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千莎妹妹。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麽?”本以為張曉穎終於是要直奔主題了,可沒想到她卻又問了這樣一個好像與之沒什麽關係的問題。
“哎…?”被突然這麽問道,千莎也沒怎麽反應的過來,遲疑了片刻後,答道,“我不信。”
接著,似乎是意識了什麽,千莎的表情隱隱冷了下來,又補充道:“如果你要和炒作媒體一樣,和我說那個殺人犯是什麽冥界審死的死神之類的,我是絕對不可能相信的。”
張曉穎打了個哈哈,道:“我可沒有這麽說的意思啊,先放輕鬆點嘛。殺死你父母的兇手,當然不可能是什麽死神所為,我也並非是要否認或是鼓吹什麽無神論的觀點。隻是,你可有想過,為什麽不管是哪一種文化的曆史,都會有‘神’這樣的定義存在呢?當時所謂的‘神’,又究竟是什麽呢?”
眼見話題似乎是要被越扯越遠了,千莎沒有給出迴答,而是有些為難地迴話道:“姐…姐姐,你是想說……?”
張曉穎微微閉上了眼,依然繼續自顧自地解釋著自己的觀點:“最初被定義為‘神’的存在,在去除了那些文獻記錄中誇張的修飾之後,依我猜測,應該就是指…在特定的領域,擁有絕對才能的‘人’。”
在聽到了這裏之後,千莎也隱約察覺到了張曉穎話裏的意思,她抿了抿嘴唇,說道:“…那個人,對‘殺人’擁有絕對的才能,所以你是想要告訴我,他那個‘閻王’的稱號…”
“不,我不是要對他現有的稱號做出重新申明的意思。”張曉穎打斷了千莎的話,解釋道,“我也…不單單是在說他啊。促使這場必將來臨的戰爭發生的那個人…他的動機,就是對‘神’這個定義瘋狂的追求啊。”
見她再次提及了即將到來的‘戰爭’,千莎也是對此有些在意,疑問道:“你所說的這場‘戰爭’…和這個將會引發戰爭的人…他是誰?”
張曉穎偏偏卻是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抱歉道:“…不好意思了啊…千莎妹妹,唯獨這個人的事,我還是不能告訴你的。”
對於這樣的迴答,千莎略微有些莫名,疑惑道:“那你…為什麽還要告訴我這些事?”
麵對她的提問,張曉穎將視線轉移到了窗外的方向,聲音也是漸漸輕了下去:“不是不想說…真的,是不能說啊。”接著,她又看向了千莎,恢複了微笑,又說道:“但是說了這麽多,其實我是想告訴你,引發了這個人對於渴望‘神’的這一執念的緣由,就是你想要調查的那名殺人犯啊。”
“…?!”
就在千莎正聽得不明所以的時候,張曉穎忽地站起了身,隨後,掀開了身下沙發的墊子。
墊子的當中,是一個深黑色的檔案夾,而檔案夾的封麵上,是一個與深黑色形成鮮明對比的巨大白色英文字母——k。
張曉穎將這份檔案夾拿到了手中,將上麵沾染的些許灰塵拍了拍,便遞給了千莎,又說道:“這是與你也算有過幾麵之緣的…一個我的老朋友所調查搜集的關於‘閻王’的資料。因為某些機緣巧合吧,落到了我的手裏,與我所整理的情報一起湊了一個‘整合版’的。你需要的話,就拿去趕緊看了吧。”
千莎盯著張曉穎遞來的檔案夾,沒有馬上接過去。她微微有些遲疑地問道:“為什麽…要這樣幫我?”
“僅僅是因為,我覺得你可能比我更需要這份資料呢。而我…”說到這裏,她再度望向了窗外的方向,卻是沒有再說下去了。
(對於我而言,也隻是想在迎來那料定的結局之前,盡可能地多留下些什麽吧。)
而另一邊,千莎也終究是接過了這份標記著k的檔案。
盡管張曉穎表現出了許多稱得上可疑的地方,但她在千莎的心目中依舊是作為‘恩人’的身份而存在的,此外,在她的了解之中,張曉穎的推理能力與對事物的觀察力都遠勝常人。因此,即使千莎自己也沒有發現,其實隱隱間已經是對她產生了些許的依賴,潛意識中也依稀產生了能夠依靠她找出閻王的想法。
因此,雖然有著些許疑惑,但這種異樣的情感很快也就被突然得到資料的激動與對張曉穎的信任掩蓋了過去,所以,沒有多餘的猶豫,千莎翻開了手中的檔案,仔細地閱讀了起來。
“在這樣的年代,我依然認為紙張是最為靠譜的文字媒介呢…至少,不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竊取到別人的手裏啊。”
一邊的張曉穎這麽感歎了一句。
“嗯…”千莎微微點了點頭,隨後再度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手中的資料上。
檔案第一頁,是一行行手寫的純英文的草稿手記,還不時地出現了些許的繪圖與標記。
所幸,以她的英語水平,也基本都能順利看懂。這一頁的手記,都是對某個人的特征所進行的記錄,而其中許多的內容又都被劃去,還有部分內容則是打著勾或是問號的標記,諸如‘性別’的旁邊寫著‘男’,卻又在這個‘男’的另一邊打上了一個問號。
照尋常的理解來看,打著勾的,應該就是已確定的內容、而打著問號的,應該是不確定或是作為猜測的內容。其中,打勾的內容中需要留意的大致有這麽幾條:
身高170-190cm之間
絕對的完美主義者
嚴重的情感淡漠症患者
天才級的分析力與判斷力
天才級的黑客能力
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
……
此外,還有‘格鬥術精通’、‘優異的體能與身體素質’等等的特征,卻是標記著問號的不確定特征。而那條“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的特征旁,問號與勾的標記不斷相互塗抹交替出現,最終留下了勾的標記。
看著這些特征的記錄,千莎也猜到了這些都是對於連環殺人犯‘閻王’的調查記錄。而將檔案翻到了第二頁後,則是出現了數張從某處撕下後貼到檔案紙上的紙張,從紙張上的字跡來看,其出處應該是與這份手記為同一個人。從其內容來看,似乎是從類似調查報告的記錄中撕下後粘貼於此的:
2028年3月14日。從‘公司’處接手了對連環殺人犯x調查的任務。
2028年5月22日。截止今日,受害者已達16人。他們的身份、年齡、相貌、體型之間均無任何共同點。
2028年5月29日。第17名受害者出現。經再次比對受害者名單後產生了全新的設想,除最初案件中死亡的兩名受害者外,其餘的15名受害者都存在在職業領域中‘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這一特點,對閻王的作案目標作出假設。
2028年9月8日。已經從‘公司’的內部資料之中,確認了x消除死者記憶的方法,是使用了對基礎型c.m.d設備進行了改造後的新型設備。基於這一條件,就ch國內所有有權限保留c.m.d設備的相關人員展開了調查。
2028年10月15日。ch國相關部門及媒體將x稱為‘閻王’,義為ch國神話中的死神。此後的記錄中也將采用此稱號。
2028年10月28日。所有c.m.d設備的擁有者與掌握c.m.d技術的相關人員的經調查都已被排除,未發現可疑對象。開始調查符合‘有能力學習c.m.d技術’這一條件的對象。
2028年12月2日。所有調查對象再次被全部排除。猜測‘閻王’並不存在身份戶口,沒有被記錄於人口數據庫之中。
2029年3月20日。因為‘公司’的任務,暫時耽擱了對‘閻王’真實身份的調查行動,但是從中得到了珍貴的影像與相關資料。根據影像可以了解到,‘閻王’在行動時會使用麵罩式變聲裝置,此外,從影像中的記錄來判斷,再度更新了‘閻王’的特征才能。依此條件進行比對分析,再結合對作案目標的猜測提出更進一步的假設:閻王具有被其殺害的人所具備的專業才能。
2029年3月21日。了解到‘公司’已開始研製的新一代記憶數據化技術後,再次基於對‘閻王’的假設進行思考,猜測閻王的改造型c.m.d設備已接近新一代數據化技術的革新標準,其功能並非是‘抹去’死者的記憶,而是‘掠奪’,將記憶為己所用。
2029年4月6日。新的受害者再度出現,確立“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的犯案條件,隨後對‘閻王’初次犯案的兩名不具備此條件的受害人進行調查,並對此案件中兩名受害人的女兒作為可能的嫌疑人進行暗中調查。
2029年5月5日。目標不存在嫌疑,將其排除。通過‘公司’內部的資料,發現了在‘閻王’初次犯案的前一年、即2027年,共發生過兩起在ch國所發生的與記憶學技術有關的未披露事件:其一是‘公司’的正式成立,其二是已破產的goony企業總裁吳高雄及其兩名繼承者皆於這一年遭到了神秘暗殺,死因不明。直覺告訴我,這兩起事件,與‘閻王’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聯係。
2029年6月27日。經調查後,發現所有與吳高雄有關的人物都遭到了死因不明的暗殺,而這些暗殺事件對外都公布為‘意外死亡’,懷疑與‘公司’有關。即使如此,我不會停止對此事件中知情者的搜索。
2029年11月24日。與一名曾到過吳高雄住處的電路修理人員取得了聯係,據他聲稱,除被暗殺的兩名吳高雄繼承者之外,可能有第三個孩子的存在。我與他約定了見麵地點,可並沒有等到他的出現。另外,已確定吳高雄的死亡與‘公司’有關。將針對‘第三個孩子’這一線索進行深入調查。
2030年2月6日。已確定‘閻王’的身份為吳高雄曾收養的一名流浪少年,目前的年齡在18到24歲之間,可能因為考慮到繼承權的問題沒有為他申辦真實戶口,已知的現用名為‘wuqing’,將像上級部門申請是否對其展開進一步行動。
……
“哎…?”被突然這麽問道,千莎也沒怎麽反應的過來,遲疑了片刻後,答道,“我不信。”
接著,似乎是意識了什麽,千莎的表情隱隱冷了下來,又補充道:“如果你要和炒作媒體一樣,和我說那個殺人犯是什麽冥界審死的死神之類的,我是絕對不可能相信的。”
張曉穎打了個哈哈,道:“我可沒有這麽說的意思啊,先放輕鬆點嘛。殺死你父母的兇手,當然不可能是什麽死神所為,我也並非是要否認或是鼓吹什麽無神論的觀點。隻是,你可有想過,為什麽不管是哪一種文化的曆史,都會有‘神’這樣的定義存在呢?當時所謂的‘神’,又究竟是什麽呢?”
眼見話題似乎是要被越扯越遠了,千莎沒有給出迴答,而是有些為難地迴話道:“姐…姐姐,你是想說……?”
張曉穎微微閉上了眼,依然繼續自顧自地解釋著自己的觀點:“最初被定義為‘神’的存在,在去除了那些文獻記錄中誇張的修飾之後,依我猜測,應該就是指…在特定的領域,擁有絕對才能的‘人’。”
在聽到了這裏之後,千莎也隱約察覺到了張曉穎話裏的意思,她抿了抿嘴唇,說道:“…那個人,對‘殺人’擁有絕對的才能,所以你是想要告訴我,他那個‘閻王’的稱號…”
“不,我不是要對他現有的稱號做出重新申明的意思。”張曉穎打斷了千莎的話,解釋道,“我也…不單單是在說他啊。促使這場必將來臨的戰爭發生的那個人…他的動機,就是對‘神’這個定義瘋狂的追求啊。”
見她再次提及了即將到來的‘戰爭’,千莎也是對此有些在意,疑問道:“你所說的這場‘戰爭’…和這個將會引發戰爭的人…他是誰?”
張曉穎偏偏卻是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抱歉道:“…不好意思了啊…千莎妹妹,唯獨這個人的事,我還是不能告訴你的。”
對於這樣的迴答,千莎略微有些莫名,疑惑道:“那你…為什麽還要告訴我這些事?”
麵對她的提問,張曉穎將視線轉移到了窗外的方向,聲音也是漸漸輕了下去:“不是不想說…真的,是不能說啊。”接著,她又看向了千莎,恢複了微笑,又說道:“但是說了這麽多,其實我是想告訴你,引發了這個人對於渴望‘神’的這一執念的緣由,就是你想要調查的那名殺人犯啊。”
“…?!”
就在千莎正聽得不明所以的時候,張曉穎忽地站起了身,隨後,掀開了身下沙發的墊子。
墊子的當中,是一個深黑色的檔案夾,而檔案夾的封麵上,是一個與深黑色形成鮮明對比的巨大白色英文字母——k。
張曉穎將這份檔案夾拿到了手中,將上麵沾染的些許灰塵拍了拍,便遞給了千莎,又說道:“這是與你也算有過幾麵之緣的…一個我的老朋友所調查搜集的關於‘閻王’的資料。因為某些機緣巧合吧,落到了我的手裏,與我所整理的情報一起湊了一個‘整合版’的。你需要的話,就拿去趕緊看了吧。”
千莎盯著張曉穎遞來的檔案夾,沒有馬上接過去。她微微有些遲疑地問道:“為什麽…要這樣幫我?”
“僅僅是因為,我覺得你可能比我更需要這份資料呢。而我…”說到這裏,她再度望向了窗外的方向,卻是沒有再說下去了。
(對於我而言,也隻是想在迎來那料定的結局之前,盡可能地多留下些什麽吧。)
而另一邊,千莎也終究是接過了這份標記著k的檔案。
盡管張曉穎表現出了許多稱得上可疑的地方,但她在千莎的心目中依舊是作為‘恩人’的身份而存在的,此外,在她的了解之中,張曉穎的推理能力與對事物的觀察力都遠勝常人。因此,即使千莎自己也沒有發現,其實隱隱間已經是對她產生了些許的依賴,潛意識中也依稀產生了能夠依靠她找出閻王的想法。
因此,雖然有著些許疑惑,但這種異樣的情感很快也就被突然得到資料的激動與對張曉穎的信任掩蓋了過去,所以,沒有多餘的猶豫,千莎翻開了手中的檔案,仔細地閱讀了起來。
“在這樣的年代,我依然認為紙張是最為靠譜的文字媒介呢…至少,不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竊取到別人的手裏啊。”
一邊的張曉穎這麽感歎了一句。
“嗯…”千莎微微點了點頭,隨後再度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手中的資料上。
檔案第一頁,是一行行手寫的純英文的草稿手記,還不時地出現了些許的繪圖與標記。
所幸,以她的英語水平,也基本都能順利看懂。這一頁的手記,都是對某個人的特征所進行的記錄,而其中許多的內容又都被劃去,還有部分內容則是打著勾或是問號的標記,諸如‘性別’的旁邊寫著‘男’,卻又在這個‘男’的另一邊打上了一個問號。
照尋常的理解來看,打著勾的,應該就是已確定的內容、而打著問號的,應該是不確定或是作為猜測的內容。其中,打勾的內容中需要留意的大致有這麽幾條:
身高170-190cm之間
絕對的完美主義者
嚴重的情感淡漠症患者
天才級的分析力與判斷力
天才級的黑客能力
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
……
此外,還有‘格鬥術精通’、‘優異的體能與身體素質’等等的特征,卻是標記著問號的不確定特征。而那條“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的特征旁,問號與勾的標記不斷相互塗抹交替出現,最終留下了勾的標記。
看著這些特征的記錄,千莎也猜到了這些都是對於連環殺人犯‘閻王’的調查記錄。而將檔案翻到了第二頁後,則是出現了數張從某處撕下後貼到檔案紙上的紙張,從紙張上的字跡來看,其出處應該是與這份手記為同一個人。從其內容來看,似乎是從類似調查報告的記錄中撕下後粘貼於此的:
2028年3月14日。從‘公司’處接手了對連環殺人犯x調查的任務。
2028年5月22日。截止今日,受害者已達16人。他們的身份、年齡、相貌、體型之間均無任何共同點。
2028年5月29日。第17名受害者出現。經再次比對受害者名單後產生了全新的設想,除最初案件中死亡的兩名受害者外,其餘的15名受害者都存在在職業領域中‘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這一特點,對閻王的作案目標作出假設。
2028年9月8日。已經從‘公司’的內部資料之中,確認了x消除死者記憶的方法,是使用了對基礎型c.m.d設備進行了改造後的新型設備。基於這一條件,就ch國內所有有權限保留c.m.d設備的相關人員展開了調查。
2028年10月15日。ch國相關部門及媒體將x稱為‘閻王’,義為ch國神話中的死神。此後的記錄中也將采用此稱號。
2028年10月28日。所有c.m.d設備的擁有者與掌握c.m.d技術的相關人員的經調查都已被排除,未發現可疑對象。開始調查符合‘有能力學習c.m.d技術’這一條件的對象。
2028年12月2日。所有調查對象再次被全部排除。猜測‘閻王’並不存在身份戶口,沒有被記錄於人口數據庫之中。
2029年3月20日。因為‘公司’的任務,暫時耽擱了對‘閻王’真實身份的調查行動,但是從中得到了珍貴的影像與相關資料。根據影像可以了解到,‘閻王’在行動時會使用麵罩式變聲裝置,此外,從影像中的記錄來判斷,再度更新了‘閻王’的特征才能。依此條件進行比對分析,再結合對作案目標的猜測提出更進一步的假設:閻王具有被其殺害的人所具備的專業才能。
2029年3月21日。了解到‘公司’已開始研製的新一代記憶數據化技術後,再次基於對‘閻王’的假設進行思考,猜測閻王的改造型c.m.d設備已接近新一代數據化技術的革新標準,其功能並非是‘抹去’死者的記憶,而是‘掠奪’,將記憶為己所用。
2029年4月6日。新的受害者再度出現,確立“以‘具備特定的優秀技能’的人為目標進行獵殺”的犯案條件,隨後對‘閻王’初次犯案的兩名不具備此條件的受害人進行調查,並對此案件中兩名受害人的女兒作為可能的嫌疑人進行暗中調查。
2029年5月5日。目標不存在嫌疑,將其排除。通過‘公司’內部的資料,發現了在‘閻王’初次犯案的前一年、即2027年,共發生過兩起在ch國所發生的與記憶學技術有關的未披露事件:其一是‘公司’的正式成立,其二是已破產的goony企業總裁吳高雄及其兩名繼承者皆於這一年遭到了神秘暗殺,死因不明。直覺告訴我,這兩起事件,與‘閻王’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聯係。
2029年6月27日。經調查後,發現所有與吳高雄有關的人物都遭到了死因不明的暗殺,而這些暗殺事件對外都公布為‘意外死亡’,懷疑與‘公司’有關。即使如此,我不會停止對此事件中知情者的搜索。
2029年11月24日。與一名曾到過吳高雄住處的電路修理人員取得了聯係,據他聲稱,除被暗殺的兩名吳高雄繼承者之外,可能有第三個孩子的存在。我與他約定了見麵地點,可並沒有等到他的出現。另外,已確定吳高雄的死亡與‘公司’有關。將針對‘第三個孩子’這一線索進行深入調查。
2030年2月6日。已確定‘閻王’的身份為吳高雄曾收養的一名流浪少年,目前的年齡在18到24歲之間,可能因為考慮到繼承權的問題沒有為他申辦真實戶口,已知的現用名為‘wuqing’,將像上級部門申請是否對其展開進一步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