輩子都在和命運作鬥爭,不放棄。他搖頭,應該是發現自己不能引薦他入朝拜相;他搖頭,應該是發現自己一介布衣,難以實現心中抱負吧。


    莫名的,楊峰心裏一痛。


    自己是不是應該說點什麽,看著李太白有些落寞的眼神,楊峰突然覺得有些話憋在心口,不吐不快。


    “太白兄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怎麽現在如此一蹶不振,鬱鬱寡歡?”


    “太白兄如此人傑,千古詩人,怎麽也隨俗人,在此隱居度日?”


    “太白兄剛才搖頭,可是見某一介布衣,不堪重托?”


    楊峰還想說些什麽,卻見屋裏走出一位容貌秀麗,溫文爾雅的女子來,她輕輕的對著楊峰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說了。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李白突然轉過身,麵對著他,問道:“小兄弟那首詩不是自己做的吧。”


    額,好吧,被你發現了。他點點頭:“確實不是在下所做,這是一位朋友寫的,他的命運和太白兄很相似。”


    “既然如此,那我就寫一首詩贈與兩位,也不枉兩位遠道而來。”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楊峰看不太懂他寫的是什麽,他一直沒有時間學習這個時代的繁體字,見到是四句詩,還以為就是一個平常的五言絕句,沒想到蕭薔看後,想了一下問道:“這首詩沒有寫完吧?”


    李白讚賞的看了她一眼,卻轉過頭對著楊峰說道:“這首詩是我在蜀中所做,一共八句,現在寫出前四句,你拿迴去讓你的那位朋友看看,讓他補全後麵四句。”


    尼瑪,要不要這麽坑,以文會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工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隻小勺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隻小勺兒並收藏大唐工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