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文通振臂大吼,“散開!散開!往兩旁散開!”


    然一片混亂之中,別人聽不清他吼什麽,而就算聽清了,也已來不及了。


    就像裝上了一個超大功率的擴音器,細碎的“咯吱”聲倏然放大,變成了巨大的破裂聲,並迅速蔓延開去,其聲如山崩、如海嘯,連綿不絕,在無數驚恐絕望的叫喊聲中,淮水的冰麵,一大塊接著一大塊,轟轟隆隆的崩塌了!


    事實上,星月無光,長坡上也好,盱眙城頭也好,是看不清河中央的情形的,然連吳浩在內,人人都不由臉上變色。


    天地之威,一至如斯!


    長坡上的火箭,停止了發射。


    城樓燈火映照下,半空中,鹽粒般的雪花飄飄灑灑——又開始下雪了。


    山崩海嘯般的破裂聲沒有持續太久,但那些驚恐絕望的叫喊聲、唿救聲、哀嚎聲,足足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才慢慢止歇。


    都是穿棉衣、著鐵甲的,掉落冰河之中,就算水性好,能逃得性命嗎?


    期間,對岸的泗州城也有動靜,城樓之上,也一片燈火通明,南城門一度打開,但很快就關上了。


    由始至終,沒有大隊人馬出來救援什麽的。


    就算想救援,亦無可著手處罷?


    河麵聲歇之後,盱眙城這邊,派人至河邊,舉火查看,但夜色太濃,河麵影影綽綽,不得要領。


    此時大致是寅正時分(淩晨四點)。


    一個多時辰後,天色終於亮了。


    河麵上的景象,叫盱眙城頭的人,個個瞠目結舌。


    淮冰再合,不過,不再像之前的平滑如鏡,而是參差嵯峨如礁岩,“礁岩”之間,是無數具凍僵的屍體,幾乎沒有“全屍”的,或者一個頭顱、或者半截上身露出冰麵,其餘部分,或封在冰內,或浸在冰麵之下。


    城上的人,目力再好,也看不清屍體的表情,但其姿勢是大致看得明白的:一個個翻折扭轉,奇形怪狀,許多屍體的手,伸向半空,五指張開而蜷曲。


    這——


    這就是寒冰地獄呀!


    派人巡查河麵,根據服飾,找到了疑似完顏文通的遺體。


    午初時分,泗州城來人。


    誰?


    時青。


    哦,就是那個被招安了的紅襖軍大頭目?


    對。


    所為何事?


    奉版籍請降。


    吳浩召集會議,展淵、季先等皆以為無可疑,時青本就不是金國的忠臣孝子,完顏文通的全軍覆沒、尤其是冰麵上的慘象,擊潰了泗州城的心理防線,投降,是個合理的選擇。


    時青本人親自過河請降,也算很有誠意的表示了。


    於是,吳浩接見時青,溫言撫慰;時青則大禮參拜,並請朝廷大軍盡快入駐泗州。


    “啟稟統製,”時青說道,“泗州乃金國淮黃一線重鎮,泗州一失,淮黃動搖,南京不安!因此,彼人絕不會輕棄,屬下以為,過不多久,彼人便會起大軍來奪,俺們要早做準備!”


    泗州位於金國南京路之東南角,據定泗州,向北、東北,可進取山東;向西北,可威脅金國目下的首都南京(汴梁),時青這番見解,算是頗有見識了。


    此人的形貌,清臒修長,聽談吐,也似乎讀過兩年書,倒不大像個“做賊”的?


    隻不過,汴梁於宋為“東京”,宋人語境,絕不會稱汴梁為“南京”,但時青新降,一時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亦無足為怪。


    於是一麵準備過河(欸,話說,盱眙這塊地兒,俺還沒坐熱乎呢),一麵飛書朝廷,報告“盱泗大捷”。


    捷報中,吳浩並未鋪張武功,反倒強調,我本有和平相處之誠意——我還主動給完顏文通寫了信呢,然彼人狼子野心,處心積慮,犯我境土,我不能不奮起反擊,一舉殲之,形格勢禁,泗州的殘敵不能不請降,我亦不能寒故民之心,不能不過河,“複百年之故土”。


    一切都是“不能不”。


    “複百年之故土”,本應是南宋的政治正確,但自趙構、秦檜以來,南宋政權內部,“和平”力量一直異常強大,凡北伐,必有大有力者在後頭大力掣肘,韓侂胄同理學一派鬥的你死我活,韓侂胄主張北伐,理學一派便反對北伐;史彌遠以倒韓、和議起家,對理學虛與委蛇,自然也不是對金的強硬派,因此,吳浩在羽翼豐滿之前,不想被人抓一個“擅開邊釁”的口實。


    但他似乎多慮了。


    朝野上下,對“盱泗大捷”,皆十分興奮,有上賀表的,有建議如何進一步規劃的,頗為熱鬧。


    詔書頒下,以吳浩為神武軍副都統製,知盱眙、權知泗州。


    興奮歸興奮,熱鬧歸熱鬧,對吳浩的新任命,朝野上下,卻是一片嘩然。


    “副都統製”很正常,哪怕給個“都統製”,也還是隻管神武一軍,沒有啥實質性的區別;但是,“知盱眙”?就算不考慮級別、資曆,以武將知軍州,這是什麽規矩?本朝祖製,以文製武,這樣做,把文臣往哪裏擱?


    往哪裏擱?史丞相兩手一攤:往盱眙擱呀!問題是,擱不進去呀!之前,一連找了三位,沒一位肯幹的呀?咋的,各位都不記得了?


    咋的,這個“知盱眙”的位子,寧肯永遠空置下去,也不能叫有功的武臣去坐?如是,奈朝廷何?奈黎庶何?


    這——


    無辭以對。


    事實上,彼一時、此一時,彼時沒人肯幹知盱眙,此時,一定是有人肯幹的——石珪已經不在盱眙了呀?


    可是,史丞相裝傻,並未再去找第四個人選,“沒法子,實在找不到人了,這個燙屁股位子,隻好硬摁吳浩坐上去了,誰叫他在盱、泗搞風搞雨呢?嗯,有道是‘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算他倒黴罷!”


    一片嘩然的那一撥,也隻好裝傻,沒一個好意思捅破這層窗戶紙的。


    至於“權知泗州”,性質本來同於“知盱眙”,但沒啥人羅唕。


    泗州,那是金國的地頭,心裏上,還未將之當作大宋的疆土;再者說了,弄不好一轉眼就叫金人奪迴去了呢?知泗州,“守土有責”,到時候,弄不好就要與城同存亡呢!


    這個位子,可沒啥吸引力。


    於是,吳浩非但以武兼文,還成了極罕見的“雙知軍州”。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收個皇帝做小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獅子並收藏收個皇帝做小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