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豆大的雨點打在瓦片上劈啪作響。天地間像是掛上了一條水簾,霧蒙蒙的一片,又像是流不盡的淚眼。
宣室內,漢文帝劉恆咆哮著吼道:“把他拖出去,把這個瘋子拖出去——他說的每一個字朕都不相信!朕不要再聽到他的瘋言瘋語。把他交給廷尉,好好審問清楚……”宣室外,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照亮了半邊天,隆隆的雷聲將他的聲音蓋過。
後室,透過晃動的珠簾,可以看見一張若隱若現的美婦的臉,隻是臉上的淚痕闌珊,說不盡的淒苦和無奈。她就是文帝的生母薄姬——如今的皇太後。她凝視著暴怒的兒子和被侍衛拖出去的留侯——張不疑。淚水,再一次無聲地奪眶而出。她多想阻止兒子,因為她知道,不疑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但她又有些膽怯,這件事涉及得太大太廣,甚至會危及到整個大漢王朝的穩定,這豈不是辜負了當初子房的一番苦心。可是不說,不疑定然會獲罪,乃至性命不保,這又怎麽對得起子房臨去前的交代呢?她猶豫、躊躇著,但還是用羅帕擦幹了眼淚。她明白,現在流淚是最無用的。當年戚姬在高祖麵前留盡了眼淚,到頭來非但兒子沒有當上太子,自己反淪為“人彘”——“淚流得太多總歸不祥”她記得子房曾反複說過這句話。是的,子房很少流淚,即使隻高祖過世時也不曾有過,反倒是……
長樂宮鍾室。
薄太後撫著琴,是一曲《箕子操》。太後的心情也如這琴聲般紊亂。這裏傳說是韓信被誅殺的地方。——“薄姬”她仿佛還可以聽見當年韓信喚她的聲音。她曾答應韓信,要為他撫琴一曲的,但終歸是沒能撫成。“大將——你現在身在何處?”她低吟著,迴想在魏豹宮中與韓信相處的一段短暫卻快樂的日子。雖然韓信總是那麽忙碌,常常會顧不上吃飯、休息,但能在他身後默默看著他也就足夠了。
跫音響起,是文帝大步流星地向母親這邊走來。“母親召喚孩兒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薄太後抬起頭,看著日趨成熟的兒子,歎了口氣:“你是什麽時候養成的這火暴脾氣啊?”
文帝一愣,方想起剛才在宣室裏的雷霆震怒。“難道母親聽到了自己與張不疑的那番話?這該如何是好,若母親為張不疑求情,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他已對張不疑起了殺心。這樣的人留著,不能不說是養虎為患,何況,剛才不疑的話實在是太可怕了,他對此不能不有所防備,而死人,恰恰是最安全的,
琴音響起,打斷了文帝的思緒,他向薄太後解釋道:“母親,那留侯想來是瘋了,他對孩兒說的那些混帳話您千萬別放在心上。朕會令廷尉處理這件事的。”
這迴,薄太後沒有抬頭,繼續撫著琴,“恆兒,你可知道這是什麽曲子?”
“聽琴音狂亂,孩兒猜該是《箕子操》吧。”文帝道。
薄太後停止了撫琴,深沉地望著文帝,“但箕子他並沒有瘋,不是嗎?”
“母親!——”文帝欲言又止,斟酌著應該怎麽對母親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疑他是個好孩子,隻是有時候為人處世衝動了些。他說的這些事,那時候你還小,但未必就會是假的。”薄太後說。
“不疑的年紀與朕相仿,他怎麽可能會知道這麽多?”文帝滿腹狐疑地問。
薄太後微微一笑道:“傻孩子,不疑是在子房身邊長大的,像子房那樣一個剔投的人兒,怎麽會不把一切真相都告訴不疑呢?”
“母親的意思是——”文帝有些語無倫次地說,“不疑的話——竟然會是,會是真的?這也太荒唐,太不可思議了,留侯他竟是……”
“恆兒,別說了,”薄太後打斷了文帝的話,“你應該好好對待不疑,就當是我們劉家欠他的吧。”
文帝搖搖頭道:“母親,即使是我們劉家欠他的,您讓朕用什麽來還?如果不疑說的真的是真的,那就更不能讓他活下去了!”
薄太後神色大變:“恆兒,你要殺不疑?”
“母親,您該知道斬草不除根,春後必發芽的道理?當初父皇就不該留下不疑,還把他交給了留侯。”文帝道。
薄太後道:“當初,你父皇為他起名‘不疑’,就表示不曾對他有所猜疑,如今,你卻要拂逆你父皇的意思,將來,你如何去麵對你的父皇?”
“既然母親這麽說了,朕暫且饒過他,但‘留侯’的爵位是不能再讓他襲承下去了。朕就治他不敬之罪,除了他的封國。”文帝略一沉吟,緩緩說道。
薄太後淒然一笑道:“絳侯他們將你從代國請來確實是做對了。——你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母親不會再來幹涉你。我不是娥姁,你也不是你那劉盈哥哥。”薄太後起身,款款離開了鍾室……驀然,她迴首道,“我要去見見不疑,你命人去安排吧。”
“母親!”文帝有些不情願地叫道。
“你不會連這都不答應吧?”薄太後望著文帝。——離得遠了,文帝看不清母親的神色。聽口氣,母親有些不滿意。
文帝略一猶豫說:“母親,您隨時可以去看不疑,不會有人來阻攔您的。”
薄太後哂笑道:“那是最好不過了。”
幽暗的廷尉府,不疑側臥在一堆幹草上,喃喃念叨著項羽和虞姬在垓下之圍時作的楚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漢軍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聊生?
念著念著,不疑的淚落了下來。當年意氣風發的西楚霸王,最終居然落得四麵楚歌、十麵埋伏的地步;虞姬,一代紅顏,就這樣自刎在霸王麵前!
不疑越想越是黯然神傷,不知不覺地迷糊了起來……
“帳前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過楚歌聲,正三更。撫騅欲上重相顧,豔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凜青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不疑聞聲,睜開眼,隻見薄太後站在他麵前。顯然,剛才的詩是出自她之口了。
“太後!”不疑翻身起來,向薄太後行禮。薄太後凝視這個與劉恆年齡相仿的青年,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還是不疑先開的口,“太後,臣是帶罪之身,您不應該到這裏來。這會有損您的餓身份的。”
薄太後拉了不疑坐在幹草上,說道:“不疑,沒年祭奠魯公和虞姬的時候,子房都會吟這首詩。從不流淚的人總會在那時候流淚。”
不疑神色慘淡地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既然要製他們與死地,又何苦留下了我,弄到如今徒增煩惱!”
薄太後一愣,不知該怎麽迴答不疑的話……
宣室內,漢文帝劉恆咆哮著吼道:“把他拖出去,把這個瘋子拖出去——他說的每一個字朕都不相信!朕不要再聽到他的瘋言瘋語。把他交給廷尉,好好審問清楚……”宣室外,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照亮了半邊天,隆隆的雷聲將他的聲音蓋過。
後室,透過晃動的珠簾,可以看見一張若隱若現的美婦的臉,隻是臉上的淚痕闌珊,說不盡的淒苦和無奈。她就是文帝的生母薄姬——如今的皇太後。她凝視著暴怒的兒子和被侍衛拖出去的留侯——張不疑。淚水,再一次無聲地奪眶而出。她多想阻止兒子,因為她知道,不疑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但她又有些膽怯,這件事涉及得太大太廣,甚至會危及到整個大漢王朝的穩定,這豈不是辜負了當初子房的一番苦心。可是不說,不疑定然會獲罪,乃至性命不保,這又怎麽對得起子房臨去前的交代呢?她猶豫、躊躇著,但還是用羅帕擦幹了眼淚。她明白,現在流淚是最無用的。當年戚姬在高祖麵前留盡了眼淚,到頭來非但兒子沒有當上太子,自己反淪為“人彘”——“淚流得太多總歸不祥”她記得子房曾反複說過這句話。是的,子房很少流淚,即使隻高祖過世時也不曾有過,反倒是……
長樂宮鍾室。
薄太後撫著琴,是一曲《箕子操》。太後的心情也如這琴聲般紊亂。這裏傳說是韓信被誅殺的地方。——“薄姬”她仿佛還可以聽見當年韓信喚她的聲音。她曾答應韓信,要為他撫琴一曲的,但終歸是沒能撫成。“大將——你現在身在何處?”她低吟著,迴想在魏豹宮中與韓信相處的一段短暫卻快樂的日子。雖然韓信總是那麽忙碌,常常會顧不上吃飯、休息,但能在他身後默默看著他也就足夠了。
跫音響起,是文帝大步流星地向母親這邊走來。“母親召喚孩兒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薄太後抬起頭,看著日趨成熟的兒子,歎了口氣:“你是什麽時候養成的這火暴脾氣啊?”
文帝一愣,方想起剛才在宣室裏的雷霆震怒。“難道母親聽到了自己與張不疑的那番話?這該如何是好,若母親為張不疑求情,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他已對張不疑起了殺心。這樣的人留著,不能不說是養虎為患,何況,剛才不疑的話實在是太可怕了,他對此不能不有所防備,而死人,恰恰是最安全的,
琴音響起,打斷了文帝的思緒,他向薄太後解釋道:“母親,那留侯想來是瘋了,他對孩兒說的那些混帳話您千萬別放在心上。朕會令廷尉處理這件事的。”
這迴,薄太後沒有抬頭,繼續撫著琴,“恆兒,你可知道這是什麽曲子?”
“聽琴音狂亂,孩兒猜該是《箕子操》吧。”文帝道。
薄太後停止了撫琴,深沉地望著文帝,“但箕子他並沒有瘋,不是嗎?”
“母親!——”文帝欲言又止,斟酌著應該怎麽對母親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疑他是個好孩子,隻是有時候為人處世衝動了些。他說的這些事,那時候你還小,但未必就會是假的。”薄太後說。
“不疑的年紀與朕相仿,他怎麽可能會知道這麽多?”文帝滿腹狐疑地問。
薄太後微微一笑道:“傻孩子,不疑是在子房身邊長大的,像子房那樣一個剔投的人兒,怎麽會不把一切真相都告訴不疑呢?”
“母親的意思是——”文帝有些語無倫次地說,“不疑的話——竟然會是,會是真的?這也太荒唐,太不可思議了,留侯他竟是……”
“恆兒,別說了,”薄太後打斷了文帝的話,“你應該好好對待不疑,就當是我們劉家欠他的吧。”
文帝搖搖頭道:“母親,即使是我們劉家欠他的,您讓朕用什麽來還?如果不疑說的真的是真的,那就更不能讓他活下去了!”
薄太後神色大變:“恆兒,你要殺不疑?”
“母親,您該知道斬草不除根,春後必發芽的道理?當初父皇就不該留下不疑,還把他交給了留侯。”文帝道。
薄太後道:“當初,你父皇為他起名‘不疑’,就表示不曾對他有所猜疑,如今,你卻要拂逆你父皇的意思,將來,你如何去麵對你的父皇?”
“既然母親這麽說了,朕暫且饒過他,但‘留侯’的爵位是不能再讓他襲承下去了。朕就治他不敬之罪,除了他的封國。”文帝略一沉吟,緩緩說道。
薄太後淒然一笑道:“絳侯他們將你從代國請來確實是做對了。——你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母親不會再來幹涉你。我不是娥姁,你也不是你那劉盈哥哥。”薄太後起身,款款離開了鍾室……驀然,她迴首道,“我要去見見不疑,你命人去安排吧。”
“母親!”文帝有些不情願地叫道。
“你不會連這都不答應吧?”薄太後望著文帝。——離得遠了,文帝看不清母親的神色。聽口氣,母親有些不滿意。
文帝略一猶豫說:“母親,您隨時可以去看不疑,不會有人來阻攔您的。”
薄太後哂笑道:“那是最好不過了。”
幽暗的廷尉府,不疑側臥在一堆幹草上,喃喃念叨著項羽和虞姬在垓下之圍時作的楚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漢軍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聊生?
念著念著,不疑的淚落了下來。當年意氣風發的西楚霸王,最終居然落得四麵楚歌、十麵埋伏的地步;虞姬,一代紅顏,就這樣自刎在霸王麵前!
不疑越想越是黯然神傷,不知不覺地迷糊了起來……
“帳前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過楚歌聲,正三更。撫騅欲上重相顧,豔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凜青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不疑聞聲,睜開眼,隻見薄太後站在他麵前。顯然,剛才的詩是出自她之口了。
“太後!”不疑翻身起來,向薄太後行禮。薄太後凝視這個與劉恆年齡相仿的青年,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還是不疑先開的口,“太後,臣是帶罪之身,您不應該到這裏來。這會有損您的餓身份的。”
薄太後拉了不疑坐在幹草上,說道:“不疑,沒年祭奠魯公和虞姬的時候,子房都會吟這首詩。從不流淚的人總會在那時候流淚。”
不疑神色慘淡地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既然要製他們與死地,又何苦留下了我,弄到如今徒增煩惱!”
薄太後一愣,不知該怎麽迴答不疑的話……